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畅销好书【一个人的朝圣】上,不完美才是人生

2023-12-09文化

【一个人的朝圣】是英国作家蕾秋·乔伊斯创作的长篇小说,出版后获得了销量奇迹,得到各大媒体和读者的高度评价。

小说的主人公,哈罗德.弗莱是一个高大的男人,却一辈子弯着腰生活。他在酿酒厂做了四十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没有升迁也没有加薪,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后的哈罗德整日无所事事,他以为人生就这么过去了,直到收到那封信。

哈罗德从未想过会有人给他写信,他端详着那个粉色的信封良久,才打开来看。信的内容又使他大吃一惊,是二十年前的老友奎妮寄来的告别信:她得了癌症,将不久于人世。

突如其来的震惊和悲痛袭来,哈罗德的眼里渐渐盈满泪水,他努力压抑着快要喷薄而出的复杂情绪。奎妮的形象渐渐浮现,那个娇小的黑发女人,多年前曾一起工作过,现在在贝里克郡等待自己最后时刻的来临。哈罗德从来不太会表达自己,他试着写下一封软弱无力的回信,就揣起来去了邮局。在去邮局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信封明明已经放进黑幽幽的投信口,却没法松手。他想到了父母,想到了隔阂很深的妻子和已故的儿子。

人生迟暮之时回首岁月,只剩悔恨遗憾,无力感扑面而来。于是,他走过一个又一个邮筒,直到遇见那个加油站女孩。正是和女孩的一番对话,让哈罗德决定用徒步627英里,穿越整个英格兰的方式,去拯救患上癌症的朋友。

女孩说:「你一定要有信念,不能光靠吃药什么的,你一定要相信那个人能好起来。」「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哈罗德从来没见过这么简单的坚毅和笃定,他的心里充满了从未有过的力量。似乎只要有信仰,有努力,就可以对抗命运,让事情出现转机,出现奇迹。

哈罗德想到二十年前这个真挚的朋友,认为一定要做点什么。于是他走进电话亭,拨通了奎妮疗养院的电话:「请告诉她,哈罗德.弗莱正在来看她的路上。她只要等着就好,因为我会来救她。我会走过去,而她一定要好好活着。」

或许我们会认为此刻的哈罗德太过幼稚,但正如他所说的:「我承认贝里克很远,我没有合适的装备,也没经过什么训练,但或许有一天你也会做一件毫无逻辑可言的事。」

于是,六十多岁的哈罗德未带手机,还穿着一双不适合走远路的帆船鞋,就开始了徒步旅程。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1千多公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

在野外行走的过程中,哈罗德解放了自己过去二十年来努力回避的记忆,任由这些回忆在脑子里鲜活而跳跃。

在哈罗德看来,他是一个糟糕的丈夫,更没有做好父亲的角色。当看着幼小的儿子时,他的恐惧多于初为人父的喜悦。他内心慌乱,不知道怎样才能照顾好这个孩子。作为一个父亲,他不懂得怎么和孩子相处,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对孩子的关爱。

哈罗德想起了第一天上学的儿子戴维,小小的,站在走廊上,背着新书包。他抬头看着哈罗德,没有哭闹,靠着墙简洁的说:我不想上学。而哈罗德低头看着儿子,他真切的感受到儿子的恐惧,他想给他一切,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找不到合适的话,甚至连拥抱都没有。面对稚嫩的戴维的求助,他什么都没给他,而是躲进车里,开车上班去了。

戴维上学那些年,总习惯把自己关进房间,他的成绩名列前茅,从不需要父母任何协助。后来,戴维考上了剑桥,18岁的他经常躺在床上,双眼死死地盯住一片虚无。哈罗德想过把他揽进怀里,紧紧拥抱一下。他想说:「好样的,儿子,我这样的人,怎么会有你这么聪明的孩子?」但是,看着瘦弱的,不苟言笑的戴维,他只说了一句:「老天,太好了,老天。」这换来了戴维嘲弄的一笑。哈罗德曾认为:有一天,当儿子真正长大成人,他们之间相处或许会容易一点。

