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57年蒋经国与陈诚明争暗斗不断,蒋介石:你们都是我最亲近的人

2024-05-09历史

前言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痛定思痛的蒋介石决心对国民党进行改造,众多元老纷纷落马,惟有陈诚丝毫不受影响,反而步步高升,他也成了蒋介石在台湾,除了蒋经国以外,最受信任的一个人了。

蒋介石败退台湾的「总负责人」

抗战胜利之后,陈诚就被蒋介石调到了东北,担任东北行辕主任。内战爆发之后,由于蒋介石的不重视,国民党在东北战场各种失策,最终一败涂地,国民党内部甚至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有人不停的向蒋介石进言:杀陈诚以谢国人。

然而,蒋介石怎么可能让自己的「爱将」因此而受到打击,辽沈战役爆发前三个月,蒋介石就让陈诚离开了东北,进入上海陆军总医院中进行胃溃疡的手术,手术之后,陈诚以养伤为由,就此远离了战场。

随着国民党前线战场的溃败,蒋介石下野的压力越来越大,临下野前,蒋介石的最后一道总统密令就是:改组台湾省政府,陈诚任台湾省主席,就这样,陈诚成了蒋介石撤退台湾计划的「总负责人」。

接到任命的陈诚心里十分清楚,自己的任务除了在台湾推行政务,革新省内政治以外,更加重要的工作是,要做好一切的准备工作,让撤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大军以及随之而来的人潮能够安安稳稳的进驻台湾。

陈诚同样十分清楚,台湾已经是最后的一处「安居之所」,国民党已经退无可退,因此,在他自己的案头,陈诚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生于斯死于斯,离此一步即无死所,不可再有如在大陆上尚可撤退之念。」

上任的第二天,陈诚才知道台湾省的事态已经严重到了什么程度,国民党中央军政机关前往台湾的数量剧增,战后日本赔偿的机器也被运到了台湾,上海商人也在不管的从大陆进货来到了台湾,各种各样的船只全部都集中到了基隆和高雄两个港口。

原本18座码头的基隆港,现在显得狭窄不堪,四、五十艘进港的船只将基隆港堵得水泄不通,当时,一艘船要装卸货物,有的甚至要等上40多天才能完成,很多商船都因此开往了其他的地方。

因此在陈诚一上任之后就将整理码头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进行,为的就是便于国民党机关以及从大陆来到台湾的各种干部,尽快的进入台湾安稳下来。在陈诚的努力之下,基隆和高雄两个港口很快地就恢复了战前的活力,国民党撤退的人潮和物资很快的也都安稳进入台湾。

1950年年初,蒋介石到达台北之后,痛定思痛,开始大力改造国民党的内部,很多国民党元老都纷纷落马,唯有他的「心腹爱将」、忠实的完成台湾改革的陈诚留了下来,不仅如此,陈诚本人更是一步青云,担任了国民党「行政院长」一职。

虽然台湾是蒋介石的一言堂,但是,蒋介石与陈诚两人还是有着明确的分工的,最重要的军队以及党务,蒋介石说了算,而经济与民政,则基本上是陈诚在负责,蒋介石很少过问。

任职之初,陈诚说了这样的一番话:「台湾不是日本人遗留给我们的,更不是战利品,而是台湾同胞五十多年的血汗所累积下来的,是全国千万军民先烈,从日本人手里夺回来的,我们如果不把台湾弄好,非但会被日本人讥笑,又有何面目面对先烈与子孙后代。」

陈诚执掌台湾的时候,台湾政治与经济方面都有非常严重的问题,少数的台独分子不断地从事着「独立」「托管」等活动,台湾省内金融动荡,物价飞涨,学潮澎湃不断,为了尽快的稳住情势,安定省内人心,陈诚一力主持了几件颇具有开创性的大事,如三七五减租、改革币制、粮食增产等等。

其中,「三七五减租」的成效最为明显与深远,台湾省内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农业生产显著增加,大多数佃农免于饥寒,农村逐渐开始复兴,成为了安定台湾省内的一大力量,陈诚的口碑同样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官运更在一路亨通。

1954年,陈诚在蒋介石的提议下出任「副总统」,1957年,国民党八大,蒋介石再一次提名陈诚,担任国民党「副总裁」兼任「副总统」,1960年,陈诚更是连续第三次当选了「副总统」。

陈诚在台湾军民中都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就连蒋介石本人都常常说:「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然而,到了「传位」的时候,陈诚就成了蒋介石最大的障碍。

与蒋氏父子「斗法」

由于蒋介石深受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所以很早就有了将自己的位子传给儿子蒋经国的意思,可以这么说,蒋介石晚年的时候有两大心愿,一个就是反攻大陆,另一个就是将位子传给蒋经国。

