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从「青草水」到大健康——粤东地区中医药发展调查

2024-06-29健康

品味粤东文化,往往从一盏功夫茶开始。而描绘健康粤东,离不开一碗青草水。

青草,是潮汕人对鲜草药的俗称。千百年来,当地群众以青草煮茶,以青草入膳,以青草为药,对防治感冒、腹痛、中暑等常见病、多发病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留下了很多临床验证有效的验方、秘方,普宁市还早早建成了国家首批八个之一的定点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南药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重要策源地。

然而,在一段时间内,粤东地区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不足,与「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文化所向、民生所需并不匹配。特别是潮汕籍中医名家很多,但留在当地的偏少;民间中医氛围浓厚,但公立中医医院优势不显。甚至汕尾一直没有一所市级中医医院,成为健康广东和中医药强省建设的醒目空隙。

为此,近年来,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筹布局,在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的指导下,乘着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东风,汕头、揭阳、潮州、汕尾等市不断加大硬件投入和人才引育力度,借助潮汕籍名中医及珠三角地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力量,加速构建高质量中医药服务体系,掀起了一场中医热潮。

2024年1月12日,汕尾市政府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签订「政校医」创新合作协议,三方共建深汕中医医院(汕尾市中医医院),确保早日建成运营,以满足群众多元化就医需求。这不仅是汕尾卫生健康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近期粤东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的代表作之一。

改柱张弦,因时而进,粤东中医药正加速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2024年1月12日,汕尾市政府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及其第一附属医院签约合作共建深汕中医医院

01

强龙头,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体系

5月11日上午,阳光暖意融融,在粤东首家三甲中医院——汕头市中医医院门诊楼前,中医护理门诊的护士节义诊吸引了不少人驻足,等着几位专科护士推拿经穴,或体验铜砭刮痧、耳穴压豆调理身体不适,不时传出惊叹声。

同一时间,护理门诊外飘着浓郁的艾香,几位专科护士忙碌着,或帮老年人来调理颈肩腰腿痛、高血压及脑梗塞后遗症,或帮中年人推拿按摩干预失眠,还有年轻父亲带着小孩前来压耳穴治疗发烧。

「我们是粤东地区首家中医护理门诊,2018年5月正式开诊,目前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30余项,为患者提供多层次、多元化健康服务,在群众中有比较高的认可度,每年服务患者超过6000人次。」护士长陈晓莉介绍。

今年初,护理学科还和肛肠科、针灸科一起通过了广东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验收,至此该院已建成9个省级、13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

「在全省DRG能力指数评价中,汕头市中医医院学科排名和DRG组数逐年增长,中医康复科连续两年参与省中医药康复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并获资金支持。」党委书记林创坚介绍,该院经过60多年发展,组建了一批中医特色鲜明、医疗技术精湛的重点专科,目前拥有两个院区,共1030张床位,深受当地群众认可。

如果说护理门诊是新的惊喜,那么骨科则是老牌龙头。作为该院最早的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之一,骨科已进入精细化、亚专业化发展阶段。

「真的不疼了,没想到折磨我多年的毛病,20分钟就解决了。」在关节骨科(骨二科),刚下手术床的周叔笑着说。

他因右脚拇指严重外翻,一直忍痛行走,一瘸一拐。他到过多家医院,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又因为听说手术需要卧床一个月且容易复发,所以一直拖延着。直到偶然听说汕头市中医医院正在引进新疗法,才决心一试,由此成为该院接受温氏拇外翻微创手术的首位患者。

「与传统大切口复位手术不同,温氏拇外翻微创手术切口小、损伤小,术后即可下地,且不易复发。」关节骨科主任陈海波介绍,术后只有3个不到1cm的切口,无需缝合,也不用打石膏、螺钉、钢板,仅用中医「裹帘法」固定,消除了许多患者对传统拇外翻手术的恐惧。

优质中医药服务网络离不开强龙头。近年来,潮州、揭阳、汕头、汕尾争相发力,在打造粤东地区中医药发展高地上形成赛龙夺锦的态势。

为解决原有院区业务用房严重不足、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汕头2018年起大手笔投入7.13亿元,在韶山路异地扩建市中医医院。2021年8月5日,占地约60亩的东院区投入使用,该院由此启动「一院两区」的发展格局。

「汕头市中医医院是汕头特区的国医之窗。」出席揭牌仪式时,省中医药局有关负责人说,新院区将为汕头中医药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为满足群众就医需求,该院在新院区启用之日就增设了介入科、颅脑外科、产科、新生儿科、肝胆外科、消化科等,此后又陆续建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慢病管理中心及中医临床研究中心等,成为群众新的健康依靠。到2023年底,医院专科数量翻番,达到50个,整体发展态势也越来越好。

