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52年原兵团司令降为军长,3年后本应授少将,毛主席:必须是上将

2023-12-09历史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5年8月,在全军授衔仪式前夕,中央军委初步拟定的授衔名单被送交到了毛主席的手上。

看着名单上的一位位熟悉的名字,毛主席不禁感慨道:「时间过得真是很快啊,当初长征路上的那些小伙子们,如今一个个都成了将军了。」

在审查这份名单的时候,大部分人所授予的军衔都是十分合理的,然而,在看到后面的时候,一个名字的出现,让毛主席皱起了眉头。

「这个给少将太低了,他必须是上将!」

一旁的军委工作人员听到毛主席的话语,连忙上前看去。

结果,只见毛主席的手指着最下方的一个名字: 陈明仁

看到这个名字,军委工作人员顿时犹豫了起来。

「可是,他毕竟曾经...」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毛主席给打断了。

「不管他曾经做过什么,我们都要凭借功劳和能力来给大家定军衔,要不然岂不是成了跟蒋介石一样的用亲不用贤吗?」

听到毛主席的训诫,工作人员连忙低下了头连声道歉到:「主席说得对,是我们考虑地不周到了。」

那么,这个陈明仁究竟是何人?他为何能够得到毛主席如此的重视呢?

满怀壮志,年少从军

1903年4月7日,陈明仁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市洪源乡洪源村陈家岭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当中。

在那个黑暗而又腐朽的晚清时期,全中国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动乱年代,内忧外患的国家窘境,导致人民生活质量极其底下,大多数老百姓连吃饱饭都是一种难以实现的奢求。

而出生于农民家庭当中,自然是更加的艰苦贫寒了。

不过,虽然童年的时光过得极其艰难,但是却也为陈明仁磨砺出了一颗坚韧的内心。

他知道,穷人要想改变命运,那就唯有读书学习知识这一条道路。

于是,从8、9岁开始,周围的村民们总会在四周的山坡上看到年幼的陈明仁一个人躺在山野的石头上,借助着阳光来读一些从学堂里借到的古卷。

有时候,大人们还会向他调侃道:「陈家伢子这么用功,莫不是将来向考中状元啊?可惜现在清家没了,只能当个教书先生了!」

虽然这些调侃的话语听起来很刺耳,可是却也十分具有现实方面的预想。

1920年,17岁的陈明仁从家乡小学毕业之后,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长沙兑泽中学。

三年之后,陈明仁从学校毕业,虽然考上了大学,但是却因为家里付不起高昂的学费,所以陈明仁只能返回家乡白兔潭小学,当了一名教书先生。

虽然当年村民们的调侃一语成谶,但是陈明仁却也并不气馁。

早在长沙读书的时候,他就亲身感受到了当时那个时代的风雨飘摇,时局动荡、军阀混战、政权割裂、百姓民不聊生。

聪明的陈明仁知道,革命的烈火不久之后,就会开始燃烧起来。

果不其然,一年之后,在 孙中山 的领导下,国共两党迎来了第一次合作时期。

先后在广东创建了陆军讲武学校和后来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

为了吸引全国青年才俊的加入,革命军在全国各地发放招生简介,呼吁广大具有报国志向的年轻人,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

面对着这份呼唤,刚刚20岁出头的陈明仁,深感时机已到,于是毅然决然地辞去了教书先生的工作,告别了亲朋好友,只身一人南下前往广东,参加了军事学院的招募工作。

凭借着过人的身体素质和出众的文化素养,陈明仁成功考入广东陆军讲武学校学习军事理论。

不久之后,黄埔军校创立,他又跟随着同学们转入到了黄埔一期的学员班当中,与 陈赓、杜聿明、蒋先云、徐向前 等人成为了同学。

从这一刻,陈明仁也正式开启了自己几十年的从军之路。

难得的军事人才

俗话说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这句话用在陈明仁身上恰到好处。

由于陈明仁从小就是一个性格坚韧、态度诚恳、顽强坚毅的孩子,所以在进入军校之后,不管是在军事理论的学习上,还是在日常的战术训练当中,他都发挥得极其出色。

这份努力,很快就得到了 蒋介石 的主意。

当时的黄埔军校,虽然是在国共合作时期举办,但是,颇具野心的蒋介石已经开始在偷偷地搞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了。

