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中医临床治疗准则

2024-06-28健康
在中医的深邃智慧中,治疗之道并非简单的对症下药,而是需要对病情的阴阳、寒热、虚实进行细致入微的辨析。这些基本元素如同天地间的阴阳五行,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微妙的生命系统。本文从这些基础入手,提纲挈领地归纳出临床上最基本的治疗准则,旨在引导医者把握治疗的精髓。
首先,我们要洞察病情的阴阳属性。阴病需阳治,阳病需阴调,这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犹如冬去春来,阴阳相济,才能保持生命的和谐与平衡。其次,寒热虚实也是治疗时不可忽视的要素。寒者温之,热者凉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这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如同四季更迭,寒热虚实需随时调整。
再者,脏腑经络气血表里,如同人体的经络脉络,错综复杂,相互连接。治疗时,必须考虑脏腑的虚实,经络的通阻,气血的盈亏,表里的虚实,才能精准施治,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最后,治疗还需注重标本先后缓急。先治标后治本,先治急后治缓,这是中医治疗的基本策略。如同治理国家,需先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再图长远的治本之策。
综上所述,本文从阴阳寒热虚实、脏腑经络气血表里、标本先后缓急等多个方面,提纲挈领地归纳出临床上最基本的治疗准则,以期对中医的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1)阴阳:阴阳是治病的总纲。

在中医的深邃理论中,「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如同明灯,照亮着医者们的诊疗之路。这一观点不仅强调益阴补精的重要性,更是对滥用温补之法的深刻批判。对于阳虚者来说,补阳并非盲目追求,而是需要「益阳宜防增气」,如同用火烹茶,火候需得恰到好处,否则便会过犹不及。因此,医者只能以甘温之剂,如【本草经疏】中所言,巧妙调配,以增损之间,寻得阴阳之平衡。
而面对实邪之扰,医者更需明辨阴阳,因势利导。邪在阳,则治阳以散其热;邪在阴,则治阴以驱其寒。如同治理洪水,需疏堵结合,方能确保阴阳二气各行其道,互不侵犯。如伤寒、瘟疫之邪,在表属三阳,需用三阳治法,以散邪于外;在里属三阴,则需用三阴治法,以驱邪于内。若邪在阳而误治于阴,则如同引狼入室,使病情加剧;若邪在阴而误治于阳,则如同雪上加霜,徒伤人体之元气。
在【本草经疏·续序例下】中,阴虚、阳虚、阴实、阳实、阴厥、阳厥及表虚里虚被作为纲领,足见医者对于阴阳的深刻理解和重视。这种对阴阳的细致分辨,不仅体现了中医的精准诊疗,更展现了医者对于生命奥秘的敬畏与探索。

(2)寒热:寒热分表里,是疾病的属性之一。

在中医的治疗原则中,对于寒症的处理尤为细致。对于体表受寒者,需用辛温辛热之药,如桂枝、麻黄等,以发汗解表,驱散体表之寒邪。而对于体内深处之寒,则应以甘温药物为主,如黄芪、当归,再辅以辛热辛温之剂,如附子、干姜,意在温化体内之寒,而又不致引发火热之燥。
面对热症,治疗方法亦需精细。体表发热者,需用辛凉辛寒甘寒之药,如薄荷、石膏等,以发汗解表,清除体表之热邪。而对于体内之热,则需根据虚实来分别处理。实热者,需用苦寒咸寒之药,如黄连、黄柏,直折其火势;虚热者,则应以甘寒酸寒之药,如麦冬、玄参,补充阴精,以消除内热。正如【本草经疏】所言:「伤寒温疫痈疽痘疹疟疾诸病,皆由实邪所发,自里发出于表者吉,由表入于里者凶。」
然而,在临证实践中,又必须谨慎处理。对于实火的治疗,必须谨防药物过燥,以免损伤阴液。对于虚火的治疗,则要注意勿伤胃气,以免影响身体的正常运化。正如【本草经疏】所言:「诸病惟虚与火为难治。」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必须细致入微,方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虚实:虚者补之,或滋阴精或补阳气,宜治以缓。

