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射洪 陈中春 文/ 南昌 黄邦凡 图
新窝和老窝的区分,是以「经常有人钓」和「从来没人钓」为标准来确定的。钓谚说:「七分钓位、三分钓技。」针对新窝强,还是老窝好的争论,笔者认为,新窝和老窝都分别存在着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一、新窝有鱼「吃口」好,轻松钓获效率高
从钓场水体的平面形状看,无论在什么位置开辟新窝,都具有以下几点优势:首先是摆脱了钓鱼人之间互相拥挤的状况(你一言我一语,抛竿水响,往往互有干扰),为钓鱼要「静」创造了第一条件。
其次是由于新窝的位置一般都在相对偏僻的水面,所以,即便夏秋两季的小杂鱼——尤其是小白鲦猖獗活跃的时候,这些地方都不会让它们「当道」,而很少出现扰窝的现象。
第三是无论是找准了鱼儿栖息藏身的自然「天窝」,还是靠投饵料诱拢了鱼儿的人工「布窝」,一旦窝里有鱼,往往都是一些很少甚至从来没有去过老窝的「不速之客」。所以它们摄食直接,「吃口」较好,钓起来不仅使人感到轻松畅快,更是相当快捷省力。
第四是新窝因为既少有小杂鱼干扰,又不存在大小鱼习惯性争窝而多是小鱼抢先的现象。所以钓起来的鲫鱼,不仅个体普遍都比老窝里的要大,而且还很有可能遇到其他大鱼。
二、新窝无鱼难诱聚,技高料精白费力
新窝虽有以上这些优势,但同时又存在以下一些不利因素:首先是新窝正因为平时很少有人去钓,一般不是上有树枝挡竿,就是下有松土陡坎,特别是上方有高压线、下有滑石板的地方,不仅会影响钓者的正常操作,更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其次是钓新窝要是没有相当丰富的选点经验,一般很难找准鱼儿的自然栖息之地。若完全靠人工投喂诱料来聚集,则所需的时间很长,三五个钟头乃至半天、一天都有可能。
第三是即便侥幸在短时间内偶尔有鱼儿咬钩,但由于没有形成条件,多数也是「过路」鱼,之后它们很难再光顾。
第四是正因为新窝早先没有形成「鱼道」,所以尤其在初春和冬季,即便钓者在喂料上已经注意到了特别新鲜、浓香,这里还是比其他地方的老窝难以诱聚。有时任你钓技再高,也是白费力气。
三、老窝不愁无鱼进,省时省力少费神
相对于新窝,老窝有以下几点优势:首先是老窝由于经常有人钓,不断地投喂饵料,所以渐渐地就把这里喂成了觅食的「鱼道」,使鱼儿慢慢也养成了一种有规律性的生活习惯,自然会到此活动觅食。所以,老窝易聚、易钓。
其次是在老窝内,不管当时有无前日投喂的残留余料,因为鱼儿已经形成了习惯,也多会在此守候。所以,这里往往开竿早,上鱼率高。
第三是在老窝里,由于鱼儿进窝的数量多,所以即便进窝之鱼虽不一定都会摄饵咬钩,但因为「群出」「群入」频繁,就算「张三」不吃,还有「李四」贪食,所以鱼咬钩的间隔相对短而且大多能轻松上鱼。
第四是如果使用荤饵,可以不喂或少喂窝饵以节省饵料。若确实需要打窝,窝料的成分也可以简单一些,不至于为了诱鱼而搞得那么繁琐。
四、老窝鱼滑「吃口」轻,技高更要钓饵精
老窝尽管有很多优势,但有的钓友仍然收效甚微,是由于此处也有一些不利因素:老窝的鱼在很大程度上虽然是不诱自聚,但一直以来,由于投喂的食料相当丰盛而使它们并不那么缺食,所以对钓饵的选择性较大。如果钓者用的钓饵达不到「鱼与饵」与「饵与味」二合一则不符合鱼的食性,即便窝里鱼儿再多,也不会轻易咬钩。
而且老窝的鱼在整个咬钩过程中,不仅多为触而不衔、迟迟达不到「中钩」的程度,且因咬钩的讯号相当微弱,会给钓者增加判断漂相和把握扬竿瞬间的难度。老窝里的鲫鱼,一般是越钓越小。
因为一直有较多的小鲫鱼抢先争食、占窝,所以,很难钓到单尾150克以上的大鲫,更难碰上其他大鱼。由于经常有人不断喂窝,且喂料一般又多是面食粉质散饵,所以尤其是在暮春之后和夏秋两季,小白鲦同样也很有规律性地在这个时候来闹窝,让钓者不得安宁。
经过以上分析,在笔者看来,不是非要明确钓新窝好还是守老窝强,而是需要钓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水平来做出决定。
也就是说,如果钓新窝,要看自己对新窝有没有辨鱼踪、找鱼迹的经验和能力,如能有把握找到鱼儿的栖身之地,哪怕只是离它们巢穴很近,也比饵料全撒在毫无目标的水域要强。
因此,如果是初学钓鱼、经验不足者,完全是为了避开众人、碰碰运气,那就最好不要「胡思乱想」,省得为找一个「新窝」反而耽误了宝贵的时间。要是决定钓老窝,虽不用过多考虑如何诱鱼聚鱼,但鱼儿口刁,如果自己的钓饵、钓具(这里主要指线组搭配)和钓技不能完全到位,要么是漂无鱼讯反应,要么是竿竿「拉空」。
综上所述,在整个钓鱼活动中鱼获的多少,并不完全靠表象上的新窝或老窝来决定,最关键的是自己要有实际的识窝能力和相应的钓技水平。
如非两者全能,那就只有「量体裁衣」,择优而定。并在今后的垂钓实践中,努力做到缺什么补什么,才能逐步提高,成为高手。■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