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彭德怀和陈赓:陈赓「五骗」彭德怀,彭德怀都上当,结下深厚情谊

2024-01-23历史

众所周知,陈赓的性格幽默风趣,很多时候都是大家的开心果。无论战场多么残酷,多么激烈,陈赓都将战场的故事讲得生动有趣。

而彭德怀则是一个不苟言笑,表情严肃的人。在一般场合,彭德怀的表情几乎没有变化,也很少与人言笑。

当然这与两人的成长背景有关。陈赓与大部分红军将领的出身都不太一样,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家境还算殷实。不过陈赓也没有染上不良习性,因此祖父很看好他,教授他武功枪法,战场谋略。

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陈赓必定会成长为一个乐观开朗的大小伙。

图|陈赓

而彭德怀的成长经历,则显得凄惨许多。他从小成长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境贫寒。父母省吃俭用,好不容易供他读了两年私塾,可没想到母亲骤然病逝,只能无奈被迫辍学。恰好此时父亲也身染重病,年幼的彭德怀只能独自砍柴,外出做工,来扛起家庭的重担。

小小年纪,他受尽生活的艰难。15岁那年,他带着饥民到地主家里吃大户,被政府通缉,过上四处逃亡的生活,后成为一名堤工才暂时安定下来。

很显然,面对这样的成长经历,彭德怀成为一个不苟言笑的人,也不足为奇。

而令人惊奇的是,这两个性格迥异的人,却成为感情深厚的战友。在彭德怀的经历中,陈赓还曾五次骗过彭德怀,彭德怀每次都上当,却骗出了两人深厚的革命情谊。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1916年3月,彭德怀加入湘军,因作战勇猛,擅于指挥打仗,很受战士的欢迎,很快升任为连长。而陈赓因不满包办婚姻,也于次年参加湘军。巧合的是,两个都在一个团部,只是一个在一营,一个在二营。

不过两人也很少见面,只知道彼此来自一个地方,是老乡。

一次,陈赓正好碰上彭德怀,彭德怀见陈赓还是士兵,没有升级,问道:「你怎么不去考长沙的军官讲武堂啊?好升职。」

陈赓指着身上的符号说:「这个符号卡着脖子呗!」

「你都已经当了四年的士兵了,怎么还不升职,你们那个连长不干正事,天天吃喝嫖赌。」彭德怀气愤地说。

「在部队里,我就和他闹僵了,他偷偷私藏军饷,我们都已经十一个月没有发过军饷了。」

接着,彭德怀偷偷靠近陈赓说:「我已经在部队组织救贫会,哪个人敢欺负我的兵,我......」说着,彭德怀拿起手里的铁锹,狠狠铲去一块土。

听完彭德怀的话,陈赓的内心蠢蠢欲动,但有些担忧。不过一会,两人分别,彭德怀拍拍陈赓,轻声安慰不要怕,实在不行,你就来我队伍里吧。

听到这话,陈赓的心才有了底。回到部队,便带着几个战友闹起来,要为战士们争取公平的待遇。可没想到,既没有解决军饷的问题,还闹出一个大麻烦,连长气势汹汹地要将他抓去军法处处置。

幸好他趁机偷偷来到一营,想找彭德怀商量对策。可彭德怀组织的救贫会杀死一个恶霸,得罪了一个少将,已经脱离了湘军。见此,陈赓也脱离了湘军。

从此,两人的命运也发生微妙的变化。

彭德怀脱离湘军后,考取湖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又回到湘军,直到部队被编入国民革命军,在参与北伐战争的过程中结识到共产党员,开始接触共产主义思想,才在1928年加入共产党。

而陈赓脱离湘军后来到长沙,一边继续学习知识,一边参与反帝爱国活动,直到在1922年在自修大学里接触到革命党人,才正式加入共产党。

由此可见,陈赓入党的时间比彭德怀更早。不过,两人终究还是在红军的队伍中,再次相遇,一起从事革命事业。

一骗:骗彭德怀喝酒

1935年1月,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确定毛泽东在红军队伍中的领导地位。2月,在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下,红军队伍从二渡赤水,到夺取遵义城,歼灭大量敌军,取得巨大的胜利。

红军再次进驻遵义后,进行短暂的调整,决定趁此机会,举行庆功大会,庆祝遵义战役的胜利。大会结束后,按照惯例,又举行聚餐。

战士们拿着铁盆子盛菜,倒上一大碗酒,围在一起大口喝酒,大口吃饭,一边交谈,可开心了。已担任部队团长的陈赓,更加开心活跃,四处跑来跑去,盆里的饭菜已经够多了,还去炊事员那里又要来两盆,声称要吃个痛快。

