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浙江19岁少年因车祸命悬一线,上海四院全力抢救助其重获新生

2023-12-31健康

「感谢上海四院急诊医学科医护人员给我第二次生命,我会好好地活着。」日前,从浙江乌镇来上海治疗的小朱(化名)因车祸导致难治性心脏骤停等,命悬一线,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全力救治下,终于脱离危险。出院当日,面对全力救治和帮助他的医护人员,他的感激之情都包含在话语之间。

2023年11月1日,19岁的小朱像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车上班。不想飞来横祸,在丁字路口过斑马线时被一辆私家车撞倒。重伤昏迷之下,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抢救。当时就被诊断为原发性脑干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四肢多处骨折。外院急诊行「颅脑去骨瓣减压术」。

11月27日,小朱病情突然恶化,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竭力抢救后几度艰难复苏。小朱的父母在绝望中,得知上海四院急诊医学科在重症创伤、难治性心搏骤停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在儿子命悬一线时,120急救车带着19岁的少年,一路呼啸由浙江乌镇转往上海四院。

11月28日,小朱由120急救车转入上海四院急诊。该院急诊科团队接诊后立即开展相关检查,发现小朱陷入昏迷状态,呼吸极度窘迫,指脉氧饱和度仅能维持在45%左右(参考值95%-100%),血压下降至70/40毫米汞柱。CT显示大范围肺实变,呈白肺征象。根据微生物病原学监测报告,考虑由真菌、多重耐药菌等复杂感染引起的重症肺炎、重度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性休克、多发伤、重型颅脑外伤、呼吸心跳骤停。这一连串的诊断仿佛是死神的魔掌,让这个年仅19岁的少年在鬼门关无法脱身。

鉴于患者肺部大片「白肺」,动态查血气分析提示二氧化碳指数>92,调整呼吸机参数仍无法改善,四院急诊科ECMO(体外膜肺氧合)小组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在命悬一线的关键时刻。上海四院急诊医学科主任李岩果断提出,「尽快进行VV-ECMO支持」。经过耐心细致的沟通,小朱的父母果断表示全力支持和配合。

家属的理解和信任,给予急诊科团队极大的鼓舞和信心。

在四院急诊重症监护室的当日晚上,小朱开始接受ECMO(体外膜肺氧合)的呼吸支持治疗(VV-ECMO),随着ECMO机器启动,血液被引出,经氧合器(人工肺)变成富氧血回输体内,患者的缺氧症状迅速缓解。治疗中,重症团队和ECMO团队密切配合,成功度过了重症感染、肾功能障碍、脓毒性休克、脑功能恢复等一道道难关。

12月2日, 小朱神志逐渐清醒,对医生护士的呼唤有主动反应,四肢正常活动。

12月6日(清醒ECMO第10天),小朱肺功能逐渐恢复,血气指标均趋于正常,V-A ECMO成功撤机。

12月18日,小朱完全清醒,已能遵嘱运动。

12月22日,呼吸治疗师团队也经充分评估后,小朱能自主咳嗽、咳痰,下午顺利脱离呼吸机,自主口服进食。

在小朱治疗期间,该科全体医护人员密切关注他的治疗进展及效果,每天与小朱交谈,鼓励他参与表达。在与康复科、营养科的多学科协同治疗下,小朱又成功跨过呼吸肌衰弱、胃肠功能紊乱、呼吸功能恢复锻炼等一道道难关,终于在ECMO治疗的第29天后,顺利康复出院。

李岩介绍说,小朱在急诊重症监护室的29个日日夜夜,见证了医护团队、小朱以及和他父母的坚持。我们人体的修复能力很强,很多疾病只是来得太凶险,可能没扛过去就可惜了。如果能够给身体一次自行修复的机会,很多病都是有好转可能的。过去一些被判为回天乏术的疾病,如重症肺炎引起的大白肺、爆发性心肌炎,大面积急性心梗、等,在疾病最危重的阶段,用ECMO辅助后等待几天,等致病因素解除了,机体的修复发挥作用,生存率会比以往高很多。

「ECMO是救命的神器,但生命的奇迹不是仅仅靠一项技术就能实现的。」李岩说,成功上机只是第一步。在治疗过程中,还有一关又一关的「险滩」「急流」要过,非常考验整个医护团队的能力与经验。

李岩介绍,AR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是一种在短时间内发生的急性、弥漫性的炎症性肺损伤,由严重感染、休克等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病死率非常高。「清醒ECMO」治疗是一种非镇静、非插管、保留患者自主呼吸的体外膜氧合技术,有利于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促进肺功能恢复,同时减少镇静药物使用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能够自主呼吸和咳痰,经口进食,降低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营养状况。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通讯员 陈霞琼 肖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