蒋介石在台湾的权势是绝对的,只要他一天不放手,「总统」一职就非他莫属,但是,蒋介石想要将权力完全移交给蒋经国,却是会遭遇到很多的困难,蒋介石的心里也非常的清楚这一点,而这其中最大的障碍莫过于「副总统」陈诚了。

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蒋介石很快就将自己的儿子安排到了党、政、军等多个重要的部门进行历练,培养自己的势力,与此同时,蒋介石也利用各种各样的机会,开始为蒋经国铺路,或逼走、或驱逐、或囚禁了一个又一个障碍,但是陈诚却是始终没有倒下。

蒋经国跟随着父亲到达台湾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的空窗期,不担任任何的官职,只是以蒋公子的身份在为父亲奔走,就在这一段时间里,蒋经国的一切行动都被自家的特务秘密监视着,名为「被保护的时期」,而当时台湾省保安司令部保安处的司令正是陈诚。

陈诚办事极为缜密,也颇具政治头脑,尽管他自己不敢居功自傲,不敢对蒋介石的地位发起挑战,但是对于蒋经国,陈诚却是经常为难,平时的相处中完全是以长辈的身份而自居,这一点让蒋经国十分的头疼。

1957年,蒋介石为了帮儿子培养自己的实力,又在台湾建立起了「救国团」,对这件事,陈诚表示坚决的反对,陈诚说:应当汲取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内部分裂成两大势力,成天恶斗不断的教训,不要再为了个人的势力而去弄一个另外的小「国民党」了。显而易见,陈诚的意见蒋介石并没有采纳。

蒋经国担任「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的时候,希望通过政工系统加强自己对国民党军队的控制,陈诚的势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对此,陈诚立即展开反击,抓住一件事情之后,陈诚往往都是「得理不饶人」地进行批评,蒋经国自持身份,心中对于陈诚同样轻蔑不已,两个人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

为此,蒋介石还专门将两个人都请到了士林官邸之中,调解两个人的关系,蒋介石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两个人都是我们革命同志,更是我最亲近的两个人,如今我们退守台湾已经十年有余,河山还没有光复,同胞犹在倒悬,你们两个人还分什么彼此,明争暗斗,我们党国还有什么希望?」

虽然,经过蒋介石的一番调解之后,两个人之间的明争没有了,但是暗斗却是更加激烈了,甚至蒋介石也参与了其中,蒋介石更是由此对陈诚产生了不满,乃至于后来完全抛弃。

1958年,国民党「行政院」进行改组,陈诚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兼任「行政院长」,由黄少谷出任「副院长」一职。因为,两年之后就是国民党「总统」换届的时候了,此时的蒋介石已经连任了两届,按照「宪法」的规定,蒋介石已经不可能再一次连任了,到了那时候,「总统」之位就非陈诚莫属了。

为此,陈诚还专门找了王世杰等人,让他们以长辈的身份告诫蒋经国,让他不要太着急了,等他干完了这一届之后,下一届的「总统」自然是由蒋经国来接班了,王世杰不愿意得罪蒋介石,就将这件事又委托给了和蒋介石关系不错的黄少谷来办。

一天,黄少谷来到蒋经国的住处,寒暄过后,黄少谷对蒋经国说道:「辞修对你父亲那是百依百顺,又是你父亲最信任的党国重臣,你要尊重他,不要和他争个高低,你的治国才能,朝野钦佩,将来肯定能当此大任,举国皆服。现在陈诚干一届后,自然就会把位子让给你了,你现在不要太过着急了。」

蒋经国听完之后,虽然脸上没有什么表示,但是转过身之后就将这件事告诉给了自己的父亲,蒋介石知道后,在国民党的中常会上大骂黄少谷,并且对陈诚极为不满意,他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

「辞修的手段、言行毫无改正,让人灰心,而黄少谷的自私,政客作风,其心不可闻。」

同年的6月,陈诚再一次担任「副总统」兼任「行政院长」,这同样也是蒋介石希望的,但是在组阁的时候,陈诚却是与蒋介石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蒋介石提议由上届「教育部长」张其昀来继续担任这一职务,但是陈诚却是坚决反对,陈诚说:「教育部长必须由德高望重的人来担任,我提议由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来担任这一职务。」

对此,蒋介石非常的生气,他又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辞修政治上的缺点,就是他不察协整,好听小人之言。」

然而在蒋介石第二天的日记中,对陈诚的不满却是一下子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从一开始的政治上的缺点,演变成为了不分敌我,缺失党性。

原来,这一天的上午,蒋介石与自己的儿子蒋经国再次谈起了组阁的事情,晚上的时候还将张其昀约到了家里,商谈他调职的事情,三人交谈中,蒋介石这才知道,在行政院改组之前,陈诚已经将消息透露给了胡适等「反党人士」,蒋介石怒不可遏,对陈诚一下子也失望了起来。