▲2021年8月5日,汕头市中医医院东院区正式投入使用

揭阳和潮州也分别提出打造「粤东中医药服务高地」和「粤东区域中医医疗高地」的口号。

揭阳市中医药底蕴深厚,2023年全市中医诊疗量占比为25.8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占比则为37.3%,略高于全省平均线。

与常见的医疗资源布局规律不同,揭阳下辖的县级市普宁的龙头中医院发展走在了全市中医类医疗机构之前——创建于1960年的普宁市中医医院,是粤东第二家三甲中医医院,骨伤科为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和省中医重点专科,脑病科、康复科、针灸科、儿科等也是省重点专科。

2023年11月,该院儿科收治了开科以来最小的宝宝琨琨。他只在妈妈肚子里待了6个月零9天,出生体重仅870克。「皮肤薄如蝉翼,血管还没针头粗。由于全身器官发育极不成熟,脑出血和全身感染的可能性也很大。」大儿科主任黄木营介绍,历经95天中西医结合精心救治,琨琨闯过了呼吸、喂养、感染三大难关,出院时体重达到了2.55公斤。

揭阳市中医院于2022年底获评三级中医院,离群众的期待尚存在一定差距。为此,揭阳在高地建设中将其作为重点提升对象:2023年8月10日,揭阳市中医院完成与揭东区中医医院「一院两区」整合工作,后者整体划转给前者,挂牌揭东院区,开启了两翼齐飞的发展新格局。

「这是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也是落实好群众‘看好病、负担轻、服务好、就近就医’的一大举措,希望通过中医医疗资源的整合,推动我市中医药事业迈上新台阶。」揭阳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徐锦泉表示。

潮州市中医医院于2019年10月8日乔迁新址,同样趁机发展空白科室,包括骨伤科住院部重整升级、新建手术室和麻醉科、内儿科新增重症监护单元、血库投入使用等,随后医院驶入良性发展轨道。

2023年,该院与深圳市三甲中医医院——罗湖区中医院签约共建。签约仪式上,潮州市副市长宋铁寄语:「要借鉴罗湖区中医院优秀的管理理念,找准切入点,学习先进经验,实现成果最大化,更好地服务于潮州人民群众。」

汕尾虽然起步较晚,但正在跑出自己的风格——在新建深汕中医医院的同时,引入逸挥基金医院,构建「一院两区」格局,由广中医一附院全面托管,瞄准「区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示范引领标杆」目标,打造以肿瘤、心脑血管、骨伤、风湿病等为核心病种,多学科协同发展的高水平中医医院。

「近年来,我市坚持‘立足汕尾、主动融湾、辐射粤东’,把深汕中医医院项目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市政府还成立了合作共建深汕中医医院领导小组。」汕尾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抢抓时机打造国际康养名城,目前二期项目已谋划启动,计划投资8.3亿元,将继续完善服务功能,让群众享受医疗、养老、康复一站式服务。

02

保基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因为简便验廉的特点,中医药在基层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指导下,粤东各地市坚持以县级中医医院为龙头,筑牢基层网底,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汕头,潮南区、龙湖区先后新建中医医院,潮阳区、澄海区、金平区先后对中医医院进行改扩建,成功实现区县办中医医院二甲全覆盖和30万以上常住人口区二甲中医医院全覆盖,并朝着2025年「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二级以上妇幼保健院、专科医院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目标努力。

揭阳,县级二甲中医院和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已实现「四个全覆盖」,并建成了以中医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所属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为基础,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和中医类村卫生室为补充,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覆盖城乡的四级中医药服务体系。

潮州,在推动饶平县中医医院、湘桥区中医医院加速发展的基础上,2021年潮安区中医医院建成启用,增强了二甲中医医院的后备力量。

汕尾,陆丰市中医医院2022年创建二甲,海丰县中医医院2023年通过二甲复审,陆河县中医院正朝着二甲中医院冲刺。

作为全市唯一不靠海的县,陆河县的中医药发展正迎风扬帆。特别是县中医院在深圳市中医院紧密型「组团式」帮扶下,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24年5月7日,经过一年多筹备的血液净化中心启用,并引进目前全球最先进的透析设备,每天可满足80人次就医需求。

