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文案丨医者老李科普
编辑丨医者老李科普
近日,一则关于上海某女子接受肛门检查后声称遭遇不当对待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这不仅让人们对医疗程序的规范性产生质疑,也引发了对肛门检查必要性的讨论。到底什么是肛门检查?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受到了侵犯?
事情要从上个月说起。家住上海的王女士因为长期便血,在家人的劝说下来到医院就诊。医生详细询问了她的症状后,建议进行肛门指检。王女士虽然有些犹豫,但还是同意了。然而检查结束后,她却情绪激动地冲出诊室,大喊自己被医生侵犯了。这一幕被其他患者看到,很快就在网上传开了。
这究竟是一场误会,还是真的发生了医疗事故?为了弄清真相,记者采访了多位医学专家。
上海某三甲医院的肛肠科主任张医生解释道:肛门指检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诊断直肠、前列腺等疾病。医生会戴上手套,用食指伸入患者肛门内,触摸周围组织的情况。这个过程通常只需要几秒钟,但对于第一次接受检查的患者来说,可能会感到不适和紧张。
那么,为什么有些患者会觉得这种检查像是一种侵犯呢?心理学专家李教授分析说:这与我们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有关。在中国,很多人从小就被教育要保护隐私部位,突然要接受这样的检查,心理上难免会有抗拒。如果医生没有充分解释,或者患者本身有一些心理创伤,就更容易产生误解。
事实上,肛门指检在医学界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早在19世纪末,英国医生就开始使用这种方法来诊断直肠癌。随着医学的发展,这项检查技术也在不断完善。据统计,在美国,每年有超过2000万人接受肛门指检。在我国,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但这个数字肯定也不少。
那么,肛门指检真的有必要吗?北京某医院的胃肠外科副主任王医生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对于很多直肠和肛门疾病,肛门指检是最直接、最简单的诊断方法。比如直肠癌,如果能够及早发现,治愈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如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5年生存率可能只有10%左右。
王医生还举了一个例子:去年他接诊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老人一开始只是觉得排便不适,没当回事。直到半年后才来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已经是晚期直肠癌了。如果能早点来做个肛门指检,也许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王医生遗憾地说。
那么,医生在进行肛门指检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张医生表示:首先,一定要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详细解释检查的必要性和过程。其次,检查时要轻柔,动作要快,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最后,整个过程中要保护患者的隐私,必要时可以请护士在旁协助。
李教授补充道:对于一些特殊群体,比如有心理创伤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其他替代检查方法,或者在心理医生的辅导下进行检查。
说到替代检查方法,现在医学技术这么发达,难道就没有其他更先进的方法吗?王医生解释说:确实有一些新技术,比如肛门镜检查、CT扫描等。但这些方法要么成本高,要么准确性不如直接触诊。而且,有些疾病必须通过触诊才能确诊,比如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
回到上海王女士的案例,经过医院的调查,最终证实这只是一场误会。原来王女士是第一次接受这种检查,加上医生的解释不够详细,才导致了这场风波。医院已经向王女士道歉,并承诺会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质量。
这件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呢?专家们一致认为,提高公众对医疗知识的了解非常重要。张医生说:很多人对自己的身体都不够了解,对一些常规检查也充满恐惧。其实,了解得越多,就越不会害怕。
李教授则建议:医院可以制作一些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让患者在接受检查前就对整个过程有所了解。同时,医生也要学会换位思考,用患者能理解的语言来解释医学术语。
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肛门指检这项检查呢?王医生给出了以下建议:
不要羞于就医 。很多人因为害羞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主动了解 。可以通过正规渠道学习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这样在面对检查时就不会那么紧张。
选择信任的医生 。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请家人陪同,或者选择自己信任的医生进行检查。
及时反馈 。如果在检查过程中感到任何不适或疑虑,要立即告诉医生,不要憋在心里。
定期体检 。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肛肠检查,及早发现问题。
最后,张医生还特别强调:健康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责任。我们不应该因为一些偏见或误解,而放弃了保护自己健康的机会。希望通过这次事件,能让更多人认识到肛门指检的重要性,也能促进医患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信任。
这起风波虽然已经平息,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远未结束。在医学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在保护患者权益和提高诊疗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也许,答案就藏在每一次真诚的沟通中,藏在每一份互相理解和尊重中。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