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何为「坐北」?缘何「朝南」——中国建筑「坐北朝南」制度探源

2024-01-19文化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建筑以「坐北朝南」为基本要求, 时至今日,依旧有不少人在选购房子时要求购买坐北朝南的房子,但是,坐北朝南的制度究竟何时产生,坐北朝南又有何奥秘呢?

诸如此类的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将试图结合各种说法,给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坐北朝南的各种解释

1、几种传统说法

对于中国建筑坐北朝南,存在几种传统解释,但这几种传统解释其实都站不住脚,我们不妨先来看看都有哪几种传统解释。

一是自然科学角度入手,从光线是否充足的因素加以分析。

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中国地处北半球,夏季时多刮东南季风,可以由东南季风驱散一点炎热,帮助我们抵御酷暑。冬季时,由于太阳从南方照射而来,坐北朝南的房屋便于吸收阳光,从而帮助人们御寒。

二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北尊南卑」观念入手,认为房屋坐北是体现了屋主居于北方面对南方的尊贵型。

这种「北尊南卑」的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已久,大约在春秋战国时代成型。

三礼中有许多有关方位尊卑的描述,例如,主人在接待客人时要站在北部方位,因为这个方位比较尊贵。【仪礼】中写道「北面,见于母」,这就是尊位在于北的真实写照。

地位较高的母亲在北部受子嗣的拜见,体现了南北方位的尊卑差别。

不仅如此,具体到城市建筑排列布局上,坐北朝南也是一个总体设计方针。

【周礼】记载都城要「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根据这一原则营建的中国古代都城大多以南北为中轴线,最典型的就是明清北京城,紫禁城坐北朝南,居于北京中轴线中央,成为北尊南卑最真实的反映。

三是从阴阳学说入手联系自然科学加以解释。

从春秋战国以降,中国哲学家发明了系统的「阴阳学说」,他们认为万事万物由阴阳化合而成,只有阴阳调和方才能够实现社会和谐。

在中国古代, 自古有「山之阳为北」的说法,也就是说,北方被视作阳,南方被视作阴,如此一来,喜欢阳刚之气的中国人自然就会选择坐北朝南的方位建造房屋。

这种阴阳理念并非无稽之谈,从现代科学视角来看,阴阳理念支撑下的坐北朝南设计自有其合理性。

众所周知,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南部,广大的中国地区受到亚热带季风的影响。

每逢夏季,来自太平洋的亚热带季风就会从东南方向吹向中国大陆,这股季风温暖湿润,适合万物生长,正所谓「春生、夏长」,夏天正是万物生机蓬勃的季节。

每逢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寒冷季风就会从外蒙古一路南下,直至东南沿海地区。

如果中国人选择了坐北朝南的建筑,那么,夏季就可以享受来自海洋的湿润季风,冬季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地域来自北部的寒冷季风,从而达到迎暖避寒的作用。

2、对传统学说的批判

以上几种学说看似都有一些道理,但其实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坐北朝南现象,其解释都有其缺陷。

首先是光线充足说,这种说法存在巨大缺陷,因为,在中国不同地区,光线和季风的影响各不相同, 在中国东部平原地区,光照自然十分重要,但是,到了西部山区等地形复杂地区,季风的影响就要大于光照,可是,坐北朝南却始终如一,可见,光照说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除此之外,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正南的日照强度并非最高,南偏东15或南偏西15度的日照强度才是最高的,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古代建筑大多遵循坐正北朝正南的建筑方式,并未尊重这种光照规律。

其次是南北尊卑说。

南北尊卑说根据的是从春秋战国以降传承下来的各种礼制典籍,这种观念的形成是长期礼仪实践的结果,是一种社会化的产物。

但是,根据现代考古人员的发掘,在河南偃师二里头(疑似夏文化)的夏朝宫廷遗址中发现了遵循坐北朝南布局的宫廷建筑。

要知道,当时可能连文字都尚未成熟,更谈不上成熟且系统的礼制文化,但建筑样式却早早地发展出了坐北朝南的样式。

我们不妨由此出发,大胆推测,早在礼制文明成熟之前,先人们就因为某种原因选择了坐北朝南的建筑样式。

在西周礼制文化发达之后,这种建筑样式更是脱颖而出,成为官方钦定的主流建筑样式。

行文至此,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答,究竟是什么因素催生了坐北朝南建筑的出现?

