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分钟带你了解血常规

2024-03-12健康

在就医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检查,在这些检查中,血常规尤为基础。而在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往往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

对于健康人而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处于一个参考区间内,即正常。成人男性的红细胞数一般为4.0-5.5*1012/L,血红蛋白含量为120-160g/L;成年女性的红细胞数一般为3.5-5.0*1012/L,血红蛋白含量为110-150g/L;新生儿的红细胞数一般为6.0-7.0*1012/L,血红蛋白含量为170-200g/L.在数值评判中,一般成年男性及女性红细胞数增对超过上限0.5*1012/L,且血红蛋白超过上限10g/L即认为增多。红细胞的增多或减少,往往反映着人体的健康情况。

对红细胞而言,一般异常情况存在着相对性增多、绝对性增多、生理性减少、病理性减少及形态改变五种情形。

红细胞的相对性增多,往往源于患者血容量的减少,可能由于严重呕吐、大量出汗、腹泻、大面积烧伤、甲亢等。

红细胞的绝对性增多则源于红细胞自身数量的增多,又分为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由血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多所致,一方面可能由于人群血氧饱和度降低,机体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多见于新生儿、婴儿、高原居住者等健康人群或严重慢性心、肺疾病、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患者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则主要源于骨髓增殖性肿瘤,此类患者的红细胞数量会持续显著提升,且血红蛋白浓度也大大高于常规数值。

红细胞的生理性减少多见于健康人群,如婴幼儿及15岁以下的青少年、亦或是老年人、妊娠中晚期等。

红细胞的病理性减少则预示着各类贫血,在排除生理性减少的各类人群情况后,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及进一步检查进行细致诊断与评价。

在对红细胞的进一步检查中,我们可以依据红细胞的具体形态进行患者病情的评估。在形态上,红细胞的异变又分为大小异常、形态异常、着色异常、结构异常这四种情形。大小异常即红细胞的直径偏离了6-9微米的常规值,小则有着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可能;大则有着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可能;当红细胞的直径大于15微米时,我们一般称之为巨红细胞,此时高度可能为巨幼细胞贫血;除上述大小异常情形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大小兼有的情形,此时一般应考虑多种贫血的可能。至于红细胞形态的异常,其分类较多,如球形细胞,多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部分溶血性贫血;又如镰形细胞,多见于镰状细胞贫血;再如锯齿形细胞,肝病、尿毒症、胃癌等,详可见下表。红细胞的着色异常,有着浅、深、多种颜色三种情形,分别可能是由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巨幼贫、球形细胞;增生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对于红细胞的结构异常,常见嗜碱性点彩、染色质小体、卡波环及有核红细胞,此四类可能分别源于巨幼贫、铅中毒;溶血性贫血、巨幼贫;严重贫血、巨幼贫、铅中毒;婴幼儿、溶血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纤维化。

通过对红细胞数量、形态改变的综合考量,我们往往可聚焦得出患者所患疾病的种类,进而对症治疗,综合最佳的治疗方案。

二、白细胞

血常规的检测中,白细胞的相关检测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白细胞的检测而言,其计数往往是最为基础的。一般而言,成年人的白细胞计数为(4-10)*109/L;新生儿的白细胞计数为(15-20)*109/L;6个月至两岁的白细胞计数为(11-12)*109/L.白细胞计数的增多或减少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而依据形态的不同,白细胞可进一步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相应地,各类白细胞也有着自身的参考范围。

因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中的占比较高,其数量的变化往往会引起白细胞总量的直接变化。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外周血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在一天内存在着波动,下午往往较早晨较高。另外,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等都会使其短暂性升高。

而其病理性增高则可能由于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脓性感染)、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内脏出血时,白细胞计数可能高达20*109/L)、急性中毒、白血病或部分肿瘤。

中性粒细胞的减少则主要源于感染(尤其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血液系统疾病(如贫血)、物理或化学因素损伤、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此外,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形态改变也提示着患者生理状态的改变及病理变化的可能。

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则提示着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血液病、某些恶性肿瘤、传染病等;嗜酸性粒细胞的减少则往往出现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嗜碱性粒细胞的增多亦提示着过敏性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等的可能;其减少则无明显的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依据大小可分为大淋巴细胞及小淋巴细胞,其中小淋巴细胞可占到淋巴细胞总数的90%左右。婴幼儿在出生后,其体内淋巴细胞往往占比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下降至成年人的参考范围。

淋巴细胞的病理性增多可能源于感染性疾病(多为病毒感染)、成熟淋巴细胞肿瘤、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移植排斥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细胞数量相对正常,但在白细胞乃至血细胞中的占比较高)等。淋巴细胞的减少则往往基于药物或放射线的损伤、淋巴细胞的免疫缺陷等

单核细胞在婴幼儿及儿童期数量略多,为生理性增多,其病理性增多则往往提示着感染、血液病的发生可能;单核细胞的减少一般也无明显的临床意义,但需要注意毛发状细胞白血病的可能。

三、血小板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除红细胞、白细胞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正常人的血小板参考值一般为(100-300)*109/L.在人体中,血小板与凝血功能有着紧密的联系。血小板的增多或减少,往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当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时,我们称之为血小板的减少。在这种情形下,人体的凝血功能往往受到抑制,相关患者会出现凝血功能的障碍。血小板的减少可见于血小板的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性损伤、急性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骨髓纤维化晚期等)、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瘤、上呼吸道感染、风疹等)、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肿大、血液被稀释等)

当血小板计数高于400*109/L时,我们称之为血小板的增多。此时,人体的凝血功能过分亢进,易出现血液粘稠、乃至血栓等。血小板计数的增高可分为原发性增多及反应性增两种情形。原发性增多多见于骨髓增殖性肿瘤,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反应性增多则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及某些癌症病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