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国歌中一句话引发争议,作词者田汉都想改,周总理却鼎力保留

2024-01-24历史

1949年临近,新中国成立在即。国歌选取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同年9月,国歌协商座谈会顺利召开,并确定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临时国歌。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一群人因为其中的一句歌词产生了分歧。连【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也认为,那句歌词存在问题,需要进行修正。

然而,周总理却表示坚决保留。那么,究竟是哪句话引发大家的争议呢?为什么周总理会坚持保留它呢?

在1949年春天,领导人们面临着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选出一首能够代表新国家精神和理想的国歌。为此,中央政府决定成立一个由诗人和历史学家郭沫若领导的五人小组,他们的使命就是完成这项任务。

为了确保所选的国歌能够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人民日报】和其他主流媒体发起了歌曲征集活动。这个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作曲家、诗人,甚至普通民众的积极参与,短短时间内收到了632首歌曲的投稿。

在这些作品中,【义勇军进行曲】逐渐崭露头角。

【义勇军进行曲】经众人一致通过,但对于其中一些历史性的表述,引起了一些讨论。在热烈的辩论中,郭沫若、田汉等人力陈,基于新中国的时代背景与未来前景,有必要进行适当的修改。

在这一过程中,周恩来总理深思熟虑后,向所有在场的人阐述了他的观点:「【义勇军进行曲】是在中华民族最艰难的时期创作的,它表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就没有挑战了吗?我认为这句歌词必须保留,它将永远激励我们,时刻提醒我们保持警惕!」毛泽东主席在听到这番言论后,坚定地表示支持周总理的观点。

在两位领导人的共同提议下,那句饱含深意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得以在千锤百炼中得以保留。

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再次成为历史的焦点,与会代表们就国家重要象征——国歌进行了深思熟虑的讨论。

经过激烈的投票,四个决议案得以通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关于国歌的决议案,决议明确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国歌制定之前,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临时的国歌。」

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已聚集了数以万计的人群。正当全场气氛最为紧张之际,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庄重、严肃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此刻,广场上悄然无声,片刻后,掌声雷动,欢呼声如潮,全国人民共同见证着新中国的诞生。在众人目光的瞩目下,毛主席按下升旗按钮,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在清晨的阳光下格外鲜艳。

同时,【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回荡,这首歌曲不仅仅是一首歌,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期望、决心与自豪。

在这首歌声中,新中国的第一天正式开启,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也是一个民族重新站起来的时刻。

1934年,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部压力。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持续扩张,无情吞并了东三省,这片曾经的热土瞬间化为敌手的占领地。

这对广大中国人民来说,无疑是一种深深的羞辱和痛苦。然而,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更加深了民众的愤怒和无奈,这种无力感在深受侵略的地区尤为明显。

就在此时,田汉,这位知名剧作家和诗人,身在上海,他深切感受到了民众对于侵略的愤怒和对于抗击外敌的渴望。

他决定挺身而出,为人民发声,为抗日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这一阶段,田汉接受了孙师毅的重任,为即将上映的电影【风云儿女】创作歌曲。田汉清楚,他创作的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一首能唤醒还在困惑中的国民的歌曲。

然而,就在1934年底,国民党因田汉涉及抗日活动将其逮捕。田汉深知自己手中歌词的重要性。在被捕前的紧急关头,他迅速地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写在了烟盒上,希望它能被传递出去。

幸运的是,孙师毅成功地抓到了这个烟盒,烟盒上的歌词深深打动了他,他明白这首歌对于抗日事业的重要激励作用。

为了将这首歌展现给更多的人,孙师毅找到了音乐界新秀聂耳,希望他能为这感人的歌词谱曲。聂耳不负众望,接受了这个挑战并对原歌词做了微小的修改,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的上映,也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首次公开演出。这首歌迅速在大众中流传开来,成为了全国抗日的战歌,激发了无数中华儿女的抗日热情。

聂耳在创作这首歌曲的第二年,因不幸溺水去世,年仅23岁,没能亲身体验这首歌曲所带来的深远影响。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决心打破旧的思想和体制束缚,追求更为现代化、开放和高效的发展模式。

对1978年宪法进行系统性修改成为了当务之急。这一时期,中国不仅在制度和法律层面进行改革,也开始对之前的一些历史问题进行重新评估,许多之前被冤屈的人得到了平反,历史的真相也逐渐清晰。

尽管田汉早年的创作对于激发民族精神和支持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他也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田汉的历史评价发生了转变。他的卓越文学和艺术成就受到了新的审视和肯定,从而得到了平反。

在这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不仅对许多历史事件进行了重新评估,宪法的修改也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从1980年到1982年,宪法修改委员会开始广泛征集关于宪法修改的建议和意见。

【义勇军进行曲】自诞生以来,就与中国人民的革命历程紧密相连,见证了中国人民从屈辱到崛起的艰难历程,成为了一首凝聚民族力量的歌曲。

更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这首歌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中。

1978年修改的国歌歌词在当前的新历史背景下已经显得不合时宜,而【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是其他任何歌曲都难以超越的。

因此,社会各界纷纷提出建议,希望能够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正式的国歌,并通过宪法或决议的方式确定下来。

经过宪法修改委员会的深入研究和讨论,他们对【义勇军进行曲】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深远影响有了充分的认识,因此决定将其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而非「代」国歌。

随着国家的持续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对宪法的完善和调整在2003年再次成为全国的重要议题。党中央为确保宪法与时俱进,先后在4月和8月发布通知,开始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意见和建议。

对国歌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问题,许多省市及解放军总政治部的同志强烈呼吁在宪法中明确其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和灵魂,国歌对于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更是体现了国家的信仰和价值观。因此,将国歌纳入宪法是对国歌价值的肯定,旨在确保国歌在法律上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党中央对此建议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到其背后深远的意义。在同年10月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正式提出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纳入宪法的修改建议,并提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讨论。

在经过深度的讨论和广泛的征集意见后,这一修改建议终于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得到了全体代表的一致赞同和通过。

自2004年起,【义勇军进行曲】不仅深入人心,成为中国国歌,还被正式载入宪法,进一步确立了其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历经数十年的风雨洗礼和历史沉淀,【义勇军进行曲】不仅记录了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更成为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象征。

从民间创作到宪法荣誉,它背后蕴含的深意描绘了一部中华民族的壮丽史诗,如今,当这首歌在每一个角落回响时,它不仅是对过去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让我们铭记历史,珍视和平,携手共进,为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