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军报·中国军号
姜 晨绘
开栏的话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用以表示季节物候变迁的特定时令。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顺应四时节气变化调整生活起居,使其符合自然规律,有助于保证身体健康,避免疾病发生。节气里隐藏着健康智慧。知晓并实践与每个节气相关的健康理念,有益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素养。即日起,本版推出「节气与健康」栏目,帮助大家了解节气中的健康知识。
2月4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立春已至,万物复苏,天地阳气逐渐上升。中医认为立春对脏腑中肝的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立春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更是人们调整机体状态的好时机。立春时节,人们可以根据自然界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起居,从而避免疾病发生。在此,笔者总结了一些立春节气养阳护肝的方法,以飨读者。
调整饮食
立春后,人体的新陈代谢越来越旺盛。在饮食调养方面,建议大家适当多食用辛甘发散的食物、青色食物和甘味食物,以温补阳气。辛甘发散的食物包括香菜、韭菜、油菜等,可以促进阳气生发;青色食物包括菠菜、香椿、春笋等,适当食用有助于养护肝脏;甘味食物包括大枣、蜂蜜、山药、薏米等,有助于补益脾胃、滋养气血。尽量避免摄入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摄入过多辛辣食物,易使人出汗,不仅容易损耗人体阳气,还可能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等「上火」症状;过多摄入油炸食物,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肝脏功能。
中医认为,春属木,与肝相应。立春时节进行饮食调整,可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尤其是肝血不足和肝火过旺的人群,可进行相应的饮食调整,以养肝护肝。肝血不足的人容易出现眼睛干涩、视物昏花、指甲发白、乏力等症状,可适当食用猪肝胡萝卜粥,以养肝补血明目。肝火过旺的人容易出现急躁易怒、头痛、眩晕、眼睛发红及便秘等情况,甚至会使血压升高,可适当饮用决明子菊花茶。决明子有清肝火、润肠通便的作用;菊花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菊花黄酮,不仅能清肝明目,还可以起到降低血压和灭菌的作用。
适当运动
立春以后,气温逐渐上升,此时应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气血运行和阳气升发。
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建议大家选择节奏舒缓的运动。年轻人可以选择跑步、打羽毛球、打篮球、踢足球、登山等运动;年龄较大的人群可以选择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运动,使气血通畅,从而提高免疫力。此外,大家在日常体能锻炼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八段锦练习。八段锦是一套完整的健身方法,简单易学,适合各类人群。练习八段锦能起到通经络、补气血、升发机体阳气的作用。
锻炼身体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加大训练强度;运动前充分热身,少量进食,忌空腹锻炼,以防出现低血糖等情况;把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忌运动过量。
注意防寒
立春时节正处于冷暖空气交汇时期,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无常。如果穿得过少,不注意保暖,可能使身体受凉感冒,甚至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
建议大家春季适当春捂,不要过早减少衣物,以防春寒损伤初生的阳气。春捂的重点在下半身,尤其是背、腰、脚、腹部和膝盖等部位。这是因为人体下半身的血液循环比上半身差,易受风寒侵袭。因此,春季穿衣应注意下厚上薄。气温上升后,先减上装,再减下装。春捂时还要看温度、温差和时间。温度。如果气温高于15℃,可以考虑减衣服。若气温低于15℃,要继续捂。温差。当日夜温差大于8℃时,要春捂。时间。如果15℃以上的天气持续1周左右,可适当减衣。
此外,立春以后,日照渐长,人们在起居方面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做到早睡早起,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保护肝的生理功能。居住的地方要多开门窗,加强空气流通,避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损耗人体阳气。
调畅情志
中医认为,肝主情志,也就是说人的情绪状态与肝气疏泄密切相关。春季肝气旺盛,易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引发不良情绪。建议大家春季注意情绪状态的变化,尽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忌暴怒或心情忧郁。
当察觉自己出现不良情绪时,可以按揉以下3个穴位,以调畅肝胆之气。
太冲穴(足背部,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用大拇指的指腹点压或按揉太冲穴30秒,力度要和缓、均匀,建议每日按揉3次。按揉太冲穴可起到清肝泻火的作用。
膻中穴(两乳连线正中间)。用大拇指点压或按揉膻中穴30秒,建议每日按揉3次。按揉膻中穴不仅可以改善不良情绪,还可以减轻胸闷等症状。
太阳穴(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外约一横指的凹陷处)。用大拇指指腹点压或按揉太阳穴30秒,建议每日按揉3次。按揉时不要过度用力。按揉太阳穴能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
此外,胆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如遇郁闷、情绪低落等情况,可以拍打胆经,能起到解郁的作用。坐在椅子上,手握空拳,从大腿外侧与骨盆交接处开始,沿着裤子外侧中缝向下拍打。建议每次拍打5下,每日拍打10次。
(解放军报·中国军号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