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为什么说「四渡赤水」后,红军上上下下才对毛泽东彻底服从

2023-12-15历史

在长征史册上,"四渡赤水"是赫赫有名的转折点。

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灵活周密的战斗,红军摆脱了敌军紧迫的围追堵截,击破了蒋介石固守的围剿网,破晓了胜利的曙光。

更为关键的是,这不仅为红军指明了胜利的方向,也确立了毛泽东在军中的领导地位,赢得了全军上下的信任与服从。

那么为什么说「四渡赤水」后,红军上上下下才对毛泽东彻底服从?

战略奇迹,领导转折

在中国革命的壮阔史诗中,四渡赤水战役以其战略转折的重要性和指挥艺术的高超卓绝,被永久地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那是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一场以弱胜强的奇迹,是战争史上的一曲赞歌。当时的红军,面对敌人的重重围堵,处在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然而,在这样的背水一战中,毛泽东大刀阔斧地改变了以往的战术,以变应变,以静制动,把握战局的主动权,引领红军四次巧妙地渡过赤水河,最终撕破敌人的铁幕,实现了一次次的突围。

四渡赤水,不仅是一场战略的胜利,更是一次领导权的交锋。

遵义会议虽然标志着毛泽东在党内领导地位的确立,但真正的领导权是在炮火和行军中锤炼出来的。

通过这一连串的辉煌战绩,毛泽东不仅赢得了军队的信任和拥护,也确立了他在中共中央的核心地位。红军在他的带领下,不再是盲目的追求大规模决战,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运筹帷幄,以小兵团灵活机动的战术,把战争进行到了深入。

在四渡赤水之后,毛泽东的军事智慧和领导魅力得到了全面展现,他的名字与「生死之交,胜败之间」的伟大转折息息相关。

而这场战役,也从根本上改变了长征的走向,为红军寻得了一线生机。从此,红军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毛泽东的智慧和意志,每一次的成功都印证着他作为领导者的非凡魅力和不容质疑的权威。

遵义会议的召开,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乃至整个中国革命的走向,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深远意义。

在这场关键的会议上,毛泽东的声望虽然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他的权力并没有立即得到明确的和全面的确立。

会议的焦点是纠正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这种纠正在军事指挥上得到了初步体现,但是在党的总体领导结构中,毛泽东的位置并没有如后来那样高度集中和权威。

尽管遵义会议为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在当时,中共中央的权力结构仍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博古作为中央负责人,尽管在会议上受到批评,但仍未被完全撤下。而李德,尽管在会议期间遭到了某种程度上的边缘化,他的国际背景和经验仍让他在某些事务中保持着咨询的地位。

斯诺的观察更是印证了这一点:毛泽东在巩固自己的地位后,仍对博古持有一定的信任,对李德保持尊重,并经常与他交流咨询。

当时,遵义会议之后的红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军事上的敌对势力围追堵截,党内的权力斗争暗潮涌动,这一切都需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

毛泽东的军事才华和政治智慧,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检验。

遵义会议虽未明确其最高领导地位,却是毛泽东重新崛起的关键起点,为他后来全面掌握党和红军的领导权奠定了基础。

从量变到质变

遵义会议虽标志着毛泽东政治命运的一个转折点,但它并不是一切困境的终结。

实际上,会议结束后到一渡赤水战役之前,毛泽东尽管名义上回归中央领导核心,却并未实际掌握中央红军的军事指挥权。

红军的北上入川计划,它的制定与执行并未完全反映出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遵义会议后定下的北上战略,是在极端困难和紧迫的环境中做出的抉择。

红军抵达赤水河畔,欲跨越天险,直抵川西北与红四方面军汇合。

然而,四面楚歌之下,赤水河的战役远比预想困难。

从1月24日至28日,红军在赤水河的若干要冲,与地方势力展开激烈对抗,虽勇猛却步履维艰。

在这段时间里,毛泽东的军事才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当时的作战计划,反映的是遵义会议的集体决策,而非毛个人的战略意图。

