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情感

毁掉你的,不是内耗,而是全能自恋

2024-01-05情感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

  • 做什么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做不到就会很自责;

  • 每次做事情都是一边拖延一边焦虑;

  • 别人随口一句夸奖或者批评的话,会在心里反复琢磨;

  • 有很多想法,但就是找各种借口不行动;
  • 内心拉扯,每一次都严重内耗,过得又累又emo。

    如果你就是如此,不妨来读下这本【深度关系】。

    这是心理学作家武志红老师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在这本书里,武志红提出了一个论断——

    如果你频频出现上述情况,那么你很有可能已深陷在「全能自恋」的陷阱之中。

    什么是「全能自恋」

    什么是「全能自恋」?

    武志红老师解释道,「全能自恋」就是陷入一种错误的自我认知之中。

    在全能自恋者眼中,自己的形象是完美无瑕、无所不能的,优秀到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一旦事与愿违,他们就开始崩溃。

    书中分享了一个案例。

    有个学生,来找武志红老师咨询。这位学生所遇到的困境是,他每次考试都觉得自己能考满分。

    在他的想象里,自己不仅门门功课优秀,而且文体双开花,哪个方面都是佼佼者;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同学眼中的大学霸,父母的骄傲与自豪。

    乍一看似乎是一种昂扬的自信,然而武志红老师指出,实际上这个孩子已经陷入了「全能自恋」的状态之中。

    他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失去了精准的认知,全凭自己想象出来的「成就」在构建自我。所以,当他在现实中看到自己的真实成绩总是徘徊在及格边缘时,马上就崩溃了。

    他极度羞耻,不停地责怪自己,陷入了彻底无助的痛苦境地之中,这就是他来求助武志红的原因。

    自恋——失败——崩溃,几乎是「全能自恋」者必经的磨难。

    因为虚构出来的幻梦无论多么绚丽,总有醒来的那一刻。

    每个在自恋心态里策马奔腾的人,几乎都预定了一个四崩五裂的结局。

    除此,全能自恋还有另一个常见的表现,叫「圣人逻辑」。

    就是通过压制欲望,去当一个无欲无求的大英雄。

    在书中,武志红老师指出,这类代表最典型的就是岳飞。

    岳武穆在后背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一生赤诚到了极致。他可以接纳杀死弟弟的敌军将领,儿子岳云犯下错误,岳飞总是重罚,而立功时,他却隐瞒不报。

    岳飞不仅自己追求崇高,还想推动皇帝也去追求崇高。

    他对已不能生育的宋高宗提出「立储君」的建议,并且高喊要迎回二圣,也就是皇帝的父亲和哥哥。

    从岳飞的视角,他忠君爱国,劝皇帝早立皇储避免夺嫡之乱,同时迎回父兄一雪靖康之耻,这一点问题没有呀。

    但皇上这,已不禁捏了一大把冷汗,武将议论皇储(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么?),还要迎回我的哥哥与父亲来动摇我的皇位,居心何在?

    宋高宗可不想当什么圣人,对收复失地欲望也不强,就想当个太平天子偏安一方。

    就这样,一生精忠的岳飞为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

    所以人一旦陷入「全能自恋」,往往最后就是给自己带来不好的结局。

    因为外在的人和事,常常无法如我们所愿。

    所谓完美,不过是一种理想主义。

    泡沫碎裂后,徒留的是一地狼藉。

    「全能自恋」操控下的人性关系

    当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很多冲突,根源就来自全能自恋。

    书里武志红老师分享了另一个案例——

    有个孩子不喜欢吃韭菜,跟妈妈也说过很多次,可妈妈依然继续用韭菜做饭,有一天,孩子受不了了,大喊:

    「我说了很多次,我不吃韭菜!」

    当时那位妈妈的反应是,震惊地反问孩子:「你不是一直喜欢吃韭菜吗?」

    然后这位妈妈问完,还是照常用韭菜做饭,对孩子的哭诉不置可否。

    为什么孩子说了那么多遍,妈妈依然记不住?

