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49年上海刚解放,李克农密电陈毅:务必要找到名叫李静安的同志

2023-12-30历史

1949年5月27日,大上海终于迎来了解放,陈毅市长带领着机关同志与人民解放军浩浩荡荡地进入城区,迎来了上海各界的一致欢迎。

战争后的和平,对军人或是市民都弥足珍贵。

图|解放军进入上海市区(旧照)

上海解放后,建立政权、维护治安、肃清敌特、恢复经济等等事宜可谓极其繁巨。

否则中央也不会把陈毅与粟裕这两位三野悍帅留此坐镇,尤其是陈毅将军可谓是军政皆能,负责总领上海的一切事宜。

5月30日,上海仅仅解放三天,一切工作都还在紧锣密鼓地布置着,可陈毅却突然亲自下令给上海市公安局,让他们找一个名叫李静安的人。

言辞中极尽重视,上海市局自然十分重视,尽可能的出动力量大力调查。

图|陈毅出任上海市长(资料图)

这不免让人疑惑,李静安其人到底有何不凡,能得陈毅市长如此重视,在这样的一个紧要关头下令给市局尽力查找。

当时,陈毅是以「军管会」的名义,向上海市局发布的第008号电令:

「兹于1937年冬,延安党中央派往上海地下党工作之李静安同志,去向不明,特劳查。」

从这份电文中,我们便可以大体知晓,陈毅下令所找的李静安,乃是1937年便派往上海的一个地下工作人员。

并且似乎一直都是从事这项使命,不久前仍旧活动在上海,而今却骤然失踪了,于是才下令给市局尽力查找。

图|1949年5月上旬,国民党当街处决共产党嫌疑犯(资料图)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是时任中共中央情报部代理部长李克农,亲自致电给陈毅让他代为寻找,称其对组织无比重要。

若活着速速送往北平,中央已准备委任其担任为建国后的第一任邮电部部长;若是不幸牺牲,也要尽可能找到其遗体,妥善安葬并照顾其家人。

命令下达后,市局的同志虽有所疑惑,可一点也不敢轻视,连忙去查找线索,很快便找到了李静安的妻子——裘慧英。

这也是一位长期在地下工作的同志,与失踪的李静安已然搭档多年,为组织付出良多,这会儿身份已然解密,正在大力地寻找着丈夫。

图|19858年以李白和裘慧英为原型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裘慧英告诉市局同志,说丈夫本名叫李白,李静安是来1937年来上海潜伏时所使用的化名。

1948年12月30日被敌特所捕,数月以来遭受了种种酷刑,可总算是人还活着。

1949年5月7日时还曾去狱中看望过丈夫,随后不久丈夫便仿佛人间失踪了,简直就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自己已然寻找良久,却没有任何线索。

按照当时国军败退前夕的残忍手段,按理来说应该是被处死了,而确实也有许多被捕的同志遭遇了这样的厄运。

图|国民党当街处决共产党嫌疑犯(旧照)

有千余具烈士遗体先后在闸北宋公园、虹桥公墓、普善山庄等地被发现,裘慧英曾去一一辨认过,却始终没有发现丈夫的遗体,不免抱了一丝希望。

这个过程无比难熬,每每检视着那一具具遗体,裘慧英受冲击的不仅是视觉,更是心理上的冲击。

一方面想要找到丈夫,让他得以入土为安;一方面却怕找到丈夫,一天没有找到,人就可能还活着,说不定还有重聚的一天。

上海解放的那一天,裘慧英的心中无比激动,只因为这里面他们夫妇为此付出良多,是他们托付上身家性命的信仰所在。

图|上海市民们冒雨走上街头,与入城战士热烈握手(旧照)

而今眼见云开雾散、柳暗花明,可那个最应该与自己一道去见证的亲人同志,却仍是无踪无影。

市局同志在得知这些情况,对裘慧英好一番劝慰后,正式展开了上海寻人大作战,人民公安的力量自然要比裘慧英单枪匹马大。

不久,即得到了一条重要线索:那是一位蓬莱分居的留任警察交代出来的:

1949年5月7日傍晚时分,有一位身穿长衫、双脚受创的中年囚犯,被提上囚车押解去了杨思一带执行死刑。

而这两点,与裘慧英所交代的,最后一次见丈夫李白的状况颇为相符。

图|上海军民(旧照)

根据这一线索,通过走访杨思地区的群众,6月20日于一块杂草丛生的荒地中,挖出了12具烈士遗体。

经裘慧英前去确认,发现那具身穿长衫、伤痕累累的遗体,正是自己苦苦寻找而焦灼万分的丈夫李白,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淌,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出凶手为丈夫报仇……

