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美食

回顾:被称为「行走的油包」,吃素却又太胖的油鸱,常被捉来熬油

2024-07-19美食

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总是会被人们进行加工,成为盘中餐,为一具具肉体提供维持活动的热量来源,这是人们自远古时候起便掌握的技能。

这美食谁看了不流口水

像是在南美洲,就有一种鸟常常因肥美的肉体而堕入轮回之所,哪种仁兄如此倒霉?答案就是油鸱。油鸱作为鸟,是怎么把自己喂胖的?饮食习惯如何?若是被捉住,会面临怎样的遭遇?自然界中,还有与油鸱属性相似的动植物吗?

让我们一起走近油鸱,这种被称为「行走的油包」的鸟,终生吃素,却还是越长越胖,因其特质,常常被捉去熬油。

看着就十分肥美的油鸱

吃素救不了小胖子

油鸱主要的分布地为南美洲,爱住洞穴,昼伏夜出,成日叽叽喳喳,像麻雀一样喋喋不休。这种长相恍若缩小版的猫头鹰的小鸟,打破了人们长期以来的一个思维认知,那就是「吃素瘦身」。

油鸱洞

作为纯素食动物,油鸱主要的食物为油棕榈果与牛油果,这两种果子为何成了它的「催胖剂」呢?让我们一起分析一番。

油棕榈果

棕榈果是一种含油量达到5成的果子,不管是果肉还是果核内的果仁儿都能拿来榨油,五千年就已经成为人们的食物与油料来源。

棕榈果

油鸱的小嘴前端尖尖的,呈勾状,很方便食用油棕榈果,一棵棕榈树上一般能有2000个油棕榈果,鸟儿们穿梭其中,就像是在自助餐厅大快朵颐一般,不用飞来飞去就能吃到饱,可不就迅速发胖了?

看着小嘴简直就是天然的工具

牛油果

我们再来看油鸱的另一种心头好——牛油果。 相信一看到牛油果,一些爱好吃轻食瘦身的朋友就有点坐不住了,牛油果不是减脂者必备的食材吗?怎么还能催胖呢?其实,牛油果的油脂含量超出普通水果的十几倍,含油量极大,吃一个牛油果,相当于吃了一碗白米饭。

牛油果是优质脂肪的代表

之所以一些沙拉中含有牛油果,是因为即使是减脂人群,也需要摄入一定量的脂肪,而牛油果就是极佳的优质脂肪来源。牛油果含有单不饱和脂肪,吃它可比吃动物脂肪健康多了,再加上牛油果含有多种维生素,大家可以酌量摄入。

减脂餐中的牛油果

一般沙拉里只会放几片牛油果,而油鸱可是拿牛油果当主食的,所以被人类拿来当减脂食物的牛油果,在油鸱哪儿就成了获取热量的神器。看到这里,大家也能明白为什么吃素救不了油鸱这群小胖子了。接下来我们再一起看看,油鸱的生活是多么危机四伏。

下油锅,油是自己身上来的?

油鸱自己筑巢,不做伸手党,它们会藏身与洞穴,吐出粘液,配合一些食物残渣一起筑起小窝。与油鸱比邻而居的印第安人,会选择在其繁殖季掀油鸱的老巢,抓走油脂更加丰富的幼鸟,用来遨游。

油鸱幼崽

作为「行走的油包」,油鸱的出油率从不让印第安人失望,随着一锅锅清澈的油被熬出来,印第安人们知道自己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太难过。这些油不仅能够烹饪食物,还能够用于生活照明,其保存条件并不苛刻,可长时间储存,足以让印第安人们等到油鸱的下一轮繁殖季。

不过印第安人们的心中满是「吃吃吃」,却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抓起油鸱来毫不手软。由于幼鸟的含油量比成鸟多出好几倍,且幼鸟娇弱的翅膀,明显让它们无法飞出成鸟那般的速度,更好捕捉。所以印第安人往往是盯着幼鸟下手,这对于油鸱的繁衍生息而言是沉重的打击。如今,油鸱的存活量已经大不如前了。