在注意到陈明仁是个不错的人才之后,专门嘱咐当时担任军事教官的 刘尧宸 要对其「好好栽培,将来以便为党国效力。」

可蒋介石不知道的是,刘尧宸其实当时已经是我党人员了。

于是,刘尧宸将陈明仁介绍给了当时出任政治部教导员的周总理。

当时的周总理,温文尔雅、年轻帅气,又颇具见识和才干,是黄埔军校内最受欢迎的教员,陈明仁自然也是对其十分崇拜。

在对陈明仁考察了一段时间后,周总理觉得这个学生性格坚韧、革命意志坚定、头脑清晰睿智,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

不过,周总理并不想像蒋介石那样引诱学生们选择阵营,而是告诉陈明仁,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持住心中的革命信念,要不屈不挠,这样才能为改变国家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番话语,也让陈明仁铭记于心。

不久之后,陈明仁就在战场上将自己的意志给体现了出来。

1925年春天,黄埔军校的师生们组成了革命军主力,前往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第一、第二次东征。

在东莞战斗当中,陈明仁因为水土不服,发了高烧。

可他轻伤不下火线,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勇敢地冲在战斗前线,带领着一个排的兵力,竟然以下克上,歼灭了陈炯明的一个连,为革命军拿下了一场大胜。

在攻打惠州县城的战役当中,陈明仁从连队里挑选了几名作战意志坚定,能力出众的战士,组成了一支80多人的敢死队。

作为部队的先锋,扛着梯子登上了城头,与敌军在城门楼上浴血奋战,身上受到了7、8处战伤,成功拿下了县城的城门,为主力部队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战斗结束之后,陈明仁已经发烧到了39度,再加上满身的伤痕,筋疲力竭,只能将枪杆子当做拐杖才能勉强站立。

看到这一幕,前来指挥战役的蒋介石也十分感动,他将陈明仁邀请到了全军的中间,当着一千多名士兵的面,将其破格提拔为了营长,并命令全军士兵为其举枪致敬。

而作为军事部长前来参与战斗的周总理,看着眼前这一幕,也为自己的这个学生感到深深的骄傲。

不愿同污合流,遭受排挤

中山舰事件之后,周总理和一众共产党成员都离开了黄埔军校,这也让原本和谐相处的同学们开始走向了各自对立的道路。

像是杜聿明、黄维、范汉杰、胡宗南这些早就受到过蒋介石拉拢的人,自然是选择站到了反动势力的一方。

而陈明仁,虽然并非是共产党员,但是却也不愿意与往日的同学和老师们兵戎相见,他仍然记得当初周总理对自己的那番教导。

于是,陈明仁在毕业之后选择了较为偏远的粤西地区,先后出任了第10师56团团长、第3独立旅旅长、第88师师长等职。

到了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陈明仁带领第88师火速前往华中地区,对蒋介石进行支援。

在这场战斗中,陈明仁从南部迂回向 李宗仁 的桂系军团发动突袭,结果一举抄了李宗仁的后路,让其无法对北边的 冯玉祥 阎锡山 进行支援,这也让蒋介石腾出手来,赢得了此次战斗的胜利。

在中原大战中立下功勋的陈明仁,即刻被调回到了国民党的南京中央。本以为是召回自己,前往北方与军阀作战,可让陈明仁没有想到的是,蒋介石竟然命令他前往湘赣地区,执行「围剿」红军的任务。