就这样,李白同志牺牲的消息得到确认,陈毅与李克农以及其他的很多同志都悲恸不已。

陈毅在给李克农的回信中写道:「血债要用血来还!残害李白烈士的反革命分子,我们定要向他们讨还这笔血债!」

李白的死为何能让李克农与陈毅这样的大人物耿耿于怀,他为新中国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图|李白烈士墓(资料图)

让我们走进这位不朽的烈士璀璨的一生,看看那个时代下的人们为了迎来黎明所做的努力。

1910年5月,李白出生在湖南浏阳的张坊镇板溪村,父母都是为地主当牛做马的老农民。

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很紧巴,可还算勉强过得去,父母尽可能地节俭攒下一点钱,便用作李白读私塾的费用。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李白小小年纪就懂得体谅父母的不易。

13岁的时候,母亲积劳成疾不幸病逝,家中尚有年幼的弟弟妹妹要照顾。

图|民国时期的农村孩子(旧照)

李白不得不辍学在家,担负起了小保姆的责任。

上山砍柴、为全家洗衣做饭、照顾弟弟妹妹的安全等事,都系在了李白这个小男子汉身上。

待弟弟妹妹稍长一些,被父亲送去了「乾源裕染坊」当学徒,这儿距离他家有十多里远,繁重的体力劳动让他没有精力和时间能时时回家,这倒还罢了。

可是老板和师傅那不分青红皂白地打骂,令他满心委屈、苦不堪言。

这一年,毛主席也在湖南老家活动,一度将革命搞得声势浩大,李白所在的浏阳县,自然也被这股进步之风吹到。

图|【觉醒年代】中青年毛泽东组织进步运动(剧照)

共产党是为老百姓谋利的队伍,其吸引力自然不用多说,而少年人往往一腔热血,没有什么顾虑,选择跟随心之所向。

李白便是如此,他想要反抗这现实的不公。

他希冀能让更多贫苦乡亲吃得饱、穿得暖、医得病,便大力地响应着当地的革命活动。

在农协运动中表现得极其出色,很快便被吸收入党,而这时他仅15岁。

1927年,跟随队伍参加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在起义队伍被迫离开后,仍留在家乡动员了许多青少年一块加入革命队伍。

图|【秋收起义】(油画)

1928年7月配合红军成功夜袭张坊的反动组织,成功实施了一次武装暴动,被任命为少年先锋队队长。

1930年8月,成为光荣的工农红军中的一员,在红四军通信连中担任战士,随部奔波战斗于浙赣边诸地,因表现不俗仅在1年后便成为了连队指导员。

在屡次反围剿中,红军由于通讯的缺失,屡屡陷入被动,我军早就有心培养自己的通信人才,进而搭建出自己的情报通信网络。

这一想法在1931年1月得以实现,凭借我军缴获而来的一些设备,以及有限的几位技术骨干,建立了中央军委直属的无线电学校(后来发展延革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图|毛主席、朱老总接见王诤和刘寅等无线电通信工作人员(油画)

同年秋,李白被选派参加了该校的第二期培训,凭借着不错的天赋与不懈的努力,在很短时间内便熟练掌握了收发报技术,以及一些基础的电台知识。

毕业后被分配至红5军团任电台台长,后调至共13军任无线电队政委。

李白在红13军的时候,和大伙打成一片,把同志们当成兄弟姐妹般去呵护。

一米八的一个大个子,经常操心的却是为战士编草鞋、为病员端水送药等「小事」,被大伙戏称为「老婆婆政委」。

李白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把自己在无线电学校的所学,以及在工作中的所有经验,传给了红13军乃至红5军团的诸多通讯战士,让两部的无线电通讯事业逐渐发展起来。

图|红军的第一部电台(资料图)

长征的时候,李白带着红5军团100多人的无线电队伍,可谓遭受了极其严格的考验。

当时红5军区担负的是后勤任务,李白所部既要负责与各部的联络,还需要保护、运输所有的器械,在面对敌军的大肆进剿时颇为不容易。

李白操心劳力,在吃饭上却与大伙一般,有一顿没一顿的,但凡有点好东西也要先紧着伤病员。

没有多久便熬得颇为瘦削,领导眼看这情形颇为不忍,便配了一匹马给他,可李白却从来也没骑乘过,不是用来托设备,就是让给了伤病员骑乘。

图|红军战士(旧照)

