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中国首个双靶点长效胰岛素上市,将为糖尿病患者带来哪些益处?

2024-07-11健康
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长效双靶点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每周一次,可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使用,不必考虑是否进餐,使用更方便,强效降糖减重,保护心血管!
胰高血糖素样肽-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是我们人体肠道细胞分泌的两种激素,属于肠促胰素。两者的受体均存在于胰岛β细胞中,当它们作用于相应的受体时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替尔泊肽,是一种新型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双受体激动剂,一方面替尔泊肽可通过激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并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中枢,减少进食量,实现类似选择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度拉糖肽、司美格鲁肽等)的降糖、减重效果。
另一方面,通过激动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受体,发挥对血糖的双向调控作用,可恢复胰岛β细胞对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的反应性,继而发挥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促进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同时也可抑制胃酸分泌、延缓胃动力、增加中枢饱腹感等,从而达到更有效、稳定的降糖效果。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与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受体」结合可以达到互补协同的作用,从而产生更有效的血糖控制和显著的减肥效果。研究认为,是其通过抑制促食欲神经元和刺激厌食神经元,增强中枢系统厌食信号肽的作用,减少食物摄入量;同时激活脂蛋白脂肪酶,减少脂肪溢出及异位脂肪的蓄积,从而减轻体重。另外在保护心脑血管方面也能使患者显著获益。
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饮食控制和运动基础上,接受二甲双胍和/或磺脲类药物(格列XX)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
在「肥胖或超重的非2型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的首个全球替尔泊肽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5、10、15mg替替尔泊肽组和安慰剂组患者体质量分别降低16、22、24kg和2kg。此外,替替尔泊肽组89%~96%的患者达到了至少5%的体质量减轻,安慰剂组仅为28%;有55%~63%的替尔泊肽组患者体质量至少降低了20%,安慰剂组仅为1.3%。腰围与基线相比,5、10、15mg替尔泊肽组和安慰剂组分别降低了14.6、19.4、19.9cm和3.4cm。替尔泊肽组患者的脂肪质量百分比也比瘦体质量减少了约3倍(脂肪质量减少了33.9%,而瘦体质量减少了10.9%)。相较于安慰剂组,替尔泊肽组可分别降低收缩压7.2mmHg、舒张压4.8mmHg。
研究发现,与度拉糖肽相比,替尔泊肽在更大程度上改善了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替尔泊肽的作用仅部分归因于体质量减轻,双重受体激动剂赋予了不同的血糖控制机制。替尔泊肽的降糖作用是通过改善β细胞功能的多个方面来实现的,包括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分泌第一/第二时相和胰岛β细胞的对葡萄糖敏感性,从而显著降低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替尔泊肽在健康受试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药动学相似,消除半衰期约为5 天,每周1次给药,4周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暴露量的增加与剂量呈正比。皮下给药后,替尔泊肽达到最大血药浓度的时间为8-72小时,平均绝对生物利用度为80%,皮下注射部位不同,包括腹部、大腿或上臂,其药物暴露量相似。不伤肝肾,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均不需要调整药物剂量,副作用常见胃肠道反应,一般可耐受。
替尔泊肽的推荐起始剂量为2.5mg,皮下注射,每周一次。2.5mg剂量目的是起始治疗而非控制血糖。推荐给药4周后,将剂量增至5mg,皮下注射,每周一次。如需要进一步加强血糖控制,推荐在接受当前剂量治疗至少4周后,继续以2.5mg的幅度增加剂量。该药最大给药剂量为15mg,皮下注射每周一次,如有必要,可以改变每周给药的日期,但两次给药间隔应至少为3天(72小时)。
当在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该药时,可继续二甲双胍的当前剂量。如果遗漏一次给药,应在遗漏给药后4天(96小时)内尽快给药。如果超过4 天,则略过这次给药,按计划给药日期进行下一次给药。每种情况下,患者都可以恢复其常规每周一次的给药方案。
总之,迄今为止的临床研究表明,与其他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包括GLP-1受体激动剂)相比,替尔泊肽在血糖控制和减轻体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替尔泊肽目前获批的适应证仅针对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而在研究中发现对儿童2型糖尿病、肥胖症、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心血管结局的影响等均有较好的作用。替尔泊肽的成功上市有望开启多重肠促胰岛素受体激动剂药物的新时代。#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