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刘禅登基称帝,诸葛亮为什么不肯还政?上朝还要带甲士百人?

2024-07-23历史

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辞世,年仅17岁的刘禅继位称帝。按照古代礼制,刘禅已达亲政年龄。然而,历史记载诸葛亮仍牢牢掌控朝政大权,甚至上朝时带百人甲士前呼后拥。这一现象引发了后世诸多猜测和议论。诸葛亮作为千古名相,为何不愿还政于刘禅?他带甲士上朝又有何深意?是出于对刘禅能力的不信任,还是另有隐情?面对内忧外患的蜀汉局势,诸葛亮的选择是否恰当?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一同探寻这段扑朔迷离的往事,揭开诸葛亮与刘禅之间的权力博弈真相。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忠臣与权臣的界限究竟在哪里?

一、刘禅登基时的蜀汉局势

刘禅登基之时,蜀汉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危急时刻。内部动荡不断,外部威胁迫在眉睫,加之夷陵之战的惨败,蜀汉的局势可谓风雨飘摇。

首先,蜀汉内部的叛乱此起彼伏。在刘备病重期间,黄元叛乱爆发。黄元原为汉嘉太守,位高权重,却因与诸葛亮不和,担心刘备驾崩后遭到清算,遂率先发难。黄元性格残暴,不得人心,起兵不久便被部下杀害,叛乱迅速平息。然而,这次叛乱却是蜀汉内部矛盾的一个缩影。

紧随其后,雍闿和高定的叛乱更是给蜀汉带来巨大打击。雍闿和高定分别是益州郡和牂柯郡的土豪,对荆襄集团入主蜀地后削弱其权势心怀不满。他们或杀死太守,或挟持太守造反,在蜀汉西南部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叛乱。这次叛乱不仅动摇了蜀汉在西南地区的统治,还引发了连锁反应。

以孟获为首的西南少数民族部落趁机响应,参与了这场叛乱。孟获作为南中地区的influential领袖,其叛乱给蜀汉政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这一系列叛乱不仅消耗了蜀汉宝贵的军事资源,还严重影响了蜀汉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与此同时,蜀汉还面临着来自外部的巨大压力。东吴和曹魏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对蜀汉发动进攻。特别是在刘备病重期间,东吴趁机在荆州地区蠢蠢欲动,意图夺回失地。曹魏则在汉中一带频频示威,试图探测蜀汉的虚实。

更为严重的是,蜀汉刚刚遭受了夷陵之战的惨重损失。这场战役中,刘备损失了约五万精锐部队,其中包括许多来自荆州的骁勇善战的将领。这不仅削弱了蜀汉的军事实力,还动摇了蜀汉的统治根基。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局势下,刘禅登基称帝。然而,年仅17岁的刘禅显然缺乏应对如此复杂局面的能力和经验。刘备在临终前将大权交付诸葛亮,正是出于对局势的审慎考虑。

诸葛亮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首要任务就是稳定内部,平息叛乱。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派遣马谡等将领平定雍闿、高定的叛乱,亲自率军七次征讨南中,最终收服孟获,平定西南地区。这些行动不仅巩固了蜀汉的统治,还为日后北伐中原奠定了基础。

在对外关系方面,诸葛亮采取了审慎的策略。他一方面继续与东吴保持同盟关系,共同抗衡曹魏;另一方面,也在暗中加强防备,以防东吴背信弃义。对于曹魏,诸葛亮则采取了积极备战的态度,同时通过外交手段争取时间,为蜀汉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总的来说,刘禅登基之时的蜀汉局势可谓危机四伏。内部叛乱、外部威胁、军事损失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蜀汉政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诸葛亮不得不继续掌控大权,以确保蜀汉的生存和发展。这也为我们理解诸葛亮的后续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背景。

二、刘禅的个人能力与经验

刘禅,字公嗣,生于公元207年,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嫡长子。在刘备驾崩时,刘禅年仅17岁,正处于青春年少之际。然而,作为一国之君,刘禅的个人能力与经验却远远不足以应对当时错综复杂的政局。

从年龄和教育背景来看,刘禅的成长环境并不理想。他出生时,刘备正处于事业低谷,四处漂泊。幼年时期,刘禅随母亲甘夫人流落荆州,生活颇为艰辛。直到刘备占据益州后,刘禅的生活才逐渐安定下来。然而,这种动荡的成长环境无疑对刘禅的教育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虽然刘备十分重视对刘禅的培养,曾请诸葛亮、法正等名士为其授课,但刘禅似乎并未展现出过人的才智。史书记载,刘禅"资质平平",学习成效并不显著。这可能与他早年缺乏系统的教育有关,也可能是天资所限。

