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国军战俘在功德林填家庭情况,范汉杰:我老婆有半打,孩子一个班

2024-05-09历史

上世纪80年代的某天,八宝山革命公墓。

几个从台湾远道而来的人打开了其中一座坟冢,小心翼翼地取出放置在里面的骨灰盒,从中倒出一半骨灰装好,然后把剩余的骨灰再放进去。

原来,这几个人是原国民党军中将范汉杰的子女。

他们此次莅临八宝山,一是为了拜祭先父,二是为了完成范汉杰将军的一个遗愿。

因为范汉杰生前曾给子女写信,说自己死后要和那些往日的战友袍泽葬在一起。为了完成父亲这个遗愿,范将军的子女们便在两岸开放探亲之后,不远万里来到八宝山,将范汉杰的骨灰取出一半,带到台湾安葬。

这件事,范汉杰生前从未和他人提起过,有人便称范汉杰是国军中表面上最幽默风趣的名将,其实心机颇深。

1947年10月14日,东北野战军20多万大军在司令员林彪的率领下对锦州发起总攻,炮纵集结了600门大炮对着城内一阵狂轰之后,战士们便向潮水一般从各个方向涌进锦州城。

经过31个小时的战斗,东北军事重镇锦州解放,国军在东北的几十万大军被彻底切断了南逃的道路。

时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自知大势已去,便在兵败后仓皇逃离。

驻守锦州的国民党军全部被歼,第六兵团司令官卢浚泉、副司令官杨宏光、93军军长盛家兴、师长景阳、李长雄、黄文徽等人均被俘虏。

锦州战役结束两天之后,解放军终于抓到了化装成普通士兵的范汉杰。

此后,【人民日报】生动地描述了范汉杰被俘虏时的全过程:

「10月16日上午,在距锦州城东南20余里的谷家窝棚的东南小道上,走来了4个穿着黑色服装的中年男女。其中一个高大个儿,头戴烂毡帽,身穿一件露出棉花的破棉袄和一件极不相称的小棉裤,肩上披着一条破麻袋,手里拿着一个萝卜在啃......」

范汉杰后来也回忆:

「我自思身任方面军的指挥官,丧师丧地,难逃蒋介石的所谓‘革命连坐法’,而同解放军长期战争的罪恶,被俘之后,绝无幸免之理。当时为求速死,乃自报身份。」

范汉杰被俘后见了林彪,直接问道:「为何贵军敢于长途奔袭,冒险攻打锦州?如此雄才大略的决断,到底是何人所作?」

一开始范汉杰根本不相信共产党敢率先打锦州,而是会进攻长春。

「一是战线过长,二是运输补给线太过困难,三是一旦失利就会断了后路。不过,如果冒险拿下锦州,我东北国军将成孤军,必败无疑!」范汉杰得出结论,「如此高明的决断,想必是出自林将军!」

林彪听罢摆了摆手:「这并非我的手笔,而是出自于我们的统帅毛泽东!」

范汉杰愣神了,随即恍惚地呢喃着:「雄才大略......雄才大略啊......」

他不知道,之前毛泽东还因为林彪迟迟不肯南下锦州而发电报训斥他呢!

就在这时,林彪也问了范汉杰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范将军,你还记得23年前的那个秋夜咱们的谈话吗?」

范汉杰当然记得,那时的林彪还在黄埔军校受训,他受党组织的委托找到了老大哥范汉杰。当时国共两党都在招募人才,共产党认为范汉杰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军人,而且对中共的态度一点都不排斥,所以就想把他招到麾下。

但范汉杰婉拒了。

那时的他毕竟已在国民政府混出了一些名堂,所以对国民党还是抱有信心的。

这样的话题放在当时,范汉杰的选择无疑可以理解,但20多年后的林彪在他兵败之日旧事重提,那就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尴尬。

