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仰韶文化中的「尖底瓶」究竟有何用?北大教授一次实验,揭开谜底

2023-12-09历史

1921年,在河南省绳池县的仰韶村内,来自瑞典的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处上古遗址,出土的陶器中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为主,后来学界将具有相关特征的半坡、庙底沟、马家窑等上古遗址,共同命名为「仰韶文化」。

在这种遗址中,最典型的陶质器皿为尖底瓶、大口尖底瓶等,可以说贯穿了长达2000余年的历史, 伴随着上古文化的成长、巅峰和衰落。

图片:出土的尖底瓶资料截图

所谓「尖底瓶」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口小颈细,肩斜腹鼓,整体瘦长,腹部有对耳的陶瓶,最早出现在渭水流域的遗址中,距今约6500余年。

后来这种器皿广泛出现在山西、陕西、青海、河南、内蒙等省份,还经过了一定的改造,但大致特征相同。

那么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 这种造型奇特的尖底瓶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在上古的仰韶文化中又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图片:尖底瓶外形资料截图

一、真是教科书上讲错了吗?

1、长久的认知

在数十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普遍认为,早期的尖底瓶是上古人类伟大智慧的体现, 因为这种器皿运用了先进的「重心原理」,让其成为一种非常实用美观的汲水器。

书上往往会解释,如果将尖底瓶的两个「耳朵」用绳子系住放入水中,利用水流自身的浮力配合上尖底瓶自身的重心作用,那么瓶子的上半部就会自动倾斜,下半部就会脱离水面翘起来。

随着瓶中的水越来越多,瓶子的下半部分也就慢慢下沉了,等到水完全打满之后,尖底瓶会彻底直立起来,是不是很奇妙呢?

如果套用物理学中的重心和浮力稳定性的原理,是不难理解的,甚至我们会惊叹于史前人类的伟大智慧,不少高校甚至还以此为基础设立了专门的研究课题,要求学生们亲自测试、制作,可这个原理套用得真的没问题吗?

图片:尖底瓶如何使用操作演示资料截图

2、专家的实验

事实上,多年前就有科学家针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实验,最后发现,用尖底瓶打水压根就不符合力学要求。

当时西安半坡遗址的研究人员,联合北大物理学的专家进行一次跨学科实验,结果显示,当尖底瓶放入水中之后,由于上半部分太过粗重,导致重心上移,这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动灌水」,只是在一半的时候瓶口就会翘出。

且由于口部比较狭小,即使是人工进行干预,也不可能短时间内灌满水。另外,当瓶内灌满水后,重心在上半部,用绳子也很难吊在水内,必须人们抱着才可以。

除此之外,在遗址出土的尖底瓶中,还有一部分是没有「耳朵」的,这意味着无法系上绳子,如果是汲水的话必须靠人力, 那么问题就来了,做成尖底瓶这种造型,显然不够方便和高效,古人又何必为难自己呢?

因此,尖底瓶是汲水器这个定义,很快就被学界否定了,那么它究竟是干什么的呢?伴随着大量甲骨文的出土,或许从中可以找到答案。

图片:对尖底瓶进行实验资料截图

二、尖底瓶的真实用途

1、是否和酒有关

不仅仅是在我们国内的上古遗址中有尖底瓶发掘,古罗马文化、古希腊文化、古埃及文化的考古工作中,都有类似的发现,而他们的尖底瓶无一例外,都是一种古老的盛酒器。

追溯古代酿酒方法和原理,这种尖底的器皿确实利于酒液中的杂质沉淀,也便于埋入泥土中发酵,这类似现代酒厂中的发酵密封设备,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一些尖底瓶内部发现的白色残留物,经过鉴别也确实属于酒类的一种。

而在甲骨文中,「酒」这个字就是「酉」加上两条竖波浪组成的,可以理解为「酒水」,其中「酉」就和尖底瓶的造型很想象,另外,甲骨文中的「尊」「奠」等字都有「酉」字,这些都是和尖底瓶、酒水、礼仪相关的证据。

虽然从甲骨文这种文字的角度解读,尖底瓶似乎和酒有分不开的关系,但问题是,这种器皿的发掘量很大,以先民们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来看,酒水还是一种「奢侈品」,不可能大规模的普及。

即便是盛酒器,尖底瓶也不会是普普通通的器皿,很可能先民们会以其中盛水以「代酒」。 总之,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尖底瓶和酒之间有某种联系,在各种祭祀、祈祷、庆典中,都会使用这种特殊的盛酒器。

图片:庆典上堆放的酒瓶剧照

2、尖底瓶的功能

考古专家长期研究后,认为尖底瓶除了作为盛酒器之外,还具有其他功能。有一份统计报告显示,尖嘴瓶的数量不仅多,而且造型极为丰富,尤其是一些「大个」的,尺寸会有70到80公分,但胎体却只有5毫米左右,如果盛水或者酒愈百斤,这显然是不实用的,一旦挪动极易破碎。

另外,不少器皿会作为陪葬品下葬或者是聚集在古遗址的大房子、主室内,因此专家推断,中小型且胎体较厚的才有可能是盛水、盛酒器,当作礼仪用具, 那些大的、粗的和长而薄的尖底瓶,很有可能是一种魂瓶,属于古代葬具的一种。

尖底瓶的造型异常的独特,整体看上去有点像瓜果的果仁,而这恰恰被誉为生命的起始,也会被古人认为可以重新凝聚起生命之魂,从而完成下一轮的新生命,这样就可以生生不息,永远轮回不止。

在上世纪中期的一次考古工作中,从一座西汉墓内就发掘出一种陶器,形似果仁,与仰韶文化中的尖底瓶有很多共同之处,后来经过研究发现,这就是当时很流行的葬具一种。

图片:出土的尖底瓶和陶钵资料截图

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升,这种工具也慢慢完成了它在古代社会各领域中的「使命」,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