与此同时,粤东各地市还积极谋划,组织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阁)服务内涵建设,努力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2020年和2021年,汕头市分批遴选建设14个基层中医馆示范点,带动基层中医药服务,去年又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分两批遴选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44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基层中医馆(阁)服务内涵建设,先后争取212万元中央、省级资金和70万元市级资金,专项支持基层中医馆(阁)改善医疗环境、购买中医设备及进行业务培训,组织上级医院开展各类帮扶,让健康的触角延伸到更广泛的区域。

2023年6月20日,汕尾首批30个村卫生站(室)中医阁设置完成并揭牌启用。作为其中的示范点,陆丰市潭西村卫生站中医阁营造了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中医诊疗和康复设备种类配备齐全,配有中药饮片220种,中成药品种30种,能为患者提供针灸、推拿、中药贴敷、熏蒸等中医适宜技术。「腰酸腿疼再也不用苦熬着,家门口就能解决,帮了我们大忙。」村中老人频频点赞。

同时,在推动广东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过程中,陆河县将中医药特色作为重点,开设中医馆和中医阁,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医诊疗服务。5月7日,陆河县中医院举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揭牌仪式,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医护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并充分发挥深圳市中医院「组团式」帮扶专家团队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推动县域内中医适宜技术优质资源共享,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潮州100%的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部分村卫生站已具备中医药服务功能,健康服务的神经末梢也浸润着浓郁的中医药传统。

潮安区彩塘镇华美二村卫生站,在完成标准化建设的同时,还增加了一块小小的中草药园。已经从医53年的乡村医生沈茂梧对种植的中草药如数家珍:珍珠花菜(白苞蒿)有活血散瘀、理气化湿的功效,猫须草可以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等等。这些药草无偿赠送,来就诊的村民喜欢扯几根回家煎服,古老的「青草水」在这里成为村卫生站和乡亲们情感链接的纽带。

揭阳66家乡镇卫生院和5家县(区)级妇幼保健院均设有中医科和中药房,中医类村卫生室达到1398家,占全市村卫生站的54%。

以南径镇卫生院为例,中医馆使用面积达到380多平方米,设置中医诊室、针灸推拿室、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室、中药房、煎药室、熏蒸室等功能科室,足量配置中医类别医师6人、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3人,配备了10多种中医诊疗和康复设备,在治理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疗效显著,不少患者从附近乡镇,甚至从潮阳地区慕名而来。中医药诊疗人次占比达到全院总诊疗人次的35%以上。该院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在2023年初获得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通报表扬。

串珠成线,织线成网,打开地图可以看到,随着服务网点越来越密,逐渐织成了一张中医药服务的保障网。

03

聚人才,激活中医药新质生产力

4月初的一天,一阵带有潮汕口音的普通话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响起。

声音来自汕头市卫生健康局组织的招聘团队,他们正忙着向医学生们展示汕头建设区域医疗高地的成果,介绍汕头引才、用才、留才的政策保障和良好氛围。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是重点引进的领域之一。

「根据人才强市战略,汕头市布局实施医疗英才提升行动。此次赴省外举办高规格招聘活动,就是引进高素质人才,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之一。」市卫生健康局局长杨芳表示。

凤凰来栖,需要有好的梧桐树,以及好的福利待遇。

为此,潮州以市委「1+1+8」人才制度体系为总抓手,组织成立市卫生健康系统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实施医疗提质人才行动,「我们专门成立了人才科,负责人才引进,包括措施管理、奖励设置、卫生技能考试、职称评选等方方面面。」潮州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吴育墩表示。

揭阳则出台集聚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博士研究生最高给予72万元的补助补贴,硕士研究生最高给予26万,并可享受配偶工作、子女入学及医疗保障等配套服务,同时从2023年起,通过「市统一招聘、市县聘用、乡镇使用」的方式,用3年时间引进包括中医在内的1050名医疗卫生急需紧缺人才,并派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5年。

汕尾于2023年启动「善美英才计划」,大力引进国家、省级领军人才及海外高层次人才。其中,对国家级领军人才最高给予1000万元专项工作研发经费、100万元人才房票、每年24万元生活补贴。医疗卫生是重点引才领域之一。

汕头也从2020年起,给博(硕)士发放薪酬补助、住房补助、生活补贴,目前已开展第二轮。

政策红利下,医院铆足干劲招兵买马。「每次市里组织招聘会,我们领导班子和相关部门几乎全员出动。虽然薪酬待遇可能不如其他地区医院,但我们以最大诚意跟毕业生沟通,希望能用事业、感情招人、留人。」潮州市中医医院院长周小鸿表示。仅2023年,该院就招录了50人,包括4名研究生、21名本科生,同时成功引进1位拥有正高职称的骨伤科学科带头人和1名麻醉医师。

