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戏鹦图故事:鹦鹉念心经,斜倚薰笼坐到明

2024-05-22文化

熙宁五年1072年,苏颂途经杭州,时任杭州刺史的陈襄设宴招待他,由营妓周韶侍宴。周韶当时在苏杭一带已有名气,她爱好品茶,曾在「斗茶」盛事中胜过茶学专家蔡襄。席间,周韶泣求苏颂为她落籍。苏颂听闻她颇有诗才,就让她作绝句一首,周韶提笔写下【求落籍】

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

李公麟 【西园雅集图】局部

当时宴会中还有被派往湖州勘察的苏轼,他将此事记成帖,此帖收录在【侯鲭录】。苏轼说周韶当时正在居丧,身穿白衣,她将自己比作笼中的白鹦鹉「雪衣女」,若能从笼中飞去,必将长念心经为陈襄、苏颂等人祈福。满座听闻皆感叹,于是为周韶落籍。

北宋 王居正 【调鹦图】局部

周韶诗句中的「雪衣女」和「念般若经」,其实源自【太平广记】中的一个典故。天宝年间,杨贵妃养了一只白鹦鹉,宫里人都称它为「雪衣女」,它洞晓人言且聪慧,将文章诗词教授给它,数遍后就能诵读。据说唐玄宗与嫔妃和诸王下棋时,只要玄宗居下风,雪衣女就会出来捣乱棋盘,或者啄嫔妃和诸王的手。

宝山辽墓壁画「杨贵妃教鹦鹉颂经图」

一天,雪衣女飞到贵妃的镜台前,说:「昨夜梦见被老鹰抓走,难道我将这样终结生命吗?」玄宗知道此事后,让贵妃教雪衣女读【心经】,鹦鹉记熟后便日夜不停地念此经。上图的壁画,就是以这一故事为题材,画着贵妃伏案教鹦鹉颂经。

宋 周文矩 【宫中图】仕女戏鹦

唐代时,鹦鹉是流行的宠物。它们的羽毛多色彩鲜艳,其巧舌能言更添加一番趣味。当时的鹦鹉十分珍贵,通常是番邦和南方郡县进献而来,因此只有王公贵族和富人才能饲养,传说贵妃的「雪衣女」就来自岭南。

小儿戏鹦

宋代周文矩【宫中图】,画的是仕女们的宫廷生活,其中就有仕女和公主手持鹦鹉玩耍的场景。唐代阎立本【职贡图】,画的是西域使臣拜见大唐天子的情景,这支朝贡队伍中,有两人正合力挑一个笼子,里面正是一只白鹦鹉。

唐 阎立本 【职贡图】:进献白鹦鹉

明代陈洪绶的人物画,一般都以特定的故事或者文学作品为题材。他的那幅【斜倚薰笼图】就是根据白居易的【后宫词】所绘制。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陈洪绶 【斜倚薰笼图】局部

一位宫人深夜不寐,盼望君王到来。她斜倚在薰笼上,一直坐到天明。薰笼就是罩着香炉的竹笼,香炉可用来烤火或者熏衣被。除此物品外,诗人在全诗中都没有提到鹦鹉相伴,但画中的宫人正抬头看向架上的鹦鹉,一幅若有所思的样子。

画家这个设计颇有深意,更微妙的是他增加了另一场景:在画轴的下方是一位宫女和小儿,小儿正拾起一把团扇。以往许多的「戏婴」题材画作,多是描绘仕女照顾婴儿的美好景象,而斜倚薰笼图中的宫人,注意力不在小孩,她开始关注自身的精神解放。

这种表现方式与周韶自比「笼中鹦鹉」有异曲同工之处,唐朝民间也有女子化身鹦鹉的故事,李隐【大唐奇事】有「刘潜女」一则:陇右的大富人刘潜,有一独女。刘家养一鹦鹉,能言无比。女儿每与鹦鹉一同念经,都要焚香。有一天,鹦鹉对刘潜女说:「你与我本是同族,打开笼子吧,我要飞走了。」 鹦鹉走不久,刘潜女果然化身鹦鹉飞去。

北宋 王居正 【调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