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美食

没法比!长江三鲜恐要退出餐桌,「伪三鲜」成替代品,价格辣眼!

2024-03-09美食

前言

江鲜,这两个字对于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江边儿女来说,可谓是甜蜜而沉重的代名词。江鲜曾经是我们柴米油盐的日常,后来却被炒作成了奢侈的"虚荣品";它们曾经遍布江面,如今只能将就着吃些"假货"......每当想起舅母烧江鲜的那些绝活,我就情不自禁地想重温一次当年的滋味。


一. 江鲜的繁荣时代

1. 回忆长江鱼类资源丰富的岁月

当年的长江,绝对就是一条"母亲河"。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江边人,对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江边儿女来说,就像母亲的怀抱,永不枯竭。

那时的江鲜资源可谓是丰富无比。一撒大网,便能满舱哗啦啦地挣扎不止,鱼群密密麻麻,热闹非凡。有时甚至只消远远望去,仿佛就要落下一场"鱼雨"般,鱼儿们簇拥着在水面翻腾。

这还用说,当然是只手遮天啦!那些新鲜肥嫩的江鲜们离水上锅,我们普通人家就能痛快吃一顿了。别小看咱们,虽是寻常百姓人家,但对江鲜的品味也是颇有讲究的。只要是新鲜活蹦乱跳,鳞片完整饱满,大锅一烧就是一桌子的上等江鲜佳肴。

刀鱼虽小却很肥美,河豚虽毒却独有鲜香,鲥鱼那鳞片也是雍容华贵。这些珍馐,对我们当年可并非什么奢侈品,分明就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常饭食!不过,有个传闻我至今也没能完全证实。据说,舅母当年烧河豚的手艺可是无人能及的绝活,每次总要当着客人的面先尝一块,看似是给客人吃了定心丸,但...真相又是如何,就留给你自己去体会吧。

长江河豚

长江刀鱼

2. 品味江鲜的讲究
品味江鲜,那是门大学问啊!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江边儿女可是从小就有过严格的教育。江鲜可不像其他东西,随随便便就能吃。它们可都是活的,鲜活的,品尝起来自然也就与众不同了。

长江河鲜大杂烩

首先,江鲜必须是新鲜活蹦乱跳的,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活的鱼虾才最鲜美可口,死去多时的那就彻底没有资格上桌了。因此,每每打渔归来,我们就要赶紧宰杀,只有亲眼看到它们在碗里乱蹦乱跳,口里还喷着水珠,那才算获得了"入口证"。

其次,江鲜必须鱼鳞饱满完整,这是检验它们新鲜程度的重要标准。鱼一旦离开水面,鳞片就会迅速失去光泽,很快就会干裂剥落。因此只要一看见裸露出里层的赤红鱼身,我们就知道已经过时太久,肯定不新鲜了。

最后,品味江鲜还要讲究时令。不同季节,长江中就自然生存着不同的鱼类。我们永远只吃当季的新鲜鲜货,这不仅保证了味道的纯正,也算是为江河资源尽了一份心力。一年四季,我们总有新的期盼和期待,等待江鲜们循环周而复始的到来。

讲究如此之多,谁还敢说江鲜是小事?其实你知道吗,舅母烧河豚的独门秘方,就蕴藏着对江鲜的独特理解和敬畏之心。不仅剥鱼时小心翼翼,就连上锅时也格外谨慎,就怕不小心动了河豚毒腺。她总说...Ah,这我可就不多做透露了,等你们亲自尝一次舅母的手艺,说不定就能体会到她的独到之处。

烧河豚

二. 江鲜成为"虚荣品

1. 江鲜渐渐走向绝迹

江鲜,这曾经是我们津津乐道的珍馐。可就在不知不觉间,它们竟然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从前,长江孕育了那么多珍稀鱼种。不论是刀鱼、河豚,还是鲥鱼,应有尽有,丰富多彩。可就在近些年,它们的身影渐渐稀缺起来,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正在慢慢抽走这片水域的生机。

长江的鱼类资源

曾经河面波光粼粼,一眼望去全是游鱼的踪影。可如今,江面上竟只剩下几分孤立的水花点点。这些水族们的种类锐减,数量也骤然下降,几乎让人看不到了。追忆往昔的丰收景象,如今看来却是智者千虑的一场梦境。

长江枯水期湖

最可悲的是,这些曾经街知巷闻的江珍,如今竟然到了见者有份的程度。就算你有钱,未必就能买到真品尝一尝。听说有些餐厅偷偷摸摸地卖着"江鲜",可价格之昂贵,多少让人怀疑那真品身份。

刀鱼700一斤

说来讽刺,我们当年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江边儿女,反而成了对这些珍味最陌生的一群人了。如今,我们只得靠一些"替代品"来勉强纾解心中的江鲜情结。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假冒的"江鲜们",又能有多少分量?它们哪里懂江的那份醇香扑鼻,那份鲜甜爽滑...

