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时尚

为什么总有人认为旗袍不是中国传统服饰?

2021-04-21时尚

新中国以后,旗袍因为一些众多周知的原因,经历了绝对的断层。阔别许久,再回归大众视野的旗袍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旗袍了。中华旗袍遭遇了多种篡改,导致现在很多人不认识它,也不认可它。

1、被旗装篡改

很多人会把旗袍和旗装划等号,其实这俩根本不是一回事。满族的旗人穿的袍子叫「旗衣/旗装」,旗袍这个名字最初是汉人叫起来的。1918年以前根本没有「旗袍」的记载,开始大量有文字资料是在1925年,而清朝覆灭在1912年。一开始穿旗袍的也是上海地区的学生和进步女性,而不是北方的满族妇女。

很多人觉得旗袍和旗装很像,好像修身版的旗装(其实是错误印象)。殊不知 满族服饰原本无领,反而是汉化之后才有了立领。 大家印象里立领厂襟的旗装已经汉化后非常晚期的样式了。而且旗装是氅衣和衬衣的组合,氅衣开衩非常高,有些可到腋下,就是外罩所以不能单穿;衬衣不开衩,看不到里面的裤子。旗袍侧面开衩,无论氅衣还是衬衣和旗袍都相去甚远。

且旗袍也不是旗装的缩短演化而来的,而是女性为了追求进步性,穿起了类似男子长衫的一截衣,所以旗袍原名是女长衫,又叫长衣、长袍,英文也是choengsam(粤语的「长衫」发音)。

由于深衣是古代的礼服或士族阶级的代表,后期封建女性除了礼服只能穿上衣下裳,「事两截衣,不与丈夫齐」。 所以民国新女性通过穿旗袍这种一截衣,反对阶级和性别的压迫,在那个时候是有进步意义的。

潮流有先后,有些先锋女性直接穿长衫,有些地方流行长马甲袍+袄,女学生则是穿文明新装(修身袄+裙)或倒大袖旗袍。总的来说,汉式女袄(清后期汉女袄主动满化为厂襟)和裙的连体化,才有了旗袍。 旗袍兴起的年代已经是觉醒的年代,根本不可能为了复辟封建或者异族审美去穿旗装。所以很多人因为民族性来骂旗袍根本站不住脚。

【申报】1931年1月11日李寓一的【新装五年之一回顾】:「此衫子(即俗名旗袍)之变化,亦有线索可寻。初能毅然打破三百年来之裙制者,现已息影之黎明晖女士,创着旗袍马甲以代裙。」

【良友】1940年第150期【旗袍的旋律】:「中国旧式女子所穿的短袄长裙,北伐前一年便起了革命。最初是以旗袍马甲的形式出现的,短袄依旧,长马甲替代了原有的围裙。」

1926年2月27日上海【民国日报】登载文章【袍而不旗】提议将旗袍改称「中华袍」,又有祺袍等。(说到这里,甚至「旗」这个字本身都被满化了。明朝就有卫所旗军,大明万历四十三年增设到八旗,清直接照抄八旗制度,才有了所谓的旗人旗装。)

2、被改良立裁旗袍篡改

如果说异族性还是民族主义者众口铄金的武器,那旗袍性感化就是大众温水煮青蛙的共识了。很多人想到旗袍就是挑身材、要前凸后翘,而旗袍在民国是国民性服饰,大街小巷各种身材的女性都在穿旗袍,而且日常穿着要工作劳动,怎么可能是大家认为的「紧/窄/露」?

实际上,民国时旗袍基本以传统平裁为主,平裁旗袍对中国女性身材非常友好,高矮胖瘦都可以穿着。 在一片布料上裁出,以合身剪裁包裹东方女性自然的身体曲线。没有拼袖,肩膀可以自动活动;没有省道,不凹胸腰s曲线;开衩也较低,坐立行走也不走光。

到了新时期,特殊的政治背景下,服饰被严格要求,旗袍被禁止遭遇断代。到开放后,公众对旗袍已经较为陌生。但对外又需要有中华民族和文化意义的服饰符号,旗袍于是又重新进入了大众视野。

