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越南被法国打的节节败退,胡志明寻求中国帮助,为何点名让陈赓去

2024-07-19历史

1950年,越南对抗法国入侵的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但由于作战双方的实力不太对等,时任越共领导人的胡志明 从越南密林步行进入中国广西 ,后到达北京,希望可以得到我国政府的援助。

对此,出于国际主义精神,并结合当时的国内外具体情况,尤其是对越南紧邻我国的地理位置与法军胜利后的不利因素进行考虑,虽然我国在经济上百废待兴,但仍决定帮助越南进行军事训练,并同苏联一起对越南援助物资。另外,应越共领导人胡志明的请求,我国答应向越南派遣军事顾问团,并接受了他亲自致电中的邀请: 「请派我的老战友陈赓,由云南省来我这里帮助工作。」

从这个邀请的对象来看,便很能说明邀请者的水平。之后越军在边境战争的胜利,也是更好说明了这一点。

陈赓将军的幽默风趣,在整个红军中都很有名,这不仅让他积极乐观, 也带给了他广泛的交际,胡志明便是他在‘大革命’期间所结识的。但收到邀请前往外国担任军事顾问,很明显,很难是因为「老伙计」这么简单。

陈赓将军的原名为 陈庶康 ,1903年2月27日出生于 湖南湘乡,作为曾国潘的老乡,陈赓的曾祖父参与过其组建的湘军,通过了十余年奋勇作战,官至 花翎副将, 幸运而又成功的完成了当时许多当兵人的梦想——活着退休,拿着攒够的军饷回老家买几亩良田,兴盛家业,繁盛家族。因此,与红军大多数有所不同的是,陈赓将军并非是贫苦出身,少说也算是出身将门了。

可能正是从这样家庭物质条件丰沃的环境下成长的原因,陈赓的性格开朗,落落大方,爱开玩笑也会开玩笑,但这一切在他13岁的时候,就被打断了。

虽然‘家道中落’的剧本,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颇为正常。但陈赓踏入‘苦难’的方式,倒不是因为家里不行了,相反,家里太行了,给安排了门婚事,然后陈赓就‘逃婚’了。

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也算是当时比较流行的‘剧本’。

20世纪初,中华大地上新式教育与传统思想并行。陈赓便先后就读于私塾与新式学堂,可能是社会思潮与所受教育的影响,经历了最敬重的祖父离世后的陈赓,在得知父母对其的包办婚姻后,年仅13岁的他便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离开,走上了曾祖父曾经走过的道路,参加湘军。

13岁的陈赓可以入伍,哪怕在那时也是有点让人讶异的事。这也足见「多事之秋」。 自1916年参加湘军到1920年四年,他分别参加过讨伐 吴佩孚,驱逐张敬尧、赵恒惕 ,「护法」之役,湘鄂之役等战役,最后因为部队拖欠军饷,陈赓前往讨薪,可是薪也没讨到了,他也要被「收拾」,于是连忙离开。

脱离军队后,陈赓自岳阳前往长沙,一边在粤汉铁路湘局作办事员,一边进入补习学校和业余中学继续学习。在这段时间,他参加了「青年救国会」等群众团体,积极进行反帝爱国活动。也进入了毛泽东倡导开办的自修大学,在这一过程中,他与毛泽东领导的革命团体有了较为密切的接触,并参加革命活动,由此,在1922年12月,陈赓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12月,由于在之前参与反日斗争时负伤,陈赓在长沙秘密考入了广州进陆军讲武学校。并很快前往广州,并在1924年5月考取了黄埔军校,成为了第一期入学的学生。在经过接近一年的学习与实战训练后,毕业后的陈赓在军校之中留任。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他结识了在广州担任苏联顾问鲍罗廷翻译的胡志明,也发生了他与蒋介石的一段「趣事」。

1925年,黄埔军校组织了学生东征,目标是消灭军阀陈炯明。留任的陈赓自然参加,作为校长的蒋介石也去了,并且是东征军总指挥兼第一军军长。陈赓作为留职人员,当然没校长那么威风, 担任了第二师的一个连长,负责保护指挥部的安全工作

一次战斗中,第三师负责作战。 当时的第三师为旧军阀部队改编过来的,本来,军阀的部队大多就不算太强,还是战败被俘,失去了原先的指挥。战斗意志基本没有, 只能说活着就算胜利,本来让他们先去冲一冲,可能也没当正规军用的打算,也许是想消耗下敌人的弹药。但人家也不傻,一开始接触作战就直接溃退。校长也比较狠,事已至此他决定亲自前往督战这支队伍,让他们为革命事业尽点力。