林彪对范汉杰说:「那时我们党认为你是一个正直有才干的年轻人,我奉命做你的思想工作。可我们当时的庙太小了,你这尊菩萨自然是瞧不上眼咯!」

即便被学弟这样「调侃」,范汉杰也不忘给解放军提意见:「你们俘虏我们的将军,喜欢用‘活捉’二字,听起来就像是捉动物一样,实在太难听了,我建议还是用‘俘虏’吧!」

对范汉杰的这个提议,林彪只是笑了笑,没有答话。

以东野百万之众,让每一位战士都把「活捉」改成「俘虏」是万万做不到的,有的战士肯定会不服气:「范汉杰被俘了还嘴硬卖乖,咱们为什么要听他的?」

于是,东野便只在官方报道时将「俘虏」代替了「活捉」。

直到那个时候,范汉杰还没有放弃想要趁机逃到南京的企图。

但在押解的途中,范汉杰却打消了这一想法,他意识到如果逃到南京,自己很有可能会被蒋介石枪毙。而他觉得共产党在锦州伤亡这么大,为了泄愤,估计也会把自己枪毙。

左右都是一死,内心极度挣扎的范汉杰终于硬着头皮,向押送他的解放军战士请求要一把枪一死了之。

令他没想到的是,战士不仅拒绝了他的请求,后来还给了自己很好的待遇。他先是被带到东野指挥部吃饱喝足,然后便又被送到哈尔滨「解放军官训练团」学习改造。国军在东北被俘的将领廖耀湘、郑庭笈等人都在那里。

别的地方对国军战俘管理很轻松,但东野的战俘营管理较严,出个门上厕所都要喊报告。

天性幽默风趣的范汉杰便找到了捉弄别人的机会。

其他战犯想要去小便、大便的时候,都会向工作人员报告:「报告,我要去小便!」「报告,我要去大便!」

但范汉杰偏要把人家捉弄一番,喊:「报告小便!」「报告大便!」

这就有点过分了。

连续这样好几次后,工作人员忍不了了,等范汉杰再这么喊的时候,他们的脸就拉了下来:「你给谁报告呢?!」

范汉杰坏笑道:「你啊!」

工作人员怒气冲冲:「你是故意的吧!我是大便吗?我是小便吗?以后不许这样报告!」

范汉杰这种行为,惹得一群国军战犯哄笑不止。

工作人员虽说知道范汉杰在开玩笑,但他还是委屈地跟范汉杰争吵,但解放军有优待俘虏的政策,上级领导没有处罚范汉杰,只是安慰着工作人员。

后来规定:所有人有事时要先喊「报告」,等工作人员回答了,再说自己要干什么。

范汉杰这才老实了。

1955年,范汉杰被转移到功德林,与所有国军战犯们一起学习,那有趣的事情就更多了。

范汉杰在功德林里属于中规中矩的那一类人,他既不像王耀武那样喜欢讨好工作人员,也不像黄维那样态度死硬死硬的,而是该吃就吃,该喝就喝,一直都保持着很好的心情和胃口。上级要求学习,他就学习;上级要求交待罪行,他就交待罪行......那样子好像不是来改造的,反而是来躲清闲的。

因为范汉杰知道,共产党要是想杀他,何必大费周章地把他从东北接到北京呢?他心理上的包袱早就放下了。

虽然国军战俘们身在功德林,但还都很看重自己过去的资历,有的人互相之间都还按照过去的职务恭敬地称呼。范汉杰作为黄埔一期生中年龄最大的,即便是杜聿明、宋希濂这种国军翘楚见到他都要喊一声老大哥。唯有邱行湘却是一见面就拍人家肩膀,不管过去职务高低,都叫人家老杜、老宋、老范什么的。

而范汉杰「仗着」自己资历深,尤其喜欢开邱行湘的玩笑。

在功德林,国军战犯们被分成了多个学习小组,王耀武担任学习委员,范汉杰那一组的小组长正是邱行湘。

有次,上级要求大家填写个人经历,其中有一栏是家庭情况,范汉杰谎称自己眼睛不好,看不清字,想请邱行湘代劳。

邱行湘问范汉杰家里有什么人,结果范汉杰以军人报告的严肃口吻大喊道:「我老婆有半打,孩子一个班。」

周围所有人哄堂大笑。

无比尴尬的邱行湘质问范汉杰:「你这么这么不严肃?」

范汉杰一脸无辜地说:「我说你邱老弟究竟是没文化,还是装糊涂?我是数字写错了,还是隐情不报?」

邱行湘感到莫名其妙:「我怎么没文化了?」

范汉杰笑了:「你说说,我有几个妻妾?」

邱行湘答:「六个。」

「那还不是半打?」范汉杰说,「我还有12个孩子,怎么不能说是一个班?」

其他人又发出一阵哄笑,邱行湘更尴尬了。

但根据记载,范汉杰只有四位妻妾,分别是林浩英、沈蝶英、童绩华和林剑峰,其中林剑峰还是林则徐的后人。至于他为什么说是「半打」,或许是他心直口快随口一说,又或许是他算上了自己未公开的侍妾之类。

