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内战爆发,首日一架轰炸机飞到延安,毛主席:欢迎你驾机起义

2024-01-30历史

抗日战争的硝烟刚刚消散,蒋介石就迫不及待地想在全国建立独裁统治,而我党成为他必须面对的最大难题。尽管我党领导人早已识破他的「真内战,假和平」的企图,但为了争取和平,毛主席、周总理等人还是毅然决定前往重庆参加谈判。

在为期一个月的艰难谈判中,我党作出了巨大的让步,签署「双十协定」,以为这样能让蒋介石满足,专心建设国家,改善民生。

然而,他背地里却将几十万大军从大西南地区调往前线,经过大半年的准备,一切都按照他的计划进行。6月26日,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露出了他的虚伪狡诈,向我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国共两党领导的军队在中原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长达三年的内战就此开始。

就在当天上午,国民党一架B-24轰炸机从四川新津机场起飞,在奉命前往云南昆明执行任务时,突然失联。国民党官员在焦急万分之际,却接到消息,说该架轰炸机已经停落在延安。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在内战爆发首日就有一架国军轰炸机飞到延安?驾驶这架轰炸机的人是谁?他是执行轰炸任务,还是另有隐情?

从农家子弟到航空救国的飞行员 刘善本,1915年出生于山东省昌乐县的一个农村家庭。自小聪明好学,父母重视他的教育,因此学习成绩优异。

1932年考入北京大学附中,开始接触到进步思想,与同学走上街头参加一系列反帝反封建宣传活动。 1935年,日本侵占东三省后,野心膨胀,企图染指我国华北地区,制造了「华北事变」。

国民政府被迫签订了【何梅协定】,主要内容是国民政府罢免日本指定的中国军政人员,撤退驻守在河北的国军和东北军,取消或解散日本指定的国民党党政机构,禁止在华北地区开展一系列抗日活动。

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现实困境,刘善本改变了学术救国的初衷。在「航空救国」思潮的影响下,他考入国民党中央航空学校(笕桥中央航校)。

然而,该校奉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不动摇,只知道拼命围剿红军,却不为抗日作出一点贡献,这与刘善本参军的初衷相差甚远。

1936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美国知名记者深入实地采访了多位中共高级领导人,并将其所见所闻和采访语录加以整理,出版了【西行漫记】,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红旗下的中国」。

刘善本开始改变对中共的「妖魔化」固有印象。 经过深思熟虑,刘善本决定加入共产党,为抗日救亡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驾驶B-24轰炸机,与日军进行了多次空战,为保卫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刘善本的人生历程,就是从一个农家子弟,到航空救国的飞行员,再到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过程,他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刘善本在「西安事变」后,被周恩来和叶剑英等中共领导人的超凡政治智慧和无畏勇气所折服。他们为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以身犯险,为了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甚至不惜「化敌为友」。

刘善本被中共领导人的壮举深深打动。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刘善本在经历了苦闷和挫败后,仍然团结他的部队飞行员,坚持每天锻炼身体,刻苦钻研航空理论知识和飞行技巧,希望在未来的战斗中能够以最佳状态参战。

一天,他的老家给他寄来一封信,信中提到了他的几个兄弟姐妹都加入了八路军或新四军,他们与当地的老百姓紧密配合,共同在敌后战场与日军作战,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最后,信中还询问了他是否用轰炸机击落敌机,以及打过多少场胜仗。 刘善本读完这封信后,思绪万千。他看到国民党在战争中一溃千里,患上了「恐日症」,而他的家人却在共产党领导下,为国家、为人民而战。

这让他深深地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是真正关心人民、积极抗日的力量。

他曾对自己的参军梦产生怀疑,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和好友李鑫淼来到了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探讨救国之路。

八路军负责人伍修权对刘善本的抗日热情表示赞赏,但当刘善本提出想要去延安一同抗战时,伍修权委婉拒绝:「刘善本同志,我们两党虽然有合作,但并未吸纳对方人员加入自己所在党派。

从抗日大局出发,我们并不推荐你现在前往延安。」 刘善本只好回到住处继续训练,但战争的残酷使得兰州成为日军的首要攻击目标。

他和众人只能撤退,最终来到了嘉峪关。这里的条件非常简陋,轰炸机的跑道小,路面坑洼不平,几乎都是由碎石铺成。

附近非常荒凉,抗战三年了,日军不断轰炸我国各大城市和设施,我方却一路西撤,离前线越来越远,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在国人的认知中,嘉峪关算是西北纵深地带了,但国军仍然命令轰炸机大队继续西撤,来到安西地区。轰炸机经过多方移转,损耗极大,众人既缺粮,又缺油,处境堪忧。

