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八路军团长闹脾气,朱德发怒:检讨会批评

2024-01-30历史

1938年,身为八路军总司令的朱德,对视察115师344旅感到十分满意。这支队伍主要由红25军的老战士组成,因此深受朱德喜爱。

然而,他的这次行程却因为一个人而变得有些尴尬。这个人让朱德原本愉快的心情变得十分沉重,他罕见地发怒了。

那么,344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又是谁让朱德如此生气呢?此人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面对民族危亡,我党与国民党再度携手,共赴国难。为了统一战线,红军整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曾担任红十五军团军团长的徐海东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344旅下辖两个团,分别是687团和688团,团长张绍东和陈锦绣都是红二十五军的老人,他们历经无数次恶战硬仗,实至名归。

然而,当提到344旅688团的副团长人选时,众人惊讶不已,特别是688团的副团长人选。

田守尧,安徽六安人,出生于1915年。16岁,他参加了六安河西农民暴动,从而正式走上革命道路。在红二十五军期间,他历任班长、排长、军部交通队指导员等职。

1934年,他跟随徐海东参加了长征,期间红二十五军辗转鄂豫皖甘陕5省40个县,行程1万多里。无论战斗多么激烈,田守尧都毫不犹豫地冲锋在前,为此,他六次负伤。

他的英勇表现赢得了徐海东的欣赏和多次重任。抵达陕北后,红二十五军与刘志丹领导的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合并为红十五军团。

年仅20岁的田守尧就被任命为78师副师长,他的上级就是被誉为「旋风司令」的韩先楚。这样的经历无疑证明了田守尧的不凡之处。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田守尧被任命为688团副团长。他一如既往地英勇善战,特别擅长硬仗和恶仗,因此在部队中的声望与日俱增。

然而,这位优秀的年轻将领却为何惹怒了朱德总司令呢?原来,这件事还牵扯到344旅旅长徐海东。

徐海东,是土地革命时期的一位勇猛将领,他的英勇善战使他在国民党军队中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以至于蒋介石悬赏25万大洋通缉他,这个数目在当时只低于毛主席和朱德。

然而,徐海东的勇猛却也使他多次负伤,尤其是到了抗战时期,他的身体状况日益恶化,虽然他还正值壮年,但身体负荷过重,经常生病,无法正常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1938年,他被迫辞去旅长一职,由田守尧接任。田守尧是当时344旅最合适的人选,他的能力和素质都足以胜任这一职务。

在344旅巡查时,朱德对田守尧的才能非常欣赏,认为他适合接替徐海东任旅长。田守尧也因为朱德和黄克诚的赏识而感到高兴,并希望能在职务上更进一步。

然而,党中央回电表示田守尧资历尚浅,不适合担任旅长。这个消息让田守尧感到非常震惊和失望。

徐海东即将离开旅部,旅部为他举办欢送会,但田守尧心里憋着不去参加。朱德在欢送会上脸色不好看,他无法接受在八路军干部中竟然有人因为职务高低闹别扭。

次日,朱德找来了344旅的几位领导,建议召开检讨会。田守尧作为当事人也来到了会场,接受大家的批判。田守尧在344旅威望很高,能力也很强,因此在批判他时,大家都选择了沉默。

黄克诚作为旅政委,批判田守尧时很是委婉,因为他认为田守尧确实是344旅旅长的最佳人选。朱德对他们的细声细语感到不满。

朱德在会议上振聋发聩的发言,让所有人,包括田守尧都惊醒了过来。最终,大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开始对田守尧进行了善意的批评。

田守尧接受了同志们的批评,憋屈的心情一扫而空。看到田守尧的改变,朱德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

田守尧的晋升被上级看在眼里,他随后被任命为344旅副旅长。「皖南事变」后,田守尧在第三师担任领导,成为了前车之鉴,他行事更加低调,作战更加勇猛,为人也更为成熟。

然而,这样一位优秀的将领在1943年不幸牺牲。令人惊讶的是,田守尧牺牲三个月后,他又出现在了延安,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黄克诚在1943年带领新四军第三师部分干部向延安党校学习,迎接战略反攻。2月14日,51名干部在师长黄克诚的指定下,由彭雄担任队长,田守尧担任副队长,准备出发。