    原因在于,咱们很多东亚家庭中的「听话哲学」,其实就是父母全能自恋的一种表达方式——

    我是你的父母,你必须听我的,不然就会受惩罚。

    案例中的孩子一旦表达自我,其实就是在破坏母亲全能自恋的需求。

    于是母亲为了保持所掌握的权力感,便选择性地忽略掉孩子的意见。

    「你听我的话」远胜过孩子的幸福。

    于是自此,孩子的自我被渐渐扼杀。

    而一个没有自我的人,长大后,往往会在亲密关系中成为「巨婴」。

    「妈宝男」就是一个典型的表现。

    在母子关系中,妈宝男属于被掌控者,看上去享受所有的照顾,实际上,每一次母亲的照顾,都是对「独立自我」的扼杀。

    其实很多「妈宝男」内心早就积蓄了对母亲的不满,但又会因为孝顺而产生愧疚,不敢和母亲疏远。

    两相矛盾下的痛苦,妈宝男全都发泄到了伴侣身上。

    比如【二十四孝】中,孟子和海瑞非常孝顺母亲,但对妻子的态度却很差。有次,孟子只是觉得妻子蹲在地上的姿势不雅观,就想要休妻。

    这是妈宝男共有的一个心理,既然无法对母亲这个「好妈妈」疏远,那就对妻子毫无理由地指责,把心中对母亲的不满宣泄出去。

    相当于自己在亲密关系里,亲手搞破坏,伤人又伤己。

    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双输」。

    人性坐标系:了解自己的开始

    所以,想要在现实中,与他人、与事物建立深度的关系,获得幸福快乐,那就要打破全能自恋的枷锁。

    书中,武志红提出了一个很实用的概念「人性坐标系」,横轴代表关系维度,包括性感、道德;纵轴代表自恋维度,包括权力、力量。

    根据自恋、关系两个维度的强弱,他将人性划分为了四个维度:

    第一象限:既强大,又有善意和爱意;

    第二象限:强大,但有恶意和恨意;

    第三象限:既虚弱,又有恶意和恨意;

    第四象限:虚弱,但有善意和爱意。

    武志红老师指出——

    每个人都要试图学着去拥抱人性坐标系的所有位置,人性的圆满要比人性的好坏重要很多。

    同时,因为人天生就是喜欢自我欣赏的,所以从自恋维度进入到关系维度必然是极为不易的。

    在书中,武志红老师给广大的读者朋友们提出了4个主要建议:

    (1)接受自己好,也要接受自己不好。

    不要和人性较劲,世上没有人是完美无瑕的。

    自恋、自私是人性的一部分。

    如果对人性抱有理想化的期望,希望自己只有光明的一面而毫无阴暗,这相当于直接否定掉自我,主动当「圣母」。

    必然会无比辛苦。

    而当我们学会了允许「我不好」,也就意味着,承认自己、他人的自私。从而在关系维度中,表达恨和攻击性,让自己的情绪不会淤积。

    同时,承认自己的有限性,也就不必为偶尔的散漫和偷懒,而心怀愧疚。

    (2)理解拖延,享受慢下来。

    经常拖延的人,往往内心存在一个指令官和一个执行者,只要发出指令,就要完美执行,可如果完美执行了,就意味着彻底服从,自我就会产生一种「被消灭」的感觉。

    其实,拖延的本质是想证明「我是我自己,而不是指令官的奴隶」。

    理解了这一点,就不必将拖延完全视为不好,咱们要学会将时间「浪费」在发呆这类看似无用却美好的事物上。

    享受高效率工作之外,存在的另一种生命之美。

    (3)别做滥好人。

    书中指出,滥好人有个特质,就是用「自我牺牲」来获得道德上「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进而满足全能自恋的心态。

    然而残酷的是,假如你这样做,往往是得不到满足,还会感到很孤独,因为真正的关系是两个人都存在着,而不是一方消失去满足另一方。

    所以,要警惕滥好人这种「自虐情结」,不要让生命在时间里空耗。

    (4)感到焦虑失控时,就做做家务吧。

    我们之所以感到焦虑,是因为担心某件事情会给自己带来伤害,甚至是破坏。

    当开始做家务、打扫卫生时,就会从焦虑的想象中暂时抽离,回到现实生活,努力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

    这样的过程,其实就是在证明我们有能力照顾自己,从而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去对抗焦虑。

    回溯【深度关系】的开篇,那里问了一个问题:

    一个人的心理到底怎么才算健康?

    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的答案很简单,只有四个字——自信、热情。

    而要树立真正的自信,要拥有赤诚的热情,我们首先要跨越的就是全能自恋这道屏障。

    要进入到真实世界中,用真实的「我」和真实的「你」,深度碰撞,建立关系。

    当然,这个过程必然会艰难又漫长。

    正如毕淑敏老师所说:「突破是一个过程,首先经历心智的拘禁,继而是行动的恐慌,最后是成功的喜悦。」

    只要勇于迈出第一步,就是成功的开始。

    相反,如果只是蜷缩在想象中,活在大脑中的「我」,感知到的都是权力的强弱、地位的高低,每天必然活得焦虑又脆弱。

    对我们每个人而言,人生就如一场试验,只有亲身参与其中,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参与得越多,我们离幸福,就越近。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