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理智看待:东北女生真的「天生彪悍」吗?

2023-12-08文化

根据2021年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我国的男女人口比为105.07。 其中,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虽较2010年下降了6.8,但性别失衡依然是个不争的事实。

不过,东北的画风却是一股清流。 其中,黑龙江的数据在100左右徘徊,辽宁与吉林两省甚至不足100。 对此,一些人认为,「东北可能是全国最不重男轻女的地方了。」 不过,很多东北男同学冷汗直流地表示,「我们这边的女生,那家伙老彪悍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那么问题来了, 东北女生是否真的「彪悍」? 考虑到每个人对「彪悍」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所以这个结论还真的很难下。

但不可否认的是, 至少在相当一部分场景下,「男女平等」甚至是「女尊男卑」的现象还是蛮多的。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东北女生会给人一种「天生彪悍」的印象?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简单聊聊。

【乡村爱情】中的「谢大脚」

1)东北女性的「彪悍往事」

坦诚说,东北女性的「彪悍」是有历史可循的。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初,东北就流传着所谓「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叼着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 的「东北三大怪」的说法。其中,「姑娘叼着大烟袋」 在我国的地域文化中可谓独一无二。

按照常理,待嫁出阁的大姑娘应该以「文静娴雅」的形象示人。 「叼烟袋」的形象,显然是与之完全不相符的。

「东北三大怪」之「姑娘叼着大烟袋」

如果说「叼烟袋」只是表象, 那么「不缠足」则极大程度解放了东北女性的天性与自由。

学界普遍认为, 「缠足」这一陋习大概率兴起于南宋时期。 在此后的近千年间,缠足之风逐渐蔓延至各阶层的女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论贫富贵贱都会主动缠足, 以至于「三寸金莲」成为了「美女」的一个重要标志。

但在东北地区,几乎很难看到「缠足」的陋习。 原因很简单,无论是早期的室韦、靺鞨还是以女真为代表的东北「土著居民」,长时间保持着游牧或渔猎的生活方式。因为她们整日劳作于山林草原,因此, 东北大地几乎不存在滋生「裹脚」这一陋习的土壤。

穿着弓鞋的杂剧艺人

实际上, 崛起于东北的清朝统治阶层,一直对「缠足」抱有强烈的否定态度。

清军入关后不久,孝庄太后就先后发布了「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 与「凡是时所生女子,严禁缠足」 的口谕;1660年,清廷一度颁布了「抗旨缠足者,其夫或父杖八十,流三千里」 的严厉规定。

遗憾的是, 这些禁令并没有取得什么实际效果。 对此,清人笔记【菽园赘谈】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

「康熙元年(1662)有诏,禁妇女缠足,违者罪其父母家长。是时某大员上疏,有奏‘为臣妻先放大脚事’,一时闻者传为笑柄」。

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东北地区, 满族妇女无论出身贵贱,几乎都不会主动裹脚。 受她们的影响, 东北的汉族妇女们也逐渐放弃了陈规陋俗, 理所当然地放开了自己的手脚。

70年代黑龙江的赫哲族少女

于是,在寒冷的白山黑水之间, 大脚板的东北女人们与男人一样, 不仅可以承担粗重的体力劳动,一些年轻女性甚至可以像同年龄段的男性一样策马驰骋,像他们一样独立、强悍、勇武,锻炼出强健的筋骨和意志。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不再瞻前顾后,多了一分我行我素, 最终成为了在林海雪原中驰骋的「男性化」女人。

进入20世纪以后, 「女土匪」一度成为了东北的一道独特景观。 其中,以「驼龙」、「小白龙」、「红辣椒」、「大白梨」、「红娘子」等为代表的极具传奇色彩的彪悍、粗犷、豪侠仗义的女土匪,聚众打家劫舍、杀富济贫 ,颇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