坐北朝南原因新说

1、为何要坐北

上文已经一一辩驳了几种较为流行的传统说法,可以看到,不论是现代科学理论支持的光照说还是传统礼制尊卑说,其实都不足以完整解释坐北朝南建筑的诞生。

因此, 仅仅从礼制或自然科学的角度去理解坐北朝南无疑是不可能的。

而且,所谓尊卑方位本身就不是始终如一的,在不同的时代,乃至不同的礼仪场合,尊卑的方位都可能有所不同。

当然,坐北朝南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主流建筑样式,自然有其根深蒂固的政治因素。

【论语】中的一句话为我们透露了相当重要的信息,即「居北辰而众星拱之」。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拥有天文记录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早在夏朝建立之前,中国人就已经对天文展开了初步观测。

时至商朝,大量的甲骨文更是证实了中国古人对天文现象的掌握在当时的世界上走到了世界前列。

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理解商朝人为何如此尊重鬼神,将鬼神信仰作为整个王朝和民族的支柱。

在濮阳西水坡新石器时代墓葬中,我们发现了墓主人的遗骨被两具由蚌壳拼凑成的龙虎动物所拥护,这被现代学者解释为「左龙右虎」。

从这种设计来看,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已经有了天帝和死后升天的观念。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人骨的脚下是蚌壳组成的北斗七星图,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将北斗七星视作天界的代表,认为死后也会借助北斗七星完成升天。

这种设计恰好与天象相吻合,众所周知, 北斗七星指向北极星,北极星是恒定不动的一颗恒星,历来被作为指示方向的星象,在古代,北极星又被视作帝星,拥有主宰万物、降临福祸的神秘能力。

在夏商周时期,北极星是先民崇拜的重要对象,在他们的想象中,诸多神灵居住在星空之中,围绕着北极星而生活,生生不息。

故此,商周先民构筑了以北极星为中心,结合二十八星宿的庞大天宫体系,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认知神秘宇宙的基础知识。

在这份基础知识中, 北极星与「方位北」联系到一起,「北部」也就此带上了神秘色彩,成为日常方位中的尊位。

2、为何要朝南?

解决了坐北问题后,我们还需要解答为何朝南的问题。

实际上,在一开始,朝南并非一个专门的布局,而是在坐北基础上衍生的产物。

正如上文所言, 北极星被称作帝星,由此,北方被渲染为具有神秘色彩的方位,由此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

一旦选择了坐北,那么朝南也就成为了理之必然。

正如【周礼】所言, 中国古代建筑讲究的是「辩方正位」。

也就是说,坐北一定要对着正南,不能有所偏颇,这与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多学派追求的中正平和、纯正等境界不谋而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开始并不具备特殊意义的朝南布局也逐渐被后世文人加上的特殊色彩,那就是朝南与朝日的联系。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先民对太阳颇为崇拜,由此衍生出许多与太阳有光的神话故事。

在【周礼】中,更是存在不少文字讲述了君主如何对日神进行崇拜和祭祀。日神就此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地位崇高的神灵之一。

那么日神又如何与朝南联系到一起呢?

原来,中国古代没有手表,靠的是日晷或立建木计时,在建木计时之时,太阳的移动势必会留下阴影, 待到日中之时,「立杆无影」,杆子与正南的影子重叠,正南就此被视作日中,具有极其神秘和尊贵的力量。

总结

有关中国传统建筑坐北朝南的解释有许多,拥护者较多的说法大致有三种。

一是日照学说,即坐北朝南能够帮助屋主尽可能多地享受日照。

二是南北尊卑说,梳理春秋战国以降的文献,不难发展,南北尊卑的观念早在三礼等礼制文本中已经出现,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北尊南卑、人君南面称王一直是一种人所共知的传统。

三是阴阳与季风配合说, 考虑到坐北属于阳,能够抵挡住来自西伯利亚高原的寒流,帮助先民抵御严寒,将房屋背部建筑在背面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说服力但都没办法完美解释坐北朝南的真正原因。

实际上,坐北朝南建筑最初诞生于上古先民对星象的观测,由于北极星、北斗七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拥有至高无上的神秘地位,北部方位也就此脱颖而出,成为凌驾于其它方位上的至尊。

朝南则与南部日中的建木测时实践有关,如此一来,坐北朝南早在礼制成熟之前,就已经被上古先民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