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世界文明史】文明的边疆:唐王朝与周边的关系如何?

2024-07-24历史

粟特化还是突厥化:安史叛军集团的文化面貌

01

西域地区_长袖善舞的粟特人

西域地区在东亚的历史上一直扮演着一个特殊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汉代,中原王朝通过西域和其他文明建立起了联系,并且开通了途经西域的丝绸之路。在此之后,西域就是中亚、西亚和印度商人和货物进入中原的必经之路。随着人员的流动,各种宗教、艺术也随之传入,西域成为了连接东亚文明和西方文明的重要枢纽。

在汉朝时期,因为北方匈奴的威慑,再加上交通的限制,中原王朝和西方各国的联系还算不上十分紧密。到了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真正迎来了它的繁荣时期。

当时西域地区生活着很多民族,包括匈奴人、回鹘人、柔然人等等,这些人时而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王国,时而依附于中原政权或者北方的游牧政权。在各个草原族群之中,还活跃着一个特殊的族群——粟特人。

粟特人来自伊朗高原东部,属于波斯人的一支。 他们以善于经商而闻名,长期活跃在丝绸之路上。

为什么说粟特人特别呢?我们熟悉的草原游牧民族是什么样子的?勇猛矫健、军事实力强悍,对不对?但粟特人却不是这样。在众多的草原族群之中,粟特人的军事力量是最弱的。粟特人之所以能够在强权中生存下来,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部落很依赖粟特人带来的各种商品,另一方面也因为粟特人长袖善舞,消息非常灵通,能和丝绸之路上的很多政权打好关系。

此外,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匈奴、突厥还是辽、金,他们都曾经建立自己的政权。但粟特人并没有。粟特人从没有建立过一个统一的国家,更多是在从中亚到西域的丝绸之路上建立了许多商贸城邦。这种模式放在中世纪时期的西欧,或许更容易理解,但在东亚的大地上,粟特人的确可以讲是独一份。

也正因如此,粟特人成为了西域的一个关键的代表,想要了解西域,粟特人的故事,你得了解一点。

当然,西域是一个很大的地理范围,粟特人也只是很多族群中的一类。唐宋时期,西域和中原王朝的关系,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得多。

在唐代直接管理西域期间,当地的文化和宗教迅速传播到中原地区。同时,来自西域的各族人开始进入到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关中地区,甚至很多人在朝廷里做官。后来主导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他的父亲就是粟特人,母亲是突厥人。而且,安禄山对部下的管理,也并非是中原王朝那种上下级的管理方式,而是通过把胡人亲兵收为养子,让他们听命于自己。

在安史之乱后,唐帝国实力大减,不仅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而且要依靠当时的草原族群回鹘,帮助自己平叛。而回鹘则趁机取得了西域地区的统治权。事实上,在唐最后的一百年里,一直要靠西边的游牧部落的军事力量帮助维持政权,早先是靠回鹘,后来是靠沙陀。因此,西域对唐帝国来讲,不仅是商业通道,更是支持政权的力量。

唐之后,中原进入到五代十国的混战时期,长达半个世纪。五代中除了建立后梁的朱温是汉人,建立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以及十国中的北汉政权的,都是来自西域的沙陀人。建立宋朝的赵匡胤虽然是汉人,但早年也任职于沙陀军事集团当中,而他手下主要的部将们或是沙陀人,或任职于沙陀军事集团。

请注意,这倒不是说宋朝是沙陀人建立的,但是这一历史事实足以反映出,当时西域族群对中国政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事实上,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沙陀人已经接受了汉文化,和汉人已经没有太大区别了。

到了宋朝,中原政权虽然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但是它依然控制着河西走廊,没有放弃与西方文明的贸易。

当时,控制西域的是回鹘人建立的高昌回鹘,以及突厥人建立的伊斯兰化的喀喇汗国。这两个政权和宋北边的辽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往来。在金灭辽之后,辽皇室的后裔耶律大石带领一部分契丹人和汉人到了原西域地区建立了西辽,并且吞并了那里的喀喇汗国和高昌回鹘,疆域一度扩展到了里海地区。

不过,虽然建立西辽的是来自中原王朝东北部的契丹人、汉人和其他民族,但是西辽疆域内大多数人则是使用波斯语的塔吉克人,使用突厥语的回鹘人和大量的游牧部落,契丹人和汉人反而成为了少数民族。