哈罗德在前行中,撕开了那段最不愿想起的回忆。是「父亲」这个身份成了他最大的考验,也促成了他最终的失败。

哈罗德不知道如何用一个父亲的身份去引导戴维,他们之间完全没有交流。戴维一直患有抑郁症,对酒精和药物上瘾,后来在花园里自杀。哈罗德把他放下来,从不信教的他不停地祈祷,但一切都太迟了。戴维的死彻底击垮了莫琳,她哭得那样厉害,好像整个人都要融化了。她哭泣,埋怨了一段时间,责怪哈罗德平日对儿子的冷漠和不管不顾,然后连埋怨都停止了。他们分房睡了二十多年,在楼梯上擦身而过时,与陌生人没有两样。平日的交流成为仅有的日常寒暄,「我走了」「好。」「再见。」「今晚见。」两个灵魂之间的裂痕是无法修补的。

莫琳仍然每天把房子打扫的整齐干净,包括戴维的房间,收拾的跟他死那天一模一样,还经常跟儿子交流。哈罗德对一切无计可施,只能任由生活这样麻木的过下去。妻子的形同陌路,孩子的抑郁自杀,就好像一个牢笼,让哈罗德饱受痛苦和压抑。

这场徒步远行,对没有任何经验的65岁老人来说,是艰难的。他几乎每天都会找电话亭,跟莫琳说下进程,他们自觉和对方停留在最表面的交流,三言两语报个平安,说一切顺利。

然而并不顺利,刚走没几天,哈罗德的脚就出了问题,每走一步就传来阵阵刺痛,还有他的右小腿和髋关节,他只能贴上膏药来缓解这种不适。到了第十天,他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不断地将一只脚迈到另一只脚前面,每牵动一下肌肉,他的整条右腿都好像在灼烧。艰苦无边的跋涉,让他想起自己给奎妮的疗养院留下的十万火急的宣言,觉得既幼稚又不恰当。他想象着坐在热气腾腾的车厢里,让双脚休息一下,不出几个小时就能到贝里克郡了。

终于,哈罗德感觉小腿如撕裂般炸开,他整个人摔倒在地。

一个叫玛蒂娜的女人救下了他,她之前是个医生。玛蒂娜帮他挑开脚上的那些水泡,处理了受伤的肌肉和淤血。在知道哈罗德的故事后,她送给哈罗德两双徒步专用袜和一卷胶布,还有一个登山包和指南针。在玛蒂娜家里休整两天的哈罗德,又充满力量的开始了行走。

一路上,哈罗德遇到了很多人,接受了别人的帮助,也倾听了不同的故事。他想到自己的人生,表面上看似再平凡不过的生活,实际上却藏着这么多的黑暗与磨难。

哈罗德是被原生家庭抛弃的人。他父亲从战场回来,成了酒鬼,日渐消沉;他的母亲,在他13岁生日前几天,终于收拾包袱一去不回。小小的哈罗德要将指甲掐进手臂才能忍住不叫出声来。他父亲和好几个阿姨在一起过,在哈罗德刚满十六岁那天,就给了他一件大衣和一张汽车票,迫不及待的让他离了家。哈罗德想起儿时冷冰冰的家,校服上沾染的威士忌味道,同学们的嘲讽和冷眼,还有十六岁生日那件大衣。他第一次放任自己尽情感受那种父母亲都不想要自己的痛。

哈罗德真希望自己没有将妈妈唯一的一封信撕碎,那句「亲爱的儿子」也是有意义的。将戴维揽入怀里告诉他一切都会好起来也是有意义的。他为那些没有做的事痛悔不已。

16岁的哈罗德没有机会接受足够的教育,便开始为生存打拼,日子忙碌而孤独。直到遇到莫琳。

那天晚上是个舞会,他们穿过舞厅的人群,一眼就看到了对方。那时候的莫琳年轻漂亮,她乌黑的长发像天鹅绒一样在脸庞两边垂下。哈罗德不知道哪来的勇气,生平第一次主动和女孩搭讪。莫琳的家人认为哈罗德很普通,未受过良好的教育,起早贪黑打好几份工,只租得起一间地下室。可对莫琳来说,那又怎样呢?只要哈罗德在,世界就有光。她会成为哈罗德从未拥有过的爱,成为他的妻子,成为他的一切。

他们如愿的结婚,生子,生活平淡而幸福。直到二十年前那场惨剧发生,将他们生生拽开。那天的情形历历在目,狠狠撕扯着他的心。

过了几个小时,哈罗德突然发现,沉浸在过去的悲伤和回忆中的自己,已经朝着错误的方向走了很远。他只好原路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