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贾府最虚伪的人是谁?非薛宝钗莫属,在她嘴里没一句实话

2024-06-19文化
#深度好文计划#

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有句名言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在告诫世人要洞察世事,通晓人情。然而,世事洞明过了头,有时候却会显得虚伪。在这繁华的大观园里,就有这样两位女子,被木旦鸠兹评价为虚伪的代表,一位是薛宝钗,另一位则是那位巧言令色的王熙凤。

薛宝钗,出身于钟鼎之家,然而家道中落,父亲早逝,哥哥不成器,母亲又性格吝啬。在如此困境中,宝钗早早地学会了懂事,她不爱花儿粉儿,而是更喜欢诗书经史。然而,有时候她的懂事却显得过分,有些人甚至认为她那颗看似圆滑的心中藏着冰冷。她那句 「冷香丸」,更像是一种自嘲,又或是对这个世界的冷漠回应。

有一次,宝钗在扑蝶时,无意中听到了小红和坠儿的对话,内容有些暧昧。然而,她并没有选择告知真相,反而将此事嫁祸给了林黛玉。要知道,在大观园里,没有真正的秘密。一旦这件事被泄露出去,小红和坠儿很可能会误以为是林黛玉传出去的,从而对林黛玉心生怨恨。这样的行为,不禁让人对宝钗的虚伪有了更深的认识。

还有一次,当金钏投井的消息传来时,宝钗的表现更是令人费解。她为了安慰王夫人,也可能是为了未来的婆婆考虑,竟然说金钏投井死了不过是个糊涂人,没什么可惜的。这样的话语,无疑暴露了宝钗内心深处的冷漠和虚伪。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宝钗虽然并不真心喜欢贾宝玉,但却一直觊觎着宝二奶奶的位置。她明知道贾宝玉和林黛玉情深意重,却依然选择插足其中。相比之下,林黛玉虽然寄居在贾府,但她是因为家族衰败而不得已而为之。而宝钗家中富贵,本可以过着舒适的生活,但她却选择赖在贾府不走。这其中的原因,恐怕不仅仅是为了选秀无望后的退路,更多的可能是她对宝玉的觊觎之心。

在书中,有两个 「物谶」与宝钗有关。一个是她脖子上的金锁,薛姨妈曾放话说过有金的宝钗要有玉的才可婚配。这样的言论无疑是在向外界传递一个信息:宝钗有意于宝玉。另一个物谶则是元春端午赐的礼物——红麝串子。宝钗在戴上它时显得异常兴奋,甚至差点因此诱惑了宝玉。这样的举动,无疑进一步暴露了她的虚伪和心机。

此外,宝钗还曾试图用言语试探林黛玉。当贾宝玉午睡时怒骂金玉良缘时,宝钗虽然一时怔住但并未表露心迹。而在紫鹃试探宝玉时目睹宝玉为黛玉疯傻后她却调侃要把黛玉许给自己哥哥薛蟠。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对黛玉的极大伤害。薛姨妈也顺势用做媒宝黛姻缘试探黛玉。可怜黛玉一个孤女虽书香门第出身清新脱俗然而却在这场虚伪的较量中屡屡受挫。最终她竟然认了薛姨妈做娘宝钗做姐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综上所述薛宝钗和王熙凤这两位虚伪的女子在【红楼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们的行为和言论都充分展现了虚伪和心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林黛玉那清新脱俗的性格和她所经历的种种磨难。

这样的对比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也让我们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红楼一梦中,若要挑选出最为虚伪的角色,那么无疑,花袭人将是那位。世人都知,【红楼梦】中有 「袭为钗副」之语,意指袭人与宝钗在品性上多有相似之处。两人虽性格类似,但袭人却少了宝钗那份深沉与智慧。

想当初,袭人与宝玉早已秘密情深,却仍旧在外表现得端庄贞洁。当她发现宝玉与黛玉暗生情愫时,非但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宽容和理解,反而心生妒忌,急匆匆地跑到王夫人那里告状。这一举动,不仅让宝玉与黛玉的关系更加紧张,更间接导致了晴雯的悲惨命运。晴雯本是个直性子,无心之失却招来了袭人的恶意中伤,最终落得个冤死的下场。而金钏,也因与宝玉的短暂亲近,同样遭到了袭人的陷害,命运悲惨。

在大观园里,与宝玉有过亲密关系的,其实只有袭人一人。她自以为聪明,一心想要将宝钗推上正室的宝座,以此来确保自己的地位不会受到威胁。然而,她错了。宝钗虽与她品性相似,但却有着她所不具备的智慧和才华。宝钗与宝玉结婚后,很快就展现出了她的能力,将贾府打理得井井有条。而袭人,则在这场权力斗争中逐渐失去了地位。

当贾府逐渐衰败,财政压力越来越大时,袭人成为了第一个被流放的丫鬟。临别之际,她留下了一句话: 「好歹留着麝月。」最终,她被迫嫁给了戏子蒋玉菡。即便真的成为了宝玉的姨娘,袭人的命运恐怕也会如同尤二姐一般,终究难逃悲惨的结局。

这便是袭人,一个虚伪而又可悲的角色。她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地位和私心而努力,却最终落得个如此下场。真是让人不禁感慨:红楼梦中的这场繁华梦,究竟谁能真正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