说到这,我可还记得舅母烧河豚的那份绝活?我们小时候总被她哄着吃上几口,美其名是给我们壮骨,其实...不知她有何深意。如今想来,这大概就是当年最后的江鲜体验了吧。

2.市场上的"伪货"横行

江鲜的光景现在是一潭死水,可那些投机商人却把这滩浑水搅得天翻地覆,上演着一场狗血闹剧。

光从字面上看,他们吆喝的似乎还是那些馥馥有名的"三鲜":刀鱼、河豚、鲥鱼。可你品尝过后才知,那根本就是一文不值的"伪货"。海刀、养殖河豚,不过是披着江鲜外衣的替代者。这些商家用尽了浑身解数,硬是把这些"冒牌货"炒作到了天价行情,几千上万的价格眼都不眨一下。

最可憎的是,这些精明商人根本无视食客的权益,把普通百姓当作摇钱树狠狠榨取。太多食客上当受骗,花重金却吃到了"假冒伪劣"的江鲜,简直就是对"虚荣心"的肆意剥削。我常常痛心疾首,这个社会怎么会做到如此禽兽不如?

不过话说回来,舅母当年烧河豚的那份绝技,或许正暗含了一个破解之道。我依稀记得,每每端上一锅香喷喷的河豚,舅母总要先亲自尝一块。一开始我以为她是怕毒发,事先尝遍以免中毒。但现在细想,或许她的真正目的是确认这河豚的真实来源?

舅母身怀的,会不会正是对这味觉的最高追求?不允许任何一点"假冒伪劣"的东西污染我们的舌尖?她也许早就看穿了这个社会的虚荣与糜烂,想用自己的方式予以抗争吧。啧啧,真是可敬又可怜啊,就让我们对江鲜的渴望,亦步亦趋地落入了"虚荣"的陷阱。

红烧长江芦花鱼

三. 江鲜的消亡之路

1. 野生刀鱼、河豚已绝迹

曾几何时,长江之上还游曳着无数野生的刀鱼、河豚,它们的肥美细嫩,那才是真正的上乘美味。可就在我们视而不见的那几年里,这些珍馐却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绝迹于江面之上。如今,那些挂着"长江三鲜"招牌的,其实都是一些假冒伪劣的"替代货"而已。

海刀、养殖河豚,怎么可能有那份江的味道?它们的肉质干硬,口感生涩,哪里还有当年那份层次丰富、香气扑鼻的绝妙滋味?可笑的是,一些投机商人竟然还把这等假货包装成了极品珍馐,米桶般的价格,让人咋舌不已。

人工养殖河豚

我曾在某高档餐馆品尝过一回,那海刀的肉质生硬得就像橡胶,根本连江鱼的门儿都没摸着。我当即就拨打了舅母的手机,她说了这样一句话:"江鲜是江的灵魂,离开了江就失去了生命。"当时我就茅塞顿开,顿悟海刀的那份生硬根源。

海刀鱼


2. 鲥鱼曾被视为"贵族"

想当年舅母烧江鲜时也是格外珍视鲥鱼鳞片的,生怕在烹制过程中破坏了它的体面。她总说鲥鱼鳞片才是鲥鱼的精华所在,一不小心掉了就等同丢了半条命。如今我听了不免感慨,当年多少还以为舅母的行为有些过火,殊不知那才是对江鲜最高的敬意啊。

清蒸鲥鱼,鱼鳞是精华

要是现在的内河也变成这副荒凉景象,我们的江鲜之梦就彻底破碎了吧。然而撇开长江不说,就连内河的小杂鱼如今也是所剩无几了。曾经河面波光粼粼,水草丰美,各种小鱼虾自在嬉戏,如今却只剩下几点孤零的水花。

3.内河杂鱼也所剩无几


往日时而翻江倒海般撒下大网,便能满舱收获一大把杂鱼。从小小的刺虎、昂刺,到鳑鲏、罗狗子,再到江鳅、螃蟹,应有尽有。那些小家伙在河面上游啊蹦啊跳,热闹非凡。我们常常不虚此行,买一大把回家,姐妹们轮流加工料理,满满一大桌的杂鱼宴,那才叫吃到了心满意足。

而如今呢?望着内河湖面那几点渺小的水花,我几乎要以为这里已经彻底干涸了。往日的那番热闹情景,仿佛只是一场梦境。眼下这片渺小的水面,又怎么可能孕育如此丰富的水族?我们只能将就着,去街市上买一些人工养殖的鱼虾,营养价值远不如从前。

想想我们小时候,总被舅母哄着吃一些河豚下酒。她总是义正言辞说那是为了给我们壮骨,可我如今想来,恐怕她自己也是在挽留那一点江河味道吧。她始终惦记着,期盼着江鲜的重现。

秘制红烧河豚


结语


如今,我也只能如数家珍般小心翼翼地挑着一些内陆池塘里的鱼虾。祈祷着,但愿江面上的禁捕能从根本上扭转这个危机,让江鲜重现生机,我们子孙后代才能重尝当年的滋味。人总是这般贪婪啊,等到失去了,才开始艰难地追忆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