在政务经验方面,刘禅更是一片空白。与同时期的其他君主相比,刘禅在继位前几乎没有参与过任何实际政务。以曹魏的曹丕为例,他在称帝前就已经有了丰富的从政经验。曹丕不仅设有自己的幕府,招募人才,还多次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积累了大量军政经验。相比之下,刘禅的经历就显得相当单薄了。

历史上有一个颇具戏剧性的小插曲,能够从侧面反映刘禅的能力水平。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召见刘禅,询问他如何治理国家。刘禅回答说:"但当竭忠尽孝,不敢有其他意。"这个回答看似恭顺,实则空洞无物,完全没有触及治国的实质问题。刘备听后不禁叹息,认为刘禅难堪大任。

刘禅在军事方面的经验同样匮乏。与曹丕多次参与军事行动不同,刘禅几乎没有亲临战场的经历。即便是在刘备举兵伐吴的重大军事行动中,刘禅也只是留守成都,并未参与实际的军事决策和指挥。这种缺乏实战经验的状况,使得刘禅在面对复杂的军事局势时常常显得力不从心。

值得一提的是,刘禅与其他两国的君主在个人能力上存在明显差距。魏国的曹丕不仅有丰富的从政经验,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著有【典论】等作品。吴国的孙权则以治国能力著称,善于用人,在位期间吴国国力日渐强盛。相比之下,刘禅在各方面都显得相形见绌。

刘禅能力不足的一个典型例子是他在北伐问题上的态度。当诸葛亮主张北伐以图复兴汉室时,刘禅却常常持消极态度。他更倾向于安于现状,享受太平,而非积极进取。这种态度不仅与其父刘备的雄心壮志形成鲜明对比,也与当时蜀汉面临的严峻形势不相符合。

然而,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刘禅的能力。在其长达四十余年的统治时期,刘禅也展现出了一定的政治智慧。例如,他能够正确认识到诸葛亮的才能,将大权交付给诸葛亮,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蜀汉政权的稳定。此外,刘禅也能够容忍不同意见,允许臣下直言进谏,这些都显示出他具有一定的君主素质。

总的来说,刘禅在继位之初,无论是年龄、教育背景,还是政务军事经验,都与其所面临的重任不相匹配。这种能力上的不足,直接影响了他在登基初期的执政表现,也为诸葛亮继续掌控朝政提供了客观依据。刘禅的个人能力与经验不足,成为了理解诸葛亮为何不愿还政的一个重要视角。

三、诸葛亮的政治抱负与责任

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和军师,其政治抱负与责任深深影响了他在刘禅登基后的一系列行动。诸葛亮的政治理想可以追溯到他与刘备的"隆中对",这场著名的会面不仅奠定了蜀汉的战略基础,也体现了诸葛亮的远大志向。

"隆中对"中,诸葛亮提出了"隆中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即以荆州为根基,益州为依托,联吴抗曹,最终统一天下。这个宏伟的计划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战略眼光,也反映了他对于恢复汉室的坚定信念。这种信念贯穿了诸葛亮的一生,成为他政治抱负的核心。

在刘备临终前,诸葛亮接受了"托孤"的重任。刘备在【遗诏】中明确表示:"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份遗诏不仅体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也赋予了诸葛亮巨大的权力和责任。

诸葛亮对这份责任的理解和执行,可以从他的【出师表】中窥见一斑。在这份著名的奏章中,诸葛亮不仅表达了对先帝的忠诚,也阐明了自己的政治抱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这段话既表达了诸葛亮的谦逊,也表明了他对刘备的感恩之情。

更重要的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明确提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政治目标。这个目标不仅是对刘备遗志的继承,也是诸葛亮个人政治抱负的集中体现。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诸葛亮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北伐中原等。

诸葛亮的政治抱负还体现在他对内政的治理上。他制定了"耕战"政策,鼓励农业生产,同时加强军事训练。这一政策不仅增强了蜀汉的经济实力,也提高了其军事能力。诸葛亮还推行了严格的法治,著名的"挥泪斩马谡"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例证。这种严明法纪的做法,虽然在当时引起了一些争议,但从长远来看,确实维护了蜀汉的军纪和社会秩序。