80年代以后的大陆旗袍已经完全时装化,拼袖、后背拉链、高开叉的改良立裁旗袍成为了主流。 这时的旗袍虽然改良了穿着方式(拉链),但改差了审美,让普适的旗袍变得挑身材。(这里没有主张旗袍要一味因循守旧,但我们完全可以在承袭传统审美的基础上进行便利化改良,比如侧边拉链的平裁旗袍。)

「改良旗袍的出现可以说是华服结构史上一次根本性的变革。至此,中国服装开始全盘接受和吸纳西式三维立体的裁剪技术,开始了现代服装结构的发展之路。」——【试析华服二维结构语言】万岚、刘瑞璞

我还经常看到很多人把旗袍和中山装等同并论,嘲讽旗袍和中山装一样怎么能算传统。中山装是西服基础上的装饰调试, 而平裁旗袍的剪裁方式是中国传统的十字型平面剪裁 。所以中山装是完全现代性的服饰,甚至是西式基因,而 旗袍是古典性和现代性的融合,是沿袭了传统的服饰 ,拿中山装和旗袍来完全类比是不合理的。

3、被情趣衣篡改

由于旗袍是女性专属,许多改良立裁旗袍又特别凸显身材曲线。不少影视作品将风情与旗袍捆绑到一起,导致情趣风、姨太太风旗袍泛滥。网上还有一些女主播为了迎合部分男性的恶趣味,甚至会穿情趣旗袍来擦边。潜移默化,导致现在很多人会把旗袍和性感划等号。

原本温良的旗袍是从什么时候走向性感化的呢?民国初始是小胸审美(那时欧美也是),许多画报旗袍女郎的身材像小男孩一样。后面西化审美改变,才不束胸了,但也并不突出胸线,平裁旗袍一般的放量一般是2-3-5,并不显胸。我身边很多女性,提到穿旗袍就要穿加厚内衣、高跟鞋,就是一种普遍的刻板印象。

那时十里洋场的上海率先接入国际审美,海派旗袍开始玲珑修身。 随着西方对女性审美越来越强调胸部,受西化审美的影响,旗袍的审美和版型也相应发生了改变。 到50年代,港工旗袍已经是夸张的宝瓶型。

港工旗袍也很美,简洁利落、凹凸曼妙,但仍然是一片式侧开襟、连肩袖、低开叉,延续了传统平裁。港工旗袍的风情是大方、强势的,和现在的改良立裁有很大的区别。大陆旗袍发展真空到后面开放后,性感撩人的港工旗袍变成了大众对旗袍的认知。

另外一个是影视剧的影响,其中最显著的就是【花样年华】。影片背景是港工旗袍流行的香港50、60年代,导演和服装设计为了强调苏丽珍人设的「俗艳」和爱欲的暧昧撩人, 对苏的每一身旗袍都吝啬放量,以紧身到甚至限制女主行动的贴身,来表现欲望和限制。 (张曼玉在电影中的每一件旗袍都要试穿、修改5/6次,只为了无比贴合身材。穿着这些紧身衣做不到某些动作,而导演宁可改动作,也不改衣服。)随着电影影响力的扩大,非常「性感」的苏丽珍变成了旗袍女性的代表。

【花样年华】的情欲叙事借用了旗袍暧昧的服饰美学, 通过旗袍的戏剧化重塑了旗袍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旗袍一种新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 同时,西方的臆想、大陆旗袍的断层,都加深了这层「性感」的认知。旗袍成为「性感」的象征,但也就此扁平化了。

我在很多评论区看到有男性调笑「民国妓女穿旗袍」「会所小姐穿旗袍」以此来对旗袍泼脏水。那在古代烟花女子穿什么呢?现代风俗从业者又穿什么呢?完全是本末倒置。如果旗袍和色情划等号,春晚主持人又为什么穿旗袍呢?