电视剧【英雄】中的大莲,就是说一不二的女土匪

一言概之,无论在形貌、体态,还是言谈举止等诸多方面, 东北女性都自带有一种与其关内女子截然不同的妩媚与风情。

2)「二人转」中的「女尊男卑」

相比于京剧、昆曲等传统曲艺项目, 「二人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给人以一种「上不得台面」的刻板印象。

原因很简单,鉴于其过于接地气的表演形式,这种表演形式几乎得不到任何封建文人们的认可。因此,二人转没有办法被载入曲艺发展史的花名册。

不过话说回来,与其他曲艺项目相比, 二人转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特色」——「重女轻男」。

「刘老根大舞台」中的二人转表演

何谓「重女轻男」?在二人转中, 旦角和丑角的关系是不平等的。 毕竟,倘若平等的话,男性角色应该叫「生角」才对劲儿。

在二人转表演中,通常都是丑角率先上场;在热场的开场白结束后,旦角再上场。

旦角出场后,几乎都会对丑角的长相、造型等做一系列犀利的吐槽;反观丑角,大多只能迈着所谓的「矮子步」,绕着旦角转悠几周,再以挑逗的眼神对其仔细打量一番后,说一堆俏皮话以示回应。

在这个时候,旦角十有八九会对丑角大打出手—— 虽然是演戏,但明显是「真的动手」。

这种「重女轻男」的表演形式, 不仅不会引起男性观众的反感,反而会引来阵阵掌声 。所谓「旦走高,丑走低」,「丑逗旦浪,各不一样」,「下装逗、上装俏,下装围着上装闹」 等说法,就是对这种表演形式的精准阐述。

「刘老根大舞台」中的二人转表演

二人转中的旦角,大多以大胆、泼辣和彪悍的形象示人。

就拿二人转正戏【穆桂英指路】为例, 穆桂英遇见了杨宗保之后,就喜欢的不得了, 主动上前表白:「我今年长一十八岁,小将今年你到十七;我十八你十七,依我看咱们两个正是一对小夫妻。」

与热情似火的穆桂英相比, 年轻一岁的杨宗保反倒显得非常矜持。 他先是「闻听则口呸」,然后以「挺大个姑娘说话不知道厚脸皮」 来驳斥之,还说自己「活该背兴,碰上了个疯闺女」。

坦诚说,即便在今天,这样明目张胆的「女追男」行为,也是非常需要勇气的。

二人转【穆桂英指路】剧照

随着剧情的深入,杨宗保因 「私自阵前收妻,违犯军纪」, 要被父亲杨延昭开刀问斩。 就在这紧要关头, 穆桂英亲率穆柯寨三千人马直接闯入白虎厅 ,劝说杨延昭放过杨宗保。

在劝说无效之后,穆桂英「拔剑出鞘,踢翻龙虎案,将令旗令箭扔在地上」, 气得杨延昭无奈地说「老杨家咋招来这么个活祖宗」 便要溜走。

此时, 穆桂英一把揪住了这位准公公的衣领 ,厉声训斥他:

「难道你杀了宗保,就能破天门阵?难道你杀了宗保,就能退敌兵?难道你杀了宗保,就算保大宋?难道你杀了宗保,江山就太平?你这样凿死铆没有灵活性,只想杀儿不杀敌怎能领好兵?想要走元帅大印给留下,你净身出户离开白虎厅!」

其结果就是,穆桂英不仅救了杨宗保的小命,还率军大破天门阵,赢得了与契丹军队作战的完全胜利。

豫剧中的穆桂英形象

正所谓艺术来源自生活,男性化的「旦角」不仅呈现了东北女性彪悍、火爆的性格, 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东北民间女性野性但不失豪迈之美。

比如她们可以不必严格遵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寻找配偶,也没有「从一而终」的硬性规定。这样的女性形象,必然会被移置到东北二人转中。 于是,我们就见识到了「敢薅准公公衣服领子」的穆桂英。

考虑到二人转本身就是扎根于底层的艺术,是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无需作伪与矫饰,本身就是对民间世情的反映更真实。

因此我们可以说,二人转「重女轻男」的特质,是对东北女性群体性格特质的最好呈现。 「彪悍」不是白来的,「彪悍」的基因也不会平白无故地被外力所能抹去的。

【漫长的季节】中黄丽茹的饰演者王佳佳,是辽宁鞍山人

3)为什么东北女生「天生彪悍」?

