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身体出现5种症状,很可能是血管堵了,拖下去很危险!

2024-10-04健康

众所周知,

心血管健康很重要,

而心血管要想保持健康,

需要警惕一种总是悄悄隐藏

在血管里的小东西

血栓

它就像是游走于血管内的幽灵,

一旦脱落流入心脏、

大脑或其他极其敏感的部位,

阻碍血液流动,

其结果可能是致命的。

血栓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哪些信号是血栓堵塞血管的「预警」?

血栓是怎样形成的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台仪器,其精妙、复杂程度算得上是自然界之最了。

光是血液流动这块,人体内就存在两套系统:

凝血系统: 由血小板、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组织因子)等成分组成,主要负责「堵」。

抗凝血系统: 负责「疏」,血浆中的抗凝物质主要包括抗凝血酶Ⅲ、肝素等。

当身体某个部位不小心被割破、擦伤出血时,血小板们会迅速识别损伤部位,聚集抱团来堵住破口止血;抗凝系统也会从旁监督,以免凝血系统矫枉过正,让血液没法流动。

一般来说,只要这两个系统保持动态平衡,血液在血管中就能正常流动,不会形成血栓。

而一旦两者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人就容易进入「易栓状态」!

就像河水浑浊、水流缓慢时,河中容易出现泥沙淤积一样,血栓的形成,本质上就是血液发生了凝固,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析出、黏附、凝固后,在血管内形成的固体质块。

血管内膜损伤、血流减慢、血流产生旋涡、血液凝固性增加等因素,都会打破这种平衡,导致人体凝血功能亢进或抗凝功能削弱,慢慢就「养」出了血栓。

千万别觉得只有老年人才会被血栓盯上。

无论什么年纪,若你总是坐着不动、爱吃高油高脂食物、经常加班熬夜、大量吸烟饮酒或是患有三高等慢性病,都会给血栓的出现提供「有利条件」。

血栓的分类

血栓的家族其实挺庞大的,按颜色划分,可分为 红、白、红白混合和透明4种。

白色血栓

又称为「血小板血栓」或「析出性血栓」, 其成分主要为血小板、少量纤维蛋白和大量中性白细胞。

白色血栓表面粗糙,质地较硬,常出现在血流较快的部位,如动脉、心瓣膜、心腔内,多在动脉硬化斑块破裂时形成。

一旦脱落,容易随血液进入大脑、肾、肠系膜等地方,引起脑血栓、肾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等。

红色血栓

常见于静脉内,主要成分为纤维蛋白及红细胞。

当血流速度变慢甚至停止时,血液成分凝固,纤维素网住了大量红细胞,就容易形成红色血栓。

新鲜湿润的红色血栓,有一定弹性;但随着时间发展,红色血栓内的水分会被吸收,变得干燥、无弹性,还容易脱落形成栓塞,常见的有肺栓塞。

与白色血栓相比,红色血栓的体积更大,一旦脱落容易造成大范围的血管堵塞。

混合血栓

由血小板小梁、纤维素和纤维素网罗的大量红细胞交替构成,肉眼看上去呈灰白色与红褐色相间的条纹状结构,常见于心腔内、左心房内、静脉内。

白色血栓、红色血栓有的危害,混合血栓都有,但在「易脱落」这点上,混合血栓要比白血栓稳定一些。

透明血栓

主要出现在毛细血管内,由纤维素构成,肉眼不可见,只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大多数血栓形成初期,是没有任何症状及感觉的。

可时间一长,

随着血管堵塞情况越来越严重,

身体还是会传递出一些报警信号的:

哪些信号是血栓堵塞血管的「预警」

1. 胸闷、胸痛,呼吸困难;

2. 休息时突然一阵眩晕,失去平衡和协调能力,甚至直接昏厥;

3. 四肢突然麻木、失去知觉或出现疼痛;

4. 出现间歇性跛行,走路一瘸一拐,如走几百米就感觉腿酸,需要休息一会才可以缓解;

5. 出现单侧腿肿、疼痛,皮肤颜色变为青紫、暗红色等。

不想成为「易栓体质」,需做到以下2点:

1.这些食物少吃

高盐(咸鱼、火腿、烟熏腊肉等)、高糖(蛋糕、冰淇淋等)食物, 摄入过多容易造成血管损伤或增加血液粘稠度,为血栓的形成创造条件。

可适量多吃高纤维食物,增加全谷物、杂粮、杂豆和薯类的摄入,如小米、玉米、燕麦、红小豆、绿豆、芸豆等。

平时养成饮水习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 成人每日推荐饮水量为1500~1700毫升。

吸烟者尽早戒烟,不吸烟者远离二手烟,酒也尽量少喝。

2.体育锻炼不能少

每天不管有多忙,尽量别久站、久坐。

每隔1小时就走一走,伸个懒腰、勾勾脚尖、转转脖子等,促进血液回流。

每周3~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骑车、游泳、健步走、跑步、羽毛球、乒乓球等,每次约30~50分钟。

总之,

血栓无小事,

大家平时一定要多「动」起来,

才能有效「防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