图|陈赓

边吃,他边和战士们一起干杯,说说笑笑。就在此时,陈赓突然看到也已担任团长的彭德怀,心生计策。

他先暗中给自己倒上一碗白开水,再给彭德怀的碗倒上一碗酒,上前与彭德怀纠缠,缠着彭德怀一起干杯,庆祝,干完碗里的酒。

彭德怀喝完酒后,看着陈赓,心生疑惑,从来没有见过陈赓那么能喝,而且喝完一大碗酒,面不改色。于是他伸出手指在陈赓的碗里尝了一口,什么味道都没有,才知道被陈赓骗了,上了陈赓的当,气得开口叫骂。

而陈赓则故意假装成瘸子的样子,一瘸一拐地离开彭德怀的身边,引得战士们开怀大笑,现场气氛更加欢快起来。

二骗:冒险当医生

1935年8月,在长征路上,毛泽东和周恩来踏上北上路程,刚战胜病魔的周恩来拖着虚弱的身体,又踏上茫茫无际的草地。

不幸的是,一路上,周恩来被确诊为肝脓疡,高烧不退,陷入昏迷,失去行动能力,只能躺在担架上跟着部队行军。为了保护周恩来的安全,彭德怀下令丢掉两门迫击炮,让四十名战士专门负责抬周恩来和其他病号行军。

可又出现新的问题,彭德怀找不到合适的人担任担架队长。

他想着,既然是担架队长,要负责安排抬伤员等事务,那此人最好懂得一些医疗护理知识,而且要能吃苦,一路上抬着担架行军,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要在红军队伍中找到这么一个人,实在太难找了,彭德怀忧愁不已。

没办法,只能让战士们先抬着伤员行军。

可没多久,负责抬担架的战士,由于太过劳累,一个接一个倒下。眼看着战士们倒下,他却没有办法,简直心急如焚。

图|彭德怀

正当彭德怀心情焦急时,陈赓突然上门,主动请缨要担任担架队长。彭德怀看了看陈赓,上下打量了一番,特别是看到陈赓受伤的一只腿,大笑着说:「你自己都瘸了,还是先想办法保住你自己吧。」

陈赓一听,将目光看向一旁站着的杨尚昆,希望他能帮自己说话。杨尚昆却说:「我知道你的心意,可是你干部团的工作就够多,够重了,还要担任担架队长,怎么......」

陈赓也明白他们的担忧,拍着胸脯保证,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在,绝对把周恩来抬到目的地。彭德怀和杨尚昆一听,想到他受伤的腿,还是不肯答应。

再加上,在彭德怀的印象中,陈赓没有过学习护理知识的经验,于是拒绝了陈赓的自荐。陈赓一听,着急得大叫起来,急忙向彭德怀解释,自己之前当过医生。在上海工作时,他还挂过牌子开诊所,会很多东西,他肯定能照顾好周恩来的身体。

彭德怀一听,还是有些犹豫。他很清楚,陈赓这个经历很可能是假的,就算是真的,也是一个冒牌医生,于是说什么都不同意。见此,陈赓还将自己曾经住过医院的经历说出来,对照顾病人很熟悉。

这时一旁的杨尚昆见陈赓心意已决,忍不住出来帮陈赓说话,最后彭德怀被陈赓的执着感动,让陈赓担任了担架队长。而陈赓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历经千辛万苦,将周恩来安全地抬到目的地。

实际上,陈赓确实不太懂得护理的知识,不过有生病的经历也是真的,因此陈赓也算是冒险当了一个医生,幸好他不负众望,完成任务。由此,陈赓也在彭德怀和周恩来的心里留下深刻印象。

三骗:撮合彭德怀和浦安修

陈赓的性格活泼,心地善良,喜欢给人拉红线,已经撮合好几对夫妻。但是在他的生涯中,最难撮合的还是彭德怀。彭德怀不苟言笑,又很严肃,不太与女同志接近。而且他之前的感情经历,在他的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彭德怀的第一任妻子名叫周瑞莲,是舅舅家抚养的孤女。他们也算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情同手足。长大后,舅舅见两人有意,便给两人订下婚约,等待完婚。

如果没有意外发生,他们或许会成为一对恩爱到老的夫妻。可不久,为了寻找出路,彭德怀离开还未完婚的未婚妻,从军去了。

临走那天,周瑞莲拿着一双绣了同心结的鞋子交给彭德怀。彭德怀一看,心里掀起涟漪,可又不得不出门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将是两人永远的分别。