那段时间,李白经常讲的是这样一句:「只要我们在,那么电台就在,电波就不能中断。」

为了这句话,他曾在贵州茅台村,为了保护设备不顾生命安全,面对敌机的轰炸,以机枪打中过敌军一架飞机,一时成为了红军中的大名人。

全面抗战开始后,李白没能如愿奔赴去抗日前线打鬼子,而是接到了一个秘密任务——潜伏去国统区设置秘密电台,为打破国民党集团设置的联络壁垒去做出努力。

李白可从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一直想的是光明正大地去与敌战斗,轰轰烈烈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接到这样的任务自然是满心不情愿,可组织所遇到的困境他也心里有数。

图|红军战士(旧照)

入党之初所立「听党指示」的誓言言犹在耳,作为一个真心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革命者,一切自然以组织的需要为第一前提,至于自己的种种好恶且放一边吧!

1937年10月,李白化名作李霞,去到大上海住进新闸旅社,与当时八路军驻沪办事处主任李克农取得联系后。

李克农派遣了机务员涂作潮和交通员王少春,三人合力开展我党在上海地区秘密电台的建设工作。

当时上海即将沦陷,要在战火纷飞中的大上海,购买到相应的零部件、找到合适的布设点,都很是不容易,可在同志们的同心同力下,一切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图|老上海街头(旧照)

这之间,李白为了适应李霞这个富家子弟的身份,更好地把自己掩护起来,不得不从头学起,从吃饭、喝茶,到跳舞、交际等等。

李白硬是拗着性子把自小养成的生活习惯,一点点地给改掉了,出落得越发像个上流人士。

起初一段时间,李白心里还是有障碍的,他对同志们曾如此说过:「我的战友都在前方流血战斗,可是我却在这里过着奢侈的生活,我的心不安啊!」

可在大伙的劝解下,他放下了心里的包袱,真正去接受当下的一个身份,只因为这地下战斗同样无比重要。

图|日军在上海街头扫荡(旧照)

同年11月12日,日军用枪炮和战机轰开了上海的大门,宛若一群强盗般进入了上海,八路军办事处只得转入地下,这让搭建电台的进程有所受阻。

可是,李白等人并没有因为重压就停止,更加谨慎小心布置着、准备着,终于1938年春将我党在上海的第一部电台布设成功。

由于是临时拼凑的电台,且日寇对上海的管控极其严格,问题出现得颇为频繁,比如电台工作的时候电键和灯光不稳、电台频率容易出现波动、上海距离延安距离较远传输不易等。

可这些并没有难倒李白和涂作潮,他们反复摸索与试验,终于找到了一条解决之道:利用收音机的天线做掩护,在敌人侦察较轻的凌晨发报。

图|【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为了尽可能的做到隐秘,李白每晚开始工作之际,便把房间里的25W灯泡换成5W的,再以黑布蒙起,再给电键上贴上小纸片,让光线与声音都不致传出。

就这样,一座来往于上海与延安的「空中情报桥梁」得以搭建成功。

中央通过上海这个中转站,将有关指令可以最快地传往各地,而上海也能将各部的情报尽快地发往延安。

1939年5月,李白居住地出了点问题,需要另择地以搭建电台。

当时负责领导上海情报事业的龚饮冰同志,在物色好新的所在后,觉得有一点颇为不妥。

图|【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那就是李白此时已然29岁了,又多是以上流人士的身份来活动,可却是依旧保持着单身,这不免让有心人存疑。

龚饮冰决定物色一位政治可靠、能力也强的女同志,来到上海扮作李白的妻子。

这样不仅能避人耳目,还能帮助李白更好地完成任务。

经过一番挑选后,在沪活动多年的青年女工裘慧英同志,荣幸成为了李白的「妻子」。

在新的据点中,李白与裘慧英开始了男女搭配的生活与工作。

图|李白与裘惠英的假结婚照(旧照)

李白大裘慧英7岁,又早早地投身于革命斗争,比她要成熟很多。

因此在生活中颇为照顾她,裘慧英同是贫苦出身,12岁即来上海讨生活,也不是那种难伺候的主儿,两人在生活中很是和睦。

而工作时,李白但凡到了发报的时候,裘慧英都会去门边或窗口站定,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但凡有一点异常,立马通知李白暂时停止手上的动作,并快速把家当收拾起来。

为了保证情报员的安全,他们会装作平常的夫妇一样,去到接头地附近散步,把中央的密电交给情报员。

图|【李白烈士的故事】(连环画)