"虚为百病之源,其中尤以阴虚为常见之症。阴虚者,如同草木失水,生机渐衰,故补阴之道,非一朝一夕可成。须得如春雨润物,细水长流,方能使阴液渐生,阳气随之而长。此乃养生之道,需有耐心与毅力,持之以恒,方可见其效。
而实症则与之相反,当以攻邪为首要任务,犹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实则泻之,旨在迅速祛除体内之邪,使病邪无所遁形,病根得以拔除。然,此攻邪之法,亦需审慎而行,邪犹未尽之时,切莫轻言补益,以免助邪为患。正如【本草经疏·通评虚实论】所言:‘邪犹未尽,勿轻补益’,此语警示我们,治病需辨清虚实,因症施治,方能事半功倍。
在中医的广袤天地中,无论脏腑、气血、表里、阴阳、经络、寒热等,都有其虚实之分,补泻之别。这些细微的差别,如同棋局中的棋子,每一步都需精心策划,方能赢得全局的胜利。因此,医者当深谙此道,因人施治,方能治病救人,济世安民。"

(4)脏腑:一般而言,脏病宜补,腑病宜泻。

在中医的深奥理论中,补益之道千变万化,非一法可尽。补心则能安神定志,补肺则能宣降有序,补脾则能运化无碍,补肾则能固本培元,补肝则能疏泄有常。这些补益之法,不仅针对各脏腑之虚,还需细辨阴阳之异。
谈及泻腑之法,古人有言:「用药如用兵,中病即止。」此乃告诫医者,在施泻之法时,需审时度势,不可过猛,以免伤正。正如【本草经疏】所述:「纵有积滞宜消,必须先养胃气……不得过剂以损伤气血。」意在强调在治病之时,需时刻顾护胃气,以资生化之源。
在脏腑论治的领域,中医先贤们早已打破了「肝无补法」的陈规,提出了「宜补肝不宜伐肝」的新观点。他们认为,肝为刚脏,需柔养之,故创立了甘寒、甘凉、甘平、酸甘之品以补益脾阴,使得肝木得以涵养,生机盎然。如细辛以辛补肝,生姜、陈皮之类以温补之;肝虚则补肾,熟地黄、黄柏之类补水生木,前者补肝之用,后者补肝之体。
同时,中医也强调甘补脾的重要性。炙甘草之甘以益血,大枣之甘温以益气,均是甘补脾的典范。然而,若只知香燥温补为治脾之法,而忽略了甘寒滋润益阴之益,或因健胃除湿免苦燥之剂耗损津液,均可能导致脾阴不足之症。因此,在临床用药上,医者常选用石斛、木瓜、白芍、酸枣仁、茯苓、生地黄、山药、粳米等益脾阴之药,以资脾阴之不足。

(5)经络:仲淳治病,必分脏腑经络,「各从其类以施向导」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疟】),所以特别重视引经报使。

在中医药的深邃领域中,炮制药物的手法犹如烹饪的艺术,每一种药材的处理方式都蕴藏着无穷的智慧。谈及渍酒之法,这一古法炮制,实则是借助酒的烈性与渗透力,使药物之力能够更深入地通达经络,流畅气血。诚如【用药凡例】所言,此法的精妙之处便在于借酒力而强化药物的作用,以达到治疗时气血畅通无阻的效果。
在疾病的治疗上,中医讲究「病在经治经,流于络治络」的原则。对于经络之病,需以疏通经络为主;对于络脉之病,则需用通络之法。譬如,治疗血痞时,所用的沉香丸,便是以沉香、血竭、辰砂等药材配伍,这些药材各有其独特之性,相互协同,共同作用于经络,使气血得以流通。而治疗疟母时,所用的通络药,如鳖甲、䗪虫、广橘红等,则是直达络脉,疏通其堵塞,使得气血重新恢复流通。
此等治疗方法,不禁让人想起叶天士的络病治法,两者虽时代相隔,但其中所蕴含的医理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将药物与酒结合,以强化药效,疏通经络,流畅气血的炮制方法,无疑是中医药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6)气血:

【本草经疏】之中,关于气血病的论治尤为细致,特地设置了【论治气三法药各不同】与【论治血三法药各不同】两篇,足见其对气血平衡之重视。
对于气虚之症,书中提倡以补为主,如人参之益气、黄芪之升阳、羊肉之温补,再辅以小麦、糯米之滋养,共同调和体内之气。气逆之时,则需降气调气,紫苏子、橘皮等能降逆气,而木香、沉水香等则能调和气息,使之顺畅。至于气实之体,则须破之,枳实、青皮等药能破积气,使体内之气恢复平衡。
血虚之体,需以补养为主,熟地黄、白芍药等甘寒、甘平之品,能滋养血液,酸枣仁、龙眼肉等则能补益心血。血热之际,当清热凉血,童便、牡丹皮等酸寒、苦寒之品,能清除体内热邪,使血液恢复清凉。血瘀之时,则需通之,当归、红花等辛温、辛热之药,能活血化瘀,辅以蒲黄、五灵脂等辛寒、甘温之品,以及咸寒之佐,如牡蛎、芒硝等,共同打通血脉,恢复血液流畅。
如此精细的论述,不仅体现了【本草经疏】对气血病的深入研究,也展示了中医药学在治疗气血病方面的独特魅力。