彭德怀参军后,又没有多少军饷,只能省吃俭用,准备存钱回去娶未婚妻,与她完婚。可突然一天,传来一个噩耗。

村里的地主向舅舅讨债,舅舅家徒四壁根本没办法拿不出钱。这时万恶的地主见周瑞莲长得漂亮,便想将周瑞莲带回去抵债。周瑞莲很清楚地主不是什么好人,宁死不从,被迫跳下悬崖,不幸丧命。

当彭德怀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心里深深感到对旧社会的无奈和愤恨。从此,他也更加少言寡语,很少说话。很少人知道,他经常独自上山坐在山上,嚎啕大哭。

当时他也不过是一个少年,心中还充满对美好的爱情,幸福的生活的美好向往。却没想到,现实如此残酷,硬生生将它彻底击碎。

1922年,在他人的牵线下,彭德怀娶了一名叫刘坤模的女子为妻。刘坤模是一位旧社会传统女子,不过彭德怀也没有嫌弃,反而在婚后,解除妻子的双足,教她读书写字,两人感情日益加深,彼此恩爱。

1928年,平江起义,为了妻子的安全考虑,彭德怀让妻子先回家乡去,等到革命胜利后再回来接她。可没想到,从此两人便失去联系。

刘坤模离开后,过上四处漂泊的生活,受尽艰辛,后在走投无路下嫁给另一个男子为妻,成为他人的妻子,生下一个女儿。

图|刘坤模

直至1937年,刘坤模突然在报纸上看到彭德怀的报道,才获得彭德怀的消息,便修书一封,与他重新获得联系。之后在彭德怀的连线下,刘坤模来到延安,见到彭德怀。

当彭德怀得知刘坤模的遭遇后,感慨不已,叹息不止。既然她已重新嫁人,两人也不再能破镜重圆,只好就此罢了。

就这样,彭德怀的感情路都因命运坎坷,时代混乱,最后无疾而终。

1938年,彭德怀已40岁,却仍旧没有妻子。陈赓见到彭德怀总是孤身一人,心里不是滋味,经常念叨:「总不能让彭德怀一辈子当一个和尚吧。」

大家听到这话,也曾想尝试给彭德怀牵线,无奈都失败了,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陈赓身上。陈赓的脑子活跃,鬼点子很多,很快想到办法。

他找到彭德怀:「首长,今天有举办一场妇女排球比赛,你去不去看看?」

「我没时间。」彭德怀头都不抬,眼睛盯着眼前的文件。

陈赓又说:「去看比赛是关心群众的生活嘛,你不去的话,别人会说你的架子很大。」

彭德怀推开眼前的文件,揉了揉眼睛:「我能有什么架子,要去看就看吧。」说完,跟着陈赓出了门。

大家听说彭德怀要出门看球赛,能出来的都出来了,围着看球赛。但陈赓却并不在意球赛,而是注意彭德怀的目光,有没有落在哪一位女队员的身上,想为他们牵线。

可无奈的是,整个比赛中,彭德怀的目光四处散落,没有一个目标,好像谁都看了,好像又一个都没有看,陈赓也犯了难。

一计不成生二计,在比赛结束后,陈赓安排一场首长和女队员的见面会。就在这短短的见面中,陈赓终于发现一点蛛丝马迹,追着彭德怀问:「你觉得怎么样?」

彭德怀疑惑地回答:「什么怎么样?」

「你觉得哪个女同志好?」

「那个戴眼镜的,高个子的很不错。」

陈赓趁热打铁介绍:「那位女同志叫浦安修,现在在教书,学识,人品都很好。」

图|彭德怀和浦安修

一听这话,彭德怀急了眼:「我说她好是打球打得好,不是说这些,谁要你说这些。」

「我是牵线人嘛!」

一听这话,彭德怀才反应过来,他又被陈赓「骗」了,钻进他的圈套。但他没有生气,只是皱眉,浦安修是一个女学生,学识丰富,自己只是一个农民出身的人,怎么可能适合呢?哪里都不适合。

陈赓却不在意,这就叫做土洋结合嘛,于是在他的撮合下,两人谈起了恋爱,成为了夫妻。

四骗:「骗」彭德怀改善饮食

1939年,彭德怀与国民党谈判,路过陈赓驻地。陈赓考虑彭德怀一路辛苦,想好好招待彭德怀吃一顿。并且当时敌人的封锁并不严,不缺吃的,彭德怀一直奋战在抗战一线,身体劳累,也应该要好好补一补。

可陈赓在考虑如何招待彭德怀时,变得犹豫起来。因为他深知,彭德怀一向很反对请客吃饭,搞特殊待遇,即便是同乡和亲密战友,他也毫不留情,因此他想请彭德怀好好吃一顿,真是犯了难。