作为保护指挥部的连长,陈赓自然也跟着去了。然而,阵地督战的作用并没校长想象中那么大,敌人仅发动了一次反攻,第三师直接全线崩溃了。蒋介石气急败坏,直接命令身边的陈赓组织反攻,并口头扒了第三师的师长职务,直接给了陈赓。

年轻人第一次当军长,想来也是有点兴奋的。陈赓当然明白现在这军长可能还没自己的连长战斗力强,但一来是命令,二来试试也不错。于是,陈赓便在溃兵的潮水中逆流而上,边跑边喊自己奉命担任新的第三师师长,命令所有部队停止后撤,重整队形。但溃兵们哪管这个,一股脑的就往后窜,见陈赓越喊越大声,几个溃兵可能是有经验的,逃跑时假装路过,直接把陈赓撞翻倒地。就这样,在挨了溃兵们的几脚踩踏后,陈赓也明白自己这试试也就是试试,眼看陈炯明的部队越来越近, 作为保卫连长的他返回蒋介石处,并表示此战已败,覆水难收,赶紧跑路吧。

蒋介石自然不会不懂,让陈赓去组织‘反攻’,算是他这总指挥亲自督战的最后倔强。见事不可为,子弹也正嗖嗖地从耳边飞过,也就和陈赓一道跑了。可能是办公室坐久了体力不支,也可能是跑着跑着觉得有点不好看,反正蒋介石最后说自己跑不动了,陈赓听闻,无奈背起蒋介石,又跑了几里地,才算脱离险境。

蒋介石背叛革命后,陈赓直接离开,投入我军的革命事业当中。「救蒋」这件事,还经常被他拿来当做笑点,也算是一种‘舆论武器’。当有人问他,如果不救蒋介石,不就没现在这么多事了吗?他也总是风趣地回到:「那他不就成了革命烈士吗?」

由于「救蒋」与自身特点,很快便有说法为:「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快不过陈赓的腿!」陈赓的腿挺出名,然而敌人都不知爱护,这双腿受的伤也最多。

1927年8月1日,陈赓参加南昌起义。8月24日,在会昌战斗中左腿负伤,这场战斗十分严酷,说当时情况是「九死一生」,也不为过。由于实力差距与战事不利,部队损失很大,作为指挥官的他只好下令后撤,然而他撤退得很不「顺利」,战斗过程中,三颗子弹嵌入陈赓左腿,如此,自知难以逃脱的陈赓喝退警卫,让他们赶紧逃命,自己则是作势一倒,在身上蹭了一身血,眼睛一闭假死起来。来打扫战场的敌军,见他这个样子,踹了一脚后也就离开了。

虽然死里逃生,之后被返回的队员救了出来,但陈赓腿部的伤势也已经到了难以拖延的地步。在通过香港秘密前往上海后,陈赓进牛惠霖骨科医院治疗腿伤,本来见伤势很严重,院长牛惠霖决定亲自为其诊治,但发现是枪伤,又觉得此人身份可疑,便不愿出手。无奈陈赓只好说明了身份,听说后牛惠霖立马为其施救。

原来牛惠霖是宋庆龄的表弟,表姐曾经跟她提及过陈赓。在听闻陈赓住院后,宋庆龄特地前往医院看望, 不仅送来了药物和安排看护,还帮助陈赓躲过国民党的搜查。

在上海养好腿伤后,陈赓也就顺势在上海中央特科工作,化名王庸。之前他就因

为性格活泼,广泛交友,被党中央派往苏联学习政治保卫工作和群众武装暴动经验。后从苏联返回国内的他,在北伐运动的时候,被任命为在北伐军第二方面军担任特务营营长。也算是陈赓将军的一种「特长」。

地下工作者的任务是艰巨的,也是困难的,但陈赓完成得很好。不过这段经历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1931年, 顾顺章 叛变,9月份,陈赓被派往鄂豫皖红色区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13师318团团长。

在战场上,陈赓的军事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刀剑无眼,一次在在新集西北胡山寨的战斗中,陈赓腿部再次负伤,这次换成是右腿。

