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美食

聆听邛崃丨天台山老腊肉、碗碗羊肉

2024-01-15美食

邛崃人团圆饭桌上永远少不了两道菜

——香肠、腊肉,

这既是年复一年的年味,

也是家家户户的家味。

当大街小巷都晾起了腊肉香肠时,

年就快到了。

此时,对于远在他乡的邛崃人来说,

有关家乡的味觉记忆里,

一定有一块香味四溢的老腊肉。

它凝聚了火与烟、山与水、

阳光与风、时间与人情的味道,

也留下了冬日阳光的吻痕,

充盈着一年丰收的喜悦,

也演绎着人们在凛冽寒冬里的活色生香,

成为了邛崃人过年尤有深意的美食。

在上了年纪的邛崃人心里,天台山老腊肉代表着一种对大自然的尊崇。天台山老腊肉具有500多年历史,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名流大雅之士,皆拜服在那一片片的口齿留香之中。

天台山老腊肉

有人打趣说,能生活在天台山上的猪,上辈子一定是烧了高香,此生才能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偏爱与馈赠:在饱含负氧离子的空气里呼吸,在清洌甘甜的山泉中洗澡,一边咀嚼着山林土地日月精华滋养过的纯天然美食,一边陶醉于蕴含上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熏陶……

在这种绿色环境下生长出来的土猪肉,肉质香糯、滑爽可口,怎能不让人垂涎三尺?

将这种生态土猪的五花肉,先用酱料腌制,再烘晒于日光下,已然尽吸天地日月之精华,再浸入时间沉淀的作料,就像一坛好酒,待到打开之时,未尝其鲜,已醉其香。

天台山老腊肉

好的天台山老腊肉,有红宝石般的鲜艳色泽和大理石般的金色脂肪花纹,膘肥肉香、肥瘦兼具,太肥,则过于油腻;太瘦,则过于干涩,影响口感。

邛崃的手艺人遵古法以木炭熏制,让水分缓慢流失,让木柴的自然香味渗透肉丝,除了其肉质精良、香味纯正、营养丰富外,还保留一股浓郁的烟熏香气。

切下一片厚薄均匀的天台山老腊肉,放入口中,脂肪迫不及待地自动融化,醇厚的肉香顿时在口中弥漫,像秋季的天台山一样,层次分明。这个时候,再配上一口老酒,论谁都千金不换。

天台山老腊肉

那小小的一碟老腊肉里,吃得出食物本来的味儿,吃得出来自天台山土地里的玉米、红薯、藤蔓等的自然之味。

包含在食物里的山林与土地的简单质朴,是美食的根本,成为无法淡忘的家的记忆。

对于邛崃人而言,腊肉唤起了乡愁,而碗碗羊肉则是一道一到冬日就会不约而同想起的美味。

一碗热乎乎的羊肉汤,可以是一人食的简餐,也可以是一桌人的狂欢,它还是游走于天府之国上的风物写真,是承载着一个个邛崃家庭的温情与希冀的烟火气息。

接下来,我们就跟着作者梁冰一起走进他的舌尖上的记忆,品尝一碗暖胃的碗碗羊肉。

碗碗羊肉

晚上到舅家去吃羊肉,一大家子聚会。

清汤羊肉,一大锅,两桌子。蘸料自己调,芹菜、芫荽、青椒,再加一点盐,兑一勺羊肉汤,这就是绝配了。

肉炖得很耙,精肉入口化渣,带皮肉胶质滑糯,肥而不腻。筷子不停地夹羊肉,好不痛快。稍有饱感,下蔬菜,过了水的青菜和萝卜丝,仅此足矣,经典何需多。

碗碗羊肉

舅妈又端来了一盘豌豆糯米饭,腊肉丁的干香,新鲜豌豆的清爽和软中带硬的粉,糯米的软糯适度,花椒突出而不刺激的麻,当然离不开信手拈来、恰到好处的盐、油的衬托。

好吃其实很简单,好的食材,合适的做法。简单的家常,不简单的味道,味道后面是对家人几十年来的爱,有爱情,有亲情。

碗碗羊肉

还有什么美味比得上家常呢?有了做饭的过程,吃饭才是完整的。心里没有压力和牵挂,专心的择菜、洗菜、切菜,按想象的步骤,慢慢做。平静,放松,这样的做饭是享受。

冬日,是吃羊肉的好时候。

瞄好了路边一家店,停好车,沿着阶沿走过去,还隔着几间铺子就闻到了羊肉的味儿了,走到了反而没了。点了碗碗羊肉,老板说只有清汤,心想这就差不到哪儿去了。

碗碗羊肉

蘸料自己调,青海椒,芫荽,再夹一方豆腐乳。肉端上来,兑一点汤,用筷子把豆腐乳夹碎,耐心捣烂,滋味就融在里面了。

羊肉羊肚各半,肉劲道,和着蘸水料嚼几下后,滋味出来了。肚条呈麻花状的S形,咬进嘴里直跳。吃着吃着就开始喝汤了,一口下去,胃就暖了,再喝,心生愉悦,再喝,胸就长出了草原,辽阔。

碗碗羊肉

吃羊肉的精华在喝汤。

汤不能放一星儿盐,更不能撒味精。膻味浓了就是腥,淡了又没味,刚好就是香,这就是手艺。汤有油光没油花儿,吃完了不糊口,这就是手艺。

吃完,散步往回走,口腔中有香味直往鼻腔冲。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