想到这里,他决定提前打探一下,向彭德怀的助手王政柱询问,情况怎么样?王政柱一听,脸色都变了,严肃提醒陈赓,千万不能给他搞特殊。

说着他说起一段往事,曾经彭德怀路过中条山,一位党负责人给他准备饭菜时,多准备了几道菜,彭德怀见到,就对此人连环追问,严肃地表示,你自己都没有带钱,哪里有钱招待我?我有我自己的标准。

陈赓听完,长叹一声,他总是这样,一点都没有变。突然,他眼睛一亮,一拍巴掌,想到一个办法。

他找到彭德怀,说:「当地河里有一种鱼,我让战士们下去弄了几条,一起尝尝当地的特色。」

彭德怀忙于军务,没有过多在意,随口答应了。等到中午,果然上了馒头,和一大盘鱼。彭德怀一边吃,一边夸赞味道很不错。

不过一会儿,又端上一盘肉丸子。彭德怀见到丸子,警惕问道:「怎么又弄来丸子?」

陈赓解释,这不是肉,是鱼做的。彭德怀尝了尝,果然有股鱼味,便也没有说话。可过了一会,又端上一盘鸡,彭德怀一看,瞬间明白,批评起陈赓来,差点就中了你的圈套。

果然之后彭德怀吃饭,再没有动那盘鸡一口,还告诫陈赓一番才走了。陈赓挨了批,却一点都不介意,看着彭德怀终于吃了顿好饭,心里高兴不已。

几个月后,陈赓又想出新的办法。到了吃饭时间,他让人给彭德怀上了一碗白水炖萝卜,自己则出去了。

彭德怀一见,还非常满意,觉得陈赓改正了,想表扬他一番。可转头发现陈赓不见了,去食堂一个关着门的屋子一看,只见陈赓正躲在里面大口嚼着烧鸡。

彭德怀顿时气得大骂:「好你个陈赓,不让我吃,我非要吃。」说着,和陈赓一起吃起烧鸡。

吃到一半,彭德怀突然丢下碗筷:「我又中了你的圈套。」陈赓笑得连饭都喷出来。

五骗:让彭德怀缓解疲劳

朝鲜战场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的一个师在转移过程中,不幸遇到敌军包围,损失惨重。彭德怀一听,大发脾气,要求派陈赓过来。

于是还在越南的陈赓,火速脱下军服,急忙赶到朝鲜战场。朝鲜战场局势也不简单,彭德怀一直紧绷着,不敢松懈一丝一毫。

为了调节战争生活,陈赓拉上甘泗淇,找彭德怀下棋。这天,彭德怀眼看着就要胜利,突然发现少了一个卒,立马明白从陈赓的手里抠出卒。

陈赓逗他,连个卒都不让,小气鬼。接着陈赓又在周围四处逗弄,逗得彭德怀气不过,让陈赓和他下一盘。

陈赓的棋艺本来就不高,很快就输给彭德怀。看到输了,陈赓举手做投降,终于逗得彭德怀开怀大笑。

一旁的记者,抓住机会,就要拍照。彭德怀反应迅速,收起笑容,扭头就走,我有什么好照的,你去给战士们照。

陈赓走到记者身边,悄悄说:「你们实在太笨了,怎么能直接和他讲呢?」记者一脸愁容,没办法,我已经跟着他三天了,就是不让我照。

陈赓见记者可怜,让他解决。

于是到了晚上,陈赓拉着几个负责人围着彭德怀,一起照相合影留念。可彭德怀看着远处的大山,就是不肯笑。

陈赓走到彭德怀身边说:「有一次,我在上海照相,照完相片很模糊。我询问老板,为什么这么模糊?老板回答,你长得什么样子就照成什么样子。我讽刺老板一句,哦,原来我长得很模糊。」

彭德怀一听,乐得笑出来,一旁的记者抓住时机拍下一张宝贵的照片。

1952年,彭德怀要回到国内休养,临走前将事务交给陈赓,两人重重地握了握手,动情告别。

1955年,授军衔时,陈赓按照规定,决定授予彭德怀侄子彭启超上尉军衔。彭德怀却不同意,觉得他的年纪太轻,需要多多历练,建议定个中尉军衔。

陈赓一听,这么多天,好些人来找他往高定军衔,像彭德怀往低定军衔的,还是头一遭。经过两人的商议,陈赓同意了,一起乐呵呵地去吃饭。

从这些资料来看,陈赓确实是一个有趣的人,但是我们发现,他很多时候的有趣,都是为了给别人带去欢乐,缓解疲劳。或许也正因为于此,彭德怀才能和性格迥异的陈赓成为好友,结下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