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美食

冰杯成夏日顶流!这杯冰到底是不是「韭菜味」的?

2024-07-15美食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今年夏天,冰杯突然成了现象级的「消费单品」。

打开社交媒体,搜索关键词,能看到「冰杯自制饮品」「冰杯DIY」「冰杯调酒」等数万篇帖子。有厂商日产量从40吨扩产到100多吨,「还满足不了」,接下来还要扩产到200吨;上海某连锁生鲜超市6月份冰杯整体销量突破100万杯,可以说是今夏第一「爆款」!

社交平台上关于「冰杯diy」的内容急速增长

冰杯突然走红,看上去有些偶然,但背后有很多必然因素支撑。

在无比热情的夏天,谁不想喝一杯美味可口的冰饮呢?而冰杯可以将任何喜欢的饮料都变成冰饮,充分满足了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

比起自己在家里制冰,冰杯显然更加便捷、实用。上班前直接从冰箱里拿出来,兑上咖啡就是一杯冰美式,跟朋友家人一起聚会,兑上不同的饮料,就可以制造出每个人的「特别饮品」。

用冰杯制作出一杯独家配方的冰饮,在社交平台上会赢得许多点赞,提供了情绪价值,增加仪式感,会赢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一点也不奇怪。

再加上,知名便利店、饮用水、茶饮品牌纷纷加入冰杯赛道,在杯子上大做文章,设计出更具时尚感的外形,更加让冰杯成为朋友圈「打卡神器」,具有了更强的社交属性。

央视新闻截图

人红是非多,对于商品来说也是一样,潮流兴起必然带来商机,但是也一定伴随着隐忧。

之前就有人质疑,一般的冰杯都是3元到5元,但是技术含量之低肉眼可见,工厂制作成本大概是1元左右,完全就是「割韭菜」;但也有人认为,买冰杯并不只是买塑料杯+冰块,而是购买一种潮流的生活方式,一种精神上的轻松愉悦,一个和他人交流互动的契机,所以只要明码标价,值不值得全看消费者自己的选择。

冰杯到底是不是「韭菜味」的,尚无定论。但随着市场越来越火爆,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些问题不可忽视。

各路商家一拥而入,很容易造成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如菌落总数超标、添加剂不符合标准等,不仅威胁到消费者的健康,也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形象。也有医学专家提醒,频繁食用过冷的食品可能有损健康,所以,冰杯虽好,也不可贪杯。

一些商家利用消费者的好奇心和跟风心态,故意过度营销、抬高价格,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也会给消费者添堵;还有的品牌为了尽快入局,吸引客流量,开启了冰杯价格战,过度「内卷」可能衍生赔本赚吆喝、供应不足等问题,影响消费者的体验。

年轻人上头快下头也快,网红商品常常是后浪推前浪,前浪被遗忘。冰杯的价格不高,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即便未必能持续高热,但至少在这个夏天,给消费市场带来一股舒爽的清凉,之后也可能会继续吸引特定人群长期消费。所以,市场乱象亟待关注,行业也需要规范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冰杯的生产目前并无明确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只有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共同提出的一个行业标准,级别显得有点不够。

冰杯行业要想继续火热下去,首要的就是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明确产品质量的法律要求和监管责任,提升监管能力,加强行业自律,不能只是毫无门槛地「冻水成冰」就想赚大钱,要走品质化、品牌化、多元化的发展路子,才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夏日里的精彩和惊喜。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