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虽不是安徽人,却最爱黄梅甜

2024-06-16文化

我虽非安徽人,也未曾踏足那片土地,但每当在我生活的城市里遇见安徽人,总有一种难以言表的亲切感涌上心头。这份情感,源于我对黄梅戏的深深喜爱。

前几年冬天,听闻一位在淄博卖了多年馄饨的安庆老人即将离开这座城市,我立即与朋友相约,一同前往共青团路钻石商务大厦楼下,去老人的馄饨摊上吃一碗馄饨。

那是一个能把人手冻僵的寒夜,从温暖的家里跑出去,我并不是为了吃馄饨,而是想与摊主聊他的家乡安庆,聊他家乡的黄梅戏。当时和老人加了微信好友,他离开淄博后,还经常给我发一些黄梅戏的视频。

自幼便是个但凡爱上什么就有些痴心傻意的人,总是爱屋及乌,做出些傻傻的事来。因为喜爱黄梅戏的原故,所以看见安徽人就想和他们认老乡。想知道他们是不是来自戏词里提到的那些地方:「到春来宿的是芜湖南京上海,到夏来宿的是宿松望江石牌,到秋来宿的是桐城岳西一带。到冬来宿的是徽州屯溪石台……」

经常有人问,是从什么时候喜欢上黄梅戏的?很小的时候,严凤英主演的电影【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就百看不厌,上世纪八十年代,马兰主演的电视剧【严凤英】让我回味无穷。又有后来马兰和黄新德主演的电影【龙女】和韩再芬与韩军主演的电视戏曲【小辞店】持续吸引着我。黄梅戏,凤鸣声声,余韵悠悠,总是在耳边心头,萦绕不散。

九十年代,曾买过一盘黄梅戏的磁带。里面的曲目是【夫妻观灯】【小辞店】【打猪草】【补背褡】,严凤英的原声。每每听到这些唱段,想起严凤英的一生,便扼腕叹息。那是多么美的声音啊,多么美的艺术大师啊,生于乱世,历经坎坷,受尽凌辱,却在舞台上留下那么经典的艺术形象,为我们留下了这么美的声音。38岁,正是一个艺术家最美好的年龄,她却含恨离世。如果她能活下来该多好啊,这世界上会有多少更美的唱腔留传下来……如今,只有余音袅袅,如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香。

后来的黄梅戏也有很多的优秀演员,我在这个城市的舞台上,看过韩再芬的【徽州女人】和杨俊的【妹娃要过河】现场演出,从舞美到唱腔,都有一些创新,很好看,很好听。

最爱听的当然还是马兰,她的声音有严凤英的韵味,可惜她也因为一些人一些事极少再登上黄梅戏的舞台。这几年又发现了一个龙宝玲老师,声音醇厚如酒,让人回味。

我喜欢的唱段,大多是黄梅戏作曲家、黄梅戏音乐创作泰斗时白林老人家谱写的唱段,每一段都让人爱不释手。前几年,有幸通过淄博市五音戏作曲家毕金奎先生介绍,见过两次时白林大师的弟子——作曲家、指挥家徐志远老师。和徐老师聊黄梅戏那些事,看徐老师在乐池中指挥,那真是难得的享受。

黄梅戏的故事里,有小儿女的情调,有才子佳人的深情,有人情冷暖的悲苦酸辛。

黄梅戏的戏词雅俗共赏、情感丰富。黄梅戏的唱腔甜美清新、酸甜可口,让人听一遍又一遍,还梦绕魂牵。

因为酷爱黄梅戏,闲暇时便会去抖音刷唱段对口型学唱戏。我在音律方面缺乏天赋,但日复一日也学会了不少唱段。有一年公司晚会,在专业老师指导下还扮上戏装上台唱了一段。

上班的路上,常常一边骑自行车,一边哼唱那些久听不厌的唱段。特别是那些苦情戏,唱到心酸处,忍不住就老泪纵横。

淄说淄话,赞28

「一失足能成千古恨,只怪我当初自己无主张,枉生两眼无见识,错把那负心汉当作有情郎,当初他甜言蜜语来骗我,我只当他与我是一样的心肠……」这是【泪洒相思地】。

「蔡客人他要回家发誓赌咒,好一似万把刀穿我的心头,壶中有酒好留客,壶中无酒客也是难留,他无缘我无份留不长久,再三留留到后反成了对头……」这是小辞店。

「我的儿生周岁母把命丧,是为娘夜带儿眠昼喂米浆,爱我的儿含在口内怕将儿烫,疼我的儿吐在口外又怕儿着凉,天花麻疹是为娘守在儿的身旁,洗衣下河也把儿背在娘的身上……」这是【慈母泪】。

淄说淄话,赞15

……

在这个城市里,认识的唱歌的人唱戏的人不少,但是唱黄梅戏的人却不多。所以,我一直向往安徽那个地方,向往着能和一群安徽人坐在一起,一起聊黄梅戏唱黄梅。

大家都笑我天真,说在安徽,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听到黄梅戏的,也并不是每个安徽人都会唱黄梅戏。

可是我呢,总是这样,深爱着什么,就一片痴心痴意,把和它有关的事物都想得极其美好。所以,在我心里,安徽的山,安徽的水,安徽的人,都是美好的存在。期盼着有朝一日能踏上安徽的土地,漫步在城乡山野,聆听当地人唱的采茶歌,黄梅调。

想想就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