无奈之下,1932年11月,陈赓再入上海,又进牛惠霖骨科医院治疗腿伤。不过这次的运气明显没上次好,很快因有人告密而被捕。

如此,陈赓将军的「神腿」可谓饱受磨难,在医院同护士吹牛的时候也说到:「那些王八蛋嫉妒我腿快,不打断还不甘心,可惜我这是神腿!」

是不是被人嫉妒还不知道,但得知陈赓被捕消息后的蒋介石,的确很不甘心。他对作为黄埔一期学生,曾担任过自己警卫的陈赓加入共产党一事,不说耿耿于怀,也是念念不忘。得到再见的如此良机,哪能错过。

在监狱中,两人见面,蒋介石板着脸开口道:

「陈赓,你瘦了很多啊!」

陈赓笑了:「 瘦吾身而肥天下,这是你在黄埔军校时候教导我们的呀。我看蒋校长也瘦多了,身为一党一国领袖,你瘦了,但是天下却更瘦,这是为何呀?」

蒋校长可能也不知道,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瘦了,于是换了个话题。表示以往虽然你犯了些政治上的错误,但只要肯回心转意跟着我干,还是能给你个好前程的。

对此,陈赓表示拒绝,他关注的更是国家与未来的前程。

道不同不相为谋,蒋介石小没面子,说了几句场面话就走了。

虽然蒋介石不想放虎归山,对待「异己」手段又毒辣凶狠。但陈赓身份特殊,不仅仅救过自己的命,还是黄埔一期的有名学生,这对于依仗与把控「黄埔集团」的蒋介石来说,如何处理陈赓成了一个难题。加上陈赓交友广泛,有许多在黄埔时同他关系不错的学生联名求情, 宋庆龄得知消息后也给蒋介石来电,劝他放了陈赓,并发动媒体制造舆论压力。

蒋介石也就冷处理了。

杀是不好杀,蒋委员长还是比较注重人设的。但一直关着吧,可能哪天就被政敌拿来弄自己,而且养着也有点吃白饭。不过直接放了,那还是不愿意的。

可能感受到了蒋校长的纠结,在被关了一个多月后,好学生陈赓就自己跑了,很快,就同营救人员汇合。

面对陈赓之后的战绩,很难估计蒋校长到底会作何感想。

在新中国的授衔仪式上,毛主席为陈赓授予「大将军衔」,并开玩笑地说道, 「跟着我干,比跟着蒋介石干要强吧!蒋介石他给不了你「大将军」。

胡志明之所以「指名」陈赓,当然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能征善战,更重要的是,他比较「合适」。

在渡江战役过后,我军大势已定,但当时桂系军阀白崇禧的部队尚算完整,急需一场手术来解决这个「沉疴旧疾」。陈赓便是参与其中。并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白崇禧狡猾多变,极善避实就虚,不愿与我军展开正面决战,为了抓住白崇禧的主力,迫使其展开决战,指挥决定采取「大迂回」战略,最终成功,歼白崇禧主力于广西一带。

由于我国南方广西一带地理位置上与越南更为接近,自然环境也就更为相似,有过在此环境下作战胜利的经验,胡志明自然也会对陈赓更有信心, 加上多年抗战以来,陈赓的善战已广为流传,其幽默风趣也为人所耳熟,可以更好的协调组织工作,最后便是与胡志明在「大革命」时便已结识,由此便出了这次「点将」。

而到了越南做军事顾问后,一向喜欢开别人玩笑的陈赓,却发现自己也被「开了玩笑」。

在一次与法军的战斗中,由于提前截获了法军的电报,知道法军的一处行军路径与大致时间,陈赓意识到这是训练埋伏战的好时机。部队很快下发了命令,一只小队前往了指定地点进行埋伏。可结果因为天降大雨, 这支小队未经指示直接撤回了 。这让陈赓将军不由的大发雷霆,军纪一向是建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支合格的部队,其纪律必然要严明。直接撤回这一举动,对外来说是错失战机,对内而言是不尊命令。如此松散与随意,这自然让习惯了我国解放军的陈赓感到了诧异与离谱。也下定决心在这方面下功夫。

然而很快陈赓就又知道了一件让他无语的事情---法军因那天下大雨,根本也就没走

不难理解此时「被开玩笑」的陈赓的抑郁。

但如果只是这样,陈赓自然不会在日记中写下:「 越南和法帝真是一对绝妙的对手,两方的战斗力不相上下。 」毕竟越方部队虽然奇怪了点,但法国部队因为下雨而临时调整,到也不能算离谱。

另外的战斗也同样能带给陈赓这种感受。

在中国军事顾问团进入越南后的第一战,便是「东溪战役」。

此战中,13000名越军进攻500名法军一天一夜,不仅伤亡800多人,另外三次被法军击溃,其中有一支部队已经攻进城中,但由于后续部队没能跟上,未经请示就又退了出来!

