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治疗肩周炎效率极高的几个穴位

2024-06-24健康
当提及鱼际与外关穴位时,这两者的结合仿佛是为肩胛内沿的疼痛与外展障碍量身打造。左手与右手的交替使用,宛如一场轻盈的舞蹈,既展现了中医的精妙,又让患者在无形中感受到了治疗的舒适与和谐。
再论阳陵泉与三里下这一组合,仿佛两位默契的舞者,在胃经的舞台上共舞,它们对肩胛外侧的疼痛与胳膊内收的障碍有着非凡的疗效。这种治疗方式如同春风拂面,带给患者的是希望与舒适。
而听宫与养老这一对穴位,则像是专为那些胳膊无法抬高的患者而设。在针刺的过程中,让患者轻轻活动患肢,外旋、内收、抬举,仿佛是在引导患者找回失去的力量与自由。有的患者甚至在当场就能感受到明显的改善,疼痛减轻,活动范围扩大,仿佛重拾了生活的乐趣。
我曾以这三组穴位为主,治疗过一位50岁的肩周炎患者。他病史长达一年,多方治疗均无果,疼痛使他度日如年。但在我手中,每次取穴不过五处,经过11次的针刺治疗,他的病情便缓解了一大半。这不仅是对我医术的肯定,更是对中医针灸的深深敬意。
奇穴,这古老的针灸秘诀,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千年的智慧光芒。在这里,一针便可直刺肩周炎压痛点,那瞬间的酸麻胀感仿佛电流般传遍全身,伴随着病人的连咳三声,仿佛打开了身体的阀门,使得患处瞬间得到缓解。而这神奇的穴位,正是位于内关上八寸,左右各一,仿佛两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肩部的健康。这是祖传的秘密,经过无数代人的验证,其效果之显著,令人叹为观止。
再来说说条山穴,这更是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一绝。一针条口穴透承山,便是一针两穴,其威力更是惊人。条口穴与承山穴,一属足阳明胃经,一属足太阳膀胱经,两者经气上行,同交于肩,共同构筑起治疗肩周炎的神奇网络。这样的组合,仿佛是两位武林高手联手,威力倍增,令肩周炎的阴霾在顷刻间烟消云散。
这一切的治疗理念,都源自古人的智慧。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内病外治,外病内治,这些古老的法则在针灸领域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从【素问.五常政大论】到【灵枢.终始篇】,古人的著作中无不透露着这种治疗的精髓。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这不仅仅是人体的基本气机运动形式,更是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核心理念。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得以确立,让古老的针灸智慧在当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3.
肩周炎,这一顽固的肩部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为了寻求解脱之道,我深入研究针灸学,终得一奇效穴位,我称之为「肩周炎穴」。此穴位于足三里之下1.5寸,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神奇钥匙,专为解锁肩周炎的桎梏而生。
治疗时,病人仰卧,我持三寸长针,轻轻刺入穴位,同侧取穴,犹如一把钥匙缓缓插入锁孔。接着,我运用游离滞针术,针尖在胫腓骨之间轻轻捻转,仿佛是在弹奏一曲无声的乐章。当针感如电流般传至足底,我知道,这便是最佳的状态。此时,我嘱咐患者轻轻活动患肩,仿佛是在唤醒沉睡的肌肉。
留针30分钟,期间我会在患肩处做些放松手法,仿佛是在为疲惫的肌肉轻轻按摩。如此,一次治疗,便可让患者感受到明显的缓解,甚至有可能痊愈。
此外,我还发现此穴对于腰痛也有奇效。只需手法稍作变动,针尖向上,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便可为患者带来腰痛之解。
而在我的针灸治疗历程中,还有一个重要发现——肩陵穴。此穴位于阴陵泉穴下九分处,我运用捻转提插的手法,得气为要,活动关节最佳。对于肩周炎,此方法有着高达100%的有效率和96.7%的治愈率。我曾因此荣获市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并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报道。