其他地区也有不少收获,「医院重点制定学科带头人、学科负责人引进相关制度及计划,启动薪酬改革。」汕头市中医医院院长陈超表示,近几年,医院引进20名学科负责人和专科骨干人才,为心血管介入科 、普通外科、颅脑外科等基石型学科配齐专业人才,并招聘博士、硕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105名。

围绕紧缺、高层次人才,普宁市中医医院制定了一系列引进及激励措施。2023年共引进24名硕士和3名副高职称及以上医生,进一步充实医院力量。「得益于此,我们科室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27名医务人员中,医生均为研究生学历。」省级中医重点专科——脑病科主任李武丰说。

▲2023年8月10日,揭阳市中医院「一院两区」整合签约仪式

各地还在人才培养上下苦功。比如落实「薪火工程」传承工作,推荐优秀中医骨干力量到省级医院跟师学习,积极鼓励医院高职称中医药专家带徒授业;大力推进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训和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等,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除了规定动作,还有不少自选动作:揭阳大力推动中高职院校开设中医药相关专业,目前已有4家院校招生,在校生共3365人;汕头也在2023年首次开展市级「西学中」培训,计划3年分批培养1000名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型人才,拓宽中医药人才培养渠道,促进中西医深度融合发展。

在人才队伍建设中,「走出去、引进来」是常用表述。但在粤东,这句话还被额外赋予了一层涵义——如前文所述,粤东地区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医人才,邀请他们为家乡中医药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成为当地卫生健康局的共识。

2023年3月,汕头成立「潮医智库」,邀请160多名在外潮籍医学专家入库。在该项目支持下,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温建民教授团队与汕头市中医医院签订学科建设帮扶协议,国家级项目「微创温氏法治疗拇趾外翻及其相关畸形的中西医结合新方法」落地汕头。

得益于「潮医智库」牵线搭桥,汕头市中医医院还柔性引进了广东省中医院杨霓芝、广州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徐桂彬等7个专家团队,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

汕头市中医院医院的获得感,其他地市中医医院也有所感受。

「我们邀请省中医院、广中医一附院专家设立名医工作室,定期出诊、查房、指导专科建设,取得了不小成效。」揭阳市中医院院长卢剑辉举例说,在省中医创伤足踝科主任谢伟杰指导下,该院先后开展了矫正跟功能重建腱挛微创滑行延长、伊丽扎诺夫环形外固定架治疗先天马蹄内翻足、单纯的扁平足稳定器植入术等多项粤东首例手术,造福患者。

同样借助省级三甲医院帮扶力量,潮州市中医医院设立了2个名中医工作室和1个名医工作室。「我们把新工作室和原有的3个名中医工作室安排在同一层楼,希望形成聚集效应,扩大医院影响力。」周小鸿说。

普宁市中医医院则将省城专家出诊的诊室命名为「国医堂」。「我们还柔性引进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林丽珠教授团队和陈镇秋教授团队,推动肿瘤科和乳腺专科发展,提升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疾病水平。」该院院长罗列波说。

04

树特色,擦亮粤东中医药品牌

在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中,综合医院是不可或缺的板块。

汕头市中心医院中医科拥有48名医生,其中省名中医2名,副高及以上职称18人,博士3人、硕士26人,设有中医骨伤科门诊及住院部、中医科门诊、针灸科门诊等二级科室,医院还力推中西医结合诊疗。

「我们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为打造区域医疗高地、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努力打造粤东中医药区域高地。」汕头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刘彦雄介绍,该市还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市中医医院强优提质工程、中医名医名科工程和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四大工程」。

始建于1863年的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1969年就创办了中医骨伤科,50多年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中医特色底蕴。

2022年1月,该院与潮阳区关埠镇中心卫生院建立医联体,开展为期3年的医联体帮扶,核心工作之一就是由中医骨伤科组团定点支援关埠镇中心卫生院,建立中医馆,把中医守正创新的理念带到基层。

60多岁的陈老伯,因长期劳作患有关节炎和腰椎间盘突出,以前都是到市区求医,后来病痛复发时,得知当地卫生院开设了中医综合科病房,选择在家门口就医,住院10余天,仅自费不到500元便康复出院。

尽管周边有多家市级医院竞争,金平区人民医院的中医骨伤科仍发展迅速,吸引了不少周边县市的患者前来,还开设了夜间门诊,重点服务学生和上班族。

作为汕头市名中医,该院院长洪笃瑞出诊总会迎来不少拥趸:胸椎骨质增生的林姐,针灸两个疗程就能无痛翻身了;骨折并发肩周炎的佘姨,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膝骨关节炎的吴阿姨,现在能自由下蹲,晚上睡觉也不抽筋了……