毛泽东原本倡议在黔北建立根据地,巩固红军力量,然而这一战略方针并未得到继续推进。中央红军的北上战略,实质上是一条充满变数和挑战的道路。

1月19日,红军分三路北上,意欲跨过赤水河。初战遵义,红军占领城镇,但接下来的战役并非轻松。

红军在土城遭遇强敌,这一地点关系到是否能顺利过河。刘湘的部队守在此地,红军的高层一度乐观,信心满满,未料敌军力量远超预期。

战斗初起,毛泽东并未即刻表态,但在仔细分析后,他指出敌军的兵力远不止三团。经验丰富的他,从敌军的火力判断出实际兵力。

这种精准的判断能力,在红军中是难能可贵的。战斗激烈进行时,毛泽东紧急调兵,调整战略,命令红二师投入战斗,并成功地遏制了敌军的进攻。

朱德要求亲征,他的到来助红军士气大振,虽付出了巨大代价,但维护了红军的战斗力。面对敌军强大兵力,毛泽东提出了及时撤退的策略,这一策略获得了周恩来等人的支持。

最终,红军按照毛泽东的计划,成功撤退并过河,毛泽东对每位主要领导的分工都安排得妥当。朱德、刘伯承负责撤离战场并过河,周恩来负责架桥,陈云处理后勤。

土城战役的失利,成为中央红军转变战略的转折点。红军领导层,特别是毛泽东,意识到坚持阵地战和消耗战是行不通的。

1月29日,红军渡过赤水河后,在川南面对敌军的强烈追击,不得不一边战斗一边撤退。2月2日的叙永围攻显示了阵地战的局限,尽管激战一整天,红军未能取胜。

这一时期,红军的战略逐渐从阵地战转为灵活机动战。

2月3日晚,军委调整了行动目标,放弃了固守阵地的计划,开始考虑更为灵活的行动方案。

2月6日的电报中,朱德提出留在川滇边境开展战斗和建立新苏区的可能性,显示了红军在战略上的新思考。

2月7日,中央军委作出关键决策:原计划的渡江作战已行不通,指示红军转向川滇黔边境,以实战取得优势。

这反映了红军领导层对北进挫败的现实认识,放弃了渡江计划,改为在黔西东移,展开新的战略。

这一策略的变更,从土城战役后的调整到古蔺、叙永的挫折,标志着中央红军的灵活转型,游击战术再次成为其应对之道。

毛泽东在这一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虽不明确,但其主张的作战风格明显影响了红军。这种变化似乎是战争环境所迫,反映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战略转变。

三人小组,格局形成

当蒋介石的侦察机捕捉到红军一渡赤水的动向时,他立即调动了庞大的30万大军,分成四路,如猛虎般向红军迫近。

在这紧张的背景下,毛泽东冷静分析形势,坚定地指示:「只有回师东进,二渡赤水,再占遵义。」

他精准地判断,敌人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川南,而遵义却显得空虚无人防守。毛泽东的这一决策,不仅是对形势的敏锐把握,更体现了他战略思维的深远。

接着,面对土城战斗的重创,毛泽东提出了整编部队的战略性建议,以适应迅速变化的战场需要。

他提出的具体方案颇具创见:除保留一军团的师级编制外,其余全部取消,将师长、团长、政委等级别高的官员下放到基层单位,同时对笨重物资进行进一步的精简。

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部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也极大地提升了士兵们的士气。

2月19日和20日,红军在二郎滩和太平渡再次成功渡过赤水河。

黔军六个团在娄山关一线试图阻挠红军的东进,但红军的行动迅速而果断。在毛泽东的决策下,他们决定发起遵义战役,一场关键的战役。

红五和红九两个军团在桐梓以北的官店构筑工事,成功阻滞了川军南下,为北线的稳定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红一和红三两个军团分别向桐梓和遵义发起猛烈攻击。

红军的主力部队以每日80里的速度行军,红一军团勇克桐梓,消灭了王家烈部的一个团。红三军团则占领了娄山关,歼灭了黔军的一个团。

到了2月27日,红军成功占领遵义,这一战役歼灭了敌军两个师和八个团,俘获了3000名敌军。

遵义大捷成为自长征以来中央红军取得的最大胜利,不仅驱散了土城战斗失利的阴影,更极大地振奋了红军的士气。在遵义,红军总部召开了盛大的祝捷大会。

遵义战役的胜利,大大提升了毛泽东的威望。3月4日,张闻天提议成立红军总部前敌司令部,朱德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战斗命令由毛泽东和朱德联名下达。