在对外政策方面,诸葛亮坚持"联吴抗魏"的策略。他多次派遣使者前往东吴,维系两国同盟关系。同时,他也未忽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营。诸葛亮七次南征,不仅平定了南中之乱,还在当地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如"屯田"、"教化"等,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蜀汉对西南地区的控制。

诸葛亮的政治抱负还体现在他对人才的培养上。他重视人才选拔,推荐了一批如蒋琬、费祎等优秀人才。同时,他也注重对年轻一代的培养,如对姜维的悉心栽培就是一个明显例证。这种重视人才的做法,为蜀汉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然而,诸葛亮的政治抱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最大的挑战莫过于蜀汉的国力与他的宏伟目标之间的矛盾。蜀汉地处西南,地域狭小,人口稀少,与强大的曹魏相比,实力悬殊。这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诸葛亮的北伐计划屡屡受挫。

此外,诸葛亮还面临着朝中一些人的质疑和反对。一些大臣认为,与其冒险北伐,不如安心经营现有疆土。这种观点与诸葛亮的政治抱负形成了鲜明对比,也给他的施政带来了一定压力。

尽管如此,诸葛亮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在【后出师表】中写道:"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这段话不仅表达了诸葛亮对刘禅的忠诚,也反映了他对自己政治责任的深刻认识。正是这种强烈的责任感,驱使诸葛亮在刘禅登基后继续掌握大权,力图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四、蜀汉朝廷的政治局势

刘禅继位初期,蜀汉朝廷的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各方势力角逐不断。这种局面不仅影响了蜀汉的内政外交,也直接关系到诸葛亮是否能够顺利执掌朝政。

首先,蜀汉朝廷内部存在着明显的派系之争。一方是以诸葛亮为首的"朝廷派",他们大多是跟随刘备征战多年的老臣,如张飞、赵云等人。另一方则是以太子少傅李严为代表的"宗室派",他们主要由刘备的宗亲和益州本地势力组成。这两派在政见上存在明显分歧,尤其是在对外政策上。"朝廷派"主张积极进取,北伐中原;而"宗室派"则倾向于保守,主张休养生息。

这种派系之争在刘备去世后愈发激烈。刘备临终前曾下诏,命李严、费祎、董允三人辅佐刘禅。这个安排本意是为了平衡朝中各方势力,但实际上却加剧了权力斗争。李严作为"宗室派"的代表,与诸葛亮在多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例如,在对魏作战的问题上,李严主张守势,而诸葛亮则坚持进攻。这种分歧不仅影响了朝廷的决策,也为诸葛亮全面掌控朝政增添了障碍。

其次,蜀汉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威胁。北方的曹魏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进攻。东边的孙吴虽然名义上是盟友,但实际上也是潜在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制定正确的外交和军事策略,成为了考验蜀汉朝廷智慧的重要问题。

诸葛亮主张的"联吴抗魏"策略虽然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在建兴三年(225年),蜀汉与东吴联合进攻曹魏,但由于双方配合不当,最终以失败告终。这次失败不仅打击了蜀汉军队的士气,也动摇了一些人对"联吴抗魏"策略的信心。

此外,蜀汉内部的经济问题也给朝廷带来了巨大压力。蜀汉地处西南,虽然物产丰富,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加上长期的战争消耗,蜀汉的财政状况并不乐观。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维持军事和民生开支,成为了朝廷面临的一大难题。

在这种复杂的政治局势下,诸葛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固自己的地位,推行自己的政策。首先,他通过推荐和提拔一批忠于自己的官员,如蒋琬、费祎等,来加强对朝廷的控制。其次,他积极推行"耕战"政策,一方面鼓励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另一方面加强军事训练,提高军队战斗力。

诸葛亮还通过一系列政治手腕来化解朝中的矛盾。例如,他在处理李严问题时表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建兴五年(227年),李严因军事失败被贬为庶人。诸葛亮并没有借此机会打击"宗室派",而是主动为李严求情,使其得以官复原职。这一举动不仅显示了诸葛亮的宽宏大量,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朝中的派系矛盾。

然而,诸葛亮的这些举措并没有完全消除朝中的分歧。一些大臣对诸葛亮独揽大权的做法仍有异议。例如,建兴七年(229年),大将魏延就曾提出"锁钥之议",建议将朝政大权交还给刘禅。虽然这个建议最终被否决,但它反映了朝中一些人对诸葛亮继续掌权的不满。

