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69年周总理深夜给皮定均打电话,让他去兰州军区:你身上担子很重

2023-12-24历史

前言

1946年中原突围,皮定均率领全旅横跨皖中,胜利抵达豫皖苏解放区这一壮举,给周总理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哪怕是二十多年过去,周总理在接见各地党政军负责人时,在名将如云的情况下,专门表扬了皮定均率领的皮旅,称中央是把它作为一个方面军来使用的。

在之后的岁月中,周总理对皮定均很是器重,多次托付其重任。不过皮定均的表现,也从来没有让周总理失望过……

皮定均指挥大海战,周总理亲授破敌策

1963年4月25日深夜,一条微型小艇慢慢靠近了厦门岛的前沿,从小艇上下来几个人影,他们向岸边游去,很快登岸,从厦门驻军某团一营三连25号哨所跟前穿过,进入前埔村,

这是一股国民党军队。

不过他们在潜伏前行时,恰好遇到武警战士叶中央。他们很机警,没有开枪,而是用硬器将叶中央击昏。带回一个俘虏,对他们来说有着昂贵的价值。可是他们太慌张,竟没有拿下系在叶中央手腕上的手枪。

当叶中央醒来时,听到澎湃的海浪声,他一下子就明白自己是被敌人背着往海边走。叶中央没有慌张,他悄悄抓住手枪带子,终于抓到了枪柄。他举起手枪,向眼前的敌人砸了过去,并顺势推弹上膛,连着打了四枪。

最终小股国民党队伍背上他们的两个伤员,逸入大海。

当夜,这场小小的战斗报到主管作战的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皮定均那里,报到总参谋部,报到周总理办公室。倘若是在战争年代,这种小摩擦根本不算什么,但目前,是台湾海峡的重要斗争形式。

皮定均将军曾在一次作战会议上说道:

蒋经国当了台湾的国防部副部长以后,特别强调要用疲劳战术拖垮我们,麻痹我们,让我们中他的计。蒋经国,小股袭扰不管失败多少次,也一定要搞下去,要造成中共防不胜防,习以为常,等到习以为常,麻痹了,然后再搞一个中型登陆。

可以说前埔事件,对厦门前线震动很大。作为主管作战的领导皮定均,为前沿连队开脱,把造成前埔事件的原因,归结在战术上,归结在领导身上。皮定均主管作战,他认为: 战术不适应斗争新形势,他首先要负责!

这个时候,皮定均对于反小股战术究竟怎么搞,确实心里没有谱。不过在皮定均看来,我们不能老在海滩边上等: 「福建前线千里海岸线,上万的军民,夜以继日地在海滩上等,总不是个办法。」

在之后的日子里,皮定均带上主管作战的福州军区副参谋长开始了勘察工作,北起闽江口,南至泉州湾、厦门岛,做了缜密的调查,他乘船从海上看,坐车从陆上看,步行转遍角角落落。

在经过一番视察后,皮定均对福州军区副参谋长说: 「我们要想个办法在海上就打掉它,争取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出击。」

皮定均的这番想法,对方很是认可,海面上无遮无挡好打。可是打的前提是能够发现对方,不然一切都是无稽之谈。皮定均决定依靠雷达,主要是海军雷达。在有这个想法后,皮定均便前往海军某雷达站视察。

他首先召开座谈会,他向雷达兵询问:「海上目标能发现吗?」在得到对方肯定的回答后,皮定均接着问,大的目标能够发现,小的目标能发现吗?

雷达兵听到皮定均司令员的询问后,想了想回答:「那很难,不过我们晚上可以试一试……」

晚上,皮定均派出一条小船,按指定路线,从远距离向雷达站接近。他和雷达兵一起趴在雷达荧光屏上,看着那扫瞄指针一圈一圈地运动。按照行船速度计算,目标早已进入雷达监视区,但那荧光屏上毫无异常。他很着急,自言自语: 「这怎么发现不了呢?」

不过皮定均没有气馁,反而采用各种办法,提高雷达兵的鉴别能力。

在后来的实验过程中,雷达兵很迅速地发现「敌船」。不过当「敌船」继续往海边靠,靠近一定位置,雷达上便没有了「敌船」的踪迹。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即雷达的盲区。对于进入盲区的目标,雷达是无能为力的。

