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为何蜀汉在民间的口碑远超魏吴,这个偏安一隅的政权有何过人之处

2024-07-27历史

为什么历史上的蜀汉实力最弱,又不是最终胜利者,还灭亡的最早,但在民间的口碑却是最好的?

有人说都是因为【三国演义】吹的。的确,【三国演义】共120回,前30多回讲的是曹操统一北方,中间70回描述的是刘备创业到诸葛亮秋风五丈原这27年的事,最后仅用10多回的篇幅,便将后三国时期的40几年一笔带过,而且主角还是姜维。

但问题是,作者罗贯中为什么选择蜀汉当主角,而非曹魏,孙吴亦或是最终的赢家司马氏呢?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大概意思是说「邻居小孩听评书,当听到刘备战败时便伤心流泪,而听到曹操打了败仗就兴高采烈。」于是苏轼感慨「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

大人物们往往有自己的权衡与选择,而普通人心里却另有杆秤,即我们常说的「朴素的道德观」。如今,人们评判朋友的标准,依然是「这哥们能打、能处、仁义」。

小时候看评书演义,大家都热爱万夫之勇的猛将,比如正史里,战绩远迈其他唐将的李靖、李绩,其民间人气却远不如当上门神的秦叔宝、尉迟恭。毕竟比起巧变治军,还是万军丛中斩敌上将更过瘾。

论能打,蜀汉有万人之敌的关张赵、强壮挚猛的马超、勇毅冠军的黄忠。

论能处,蜀汉集团自有一股豪侠之气,上下充满一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英雄主义气魄和理想主义浪漫。

诸葛亮法正是逃难的富户、关羽是亡命徒、张飞赵云是社会大哥、马超是失败的诸侯、黄忠是大器晚成的老兵、魏延出身小卒、姜维是曹魏降将。

刘备自己则是个老兵油子,47岁之前,颠沛流离,无立足之地。但与诸葛亮相遇后,风虎云龙,千古君臣。与关张之义,至死不渝。拔魏延做汉中太守,封黄忠为后将军,一军皆惊。有人造谣赵云投敌,刘备二话不说就打。后来黄权真的降曹了,刘备却说「是我对不起黄权,他并没有对不起我。」说罢,对其家人照顾如旧,正因如此,黄权留在蜀汉的儿子黄崇,在蜀汉灭亡之际,战死沙场,以报先帝之恩。

论仁义,曹魏和孙吴都有多次屠城的记载,而刘备不但不屠城,还有十余万百姓扶老携幼跟着他一起跑路事迹。可见,谁是豺狼,谁是明主,当时的百姓比我们更清楚。那些跟着刘备逃亡的百姓更不会觉得「携民渡江伪君子,屠城杀人真性情。」

为报关羽之仇,刘备伐吴败死,历史上虽无桃园结义之情,但刘备也对得起关张。

再后来白帝托孤,刘备一句「嗣子不才,君可自取」更是成为「君臣至公,古今盛轨」的美谈。诸葛亮鞠躬尽瘁,星落五丈原,30年后,曾经的曹魏降将姜维,在皇帝都降了的情况下,至死还在追求汉室幽而复明。

都说成败论英雄,但功业成不成,吃瓜群众并不看重,民间历来佩服失意的好汉。

论功业,白、韩、卫、霍都是旷代名将,但民间崇拜的却是义气千秋的关羽、是风波亭里屈死的岳飞、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是挽救大明却被冤杀的于谦!

俗话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大人物或多或少都有点马基亚维利主义。因此,但凡觉得自己是大人物,或者把自己代入大人物的视角,就会认为只要做成大事,便可不惜代价。正如【大明王朝1566】中马宁远说的那样「改稻为桑是朝廷的国策,死一千个人,一万个人,全浙江的人死绝了也得改!」

但作为普罗大众,没那么功利和不择手段时,就会喜欢蜀汉的「能打、能处、仁义」。

就连靠谋朝篡位起家的司马氏,也在防着司马懿式的人出现。东晋明帝司马绍听王导说了晋朝开国时干的那些烂事后,掩面趴在床上说「若真如您所言,国祚岂能长久。」

简文帝司马昱的临终遗诏,也是希望桓温能以诸葛亮为榜样。再后来,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济时,也有所谓「安知非司马仲达也」。可见,「司马懿」三个字到刘宋时已成了骂人的话。

司马懿和诸葛亮也算是宿敌了,结果晋朝皇帝却希望辅政大臣以诸葛亮为榜样,大概得位不正的司马家也明白,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才是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