后来,需要李白经手的情报数量大增,往往需要忙碌个大半夜,而这时裘慧英依旧坚守着自己的所在,还会为李白尽可能的准备一些吃喝的东西,让他保持精力。

这样默契的长时间相处下来,两人都对彼此产生了爱意。

经组织批准后,于1940年秋,结为了真正的夫妻,可是他们的使命依旧,需要冒着极大的风险为组织在敌人的高压下工作。

1942年7月,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打开了所有的爪牙,不再容忍太平洋地区有其他任何势力。

对于英、美、苏、法等诸多外来者不再客气,原来相对安全的租界也不再安全,被日寇以强势所统治着。

图|日军与英国士兵街头对峙(旧照)

同年中秋节的前一天夜晚,李白依照往常向有关方面发报,妻子站在视野开阔处警戒。

两人已经十分警惕,还是被日军更新过的无线电雷达侦测设备,给察知了准确方位所在。

数十个日本宪兵和便衣特务,翻墙闯入李白家中。

裘慧英迅速警惕提醒,几秒钟之内,李白将这台「特殊」的电台拔掉几串线圈,插上接线管,藏了起来。

可还是被来人给翻了出来,李白夫妇声称这只是一台收音机,日军自然不会相信!

图|日军对李白威逼利诱(剧照)

日军派了许多专家对这台「收音机」进行检查,均得出结论这台「收音机」没有收报功能,不能作为电台使用。

其间李白夫妇被日寇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威,让他交代是为哪方办事、办了哪些事、再供出其他人员,李白抵死不从。

敌人便把裘慧英叫来,让她亲眼目睹丈夫的惨状,从她这儿打开突破口。

可裘慧英也是信仰坚定的女子,哪怕心中无比痛楚,仍就与丈夫事先约定好的言辞,谎称是民间商业电台。

图|日军严刑逼供(剧照)

调查没有结果,口供也没能得到,敌人一时也颇为无奈。

在党组织的大力救援下,裘慧英一个月后出狱,而李白也在半年后得以恢复自由,可却仍被敌人时时监视。

哪怕一心想为组织做贡献,可也实在是有心有力却没那条件啊!

这时候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威势已经不如前期,在中国战场上更是频频吃瘪,明眼人都能看出侵华日军的末日不远了,而最害怕的自然是那些汉奸。

汪伪「76号」的特务也一样,他们为了争取出路,找到李白让他秘密担任与重庆联系的报务员。

图|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通信兵(剧照)

李白请示了党中央,之后借着这个机会,李白化名李静安利用国民党的电台继续原来的使命。

1944年秋,李白被安排去到了浙江一带,在华中情报局的领导下,以李静安的身份游走在浙江与江西各地。

明着是为「76号」奔波,实际上却是为我方持续的传递着情报,为我方高层在抗战后期掌握战场上的主动出力甚巨。

1945年10月,抗战胜利后上海已然基本平静下来,在组织的安排下夫妇二人回到上海,负责重新建设电台。

图|南京路上悬挂欢迎人民解放军入城标语(旧照)

当时,国共虽已展开和谈,可明眼人都知晓这只是蒋介石的缓兵之计,背地里安排特务不惜一切侦察我党的明暗势力。

这之中自然包括重中之重的电台,是以这份使命较抗战之初一点也不轻松。

1946年6月以后,蒋介石无耻地背叛了和平谈判的成果,发动了再一次的国共内战,我军展开的艰难的图存与反击之战。

在这场决定党与国家命运的重要战事中,李白夫妇所组建的电台,为传输有关情报提供了重要渠道,简直就是我军的千里眼与顺风耳。

图|解放军后方电台(旧照)

辽沈战役中,李白将敌军意图通过海运增援、从葫芦岛登陆的情报,及时地传递给了后方,让我在辽沈战略制定上有的放矢。

淮海战役中,黄维兵团北上增援之消息,亦是经李白之手传达,让我军有了充分的准备。

可惜的是,淮海战役即将迎来胜利的时候,李白于1948年12月30日凌晨却被反动派给逮捕了。

这是曾炮制「北平谍案」的重要人物叶丹秋的再一次出手。

然而,李白可不是立场不坚之辈,正如他曾对妻子所言:「一旦被捕,绝不能使党的利益有丝毫损害,不能连累任何同志。」

图|【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白通过电台向同志告别(剧照)

为此,他面对反动派的种种恶毒手段,始终不曾屈服,在1949年5月7日上海守军即将败走之际,被反动派给无情杀害,时年仅39岁。

1950年9月18日,潜藏极深的叶丹秋,被人民公安抓捕归案,于次年1月经公审判处死刑,当即执行。

惨遭毒手的同志们终于大仇得报,可以安息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