法国艺术理论家伊波利特·丹纳(1828—1893)认为,「艺术品是人类心理历程的记录,人类心理形成不可或缺的三个重要条件即环境、种族和时代」。

鉴于此,我们基于 自然环境、民族构成以及时代背景 三个层面,做出更为给理性的分析。

1)自然环境

卡尔·马克思(1818—1883)认为,「一旦人类终于定居下来,这种原始共同体就将依照气候的、地理的、物理的等外部条件,以及他们的特殊的自然习性,会或多或少地发生一些变化。」

一言概之, 外部的自然环境,是塑造人类及其文化的首要因素。

众所周知, 东北一直以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人口稀少与夏冬分明著称。 这样的地理禀赋,在很大程度上 造就了东北人豁达与热情的品性 ,并在东北女性的身上,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

实际上,即便在当下的小品乃至文学与影视作品中,东北女性大多以热情主动的形象示人,少有斤斤计较和腼腆, 与尚柔顺、重内敛的大方向有着显著的区别。

电视剧【女人当官】剧照

另外,东北地区冬夏分明的气候, 也使得东北人在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情感表达上十分鲜明,爽朗而有决断力 ;冬季漫长严寒的客观情况,不仅增加了生存的难度, 也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她们吃苦耐劳、不畏艰辛 的品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不仅让东北女性自身对爽朗甚至泼辣、豁达、爱恨分明的情感,有着更为给正面的认识, 也造就了她们「男性化」的性别心理。

比如乾隆皇帝的第十女和孝公主(1775—1823),「性刚毅,能弯刀弓,少尝男装随上狡猎」; 在嫁给和绅的儿子丰绅殷德 之后,主持家政十余年,「内外严肃,赖以小康」。

固伦和孝公主,乾隆帝第十女,生母为惇妃汪氏,养母容妃和卓氏,自幼最为乾隆所钟爱。

曹雪芹尽管在【红楼梦】的开头就特别指出,「上面叙着堕落之乡、投胎之处,以及家庭琐事、闺阁闲情、诗词谜语,倒还全备。只是朝代年纪,失落无考」。 但不可否认的是 ,书中存在着大量的旗人风俗。

荣国府中的火炕,就是入关的满洲八旗带出山海关的;书中的「林姑娘」是典型的汉式称呼,「宝丫头」则是典型的满式称呼( 拓展阅读: 红楼梦到底多好玩?)。

有学者认为, 【红楼梦】中王熙凤、贾探春等精明强干、泼辣且具备管理大家族事务能力的女性形象,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东北女性」的形象映射。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

实际上,这种女性文化至今依然影响着东北女性, 进而催生出了以【女人当官】【女人的村庄】【趟过男人河的女人】为代表的反映女性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的影视作品。

当然,女性独自操持家务的现实,固然赋予了她们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但同时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代价 。因此,这种地位既是能力和才干的体现,也是奉献精神的体现。

电视剧【女人当官】剧照

2)民族风气

历史学家金毓黻(1887—1962)先生认为, 古代东北的民族世系,可以划分为肃慎族系、獩貊族系、东胡族系与华夏一汉族族系四个部分( 拓展阅读: 客从何处来:一文纵览,东北人的源与流)。

其中,獩貊族系的夫余、沃沮和东秽、高句丽和肃慎族系的挹娄、勿吉、靺鞨、女真与满洲以及东胡族系的乌桓、鲜卑以及后续的契丹、奚、室韦和蒙古的部族, 都长期延续着游牧或渔猎的生活方式。