为了弥补雷达的盲区,皮定均在雷达盲区沿岸布下少量守备部队或民兵,万一目标在进入盲区前消灭不掉,则伏击于滩头,这样就可确保万无一失。

在之后的岁月中,皮定均关于在盲区沿岸消灭目标的补充措施,从来没有显示过威力,因为历次反小股战斗,在目标进入盲区以前,在海上就解决问题了,或消灭,或打跑。

皮定均又向海军总部建议,增加雷达密度,使整个海岸线没有死角。仅仅是这样,还不能让皮定均放心,他又指挥情报部、三部,密切注视台湾海峡小股武装行动的情报,把各种情报来源与雷达监视网结合起来。

从这以后,千里海防线不再搞千军万马的疲倦战术,只有少数雷达兵睁大着眼睛。雷达兵的识别能力迅速提高,一级能手甚至能在小小荧光屏上鉴别出礁石和鸟群。福建沿海反小股袭扰的斗争进入一个新阶段。

1965年11月14日,在福建崇武以东进行的崇武海战,我军以劣势装备一举击沉、击伤敌舰各一艘,这无疑是新中国海战史十分灿烂的一页。而这正是在周总理的直接指挥下,皮定均率领海防部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1965年11月13日下午,作战部在电话中向皮定均报告:敌人两艘军舰,居然大白天在海面上耀武扬威,能不能组织海军打一打?

皮定均听到便说道:「要打,要好好杀杀敌人的气焰,我立即去作战室。」不久后,作战部长送来周总理批示的电话记录: 「周总理批准了这次海上作战。」

得知这个消息后,皮定均高兴地说道:「周总理及时批准了这次海上作战,能不能歼灭敌舰,就看我们在海上打得怎么样了。」

随后,皮定均立即下令编队出动!22点16分,无线电波传来前线部队的报告:

发现敌舰!我正向敌舰侧后开进!敌雷达只向大陆方向探测,没发现我军行动!

皮定均等了两年半的出击时机终于来到了,他命令: 开始攻击。

在双方进行白热化战斗时,皮定均接到了周总理的电话,询问战况。皮定均以简短的语言向周总理汇报了情况,在得知现场情况后,周总理经过思索后,便想出破敌之策:

集中火力先打一条。一定要打好。要近战,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不要打到自己。天亮前要撤出战斗,防止敌机空袭。

在挂掉电话后,皮定均便按照周总理的方法来指挥作战,最终成功将敌人一艘击沉,一艘带伤逃走。

周总理半夜打来电话,皮定均上任兰州军区司令

1969年10月28日,深夜,皮定均突然接到周总理打来的电话,向他宣布去兰州军区任司令员的命令,并叫他次日赴任。

「这是定了好久的事情了,你这次去身上担子很重!」周总理在打电话结束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周总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初在珍宝岛战斗发生后不久,刘伯承元帅向毛主席提出任命皮定均为兰州军区司令员的建议。也就是从那时起,就定下了皮定均担任兰州军区司令员,只是没有下命令。

次日清晨,皮定均便立即乘坐飞机前往兰州军区,对于这次的职务调动,皮定均内心是很激动的。皮定均自认为自己是喜欢打仗的,在珍宝岛战斗发生后,刘帅想起他这个人选,中央定下他这个兰州军区司令,无疑是因为兰州军区需要一个勤快的司令,需要一个有战略头脑的司令,需要一个会治军会打仗的司令,正是因为如此皮定均将军身上所肩负的担子可一点都不轻。

在抵达兰州后,皮定均从飞机上下来,他看到了一排一排地排列的汽车覆盖了那么一大片机场。皮定均像被什么刺了一下,皱了一下眉头。

皮定均走下舷梯后,一个年轻人向他快步走来,扶了他一把,接过他的拐杖,这个年轻人就是保卫队员黄振华。

黄振华陪同他大步向前,他很精神,有将军特有的威严。皮定均和站在前面的军区领导一一握手,当他看到军区领导后面排列整齐、阵容壮观的欢迎队伍时,说道: 「不要这个样子。」

皮定均不喜欢这个样子,也不习惯这种欢迎仪式。在他看来,这种欢迎仪式一下子就把他这个司令员捧到了太高的位置。尽管他是个司令员,但他也是普普通通的人,皮定均很讨厌同志们这样捧他。

皮定均来兰州军区是抱着打仗的心思来的,可一下飞机看到的却是充满和平气息的官场一套,他怎么能不反感呢?

