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天时地利人和,韩信张良萧何我都有,这让我刘邦怎么输

2024-02-29历史

前言

天时、地利、人和,韩信、张良、萧何,这些优势我刘邦都拥有,难道还有什么理由让我输吗?究竟是什么因素让这位刘邦如此自信,他在历史的舞台上是如何驾驭这些元素,成就一番霸业的?

刘邦的如意助手——张良的稳固谋略

公元前206年,刘邦在与项羽决战的最后关头遭遇重创,不仅丧失大半兵力,还被项羽分封于偏远险要的汉中之地,沦为一介诸侯。

这对于此前大捷在望、高歌猛进的刘邦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一时间,刘邦陷入前所未有的颓丧和迷茫。汉中多山环抱,道路险峻,一旦深陷其中,要东山再起无异于痴人说梦。

此时此刻,刘邦内心的焦虑、气馁、失落无不袒露在脸上。他甚至动了退意,想就此罢手,不再追求那遥不可及的天下梦。

然而,刘邦身边还坐镇着一位冷静睿智的心腹谋士——张良。这个沉稳内敛、善于观察思考的男人,在刘邦最颓废的时刻给出了明智的建议。

张良的话给了刘邦极大鼓舞。没错,现在需要冷静头脑,稳扎稳打。即使汉中多难攻克,只要防守得当,总有机会重新夺回主动。刘邦这才恢复了信心与决心。

在张良的谋划下,刘邦带领三万人进入汉中,并主动焚毁连接关中的栈道。这一明智之举,不仅避免外敌入侵,也稳定住项羽的警惕,为刘邦日后东山再起夺得了先机。

张良这个人,沉稳内敛,善于观察和思考。他深知要达成大业,就必须防微杜渐,稳扎稳打。此时明智的妥协,将为日后反攻夺得先机。所以,他始终坚定地辅助刘邦,提供稳固的谋略。

韩信的倾力相助——军事天才的加盟

项羽分封后的群雄,无不对此心存不满。他们蠢蠢欲动,却苦于实力悬殊,难以与项羽抗衡。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刘邦心腹谋士萧何携手张良展开行动。他们隐蔽行踪,不远万里,前去拜会当时隐居的军事天才——韩信。最终,他们如愿以偿,说动韩信助力刘邦东山再起。

韩信是一个气度不凡、雄才大略的人。他性格直爽,从不掩饰自己过人的才能和雄心壮志。这与性情温厚的刘邦南辕北辙,却意外契合。刘邦欣赏韩信的才华和抱负,二人一拍即合、投机宜合。

刘邦立刻任命韩信为大将军,开始筹划反攻之策。韩信则直言不讳地分析了刘邦和项羽的优劣局限,指出项羽的种种劣势,同时充分肯定了刘邦的人和特质。

韩信的加入,无疑为刘邦带来了巨大鼓舞。有了韩信这个军事天才镇守一方,刘邦的军事实力将迅速壮大,坚定了重新夺回天下的信心和决心。

三秦平定:刘邦大举反攻

公元前206年冬,在韩信的运筹帷幄下,刘邦决定趁天时不再逝的机会大举反攻。此前齐国田荣因不满项羽的分封而叛变,导致项羽不得不亲率大军前去镇压。刘邦敏锐抓住时机,开始了疾风暴雨般的反攻。

根据韩信的策划,刘邦先佯攻雍地,迷惑章邯大军。与此同时,韩信亲率军队沿陈仓小道杀入关中腹地。章邯中计深入,被汉军一举击溃。章邯仓皇逃往废丘,终被围困,大义灭亡。

在韩信围攻章邯的同时,刘邦也调动各路汉军,四处出击。很快,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纷纷不敌,向汉臣服。

经过一系列快速歼灭战后,刘邦终于重夺三秦故地。此役打击了西楚军阀,大幅击溃其在关中地区的势力。同时也使刘邦重新赢得关中民心的支持。三秦的夺取,标志着刘邦正式摆脱颓势,重新掌握主动权。像狡兔三窟一样,刘邦终于重整了一方山河,实力不容小觑,为夺回天下积聚力量。

汉军东出:刘邦战略车轮滚滚前行

三秦平定后,汉王刘邦继而开始战略反攻的第二阶段行动。在张良的建议下,他派张良前往楚地,佯装韩国官员,向项羽表达汉国无意继续东进的善意。

张良不负重托,成功迷惑住了项羽。项羽果然放松了对刘邦的警惕,转而亲率大军攻打齐国。这为刘邦的下一步行动腾出了空间。

趁机会之神未再度飞离,刘邦亲率汉军,如疾风暴雨般东出关中。虽然首次试探遭遇项羽援军阻截挫败,刘邦并未气馁。很快,他继而调整部署,以排山倒海之势发动总攻。

这一次,刘邦以雷霆万钧之力东进,大破楚军,连下重镇。并迅速说服魏王豹等地方势力投降,壮大了反楚联盟的实力。一时间,诸侯勤王倒楚的声势浩大,楚国境内政权岌岌可危。

项羽这才后知后觉,发现自己评判错误,前线防线被突破的现实。他不得不从齐国急调援军西进,企图阻止汉军的势如破竹。然而此时为时已晚,刘邦的战略车轮已滚滚前进,势不可挡。

夺取政治舆论主导权

在连番获胜的同时,刘邦也注意通过政治手段巩固军功。他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渲义帝被害的惨状项羽无道的罪行。

并且,刘邦还明确表态,讨伐项羽就是为了给忠义的义帝报仇,号召天下义士一起行动。他甚至下令在全军开展抚恤活动,慰问战死及受伤官兵,以鼓舞军心。

这些举措推动了刘邦在政治舆论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打击了项羽的声誉。人们纷纷表示拥护汉王「为义帝报仇」的正义行动,刘邦得到了民心的支持。

内外夺取战略主动权

至此,在张良、萧何、韩信等谋士的帮助下,刘邦逐步扭转了进退维谷的被动局面,重整了汉中之困的颓势。

他先后策略性占领三秦地区;又顺势而为,大举东出;接连击败楚军。加之在政治和舆论领域取得主导,刘邦可谓政军内外俱佳的布局。

相较之下,项羽不仅在边界上节节败退,中央政权也岌岌可危。可以说,无论实力比较,局势判断,政治姿态,抑或是民心倾向,刘邦完全占据上风,这让项羽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刘邦东山再起 ,一统天下在望

公元前205年末,在一系列的军事政治攻势后,刘邦确立了主导地位。他不再是受困汉中的颓唐诸侯,而是重新崛起,天下共主的威仪犹在。

三秦平定,汉军东出,接连建功。加之在政治舆论领域取得主导,刘邦军政内外俱佳的布局,让项羽陷入苦战危局,自己则一统天下已指日可待。

结语

刘邦能否东山再起,一统天下?答案就在他与项羽的最后对决中。果然,仅仅一年后,刘邦接连取胜,项羽不敌自刎,最终刘邦击败西楚,建立汉朝,完成统一大业。

天命昭昭,江山易主。这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巨变,正源于几位谋士的稳妥布局,以及刘邦内外兼顾的精准应对。

刘邦的成功,预示着汉朝这个帝国的崛起,也揭开了中国两千年封建王朝盛衰历史的序幕。无数争霸故事在历史长河中上演,今人略见一斑,已令人看得目不暇接、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