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吃「他汀」为什么会出现副作用,该不该停药?一旦发生该如何应对

2024-07-26健康
吃他汀时为什么会出现副作用,该不该停药?这是线上一位朋友的提问,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朋友们首先需要知道,药物的副作用是不可避免的,所有药物都有副作用,没有副作用的药物是根本不存在的,这是由药物的本质决定的。所以,选择任何药物,都有出现副作用的风险。
但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为何朋友们问的是:他汀类药物产生副作用怎么办?而不是其他的药物?出现这个问题,主要有2方面原因:一是因为他汀类药物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药物,需要长期服用,而张医生的经验是,越是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朋友们就越担心它的副作用。
二是朋友们对他汀类药物的重要性了解不太够。很多朋友只是简单的认为它是一种降血脂药物,但朋友们有没有想过,如果单纯只有这一点作用,他怎么可能和阿司匹林一起被誉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两大基石的,更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近年来,他汀类药物在二级预防中的地位在逐渐升高,甚至超过了阿司匹林。
之所以会有这么高的评价,是因为他汀类药物除了可以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之外,还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稳定斑块,甚至逆转斑块等很多的作用。而这些作用的产生对于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来说无疑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正因如此,它才会被称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基石。
也正因如此,此类药物需要长期服用,很多大多数朋友甚至需要后半生使用这种药物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正如咱们开篇讲的,凡是选择都有代价,凡是药物都有副作用,没有副作用的药物是根本不存在的。而越是需要长时间使用的药物,朋友们就越担心它的副作用。因为他汀类药物需要终身服用,所以朋友们对它的担心更为严重。
聊到这里,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他汀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有哪些呢?总结起来无非3点,分别是:肝功能的损害,血糖升高和肌肉毒性。
首先,我们来聊一下肝损害,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为0.5%~3%,而且与服用的剂量有关,这个很好理解,药物副作用发生的概率与用药时间和服用剂量呈正相关。朋友们都知道,肝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一旦出了问题,生命是无法维持的,好在这种副作用的发生率并不高。那么,我们在用药以后,如果发现了肝脏功能异常,是不是就意味着要停药呢?
还真不一定,如果我们发现了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出现了肝功能的异常,首先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停药,而是要检查并纠正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其他原因,如果考虑确实是由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肝功损害,我们处理中也需要采取个体化的原则,即使转氨酶升高了,也不是必须停药的。
指南给出的是意见是:如果转氨酶≥正常高值的3倍,且合并胆红素升高者,应酌情减量或停药,对于转氨酶在3倍以内者,可在原剂量上或减量的基础上进行观察,也可换另一种代谢途径的他汀类药物,部分朋友经过此处理转氨酶就可以恢复正常。
这提示我们,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时候,不是转氨酶一出现异常就需要停药的。但是,在这里张医生想提醒朋友们的是,失代偿性肝硬化以及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他汀类药物使用的禁忌症。屋子已经漏了,您再给它下点雨,可能就要彻底崩塌了。
他汀类药物第二种副作用是对肌肉的损害,主要表现为肌痛、无力等症状,最严重的就是横纹肌溶解,这是一种会导致肾衰竭的并发症,并不可以轻视。这类副作用的发生率有点不太好说,因为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不太一样,RCT 结果为1%~5%,而观察性研究结果为5%~10%,我个人更倾向于前者,这是因为RCT这种研究方法在目前在医疗界的地位,还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
不管怎么说吧,这种副作用的发生率是比肝损害要高的,而且,后果也不比肝损害轻,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朋友们对这种副作用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如肝损害,这是为什么呢?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这类副作用虽然发生率高,但是,真正发展到横纹肌溶解症的情况却十分罕见。