然而,范汉杰的把戏还远远没完。

范汉杰改造学习的时候,喜欢趴在桌上写很小的字,所以他时不时地会揉眼睛。

有一次作为学习小组长的邱行湘进屋,刚好看到范汉杰在揉眼睛,还以为他一大老爷们在哭呢,于是便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想不开。

范汉杰灵机一动,想再捉弄一下邱行湘,便将计就计地盖住他正在写的东西,装作一副似泣非泣的样子说:「实在是太伤心了,再这样下去我还怎么活?」

邱行湘吓了一跳:「你为什么这么说?」

范汉杰回答:「我在写遗嘱。」

邱行湘二话不说,立马去找功德林的领导,因为组长要对组员起到照顾的责任。

功德林领导来了之后,关心地问范汉杰:「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可以说出来嘛,大家帮你解决!」

结果范汉杰又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我?哦......我刚才学习有些困了,眼睛不舒服,就想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没有事情啊。」

邱行湘气坏了,你刚才不还寻死觅活的嘛!还说自己在写遗书!想罢,便强行抢过范汉杰刚才在写的「遗嘱」,一看就气得七窍生烟。

原来,范汉杰根本不是在写遗书,而是在抄报纸上的社论。

因为没有证人,邱行湘也只能暗暗吞下「苦果」。不过领导倒是看出范汉杰是在有意捉弄邱行湘,说了他几句后就离开了。

范汉杰虽是国军中的「老大哥」,但绝对是最幽默风趣的一个人。

其实早在1955年,中央就已经开始考虑特赦战犯的事情。因为特赦国军战犯自然会牵涉到太多事情,所以中央慎之又慎。

当年5月12日,从国家到各省都召开了座谈会讨论特赦。结果,多个党派的民主人士都委婉地表示反对特赦。各省的群众意见更是激动,纷纷都不答应释放他们。

毛泽东后来也做出了决定:「或者第一个五年计划内不举行大赦......」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之后,国内氛围那是空前稳定团结,释放战俘的事宜再一次被搬上了日程。

按照毛泽东的意思,既然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凡是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起来。

而到了这个时候,功德林中的很多人(诸如王耀武、杜聿明、郑庭笈等)经过多年的改造之后,已经有了悔改的表现。但特赦国军战犯的话题只要一讨论,都是困难重重。

因为很多干部反对,很多人民群众也反对。

其实中央也考虑过把900多个战犯全部送到台湾去,但周恩来坚决不同意。作为昔日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太了解蒋介石了,他深知这些人如果去了台湾,指不定要被老蒋枪毙多少。

那这几年的改造还有什么意义?

关于特赦战犯的议题讨论了好几年,到了1959年国庆节前夕,中央政治局终于拟出了一个首批特赦人员名单。

名单上一共33人,其中有11名原国民党高级将领。

黄埔一期出身的范汉杰因为改造积极、从不惹是生非,所以也上了特赦名单。据说一开始黄维也在名单上,但因为他头脑太过顽固,于是只得拿掉他。

但此时,原国民党第19路军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等人却极力反对释放范汉杰,而且态度相当坚决。

因为,范汉杰在多年前做了一件令他们难以原谅的事情。

1926年夏天,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范汉杰因为资历老道、表现优秀、实战经验丰富被提拔为第10师29团团长,成为了黄埔一期生中最早升任团长的三人之一(另外两个是孙元良和胡宗南)。

从北伐战争直至宁汉分裂,范汉杰都是蒋光鼐、蔡廷锴的下属,蒋、蔡二人投奔蒋介石,蒋介石当即扩编蔡廷锴、蒋光鼐两师为第19路军,蒋光鼐为第19路军总指挥,蔡廷锴为第19路军军长,范汉杰也被老蒋任命为浙江警备师师长,后来又升任国军第19路军参谋处长。

但很快,变故就来了。

1932年1月,已经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后的日军企图霸占上海,要求当时防卫京沪沿线的第19路军后撤15公里,国民党当局令第19路军同意日军要求,但爱国之心强烈的蔡廷锴毅然反对,他重申上海是中国领土,第19路军是中国军队,大敌当前,岂有不抗击敌人反倒让出领土之理?

