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关节还能「反着装」?肩膀隐藏巨大肿瘤,广东医生新方法解难题

2024-03-09健康

肩膀疼痛可能隐藏着肿瘤?

报废的关节还有办法治好?

……

广卫君从广东省人民医院获悉,近期,该院骨肿瘤科接诊了一位基本丧失了肩关节活动功能的骨巨细胞瘤患者。医生团队为其成功开展「肱骨近端肿瘤切除+内固定拆除+病灶微波消融+肿瘤型反式肩关节置换术」,帮助其恢复关节功能。

▲左肱骨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形成巨大肿物侵犯周围软组织,肩关节活动受限

此新方法是该院骨肿瘤科开展的首例肿瘤型反向肩关节置换术,结合微波治疗技术的优势,旨在将肿瘤完整切除并最大程度降低肿瘤复发率。

肿瘤复发致活动困难

来自广东湛江的郭先生今年40岁,两年前因左上肢隐痛在当地医院进行了骨肿瘤刮除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后病理提示为骨巨细胞瘤并动脉瘤样骨囊肿。

一个多月前,郭先生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持续性的左上肢剧烈疼痛,且严重到基本丧失了肩关节的活动功能,无法完成简单的穿衣、拾物等日常行为。检查提示肿瘤复发并局部病理性骨折,为寻求更好的手术方案,郭先生来到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就诊。

就诊后,该院骨肿瘤科主任张余发现郭先生的左肱骨头及左肱骨近端大部分已被肿瘤破坏,肿瘤形成软组织肿块压迫周围软组织、神经血管束及原固定钢板、螺钉。

通过对病灶进行3D重建,明确了肿瘤的累及范围有11.5公分,穿刺结果显示,为骨巨细胞瘤并动脉瘤样骨囊肿改变。「在术前规划上,3D重建技术对假体设计、手术方案设计、明确肿瘤切除范围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张余表示。

▲3D打印术前规划明确病灶累及范围

经过全科细致的讨论,张余团队决定为患者施行肱骨近端肿瘤切除+内固定拆除+病灶微波消融+肿瘤型反式肩关节置换术。

新方法拯救「报废」肩关节

张余表示,由于郭先生已接受过一次手术治疗,原手术部位存在组织粘连、解剖层次破坏、肿瘤间室破坏和内固定再次失效等可能风险。同时,因肿瘤范围较大,手术过程中有损伤一些重要血管和神经的风险。

手术中,医生团队首先对肿瘤进行完整暴露及切除,于肿瘤外完整切除了左肱骨近端的肿瘤段;其次,使用微波消融灭活残余的肱骨髓腔,进一步减少肿瘤复发的可能性;紧接着根据切除瘤段的长度,安装了适合长度的组配式肿瘤型反式人工肩关节。

据介绍,传统的手术方法很难将病灶切除干净,肿瘤复发率约为12%。而利用 微波消融技术 处理残留的病灶,能够让复发率降到5%以下。此外,为了完整切除肿瘤,手术切除了肩袖。在没有肩袖的情况下如何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肩关节功能?张余团队考虑到了用 反肩关节置换术

▲术后复查反肩关节假体位置良好,积极进行术后康复

反肩关节置换术是指肩关节假体的球形关节面位于肩胛骨关节盂侧,盂杯位于肱骨近端的半限制性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正常人体肩关节头在下,盂在上,而反式人工肩关节头在上,盂在下。

由于可操作空间很小、补量非常少,假体重建只有一次机会。历经4小时,手术顺利完成。郭先生恢复了肩关节的外展、屈曲功能,最终康复出院。

「传统的肩关节重建方法容易脱位导致手无法抬起,而反肩关节置换术将假体‘反着装’,使肩关节旋转中心内移、下降,从而增加了三角肌的力臂。」张余介绍,反肩关节的使用时间大概为20年左右,该方法具有康复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且在治疗费用上与传统手术方式无明显差异。

身体出现这些异常需警惕

张余介绍,科室每年接诊骨巨细胞瘤患者约有40例,其中大多为30多岁的青壮年。「骨巨细胞瘤在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中较为常见,该肿瘤复发率较高,约为30%-70%,且手术较复杂,其中约有2%的患者会出现肺转移。」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交界性肿瘤,致病原因尚不明确,因此暂时还没有预防的手段,重要的是早发现、早治疗。他提醒,当身体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

持续性的疼痛或者是夜间呼吸疼痛。一般引起疼痛会有明确的诱因,如劳损、拉伤、外伤等,当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持续性的疼痛要小心。

病理性骨折,进而出现活动功能障碍等症状。

骨骼变形、局部出现肿胀,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包块。

「骨巨细胞瘤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膝关节周围。当出现以上症状应主动到医院就诊,可以选择拍X光片或磁共振检查。」张余说。

记者 | 张芷莹

编辑 | 杨羽 责编 | 张秀丽

通讯员 | 郝黎 张蓝溪 张诚斌 黄文汉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