眼看绕了一圈又回来了,陈明仁心中十分不满,于是就称病将这个命令敷衍了过去。

这让蒋介石十分不满,于是就在国民党内部对陈明仁进行排挤。

这让陈明仁在之后的数年时间里,都没有再掌过兵权。

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陈明仁才再次迎来了战场上的高光时刻。

屡立战功,弃暗投明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陈明仁出任了第2预备师师长,先后参加了九江保卫战和桂南会战。

在这两次战斗当中,陈明仁利用周围的地形,将部队埋伏在崎岖蜿蜒的山地当中,大大削弱了日军强悍的机动能力,将战线拉长之后,再出其不意地向其薄弱点进行攻击,给予敌人重大的打击。

在桂南会战当中,陈明仁更是配合杜聿明,在昆仑关与日军第五师团进行了为期十天的激烈交战。

一战毙敌4000多人,当场击毙日少将旅团长 中村正雄 ,取得了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攻坚战的重大胜利。

然而,屡立战功却仍旧免除不了蒋介石心中的猜忌。

在桂南会战的战事结束以后,陈明仁被明升暗降,调任为了第71军副军长。在对兵权的实际掌控上面被大幅削弱。

1944年,陈明仁跟随中国远征军参加滇西对日军反攻作战。

在率部度过怒江的时候,陈明仁分析了当前的局势,按照双方兵力布置了包围作战、分割歼敌的战术,一举攻克了号称坚不可摧的松山要塞。

之后在进攻龙山的时候,陈明仁又命令各师组织敢死队,采取昼夜轮番进攻的方法,逐步削减敌人的战斗意志,最终再次攻下龙陵的日军据点。

如此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让协同作战的美、英两国将军都赞叹不已。

不过,即便是在战场上几番立功,只要不跟反动派站在一起,就难免遭受到其他人的「背刺」。

抗战结束之后不久,陈明仁被人告发曾「纵兵抢粮」,结果当即被蒋介石解除了职务。

虽然知道这是别有用心之人对自己的陷害,但是这么多年来,一直遭受不公待遇的陈明仁,也深知其中真正的原因。

所以,他也逐渐对国民党政府丧失了希望。

1947年6月,好友 程潜 偷偷与他进行了联系,并将曾经的恩师周总理嘱托的话语待了过来:「只要陈明仁任何时候能够看明白,我们共产党人的大门随时为他敞开。」

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恩师仍然没有忘记自己,这让陈明仁十分感动。

于是,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陈明仁决心弃暗投明,不再为尔虞我诈、腐败无能的国民党政府工作,转而投向了共产主义的怀抱。

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陈明仁身在敌营,却总是为我军传递国民党方面的作战计划,为解放事业的最终成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期间,他多次想要就地起义,彻底站到人民的一边。但是当时解放战争的局势仍然十分焦灼,而且陈明仁的身边也安插了许多国民党的特务来对其进行监视。

所以,为了大局和他的自身的安全考虑,中央让其先按兵不动,等待时机的到来。

1949年8月,在渡江战役发动之后,国民党主力被彻底歼灭,解放军也攻入到了湖南附近。

这个时候,正是里应外合将湖南全面解放的时期。

于是,时任国民党政府湖南省主席、省「绥靖」总司令的陈明仁在接到组织的命令之后,立刻联合程潜通电起义,一举使湖南全境得到解放,为全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大大的功劳。

新中国成立之后,陈明仁又被中央指派为了湖南军区副司令员、四野第21兵团司令员,前往广西执行剿匪任务。

1952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五军。

中央本来想要将陈明仁调任到兵团指挥部出任参谋长的职务,可是陈明仁却主动提出了留在55军继续担任军长的想法。

「我是个带兵之人,既然中央将部队交给了我,那我必须把他们带出个样子来,否者不是辜负了中央的信任。」

1955年,在全军授衔仪式之前,军委的同志们考虑到陈明仁的出身情况,本想将其授予少将军衔,可毛主席却亲自根据陈明仁的才能和功绩,将这一安排进行了修改。

这也让陈明仁完成了从少将一举晋升为上将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