蒋介石这么做是为了保存实力,不让国民党有限的飞机被日军消灭,众人情绪低迷。 然而,更加让刘善本感到震惊的是,1941年1月,蒋介石一手炮制了「皖南事变」,上演了一场同室操戈的人间悲剧。

他开始对自己的加入国民党产生质疑,这些官员在国难面前,仍然自相残杀,党内自上到下腐败堕落,已经无药可救了。

刘善本是一名勇敢的飞行员,他在抗战期间为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曾多次计划起义,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未能成功。

然而,他的决心并未因此而减弱。1943年,他利用自己的飞行技术和天赋,成功开辟了高原空军基地,创造了中国空军史上的奇迹。

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继续努力,最终开辟了康藏高原新航线,成为了国民党空军中最耀眼的飞行员。他的事迹值得我们深深地敬仰和学习。

在长达两年的训练中,刘善本出色地掌握了如何维护先进的B-24轰炸机的技能,并得到了美国教官的高度赞扬。

在1945年4月,他所在的队伍按照美军标准完成了训练任务,并获得了B-24轰炸机的毕业证书。然而,当他们准备驾驶新接收的轰炸机返回祖国时,蒋介石突然下令让他们「原地待命」,并将飞机停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

这让刘善本感到非常苦闷,因为他一直期待着用这款先进轰炸机与日寇进行决战。然而,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他们才被允许驾驶轰炸机飞回国内。

刘善本开始怀疑蒋介石的战略部署,直到重庆谈判期间,国民党航空委员会主任周至柔向所有空军军官发话,他们只需将大军从后方运到解放区,三个月时间就一定能消灭中共。

这时,刘善本才明白多年来蒋介石为何不让其投入到对日作战中,只是为了发动全面内战。他深感愤怒和困惑,认为国民党对外战斗不积极,对内围剿得最欢,这是无耻之极。

于是,他决定不能昧着自己的良心,要驾驶轰炸机投掷炮弹,将屠刀挥向同胞。他决定起义,回到人民群众身边。在1946年6月18日,他担任蒋介石专机「美龄号」的机长,但他的心中已经对国民党感到绝望,荣华富贵已经入不了他的眼。

在6月22日,他接到命令,将成都的无线电器材全部运往昆明。

当得知国民党即将发动全面内战时,刘善本不想成为牺牲品,决心发起起义,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恰逢毛主席发表反对美国政府军事援蒋,挑起中国内战的严正声明,更坚定了刘善本的决心。

1946年6月26日上午,刘善本驾驶B-24轰炸机从成都的新津机场起飞,机组人员包括机长刘善本、副驾驶员张受益、机械士唐世耀、通讯士唐玉文和领航员李彭秀(均坐在前舱),以及以陈泰楷为首的几名通讯学习人员(均坐在后舱)。

刘善本让陈泰楷不要去前舱,因为他发现后舱的人都可能是共产党,并威胁他必须将他们送到延安,否则就会将全机人置于危险之中。

在刘善本的指挥下,机组人员最终安全抵达延安。

刘善本向李彭秀建议先回到成都,然后通过无线电罗盘导航到新津导航台。李彭秀同意了,但刘善本担心有人会和共产党的人发生争执,导致不可控制的局面。

于是,他劝说后舱的人不要和前舱的人发生冲突,并承诺如果前舱发生任何事情,他不能保证后舱的人的安全。然后,刘善本返回前舱,告诉李彭秀他们有地图,并加入找地图的队伍。

最终,他们找到了地图,刘善本认为共产党人早就计划好了这一切。李彭秀提出通过晃动飞机来控制共产党人。

机长刘善本机组,面临生死抉择。李彭秀提出了投掷飞机并让共产党人摔死的荒唐建议,却被刘善本严厉指责。机组成员一致赞同刘善本的决策,认为不能因为个人私欲而牺牲生命。

最终,刘善本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力,成功引导飞机降落在延安机场,并向解放军战士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和立场。

这是一个反内战、求和平的故事,机长刘善本的英勇行为值得我们深深地敬仰和学习。

飞行员刘善本的毅然起义,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和平民主的热烈期盼,也为全国解放区军民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他的举动,无异于向世人展示,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只会自掘坟墓,不得人心。

刘善本的家人,得到了周总理的精心照顾,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周总理的高度评价,充分证明了刘善本同志是一面正义者的旗帜,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更多民主爱国人士投向我党和人民的怀抱,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