在综合医院谋求将中医科打造为特色专科,不断擦亮品牌的同时,中医院也因地制宜,积极寻求错位发展、打造独有品牌的可能。

在普宁市池尾普宁大道,关于老年康复医疗的期盼已渐显雏形。「普宁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县级市,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探索更积极有效的养老模式势在必行。」罗列波说。他是中医脑病科专家,接触过许多老年患者,也更关注老龄化和慢性病叠加的老年医疗和养老问题。

2022年10月,在揭阳市委、市政府和普宁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普宁市中医医院老年康复医疗中心项目动工,不到两年,一栋高13层的大楼已拔地而起,计划在2024年9月完成外墙、景观绿化和部分楼层基础装修。

「项目被纳入揭阳市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普宁市‘十四五’规划重点民生工程,规划600张床位,以医院老年病科、康复科为支点,衔接民政部门五级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医康养联合服务体。」罗列波表示,项目建成之后,有望成为广东省规模较大的医养模式相结合的老年康复医疗中心,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医疗服务质量,让更多老年人及患者享受安心、舒心、放心的医养服务。

中医药诊疗质量离不开好药材,而后者则需要产业力量支持。作为华南中药名城,普宁全力推进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让道地药材更地道。

2023年7月,揭阳市委书记王胜带队调研时提出,普宁要通过政府高位推动,引进一批中华老字号、中药名企,促进本地中药材产业集群式发展,打造中药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一批中草药种植基地,加快培育一批高水平中药企业,做强中药商贸城,大力传承中医药文化。

隔壁的汕头,为挖掘、保护本地特色中草药、医疗技术,挂牌成立了中医药传承研究院,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

目前,汕头市中医医院和研究院共开发院内制剂14个品种,其中2个品种完成备案并取得批文,2个项目正式落地投入市场运营。「我们还与2家企业建立战略关系,在中医治未病、药食同源研发、中药材标准化、中药种植及本地草药药用价值开发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陈超说。

▲潮州市中医医院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健康行义医义诊活动

回顾来路,把握现在,展望未来,可以发现,粤东中医药发展正从民间所需、群众所盼走向卫生健康系统尤其是公立医疗机构愿为、善为,不断提升着服务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描绘着充满药香的「诗与远方」:

潮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补齐中医医院设置和建设短板,强化中医药服务信息化支撑,实施中医优势病种强优提质工程和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动中医药院内制剂产业化生产,以名中医师带徒的形式,设立师承项目并长期执行等。

揭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勾画出未来,表示要更加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力争到2025年底,揭阳市中医院创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市实现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康复科全覆盖,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等。

汕尾在2024年中医药工作会议中展望,要以深汕中医医院项目工程为引领,推动「医-学-研-产-政」深度协同,促进形成健康产业集群;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通过中医医联体等带动全市中医医疗服务的整体提升,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看中医的可及性、公平性、便捷性。

汕头则于2024年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联席会议和全市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打造区域影响力强、特色鲜明的头部中医医院,启动基层中医药示范区县建设,推进县级中医医院「四大诊疗中心」「两专科一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在治未病、医疗、康复、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等领域的服务能力,争取建成省内先进、区域领先的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体系。

2023年底广东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示范省起航建设,全省中医药发展也有新的方向,新的要求。2024年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黄飞提出,要持续深化服务、机制、科技、人才、产业、文化等六大创新,奋力推进广东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从「青草水」到大健康。新一轮中医药强省建设的浪潮已然掀起,汕头、潮州、揭阳、汕尾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奋勇直追。

汕头打造中医药文化节暨健康夜市,大健康与文旅的深度融合,现场年轻人争相品尝中药烤奶茶;普宁市中医医院开设「中医养生饮免费体验区」,传统文化提升就医体验,不少健康市民也来打卡畅饮……这些出圈的消息,不断证明着潮汕地区良好的中医药群众基础,也持续发出粤东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信号。

相对医疗资源更发达的珠三角等地域而言,这里还是追赶者。但随着短板不断被补齐,期待它们在广东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长卷中,落下更多更厚重的笔墨,写出具有粤东特色的篇章,和潮汕美食一样走入人心,走向未来。

主笔 | 宋炳军

记者 | 岳超群 曾剑萍 (本刊记者陈湘婷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 | 叶溱 梁沐 苏海宁 责编 | 张秀丽

审核发布 | 李楠楠

声明|本文首发于【人之初】杂志,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