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48年白崇禧军事报告中,代表们高呼:杀陈诚以谢国人

2024-02-27历史

陈诚,作为国民党高层,深受蒋介石的信赖。然而,在1948年4月的「国大」会议上,他却遭到了许多代表的攻击。

他们在白崇禧的军事报告中突然喊出了「杀陈诚以谢国人」和「不让陈诚逃到美国」的口号。东北代表张振鹭更是不顾陈诚的面子,公开批评他,并建议蒋介石对陈诚进行处理。

那么,陈诚到底做了什么,以至于如此多的军中将领都对他不满呢?让我们从头来了解这件事。

陈诚,这位1898年出生的浙江青田人,是蒋介石的小老乡。他毕业于保定陆军学校,师从抗日名将厉尔康和武术教练施承志,有着深厚的军事理论基础和卓越的武术才能。

陈诚的军事生涯可以说是风生水起,他从黄埔军校年轻的教官开始,一路晋升,短短十年间就成为了中将和上将,成为38岁的上将的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先后担任过第三战区前敌总司令、第九区司令长官、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等重要职务。

然而,尽管陈诚在抗日战争中指挥了众多英勇的「土木系」将领,但在蒋介石发动的「国共内战」中,他却因为自负和盲目,喊出了「三个月内消灭共军」的口号,然而这一口号并未实现,反而成为了他军事生涯中的一个重大失误。

他的积极督战苏北、山东、华北等地,战绩一塌糊涂,被粟裕等解放军军事天才的行动狠狠打了脸。从1946年到1947年,112万国民党军队被歼灭,这些战绩无疑打了蒋介石和陈诚的脸。

然而,尽管如此,陈诚仍然有机会在东北战区发挥他的军事才能,他的计划得到了老蒋的支持。然而,这个调令还未正式下达,就惹怒了一位大员。

听闻陈诚即将来临,熊式辉感到形势危急,他认为关内作战失利的陈诚想要在东北出风头。熊式辉在东北浴血奋战,一心为党国,但却得不到蒋介石的信任,他为此感到十分失望。

熊式辉认为自己被蒋介石所弃,于是决定提前请辞。他写了七次辞职信,但每次都遭到了蒋介石的拒绝,蒋主席让他不要多想,保证不会动东北的指挥团队。

熊式辉原本认为传言是假,但就在他放松警惕想要好好主抓东北时,1947年8月初,陈诚来到了东北。熊式辉因此而下课,他感到自己被捉弄,心如刀绞。

他公开指责蒋介石是一个权谋家,不知他会如何整人。此时,陈诚担任了东北行辕主任,取消了东北的保安司令,开始推行党政一体的新政策,他似乎想要成为新一代的「东北王」。

他甚至会见了美国人魏德迈,似乎在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实力。然而,陈诚的快速行动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有人警告他,他的调整可能会导致一些人叛变。

对此,陈诚自信地表示,只要有人叛变,他就会缴枪。然而,他的自信并没有得到证实,10月份,东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秋季攻势,陈诚麾下的十万人被歼灭。

这一战让陈诚颜面扫地,但他并没有放弃,他计划从铁岭、沈阳、新民三路出兵扫荡,然而,就在他的新计划还未开始实施时,国军精锐新五军陷入困境。

对于是否要救新五军,以及如何救新五军,陈诚感到犹豫不决。最终,新五军被全歼,军长陈林达、师长谢代蒸、留光天都被活捉。

陈诚慌了,开始向蒋介石告急,并将责任推给廖耀湘和李涛等将领。蒋介石来到了东北,并在军事会议上批评了廖耀湘和李涛等人,但他们并不服气。

陈诚只能找了一个表面看起来很有责任感,但实际上把握了蒋介石心理的话:新五军被消灭,不怪各位将领,是我指挥无方,请总裁按照党纪国法处理我。

这个承诺虽然看起来很有责任感,但却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如果真败了,那该怎么办?陈诚最后玩了一招「金蝉脱壳」,引起了众怒。

陈诚为避免承诺带来的兑现,离开东北战场是他的选择。但如何脱身呢?他采用了两招。首先,通过宋美龄的关系让蒋介石调他回南京,但谁去东北指挥战争成了问题。

最终,卫立煌被妻子的反对和蒋介石的压力下,前往东北。陈诚以看病为由离开沈阳,回到了南京。但他并未真正患病,而是回到东北组织将领和东北官绅开会,为自己的失败和行动辩护。

然而,现场气氛并不好,大家对他的做法不满。陈诚便以去美国治病为由再次离开东北。虽然他成功地「金蝉脱壳」,但他临阵脱逃的行为引起了大家的嘲笑。

在1948年4月的「国大」会议上,他更是成为了大家的笑柄。最终,他在5月12日辞去了参谋总长等职务,开始在上海陆军医院「躲藏」。

陈诚在那段时期的军事指挥能力受到了限制,但他已经意识到东北地区的危险性,很可能失守。因此,他急于摆脱困境。

事实证明,无论是谁接手,都无法改变东北最终落入解放军手中的命运。这是因为这是大势所趋,也是解放军实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