(那些对旗袍开黄谣的人,如果你祖辈不是出身非常贫苦的家庭,那么你的祖奶奶、奶奶多半也穿过旗袍。你这一杆子可能就戳到了你的血亲先辈。)

旗袍原本就是一件体面的服饰,可以性感魅力,但不应该被性化。 不说让旗袍回到民国时的地位,起码让选择穿旗袍的女性不要有不必要的压力和骚扰。

4、服饰审美被篡改

80年代以后,大众化、日常化、含蓄智性的平裁旗袍成为过去式,从民间到官方都只知立裁不知平裁(现在平裁旗袍有了圈层但尚未破圈)。

现在大家穿的和看到的,多半都是改良后的立裁旗袍,紧身、拘束而板正,礼仪小姐味浓厚。 甚至很多所谓的旗袍,只是旗袍元素连衣裙,襟是假的,领松垮宽大。这也造成了很多人觉得旗袍要贵才好看的认知(版型不对,布料再好也没用)。

还有经历了特殊时期的服饰禁锢,妈妈奶奶辈喜欢「报复般」地穿颜色鲜艳的旗袍,所以很多人印象里旗袍艳丽、老气。还有一些机构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开展强调女人味的、做作的「旗袍礼仪文化」培训,收割旗袍爱好者,也让很多人产生误解,觉得旗袍矫揉造作,上不了台面。

大众对旗袍的审美跑偏,对好旗袍的标准模糊,造成了旗袍制衣鱼龙混杂,劣币驱逐了良币。 市场上旗袍越来越难看,长此以往,大家对旗袍的印象也越来越差,慢慢形成了轻佻、俗艳的成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在评论区说旗袍丑。

旗袍肯定不丑。当初旗袍的流行是民意,旗袍刚出来就能快速流行,统一革命者、学生、学者、名媛、明星、职员、工人、主妇、妓女的审美,成为民国的国民性服饰,除了后面官方的认证,也有本身大众的认可。

【社会晚报时装特刊】中记载当时的影星宣景琳女士说的一段话:「最适于中国妇女的服装还得算是旗袍,旗袍可以说是最普遍的绝无阶级的平等服装」。
1920年【民国日报】刊登文章【女子长衫的好处】,列举出了四大特点:便利(上下只需一件)、卫生(冬暖夏凉)、美观(比上衣下裙好看)、省钱(比交襟节省布料)。

可以体面地出席宴会,也可以在家对灶烧饭,丰俭由人,端庄又日常,旗袍凭自身的好处赢得了广大女子的喜爱。

(图为林徽因穿着旗袍在房梁上工作)

题外话:

感觉现在的汉服圈去旗化是主流,我在xhs上发布了一篇旗袍来源意见的学术科普被喷得体无完肤。在旗袍科普贴下,一堆「汉服党」将莫须有的罪名扣我头上,一边倒地疯狂喷踩。我后面才明白,说不清的原因好像在于旗袍的「旗」本身就是原罪。而且在很多旗袍相关的评论区都是这样的,可以窥见现在的舆论风向。

我原本是一个汉服爱好者,2012年就在大学里就曾定做过曲裾参加过汉服活动,到现在依然为好看的汉服疯狂心动。后面我亲身的经验是,许多制式的汉服很美,但是并不日常,裙摆大、拖地,衣袖长、掉饭里,而且要做妆发,对手残党并不友好。汉服很美,我尤其爱秦汉袍和明制,对我来说汉服是一种很好的礼服,节日或重要仪式穿着很完美,但日常穿着过于隆重和不便。

后面爱上平裁旗袍,穿着舒适,素颜、拖鞋穿也没有压力,我甚至可以穿着踩单车。 旗袍对我来说就是一种中国特色服饰,有一点古典美也充满现代性,穿上也有文化认同感,比穿西装、风衣更「中国人」一点。 但看着现在网上的舆论,作为汉服和旗袍双坑爱好者,我也是五味杂陈。感动于大家不再觉得汉服是奇装异服,自豪于我们有了自己的服饰认同,但也怕再这种发展下去,旗袍要变成过街老鼠了。很多人不了解旗袍,沾个「旗」字,极端排满人士就要出来「指正」,会不会哪天穿着旗袍走在路上就被扒衣服。

(我们拒绝「异族」的旗袍,而部分异族人却趁机在占为己有,旗袍似乎真的要变成旗人之袍了。原本是代表新时代进步的全国女子的特色服饰,快要被开出「华籍」了,看看这篇问题下面的回答就知道了。)

重正华夏衣冠很好,但是汉服原教旨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真的对吗?汉服和旗袍不能齐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