于是,蔡廷锴率领4万人马与装备精良的日军血战33天,逼得日军四次易帅,留下了万余人的伤亡,最终也没能占领上海,蔡廷锴一战成名。

说实话,要是淞沪会战让蔡廷锴指挥,说不定日军会大败而归。

但蔡廷锴的正义行为并没有打动蒋介石,他的人马反倒在那之后被派去「围剿」红军,这令第19路军上下深切感受到了国民政府在蒋介石领导下消极抗战、积极内战的本质,便决定在福建大举义旗,反蒋抗日。

陈铭枢、蒋光鼐和蔡廷锴一时间联络了李济深、李宗仁等各方面的势力,一同成立了「福建人民革命政府」。

没成想蒋介石很快就知道了他们的密谋,随即亲率20多万大军杀到,包围了「福建人民政府」,还暗中勾结日本舰队开进马江,和他们一同对付蔡廷锴。

老蒋这手真够毒的,为了对付政敌居然不惜引狼入室。

起事失败后,陈铭枢、蒋光鼐和蔡廷锴等人辗转去了香港。

蔡廷锴这一去就是十几年,直到1948年才回到大陆。

至于当年的福建起事为什么会失败?因为蒋光鼐、蔡廷锴等人忽略了一个关键的人物,那便是蒋介石的得意弟子范汉杰。

很多人都说,当时范汉杰和军统的戴笠、郑介民相互勾结,将第19路军将要举事的情报和密码电报泄露了出去。从此之后,蒋光鼐、蔡廷锴等人便对范汉杰这个吃里扒外的家伙恨之入骨,这种恨意直到很多年后还没有消除。

但也有人认为这个说法不太合理。

那时福建省内部本来就是鱼龙混杂,人心不齐。当蒋光鼐、蔡廷锴宣布起事的时候,但凡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他们绝斗不过蒋介石麾下的中央军,蔡廷锴手下很多军官都是犹犹豫豫,这使起事的成功率本来就很低,怎么能将黑锅甩在范汉杰身上?

所以就诞生了另一种说法,称是蒋介石派了郑介民前往「瓦解他们」,郑介民利用福建当地军统的势力很快便将蔡廷锴军中渗透得千疮百孔,此时不管范汉杰有没有反水都不重要了。

毕竟,没有哪个军事将领会赌上自己的前途做一件注定不会成功的事情。

这就是历史,有些道理换个角度也能说得清。

1959年,当特赦的新闻和名单发布出来后,被第一批宣布特赦的10位国军战犯喜极而泣,而那些没被选上的人有的却失声痛哭,作为黄埔老大哥的范汉杰则十分豁达,反倒安慰那些没被选上的人:「怕什么?我们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共产党让我们重生了,早晚有机会,哭啥!」

范汉杰嘴上虽这么说,但他心里其实也希望自己能早点出去。

后来果然是这样,直到特赦第二批战犯之时,周恩来亲自出面劝说,对蒋光鼐、蔡廷锴等人讲了很多道理,最后才勉勉强强放出了范汉杰。

要不然,范汉杰可能会被关到75年,跟黄维、文强他们一起出来。

直到范汉杰被特赦后,蔡廷锴和蒋光鼐还是不原谅他,即便福建那件事已经过了近30年。

不过范汉杰被特赦后,还是在李以劻的陪同下去了一趟蔡、蒋两人的家,那时的蔡廷锴是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蒋光鼐是纺织工业部长。

据李以劻回忆,当时蔡、蒋二人都表示,既然中央领导人都原谅了范汉杰,还对他实行了特赦,作为老袍泽的他们也就不做深究了,望范汉杰今后多多立功,报效国家。

不知蔡廷锴和蒋光鼐到底是真心释怀,还仅仅只是当着李以劻的面说些客套话?这一切不得而知。不管怎样,当年在军队中出现这样的丑闻,当事人是很难放得下的。

毕竟身处乱世,很多事情都讲不通。

从范汉杰写信让子女们把他和往日袍泽葬在一起就可以判定,范汉杰虽然表面上幽默风趣,喜欢和人开玩笑,但心中其实还有不少的执念。这个遗愿他生前没有向旁人透露半个字,却在暗中秘密给儿女写信告知了他们。

1976年1月范汉杰去世后,中央已经将范汉杰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所以他的子女们不可能全部取走,而是留下了一半继续安放在八宝山,另一半则被带到了台湾安葬,以完成范老将军的遗愿。

中国政府知道这件事后表示默许,斯人已逝,没必要再多做计较。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