油鸱危在旦夕

尖叫的「嚎哭者」

油鸱并不蠢,拥有辨位的能力,曾有研究人员捉住油鸱后堵住其耳孔后将其放生,发现它便只能在可视环境下有序飞行。这是因为油鸱是听声辨位的。

油鸱的西班牙名称被翻译过来意为「嚎哭者」,能够在每秒发出200次左右的叫声,这种频率之下,声音自然是又尖又高,它便是靠这些声音判断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躲避危险,由此也被人们称为「带雷达的鸟」。

油鸱在普通情况下声音频率大概在7千赫兹之下

印第安人中的「鸟猎手」,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长时间处于高分贝环境中,听力受损是避免不了的,但是在大自然中讨生活,可不就是这样的吗?油鸱或许还会嗤笑一声:「你付出的只是部分听力,我付出的可是命啊!」这倒也不知道该心疼哪一方了。

即使身带雷达,油鸱也躲不过明显智商更高一筹的人类的围追堵截。印第安人将听力置之度外,捕捉油鸱已成了一种习俗,作为生存秘诀世代流传。有组织有纪律的印第安人早已学会如何效率最大化地捕捉到油鸱,合适的时间、位置、方式都谙熟于心。

印第安人

油鸱一次只能产下3、4枚卵,幼鸟破壳后,还需要由成鸟精心喂养4个月才能拥有独自生活的能力。但是别说4个月了,可能破壳4天的幼鸟都会成为印第安人锅中的亡魂,其繁衍状态着实堪忧。如今,我们也只能希望油鸱能争点气,别让自己成为濒危动物。

或许大家会问了,自然界中除了油鸱,还有动物能够被冠以「油包」的称呼吗?还真有,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鱼中「油物」

一些不良商家总是会用价格低廉的食材作为价高食物的平替,偷梁换柱。如果是拿巴沙鱼代替龙利鱼,那问题也不是很严重,至少吃不出什么毛病,但大家要注意了,一些在法律边缘不断试探的商家,已经做得出拿油鱼代替鳕鱼,以次充好的事情了!

鳕鱼光滑又粘滑,油鱼的手感有点划手

油鱼是一种深海鱼,学名叫作棘鳞蛇鲭,体内有20%以上的脂肪。除了大量脂肪,油鱼体内还有40%以上的蜡酯,这种蜡酯在1000℃以下的温度中不会发生反应,倒也能被用来炼油,但这种油只能用来作为工业用油,可不兴吃啊!人类无法吸收油鱼体内的物质,若是食用,便会出现胃部痉挛,或者腹泻的现象。

可不要误食了油鱼

这里说的腹泻可非比寻常,人们会不受控制地「拉油」,若是在屋外,兜着一裤子的油被别人看到,那可就「社死」了。一些新闻报道中,也曾出现过民众无意间食用油鱼出糗的案例。这种情况一般会在两天之内消失,但相信谁也不想体验这种滋味。所以大家购买食材一定要去正规的商场或是平台,可千万不要贪便宜,买回让自己苦不堪言的商品。

摄入油脂要适量

印第安人平时的油脂摄入源不多,所以即使抓捕油鸱得到食用油,也不会有油脂摄入量过多,影响身体健康的情况出现。但是作为生活在现代化环境中的人群,很有可能会因摄入过多的食用油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的情况发生。人们不仅会吃下菜肴中的油,还会因为吃下蛋糕、薯片等零食增加额外的油分摄入量。

要合理饮食哦

若是都市中的社畜,平日里只能吃外卖,那么吃下肚的油量与油质便更让人捏一把汗了。不如和油鸱学习,多食用优质脂肪,少吃动物类脂肪,或者在做饭时采用橄榄油,并且控制油量,吃好油,少吃油。毕竟身体是自己的,若出了问题,后悔可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