这一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

自1932年宁都会议被左倾领导者排挤出红军领导层后,毛泽东如此重返红军的核心领导岗位,正式成为红军的主要领导者,其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名正言顺的确立。

3月初,蒋介石从汉口飞往重庆,策划新的对红军围攻。面临敌军合围遵义,红军计划撤离,转向鸭溪。

在这紧急关头,3月4日,中革军委决定成立前敌司令部,任命朱德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从而巩固了毛在红军中的地位。

毛泽东此时的崛起,正是「时势造英雄」的体现:机遇、努力和智慧共同塑造了他在历史的舞台上的地位。此时,博古、李德等人已淡出一线,中央红军的决策权趋于集中。

但3月10日,林彪和聂荣臻提出的前进打鼓新场的建议,却让毛泽东措手不及,尽管他争辩无效,甚至以辞职相威胁,也未能改变局势。

毛泽东求助周恩来,最终获得支持,平息了这场争议。当时红军采用猴场会议的议事原则,限制了军事决策的权力,这对毛泽东而言是个障碍。

经过协商,3月12日,在苟坝成立「三人团」,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周任团长。

这标志着毛泽东真正进入红军决策的核心。

战略巧思,红军奇迹!

毛泽东掌握中央红军指挥权后,面临的困境依然严峻,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紧追不舍。毛需用实际行动证明其军事思想的正确性,并指引红军找到立足之地。

三渡、四渡赤水的成功,是毛游击战术的典范,帮助红军摆脱围剿,巩固了其在红军中的权威。

3月14日,红军攻打鲁班场的周浑元部,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和敌占有利地形,红军取得局部胜利,但未能全面击溃敌人。

15日,中央军委决定主力撤出战斗。随后发布【三渡赤水河的行动部署】,16、17日红军成功渡过赤水,脱离围剿。

国民党军误判红军位置,红九军团伪装成主力分散敌人注意力,中央红军则向黔北转移。

至3月底,红九军团继续迷惑敌人,中央红军主力南下。3月31日,红军南渡乌江,4月初逼近贵阳。

4月8日,红一军团攻占扎佐镇,威胁贵阳。蒋介石急召滇军支援,却为红军打开云南大门。

4月23日,红军顺利离开贵州,进入云南,展现了毛泽东领导下的红军机动灵活,策略精妙。

从5月3日至9日,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巧妙指挥下,渡过金沙江,巧妙地脱离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仿佛一条机敏的飞龙,在战场上忽东忽西,忽左忽右,令蒋介石及其部队目眩神迷,无法捉摸红军的真正意图。

这一段期间,中央红军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其行动快速而难以预测,彻底颠覆了国民党军对战场的控制。

从鲁班场战斗到三渡赤水,整个行动仅用了短短3天时间,而四渡赤水与三渡赤水之间的间隔也只有4天。

相比之下,一渡赤水从1935年1月19日的作战计划颁布到1月29日红军完成渡河,前后历时11天。

二渡赤水从1月29日红军进入川南开始,到2月21日才完成。这些差异背后的原因何在呢?

在一渡、二渡赤水时,中央红军还未完全掌握运动战、游击战的精髓,更多坚持阵地战、消耗战,只有在迫不得已时才选择撤退;而到了三渡、四渡赤水,战术行动更加明显,显示了中央红军在运动战、游击战思想指导下的灵活机动。

如果说一渡赤水后的扎西会议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回归,那么三渡、四渡赤水则是其军事思想在全军上下得到完整贯彻的证明。

这不仅让毛泽东在红军中站稳了脚跟,更是让他的军事思想深入人心。

毛泽东在四渡赤水期间的指挥艺术达到了巅峰。国民党军虽然原本处于主动地位,但对于红军的动向判断不准,行动慢半拍,陷入了被红军巧妙操控的困境。

红军的胜利不仅归功于毛泽东的高超指挥,还在于红军战士的顽强战斗精神和严密的保密工作。这一切共同构成了红军在艰难环境中取得胜利的关键。

兵者,诡道也,致胜之道在于指挥员的智慧和战斗员的勇气,这一点在四渡赤水的战斗中得到了完美体现。

参考资料:四渡赤水与毛泽东在党内的重新崛起 万义兵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毛泽东:从帮助者到一把手 胡兆才

党史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