当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出现肌肉不适、 无力等症状,这时候不管肌酸激酶是否升高,都需要首先查明并纠正导致上述情形的其他原因,就是要先排除干扰因素,如临床考虑确实是他汀类药物相关的肌肉症状,且连续检测肌酸激酶呈进行性升高时,应减少他汀类药物剂量或停药,并定期监测症状及肌酸激酶水平。
当肌酸激酶< 4倍的时候,如没有症状,这时候朋友们不要担心,咱们并不需要立即停药,可考虑继续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并密切监测;如伴有症状,才需要停用他汀类药物,监测症状和肌酸激酶水平,待症状消失且肌酸激酶恢复正常后,还可以考虑重启他汀类药物,建议换用另外 一种代谢途径的他汀类药物。
当肌酸激酶> 4倍时,这时候就不需要纠结了,已经很重了,需要停用他汀类药物,并密切监测症状及肌酸激酶的水平;当肌酸激酶>10倍时,这时候朋友们就要注意了,咱们要警惕横纹肌溶解的可能,要同时检测有无血红蛋白尿及肾功能损伤,需立即停用他汀类药物并给予水化治疗,连续监测肌酸激酶至正常水平。对于这类患者建议联合用药或换用非他汀类药物。
最后,咱们再聊一下有关于糖尿病的问题,这可能是朋友们最为关心的问题,研究发现,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确实有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医生们称这种副作用为他汀类效应。同时,咱们还发现,使用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时,新发糖尿病发生率高于常规剂量他汀类药物。也就是,吃的越多,发生率越高,这和咱们想的一样,没什么了不起的。
但是,不同的他汀,对血糖的影响是不同的,有研究显示,匹伐他汀引起新发糖尿病的概率,在7种他汀中是最低的。但也不是绝对不会发生。朋友们都知道,糖尿病也是对健康威胁很大的一种疾病,一旦患上了,我们全身的脏器都像腌制糖蒜一样,被长时间的泡着,逐渐的失去各自的功能。
聊到这里,问题就出现了,既然服用他汀类药物能引发糖尿病,我们还有必要服用吗,本来是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但一旦出现了糖尿病,不但会提升心脑血管疾病复发的概率,还会诱发其他的器官出现问题。这不是背离了我们治疗的初衷了吗?
这种事情怎么说呢?朋友们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可是话又说回来,做什么事会没有风险呢?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并不是所有的患病朋友,都会患上糖尿病的,这是一种小概率事件。即使退一万步想,即使真那么不幸,患上了糖尿病,也不必怨天尤人,因为研究早就发现,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总体益处,远大于新增糖尿病风险。无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还是糖尿病病人,只要有他汀类药物治疗适应证,都应坚持服用此类药物。
当然,除了之前咱们说的副作用外,他汀类药物还有其他的一些副作用,荟萃分析指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降低1mmol/L,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 21%。这个看起来很可怕,毕竟,脑出血是非死即残的疾病,发生率还那么高。但这只是一个研究得出的结论,其他荟萃分析提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均未显著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和糖尿病一样,他汀类药物对脑卒中的总体益处大大超过风险,他汀类药物的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头痛、失眠、 抑郁以及消化不良、腹泻、腹痛、恶心等消化道症状。 另外,朋友们还比较担心的是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不过,这一点朋友们不用过于担心,因为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对肾功能没有不良影响。
朋友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他汀类药物期间,需关注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因他汀类药物多通过肝脏代谢。 当与抗排异药物、抗真菌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 钙拮抗剂、胺碘酮、吉非罗齐以及西柚汁等联用时,可能增加肌病或肌溶解的风险,所以,我们应该避免使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并定期监测不良反应。
还有朋友们在留言区提问,什么叫做他汀类药物不耐受,它是指他汀类药物应用后出现与他汀类药物相关的临床不良反应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异常,一般要同时满足以下 4 个条件: (1)临床表现:主观症状和(或 ) 客观血液检查不正常;(2)不能耐受≥ 2 种他汀类药物,其中一种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剂量为最小剂量;(3)存在因果关系; (4)排除其他原因
总的来说吧,和不吃他汀的风险比起来,他汀类药物的这点副作用根本是微不足道的!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