皮定均在来到兰州军区后,并没有忘记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对他的期望。

皮定均一到兰州便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央政治局关于战备的指示。白天,皮定均参加各大组讨论,从讨论中了解各省军区、司政后的情况;深夜,招待所大楼灯光全部熄灭了,皮定均还在他的办公室,看着眼前的全国立体地图,久久地凝视着漫长的边境线,凝视着祖国西北山川。

在当天夜里,皮定均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自己的思考:

要考虑的问题:

我区敌人为什么要来,理由在哪里呢?在战略上它起到什么作用?兰州军区作战方向,哪个是主要的?根据是什么?战役目的是什么?要考虑到。

人民防空:大城市居民怎么办?大工厂怎么防法?人民防空降要注意到什么问题?军队营房的防空问题。

有太多的事情,需要皮定均来考虑。放下笔,皮定均走到窗前,久久地看着黄河两侧星空下的建筑群。

皮定均在兰州工作4年,写下32本日记: 大32开200页笔记7本,小32开200页笔记13本,64开不规则页码的笔记12本,每页都写满了极不规范伸胳膊撩腿的「皮体」字,有些地方用尺子比画上红杠杠,里面记有行程、路线、景观等,不过里面更多的是他对地形反复勘察的记录……

皮定均将军在1969年11月23日赴兰州任职,到1974年元旦离任前往福州,共1498天,其中只有1973年7月31日至8月20日因为身体的缘故,他没有记笔记。在这1478篇日记里,皮定均将军记录的都是有关战备的事情,没有一点私人的事情。

皮定均将军11月24日到兰州,12月3日便下部队了。他对于别人口头上汇报的东西不感兴趣。当时的兰州军区副司令员胡炜曾言: 他眼见为实,不听你罗里吧嗦的!

皮定均不在机关了解情况,反而是带上一个小班子,一出去就是一个月。当时皮定均前往边防线视察工作,随他一起下部队的有副参谋长、作战部副部长、工程兵部长、通信兵部长、后勤部参谋长和总参派来的三位同志。

12月3日,一架伊尔一14军用客机从兰州起飞。为了不致超重,皮定均叫他的随行人员乘专车前往预定的汇合点某基地。在这一天的日记中他这样写道: 数百里见不到人,什么也没有。西北的人民生活也够苦了,也不知道他们烧什么,吃什么,牛羊见到的很少。

一连飞行3天,航行8千多里。皮定均将军从宏观上看了那辽阔的领域、复杂的地形,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他在日记上写道:

只要能早点发现敌人的作战企图,我们是有作战办法的。现在看来,我们的拳头作用重要,机动作用更重要了。

这几行日记,用红铅笔划了杠杠。这几行日记,可以说是皮定均将军经营西北的-一个纲领。皮定均从不主张蹲在阵地上被动挨打,在中原突围时,即使他只有几千人,面对着几十万人,也敢于亮剑。

正是在通过多次下基层视察,皮定均将军对于兰州军区的情况,更是做到了心中有数,为日后的防务建设奠定了基础。

在之后的岁月中,皮定均开始了数年经营大西北防务的战斗历程。他没有让毛主席、周总理失望,成功将大西北的防务建成了铁壁铜墙。

皮定均将军逝世

1973年12月12日,毛主席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会上,毛主席赞同叶剑英元帅提出的意见:全国八大军区司令员互相对调!

正是基于政治局会议的决定,时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的皮定均便和时任福州军区司令员的韩先楚对调。

皮定均在抵达福州军区后,深知自己身上的重任,不久后便开始下基层视察,和基层战士们聊天,了解整个军区的情况。

正当皮定均将军准备在福州军区大展身手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1976年7月7日,皮定均将军去参加三岛三军演习时,座机不幸撞山而牺牲。

追悼大会上花圈如海,皮夫人张烽亲自布置会场。她没有掉一滴眼泪,800多个花圈都经由她提出如何安排,布置得井井有条,使得负责这项工作的军区文化部副部长林拓止不住流泪。

可是,当张烽单独向亲人诉说时,却控制不住积在内心深处的感情,潸然泪下……

皮定均将军牺牲一年后骨灰送往北京八宝山;牺牲后15年,应豫西老根据地群众的要求,部分骨灰安葬在登封革命烈士陵园,部分骨灰依照皮夫人张烽的愿望,安葬在毁机的灶山之巅。

当人们说起皮定均将军时,不由得会想起那叱咤风云的「皮旅」,想起据说是毛主席挥毫特批的六个大字:皮有功,少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