同时,蜀汉朝廷还面临着如何处理与地方势力关系的问题。蜀汉统治的区域包括了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如南中地区。这些地方势力虽然名义上归顺蜀汉,但实际上仍保持着相当的自主权。如何有效管控这些地区,成为了蜀汉朝廷面临的又一挑战。

诸葛亮采取了"怀柔"与"镇压"并用的策略。一方面,他通过设置流官、推行教化等方式,逐步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反叛的势力,他也毫不犹豫地采取军事手段予以镇压。诸葛亮多次南征,就是为了平定这些地方的叛乱,巩固蜀汉的统治。

总的来说,刘禅继位初期的蜀汉朝廷政治局势错综复杂。内有派系之争,外有强敌环伺,再加上经济困难和地方势力的问题,使得朝廷面临诸多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选择继续掌握大权,一方面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维护蜀汉政权的稳定。

五、诸葛亮继续掌权的影响与评价

诸葛亮在刘禅继位后继续掌权,对蜀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也反映在后世对诸葛亮及蜀汉历史的评价上。

在政治方面,诸葛亮的继续掌权确保了蜀汉政权的稳定性。刘禅年幼登基,朝中各派势力蠢蠢欲动,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主持大局,很可能会导致政权动荡。诸葛亮凭借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刘备的遗命,成功地控制了局面,维护了政权的稳定。

然而,诸葛亮的强势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刘禅的成长。历史记载,刘禅在诸葛亮在世时很少亲自处理政务,这导致他缺乏实际的治国经验。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虽然表现出一定的才能,但终究难以独当一面。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蜀汉后期的发展。

在军事方面,诸葛亮的继续掌权使得蜀汉保持了积极进取的战略态势。他多次北伐,虽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却有效地牵制了魏国的兵力,为蜀汉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例如,在建兴六年(228年)的第一次北伐中,诸葛亮虽然未能攻下街亭,但却成功地威慑了魏国,使其不敢轻易南下。

诸葛亮的军事行动还包括多次南征。这些行动不仅平定了南中之乱,还扩大了蜀汉的疆域,增强了国力。例如,在建兴四年(226年)的南征中,诸葛亮成功地平定了孟获的叛乱,使得南中地区重新归顺蜀汉。这不仅增加了蜀汉的人口和资源,也巩固了其南部边疆。

在经济方面,诸葛亮推行的"耕战"政策对蜀汉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一政策鼓励民众在农闲时期参与军事训练,既保证了农业生产,又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同时,诸葛亮还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整顿税收、发展手工业等,这些措施有效地增强了蜀汉的经济实力。

诸葛亮还注重发展教育和文化。他创办了蜀学,培养了一批人才。同时,他还重视文化传承,编纂了【皇览】等书籍。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蜀汉的文化水平,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然而,诸葛亮的继续掌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首先,他的北伐策略虽然体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但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多次北伐的失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蜀汉的国力。其次,诸葛亮的强势也导致了一些潜在的政治问题。例如,一些大臣对他独揽大权的做法存在异议,这种不满在诸葛亮去世后逐渐显现出来。

对于诸葛亮继续掌权的评价,历来存在争议。支持者认为,诸葛亮的继续掌权是蜀汉能够维持数十年之久的关键因素。他们认为,如果没有诸葛亮的领导,蜀汉很可能会在刘备去世后迅速衰落。例如,唐代史学家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就高度评价了诸葛亮的贡献,认为他"竭忠尽智,鞠躬尽瘁"。

另一方面,批评者则认为,诸葛亮的继续掌权限制了刘禅的成长,间接导致了蜀汉后期的衰落。他们认为,如果诸葛亮能够及早让权,培养刘禅独立处理政务的能力,蜀汉的命运可能会有所不同。明代学者王世贞在【读通鉴论】中就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诸葛亮"专权太甚"。

尽管存在争议,但诸葛亮在蜀汉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否认的。他的政治才能、军事智慧和道德品格,都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诸葛亮的形象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被不断美化,成为了忠臣、智者的典范。

从更广泛的历史视角来看,诸葛亮继续掌权这一事件,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在君主年幼或无能的情况下,由能臣掌握实权。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如东晋的王导、唐朝的狄仁杰等。诸葛亮的例子为我们理解这一历史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总的来说,诸葛亮在刘禅继位后继续掌权,是蜀汉历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它既保证了蜀汉政权的稳定和发展,也为后世留下了诸多值得探讨的历史问题。无论是对诸葛亮个人,还是对整个蜀汉王朝,这一决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