(7)表里:表里亦有虚实寒热之分。

在中医的浩瀚理论中,对于伤寒、温疫、暑湿等外感疾病的治疗,有着极其精细的区分和策略。当病邪尚处于三阳经络时,因其尚未深入,故宜采用辛温之法,以驱散寒邪,调和体内阴阳,使其归于平衡。然而,一旦病邪传入三阴,情况便变得复杂起来。此时,病邪多转化为热邪,治疗则需采用清热或泻下的方法,以祛除体内的热邪,恢复脏腑的正常功能。
对于寒邪直接侵袭人体的情况,治疗则需以温补为主。这是因为寒邪能够损伤人体的阳气,导致体内阴寒过盛,故而需要温补的方法来驱散寒气,恢复阳气的正常运行。
再论及表实证与表虚证,这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表实证通常表现为表寒或表热,是病邪在肌肤腠理之间作祟,治疗时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散寒或清热之法。而表虚证则多因卫阳不足所致,表现为体表不固,容易出汗,治疗时需以补益卫阳为主。
至于里实证与里虚证,其区分则更为细致。里实证多表现为脏腑功能的亢进或异常,如腑实证多表现为腹痛、便秘等,治疗时需根据具体脏腑的病变情况采取相应的泻下或清热的方法。而里虚证则可能表现为阴精不足或阳气不足,治疗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补益阴精或阳气。

(8)标本先后缓急:正气为本,邪气为标,治虚宜缓,治实宜急;本急者先治本,标急者先救急。

在医学古籍【素问·标本病传论】之中,腹胀被赋予了「中满」这一雅致的称谓,这不仅是对其症状的一种精准描述,更是对其治疗策略的一种深刻揭示。其中所指的「标」与「本」,犹如树之枝叶与根,两者相互依存,又各有侧重。在治疗腹胀这一症状时,不论其源于何处,皆需以急治为先,这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
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腹胀的病因时,会发现其中隐藏着细微的差异。如若是因外感湿邪所致,那么腹胀便成为实证,湿邪如阴霾笼罩,使气机不畅,治疗时应如清风拂面,先行祛除湿邪,湿去则气通,腹胀自然得以缓解。
然而,若腹胀源于脾气虚或脾阴虚,则症状呈现出一种虚证的特点。此时,脾气如疲惫的旅者,无力推动气血运行,脾阴如干涸的河床,缺乏滋润。治疗时,需如春雨润物,先补脾气或滋脾阴,使脾气得以恢复,脾阴得以滋养,腹胀方能逐渐消退。
由此可见,即便是看似简单的腹胀症状,其治疗也需细致入微,区分虚实,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他病证的治疗,更需根据具体病因、病势、病机来综合判断,施以精准的治疗方案。
本文实乃中医学术思想的巅峰之作,它深入骨髓地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精髓。在辨病性方面,它细致入微地探讨了虚实寒热之间的微妙差异,犹如一幅细腻的画卷,将疾病的本质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在辨病位上,它更是如一位高超的棋手,布局严谨,洞察先机,将脏腑经络气血表里的种种变化尽收眼底。
至于辨病势,本文如同一位智者在审视世事,洞见疾病的缓急变化,既见微知著,又胸怀全局。而在论施治方面,它更是如同一位高明的导师,指点迷津,告诉我们标本先后的治疗原则,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病情中,找到正确的治疗方向。
与后世的八纲辨证分型相比,本文的论述更为详尽全面,仿佛一座巍峨的学术高峰,让人仰之弥高。而且,篇中不仅列举了丰富的药性治疗方法,更是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示人规矩,开悟慧根,使临证者在遵循规则的同时,又能拥有极大的灵活变通空间。
本文真可谓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它不仅展示了中医学术的博大精深,更为后世医者提供了一部宝贵的指导手册。无论是初出茅庐的医者,还是经验丰富的名医,都能从中获得启示和借鉴。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着中医学术不断向前发展,成为中医学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