02

吐蕃

说到吐蕃,第一反应就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根据当地的传说,吐蕃王室崛起于西藏山南地区的雅砻河谷,在松赞干布之前,已传承了20多代了。但是因为在松赞干布之前,吐蕃并无文字记载,因此那些传说难以考证。在松赞干布统治期间,他派遣使者向印度和中原王朝学习,正式开启了吐蕃的历史。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公元634年,松赞干布派使者访问唐朝,听闻突厥和吐谷浑都迎娶了唐朝公主,于是他也提出要迎娶一位唐朝公主为妻。唐朝一开始拒绝了松赞干布的要求,松赞干布听闻后,直接率大军逼近唐朝边境松州西境,用武力逼婚。

最终,唐军在对战吐蕃的战争中获胜。松赞干布见唐朝强盛,便改为和平求婚。于是就有了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故事。当然,文成公主并非唐太宗的亲女儿,而是一名普通的宗室女子。

松赞干布在位期间,吐蕃与唐朝关系良好,并结为盟友。此后,吐蕃日益强大,开始与唐朝争夺西域的控制权,屡次发兵攻打唐朝的安西四镇。唐高宗咸亨元年,也就是公元670年,吐蕃大败唐军,从此控制了青海湖地区,并和唐帝国争夺陇右和河西走廊,力图控制丝绸之路的贸易。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进一步衰落。吐蕃趁机攻陷唐都长安,并扶持了一个唐朝的傀儡皇帝。

不过,由于吐蕃士兵不适应长安夏秋之季的酷热天气,军中瘟疫流行,再加上唐朝各地的勤王部队纷纷逼近关中,于是吐蕃军队在仅占领了长安15天后就撤军。此后,双方几乎每年都有或大或小的战争,而唐王朝总的来讲输得多,赢得少,丧失了大量的领土。

可以讲,9世纪前后,是吐蕃政权最强盛的时期。此后,唐王朝虽然也极速衰落,但吐蕃衰落得更快,内乱频发,最终在公元877年政权被推翻。

03

南诏

到了唐宋时期,东南亚全面进入到文明社会,原来很多部落联盟变成了国家,并且受到东亚的中华文化和南亚的印度文化双重影响。在今天的云贵高原和东南半岛北方,生活在那里的六个大的乌蛮部落,也就是「六诏」(分别是蒙舍诏、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和施浪诏)进入到文明社会。

南诏古城

六诏各民族,是今天云贵地区彝族、白族等民族以及越南、老挝和缅甸一些民族的祖先。后来,以洱海为中心的部落发展壮大,主动派遣使者前往唐朝,成为了唐的被保护国。由于它在唐朝的南边,因此这里也被中原人称为南诏。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738年,南诏在唐王朝支持下兼并其他五诏,晋封云南王,国号大蒙,但是中原王朝在习惯上仍称它为南诏。次年,南诏迁都太和城,也就是今天的大理,称臣于唐朝,被唐玄宗册封。

因为当时唐和吐蕃经常大战,因此唐争取到和吐蕃接壤的南诏的支持,对于稳定西南的局势非常重要。

到了唐玄宗的晚年,唐朝依然想用武力进一步控制南诏,并且主动发动了攻打南诏的战争。但可惜的是,此时唐王朝的国力已经不能和鼎盛时期同日而语。在这一次对南诏的征战中,唐王朝以惨败告终。唐军事上在南诏的失利让安禄山看出唐王朝已是外强中干,很快起兵造反。

此后,南诏和吐蕃结成了联盟,多次对唐作战并且获胜。但虽然在战事上,南诏始终胜多败少,但问题是南诏国体量较小,常年战争很容易拖垮国内经济。因此,最后南诏反而因为和唐的年年战争,几乎和唐王朝一道亡国了。在南诏之后,南诏一个世代为将的段氏家族建立了大理国。

最后对大理国做一点补充,你可能在金庸先生小说【天龙八部】中,听过大理国的故事。这部小说里很多人名是真的,但是故事和历史并不相符。比如在小说中,宰相高泰明是个大忠臣,但历史上的高泰明其实是曹操一样的权臣,段氏皇帝反而是高家的傀儡。事实上,历史上的段正明就是被高泰明所废,他弟弟段正淳被推举为大理皇帝,但高泰明自己依然掌握实权。

大理段氏是傀儡

04

总结

中原王朝西边以及西南各地的政权,在唐宋时期的发展情况。当时,西域不仅是唐王朝的贸易对象,在中后期更是支撑中原王朝的政治力量。和西域地区的政权相比,吐蕃和南诏的命运更紧密地与中原王朝绑定在一起。在唐朝鼎盛时,他们派遣使者前往学习,在唐王朝衰落的时候,虽然双方互有战争,但后来随着唐王朝一同走向覆灭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