陈赓自然火大无比,越军的装备经过援助,并不比据守的法军要差,在强大的装备支撑面前,依旧拿不下法军这个可以说是最薄弱的防守点!
(图十四陈赓)

无奈第二天下了强令,必须拿下东溪。 结果又是苦战了一天,前线部队甚至询问能不能撤退。陈赓都快被气笑了,但他也真的很好奇越军是怎么做到的!再一问,原来越军各方根本没有同时发动攻击,而且还多点开花,乱打一起。 陈赓赶紧提议必须从南北两方,同时发动进攻。

得到了具体意见的指点,越军终于在次日10点攻下东溪。

顺带给出战报,歼灭法军800人。陈赓看的人都懵了,法军不是总共才500人吗?后经过核算,法军的确只有500,越军在上报的过程中搞错了。

虽然对于战争胜利有着无限担忧,但陈赓还是开始令部队执行下一步行动。

东溪其实只是给越军练手的一处地方,虽然没想到这么艰难,但作用可能还是起到了的。除了, 进攻东溪更多的是为了之后的埋伏作战。

按照之前预定的战术,拿下东溪,敌人有来援与不来两路。来的话正中下怀,此战的目标其实就是援军。如果不来,则可依东溪火速进攻七溪,并可围攻高平。

高平对于越南之战而言,有着决定胜负的地位。若受围,敌军主力会被引出,可对其徐徐歼灭。

埋伏的越军早已部署下去,但法军见东溪被攻破后,迟迟没来,难道是计划被识破了?漫长的等待让埋伏的越军也心生不满,过了这么久,竟然还没人来? 陈赓虽然心中有所犹豫,并在此时感染了 疟疾, 但还是坚持意见,让埋伏继续下去!

果然,9月30日,迟迟未动的法军终于集结3000多部队,准备收复东溪。得到消息的陈赓心中一喜,埋伏多时的308师正在等着他们呢!然而战斗开始后,又向着奇怪的地方跑偏了。

308师一万人居然没能迅速的完成合围,反而被法军凭借火力优势迅速的占领了一个山头,让战事又僵持住了。

陈赓不由得百思不得其解!为啥啊?

原来,见法军迟迟未来,自己军粮将尽,师长竟然未经通报便指挥一半士兵收粮食去了!陈赓无话可说,只能让人赶紧把部队拉回来,并且非常担心这三千法军溜了, 这会给战局造成难以预估的影响。

而让他同样费解的事情也发生了---法军一动不动,就占据着山头,等待救援。事实上,越军的集结速度极慢,围攻的兵力也不算多, 只要法军早点发现或者尝试下突围,很有可能直接就跑了,乃至打一个漂亮反伏击战。 可他们就是蹲着。10月2日,越军没有动,法军也不动。两方一枪未开,奇怪的静坐战在远东再次展开。

这也是为什么陈赓将军在日记里写道:「每次都是摆着挨打的架子。」

最后,这支法军部队还是与高平城里来合军的2000法军一起,被分别包抄歼灭了。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说是战局战略全都大优的情况下,交战四日,越军的武元甲竟然主动命令部队停止了进攻,理由竟是这么久都没全歼法军,士兵疲惫,准备撤退。

陈赓不由得大怒,我方累敌方就不累吗?拿到这种优势还不把战斗拿下?并直接表示: 这样的仗都不想打,那就别打了。我走还不行吗?

在陈赓的坚持下,武元甲最终还是下达了总攻命令。

最后,这场边境战争,越军以伤亡1720人的代价,歼敌8000余人,拿下此战的最终的胜利。

因为另有安排,陈赓此时被中央派往朝鲜作战,虽然胡志明,武元甲多次挽留,但毕竟是已经决定的事情了。

陈赓虽然离开,但我国的军事顾问团依然留了下来。在越南彻底全境收复后,才陆续返回。

虽然战争过程中有着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陈赓将军依旧拿到了最后的胜利。他在怀疑与否定中,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坚持自己的想法的行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