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白蛋白补得越多越好吗?医生提醒:不仅仅是「补充剂」

2024-10-04健康

在临床医学中, 白蛋白 (albumin)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在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腹水等病症中,医生常常会选择给患者补充白蛋白来维持体内渗透压和血容量。

然而,随着白蛋白应用的广泛,许多人会产生一个疑问: 白蛋白补得越多越好吗?

实际上,白蛋白的使用并不是越多越好,它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与剂量、适应症密切相关。

今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如何合理使用白蛋白,避免过度治疗带来的风险。

白蛋白的生理功能:不仅仅是「补充剂」

白蛋白是人体血浆中最主要的蛋白质,占到血浆蛋白总量的50%~60%。它在维持身体正常功能中扮演了多个重要角色:

  1.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白蛋白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维持血管内的胶体渗透压,帮助水分保持在血管中,防止液体向组织间隙渗出。这对防止水肿和维持血容量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血容量减少或严重低蛋白血症的情况下。

  2. 运输物质 :白蛋白可以结合各种物质,如激素、药物、脂肪酸和金属离子,并将它们运送到全身各个部位。这使得白蛋白不仅仅是一种「填充物」,它还在代谢和药物转运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抗氧化和抗炎 :白蛋白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特性,它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并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帮助减轻炎症。这些作用让它在临床治疗中被认为是调节全身健康的重要工具。

临床应用:白蛋白常见的适应症

白蛋白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一些特殊情况,以下是常见的应用场景:

1. 低蛋白血症

低蛋白血症常见于肝病、肾病、严重创伤或营养不良的患者。当血浆中白蛋白水平显著下降(通常低于30 g/L)时,身体无法维持正常的渗透压,导致液体从血管渗入组织间隙,形成水肿、腹水等症状。补充白蛋白能够快速恢复血浆胶体渗透压,帮助液体回流到血管内,缓解水肿和腹水。

例如, 肝硬化 患者由于肝脏功能衰退,白蛋白合成减少,容易导致大量腹水。临床上, 白蛋白联合利尿剂 的使用被证明能够显著改善腹水症状,减少并发症。

2. 腹水和肝硬化

对于伴随大量腹水的肝硬化患者,腹水的持续存在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常常会选择放腹水治疗以缓解症状。然而, 单纯放腹水 容易导致血容量减少和低蛋白血症,因此在放腹水过程中,通常会通过补充白蛋白来维持血容量。

欧洲肝病研究学会建议,对于每次放腹水超过5L的肝硬化患者,建议每放出1L腹水补充8~10g的白蛋白。这种方式能够防止腹水治疗后患者出现低血压和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3. 脓毒症和休克

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常常伴有血管渗透性增加和血容量减少,导致低血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白蛋白的使用在这些情况下主要是通过增加血容量来维持心脏的灌注和全身血压。

研究表明,对于 脓毒症 患者,白蛋白与晶体液联合使用,可以在液体复苏的基础上提供更好的血容量维持效果,尤其是对于那些对晶体液反应不佳的患者。然而,白蛋白并不是液体复苏的第一选择,只有在晶体液无法有效维持血压时,才推荐使用白蛋白。

4.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常常引发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和肾功能不全。研究发现, 白蛋白联合抗生素 治疗可以显著降低SBP患者的死亡率。补充白蛋白不仅能防止肾功能恶化,还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尤其对于那些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肾功能下降或高胆红素血症者,效果尤为明显。

白蛋白的误区:补得越多真的越好吗?

虽然白蛋白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的使用并非越多越好。以下是关于白蛋白过度使用的几个常见误区:

1. 费用高且资源有限

白蛋白是一种昂贵的血液制品,生产成本高且供应有限。如果不加选择地滥用白蛋白,既会增加医疗费用,也会浪费宝贵的医疗资源。因此,在没有明确适应症的情况下,使用白蛋白可能并不能带来预期的治疗效果,反而会增加医疗负担。

2. 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白蛋白具有很强的胶体渗透压,过量补充可能导致 体液过多回流到血管内 ,进而引发高血压、心脏负担加重等问题,特别是在那些伴有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中,过量使用白蛋白可能诱发或加重 心力衰竭 。因此,使用白蛋白必须严格监控患者的血压和心脏功能,避免过度治疗。

3. 不适当使用增加感染风险

作为血液制品,白蛋白的使用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尤其是在长期、大剂量使用时,可能会引发 免疫反应 或过敏反应。虽然现代生产工艺已经极大降低了感染的风险,但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使用白蛋白,仍然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并发症和风险。

如何正确使用白蛋白?

为了避免白蛋白的过度使用,临床指南为其适应症、剂量以及使用时间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以下是一些正确使用白蛋白的关键点:

1. 依据适应症合理使用

白蛋白的使用必须基于明确的医学指征。它适用于那些存在明显低蛋白血症、血容量不足或严重休克的患者,但对于单纯的水肿或轻度低蛋白血症,补充白蛋白通常是无效的。因此,医生在使用白蛋白前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而不是单纯根据实验室数据或症状盲目补充。

2. 适量补充,避免过度治疗

白蛋白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重进行个体化调整。例如,对于放腹水的肝硬化患者,通常每放出1升腹水补充8-10g白蛋白即可;对于脓毒症患者,每天补充20-40g白蛋白已经足够维持血容量。过量使用并不会带来更好的效果,反而可能增加患者的负担和并发症风险。

3. 动态监测,评估疗效

在白蛋白治疗期间,医生应定期监测患者的 血浆白蛋白水平、血压、肾功能和心脏功能 ,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如果发现患者的白蛋白水平已经接近正常或症状有所缓解,应及时停止使用白蛋白,避免过量补充。

4. 结合其他治疗方式

白蛋白的使用通常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例如,对于脓毒症或SBP患者,白蛋白需要与抗生素等药物联合使用;对于肝硬化患者,白蛋白常常与利尿剂配合使用。单独使用白蛋白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必须与其他治疗手段结合,才能取得最佳的疗效。

小结:科学应用白蛋白,避免滥用风险

白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很多临床情况下能够发挥显著的作用,但其使用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和适应症。补得越多并不等于效果越好,白蛋白的滥用不仅无法改善病情,反而可能带来高昂的费用和不必要的风险。

通过合理应用白蛋白,结合其他治疗措施,并严格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医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同时,公众和患者也应认识到,白蛋白的使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追求「补得多」,才能真正保护健康、提高治疗效果。

#国庆出行健康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