而陈诚却是对此没有丝毫的察觉,甚至在组阁人选上继续与蒋介石针锋相对,蒋介石指示陈诚「行政院副院长以及外交的人选,以王云五和黄少谷两人来担任」,但是陈诚却不想让王云五担任「副院长」,想让黄少谷来担任自己的副手。

对此,蒋介石更加生气了,三天后,蒋介石让张群转告给陈诚,赶紧将王云五担任副院长一事定下来。不知道是陈诚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还是陈诚认为蒋介石对自己信任有加,不但没有按时完成蒋介石的安排,甚至还坚持自己,又去找蒋介石商量去了,被蒋介石臭骂一顿。

当天晚上,蒋介石的日记里就对陈诚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蒋介石写道:「三十年来苦心栽培,现在却是这样的结果,伤心极矣,这是我平生中对人事干部最失败、最痛心的一次。」陈诚也因为这一件事,最终彻底被蒋介石抛弃。

被蒋介石彻底「抛弃」

根据「宪法」的规定,国民党「总统」的任期为6年,只能连任一届,蒋介石从1948年出任「总统」以来,1954年连任「总统」,到1960年刚好期满,这也就意味着1960年,蒋介石必须退位让贤。

但是,蒋介石怎么可能轻易地让出自己的权利,早在1958年的年底,台湾省的议会就有人提出要呼吁蒋介石第三次出任「总统」一职,蒋介石自然非常高兴,但是,连任一事却是遭到了外界的严厉反对,其中以【自由中国】的反对最为激烈。

不仅如此,胡适也在公开场合中表示「反对蒋介石连任第三任总统」,然而对于胡适等人的劝告,蒋介石不仅仅没有听进去,反而对于胡适等人也是避而不见,并且在自己的日记里,大骂胡适,蒋介石写道:

「今天与辞修谈话,他以胡适等人为由要我做不连任的生命,我问辞修:胡适有什么资格说这样的话?如果没有我国民党与国民党政府在台湾行使职权,他们还不知道将要在哪里流亡呢。

胡适无耻小人,要求与我单独密谈总统选举的问题,可笑至极,这个人最不自知,也最不自量,必定想要以其不懂政治而反对革命的学者身份,来操纵革命政治,危险至极,他之所以想要我不再连任总统,就是想要这样,并非是对辞修更有信心,因此,我不得不下定决心,更加不能辞了。」

蒋介石痛恨胡适的同时,陈诚同样牵连到了其中,蒋介石与蒋经国甚至想到,蒋介石的连任影响到了陈诚的继任,那么陈诚与胡适,乃至于【自由中国】肯定早已串通一气,极力阻止蒋介石的连任。

而陈诚却是认为,蒋介石之所以这么坚持「三连任」,背后肯定是蒋经国的主意。最后,陈诚的手下向陈诚出了一个坏主意,就是主动向蒋介石辞去「副总统」的职务,以此来威胁蒋介石,阻止其「三连任」。

然而,蒋介石却是丝毫都没有受到影响,在召开的「国民大会」之上,蒋介石对【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进行了修改,动员戡乱时期总统连任不受「宪法」的限制,这样,蒋介石「三连任」的步伐再也没有了限制,陈诚的「继任」梦也就此宣告破灭。

蒋介石连任总统之后,虽然再一次提名陈诚兼任「行政院长」一职,但是心灰意冷的陈诚却是以自己的身体为由拒绝了蒋介石的提议,向蒋介石请辞。

但是,此时的蒋介石还没有物色好一个忠实的人选,为自己与儿子蒋经国的权力接棒提供嫁接桥梁,于是就将陈诚的请辞拒绝了,只允许陈诚请假,不准他辞职。

一直到1963年,国民党「九大」召开之后,蒋介石这才下定决心重组「行政院」,这一年的12月,蒋介石提名严家淦接任陈诚的「行政院长」一职。

严家淦是一个技术型的官员,在国民党的内部既没有派系,也没有历史的渊源,其本人对于权力的渴望也极为淡薄,不会影响到蒋经国的继位,而事实也确实如此,严家淦也的确非常成功的扮演了「桥梁」的角色。

严家淦从上任一开始,就将蒋经国安排到了「国防部」,担任「国防部副部长」一职,1964年,「国防部部长」请辞,蒋经国再进一步。

1966年,严家淦在蒋介石的提名之下就任「副总统」兼任「行政院长」,1969年,蒋经国就任「副行政院长」,表面上看是蒋经国辅佐严家淦,实际上却是严家淦辅佐蒋经国,有的人更是直言不讳的说道:「严院长,不过就是庙堂里的神像而已。」

1972年,第五届「国大」正式召开,严家淦「功成身退」向蒋介石提出请辞,蒋经国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行政院长」,1975年4月,蒋介石去世,同月,蒋经国担任国民党主席,1978年,蒋经国就任「总统」,蒋氏父子的权力交接就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反观陈诚,「告老还乡」之后一直郁郁寡欢,两年之后就在台北抑郁而终,享年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