然而,敌人突然开始「扫荡」,黄克诚等人重新商量了干部队的路线。最终,三师党委确定路线后,彭雄、田守尧带领干部队出发。

然而,当他们到达盐河时,发现当地的情况已经改变。

面对日伪军的严密封锁,干部队决定改走海路。在1943年3月16日,他们来到了阜东县海边的一个小村子,幸运的是,他们找到了一艘400吨位的大帆船和一位60多岁的船老大。

然而,晚上风静浪息,船停止不动,他们无奈地在海上等待了一夜。第二天,船老大忽然发现对面有房子,田守尧看到后立即叫醒其他人,并指挥大家按照他的计划行事。

原本,日军驾驶汽艇抵达帆船前,两名日军趾高气扬地上了船。程世清,当时担任新四军某团政治处主任,趁着敌方还未站稳,将其中一个日军推入海中。

战事由此爆发。在激烈的战斗中,干部队的队员们英勇牺牲,其中包括三师参谋长彭雄。田守尧在指挥战斗的同时,命令船夫将船靠近岸边,战斗持续到下午时,田守尧让帆船靠岸,然后带领队员们向我军的柘汪口前进。

遗憾的是,田守尧在和妻子一起前进时,不幸陷入海滩上的深水沟。经过几天的奔波和战斗,田守尧的身体已经疲惫不堪。

他们跌入深水沟后,立即被浑浊的海水淹没。

在连云港赣榆县马鞍山,为了纪念16位英勇牺牲的同志,当地修建了一座烈士陵园,以怀念他们的英勇事迹。田守尧虽然牺牲了,但他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战后,国民党的特务得知了这次战斗的具体情况,并派遣了一位名叫田守尧的人来到了延安,他计划在1943年6月22日被毛主席接见。

然而,这一切都被被誉为延安「福尔摩斯」的布鲁瓦·杰·布鲁瓦德揭穿,最终田守尧被延安保卫处抓获,挫败了军统的阴谋。

布鲁,广东乐会县人,1909年出生。少年时期,他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他的革命生涯。在土地革命时期,他在中共江苏省委、上海码头工人总工会、上海海员工会党的职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7年初,布鲁进入红军大学四大队学习,毕业后被安排到陕甘宁边区保安处,负责保卫工作。布鲁的表现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出色的「保卫人才」。

他刚到延安不久,就成功破获了一宗「大案」——「汉中特训班」。这个「特训班」是由一群国民党特务为了打入延安而设立的。

在布鲁的领导下,延安保卫部门一举破获此案,并逮捕了几位国民党特务。毛主席得知这个消息后,公开赞扬布鲁有功,并称他为「延安的福尔摩斯」。

布鲁因此晋升为保卫处处长。布鲁多年的谍报经验使他在1943年再次成功破获一宗「大案」。这个「大案」就是之前提到的有关已经牺牲的「田守尧」再次出现在延安的故事。

1943年,布鲁敏锐地察觉到边区开始出现不正常的国民党特务活动。他认为这种现象可能预示着一场重大事件即将发生。

为了确保边区的安全,布鲁要求保卫处工作人员每日抄写军委和中央办公厅关于主要中央领导人的日常活动安排。6月的一天,布鲁在抄写信息时,突然发现一条让他感到不安的消息。

凭借多年的经验,他敏锐地察觉到这可能预示着某种问题。于是,布鲁开始调查田守尧的基本资料。资料表明,田守尧在3月上旬从华中出发,经过渤海、冀东、平西,最后进入了晋西北和边区。

虽然资料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布鲁却感到有些不安。为了确认田守尧的身份,布鲁给晋西北我军的兵站打了电报,并很快收到了回复。

看到回复内容,布鲁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他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来保护边区的安全。

在延安,一位名叫「田守尧」的人声称他的介绍信丢失了,无法充分证明自己的身份。当时,晋西北兵站将消息传递给布鲁时,田守尧并未经过晋西北。

布鲁经过深思熟虑后,向他的上司钱益民求助,得到了钱益民的支持。经过审查,这位「田守尧」最终承认自己是国民党军统的一名特工,而真正的田守尧已经牺牲。

令人惊讶的是,这位特务身上还带着一把消音手枪,幸好有陈泊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