在治疗肩周炎的初期,此方法效果尤佳,轻者一次见效,重者不过三次。但我必须强调,治疗期间务必配合活动患处关节,这样才能使治疗效果最大化。如遇复发或顽固者,我还可配合经验方肩周炎药酒方,服用月余,效果更佳。
肩胛部疼痛,如同顽固的阴霾笼罩在患者心头,让人寝食难安。近期,我有幸连续为六位深受肩胛疼痛困扰的患者提供了治疗,且效果显著,令人欣喜。
其中一位患者,肩胛部疼痛已达四个多月之久,如被绳索紧缚,曾尝试药物、针灸、贴膏、拔罐等多种疗法,却如泥牛入海,不见成效。另一位患者,疼痛更是长达两年,历经诸般治疗,皆未能拨云见日。更有四位患者,急性发作,疼痛难忍,其中一位甚至因颈椎增生在医院治疗,却反而疼痛加剧,颈部活动受限。
面对这些患者,我采用了独特的治疗方法:首先,我仔细寻找患侧胸前与肩胛对应部位的痛点,犹如侦探寻找线索,一旦找到特痛点,便施以精准的点按,持续5-10分钟,犹如春风化雨,点到痛止。其次,我转而按健侧的尺泽穴,该穴乃肺经要穴,主气主节,如调理琴弦般调和患者体内的气血。
对于急性发作的患者,我仅用两次治疗便见奇效;那位疼痛四个月的患者,三次治疗后疼痛便消失无踪;而那位疼痛两年的患者,经过五次治疗,疼痛已大大减轻,生活重回正轨。
肩周炎的治疗方法繁多,但我挑选了这些取穴少、适用性强的方法,希望它们能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比如,我曾在对侧下寻找阳陵泉的压痛点,让患者连咳三声后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瞬间扩散,同时配合患者活动患肩,病痛即刻减轻了八成。这神奇的疗效,正是源于阳陵泉作为八会穴之筋会穴的独特作用。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只要能够迅速减轻患者的痛苦,便是我们医者追求的目标。愿这些经验之谈,能为同道老师提供些许参考与帮助。
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技术
各种原因引起的肩关节部位的疼痛:包括肩周炎、颈椎综合症、胸廓出口综合症、肩袖损伤、颈肩肌筋膜炎、脆性骨软骨炎、岗上肌腱断裂等引起的疼痛。
治疗方法:肩痛穴
定位: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
解剖:在腓骨长肌与趾纵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布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和腓浅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腓浅神经或腓深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感:以触电似针感向足背,足趾和踝关节传导出现的麻胀感为宜。
针刺手法:(滞针)采用28号3寸毫针1支,行直刺法,进针约2.5寸,可行上下提插针刺手法,待出现针感即可快速出针,整个针刺时间应控制在3秒钟以内。病情较重、病情较长的患者可留针以增强针效。留针期间可适当配合肩部运动。
功能:消炎止痛,降压,醒脑,扩张血管,调节内脏,调节胃肠,内分泌。
歌诀:肩痛穴称中平穴,外丘一寸片腓侧。交叉取穴腓神经,肩部病变与落枕。胸痛腹痛与偏瘫,降压腰痛与昏厥。
技术关键环节
1.定位准确。位于小腿腓侧,腓骨小头与外踝高点的连线上,髌骨中线下5寸处,或髌骨中线与踝连线之中上1/3处。也可根据足三里穴下2寸,上巨虚穴上1寸,以偏于腓侧1寸的原则取穴。
2.交叉取穴。即右侧肩周炎取左侧穴位,左侧肩周炎取右侧穴位。
3.快速进针。针尖与皮肤呈90度角向下直刺2.5寸左右。
4.快速手法。即进针快,出针快,整个针刺过程控制在3秒钟内。
5.针感要求。以局部酸、麻、胀,并向足部放射为宜,个别患者可传导至肩部,传至肩部者疗效最佳。
治疗时间及疗程:发病2周以内者,每日针1次,14次为1疗程;发病2-4周者,每日针1次,21次为1疗程;发病4周以上者,每日针1次,28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1.在急性炎症期水肿期所引起的肩部疼痛不能进行功能锻炼。
2.在急性炎症期水肿期所引起的肩部疼痛严禁在局部进行机械性治疗,如按摩、针刀、局封等。
3.对体质虚、体质过敏、伴有慢性病的病人,针刺肩痛穴后可出现局部痛或不适感,可以通过交叉针刺膝痛穴缓解。
特点1.取穴少,痛苦小。
2.见效快,疗效高。
3.操作简便,易于普及。
4.安全性较高。
5.突出人体自身平衡。
本法具有安全简便易行,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适宜于广大农村,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