一言概之, 东北地区不仅是农业、牧业、渔猎三大经济区的汇合地带,也是农耕民族、游牧民族与渔猎民族的融合地带。

广义上的东北地区

在古代的东北地区,游牧与渔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重要的生产部门。

就拿畜牧业来说,除了常规的执鞭放牧之外,还包括打更、接羔、保育、饲养幼畜、剪毛制毡、挤奶打渔和走场移牧等许多劳动。

因为男子主要从事执鞭放牧,因此剩下更多的劳动主要由妇女承担。简言之, 单就牧业生产的全过程而言,妇女的作用并不次于男子。

另外,鉴于男子要长期从事对外作战的任务, 因此妇女们能在手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很多妇女不仅会「缝制皮袄、衣服、鞋、马靴和各种皮货,甚至还会驾驭大车和进行维修」, 并能深度参与产品交换活动,创造更多的财富( 拓展阅读: 为什么古代蒙古人没「那么重男轻女」?)。

参与商业活动的蒙古族妇女

所以我们会发现 ,东北各少数民族的女性服饰的共同的特点就是实用性强, 更便于女性参加社会生产劳动。

比如 赫哲族女性所穿的鱼皮长衫和鱼皮套裤 ,长衫下身和底摆宽大,常呈扇形,便于走动;套裤捕鱼时不透水,耐磨结实,便于渔猎活动。

服饰的重实用、少装饰的特质,无疑是与东北女性积极参与社会生产劳动的特点相对应的。作为对比, 对社会生产劳动的高度参与,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东北女性的社会地位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明朝日常生活中的「蒙古风」)。

穿着鱼皮衣、鱼皮鞋的赫哲族妇女(图片选自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网站)

3)时代风潮

五四运动爆发后,觉悟的知识妇女们首先崛起。 她们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妇女救国团体,以便「拟合群力,集以思、筹救亡之策」, 在表明爱国决心的同时,呼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的铿锵之声。

与此同时,许多妇女团体印组织「演讲队」、「露天演说团」等宣讲组织,走街串巷,不仅进行爱国宣传,还提出了「妇女解放」、「反对包办婚姻」、「男女社交公开」、「婚姻自由」、「大学开女禁」 等进步口号。

油画「五四运动」中的进步学生

随着运动的发展, 一些妇女团体大胆地以实际行动来冲破封建束缚,实现男女平等。

比如在当时的天津,不仅有由男学生组成的「天津学生联合会」,还有由女学生组成的「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他们并肩战斗,互相支援,打破了男女之间的界限。

1919年9月, 两个组织宣布合并为「觉悟社」。 资料显示,觉悟社内的社员合计20人,男女平等各占10名。他们在人格上相互尊重,工作上相互竞赛,向「男女授受不亲」的陈腐观念发起了最为勇敢的挑战。

天津觉悟社纪念馆

客观地说, 这种倡导「男女平等、追求自由」的理念,极大切合了东北女性的传统气质。

因此,在五四文化运动中,以 萧红、白朗、梅娘、蓝苓 等为代表的东北女性作家们,都有着极为杰出的表现,并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实际上, 即便在个人生活中,她们也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了刚毅、奔放、追求自由与平等的性格特征。

萧红,生于黑龙江呼兰县,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进入20年代以后, 东北与全国各地一样积极创办女子学校。 1928年,张学良在任东北大学校长后,不仅招收女大学生,还极力提倡人们摈弃女性不该读书的陈旧观念,还要「知女学之重」,借此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成为了国家的重工业重地。 就像工业革命解放了欧洲女性一样,工业发展给东北女性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于是,她们穿上了工装,留上了最飒的短发,成为了中国第一批职业女性。

直到今天,她们依然凭借自己勇敢、才干、独特的气质,展现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气质。

1960年第三版人民币上的女拖拉机手

4)尾声

总而言之,东北女性这种富有自然地理的、民族的与时代的「彪悍」特质,其精神内核又在时代的发展中,呈现出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发展。

在文化趋同趋势难以避免的今天,富有特色的东北女性文化,更加显示出了更为亮眼的独特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