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皇道派」日军的「绝望猪突」:改写历史的诺门罕战役

2024-02-28历史

1936年东京「二二六」兵变失败,日本陆军「皇道派」年轻军官因为其草率杀戮大臣、以及在兵变过程中威胁「进攻皇居」的不当表态惹得天皇震怒,从而意外地成为日本军政届「三足鼎立」中第一股被抛弃的势力(随后是妄图趁兵变之际改组陆军内阁的海军派);未受波及的军部「统制派」高官集团趁势崛起一统军政两届,而其主张的「大陆政策」也彻底压倒皇道派的「北上决战苏联」战略,「侵华」成为日本陆军扩张政策的主流思潮。

事件的背景

时间回到1936年的东京,「二二六兵变」以起事者失败告终。( 关于此兵变过程详述,可翻看本人2023年11月30日发文:【第二次世界大战(04):日本的彻底黑化】

虽然受到兵变冲击,但天皇在斟酌之后依然对大多数参与此事的普通士兵以及部分基层军官予以「宽慰」及赦免:毕竟「皇道派」的政治主张是「尊奉」天皇亲政、原本就是天皇在陆军中的死忠;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闯下滔天巨祸的年轻人们必须为其冲动幼稚和政治低能付出代价:参与事变但获得赦免的全体官兵以及皇道派的大本营—「东京近卫第一师团」各联队被拆分重组,随后被「发配」前往中国东北换防,摇身一变成为了关东军的一部分。

这些原先一直盘踞在首都、自恃与天皇存在特殊信任的少壮派军人们,在远离故土的天寒地冻中经历了短暂的迷茫失落后再次找到了奋斗的方向:在山高皇帝远的中国东北「搞事情」,似乎比在天皇脚底下更加容易。

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被「皇道派」迅速渗入并感召同化的关东军,逐渐与军部大本营之间关于战争方针和路线问题产生分歧和对立情绪:他们对军部南下中国华北的大战略持消极态度,同时秉承其「先斩后奏」老传统,自行其是向北部边境加强部署,意图延续「皇道派」决战苏联的战略设想。

  • 为什么「皇道派」始终执着于北上决战苏联?因为侵略中国是内阁提出的「大陆政策」之具化战略。一直以来,秉承「侍皇」执政理念的内阁,是主张天皇亲政的陆军「皇道派」最为重要的政敌,也是其一直想要要剿灭的「奸贼」。为了防止政敌「功高震主」,就必须有相对应的重大军功和战略目标与之抗衡。此时,尚未展现出日后强大战争潜力、曾经日俄战争的「手下败将」苏联,就成为了皇道派最理想的假想敌。
  • 儿戏的赌命之战

    1939年初,完成对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吞并、获得大量军工装备补充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欧战一触即发;皇道派关东军认为:新生的德国会迅速摆平「堕落腐烂」的老欧洲,从而继续向东占据高加索和中东的广泛产油区。对关东军来说,趁势与轴心国盟友东西夹击,是实现自身战略的最后时机、也是「皇道派」逆势翻盘的唯一机会。

  • 5月11日,在未具言计划并告知军部及内阁的情况下,关东军自行裹挟伪满洲国军队,于夜间偷渡越过哈勒欣河,向蒙古边防军发动试探性进攻;
  • 5月28日,接火面积迅速扩大,冲突演化成战役规模。在此情况下,日本军部不得不被动接受既成事实、并向关东军提供支援:到7月初,加上国内驰援,进入苏蒙境内的日军已有7.5万人之多,同时还有182辆坦克和300多架飞机投入战斗。
  • 虽然此时反应缓慢的苏联尚未组建远东战略预备队重兵集团、日本人面前的敌人主要是以兵力和装备双重缺乏的蒙古军人为主,但广渺的蒙古草原和西伯利亚大平原,却还是让区区数万之众的日军感受到了「拳头砸棉花」的无力感。

    苏联的反攻

    直到8月,苏联最高统帅部才正式任命朱可夫为「第一集团军群」总司令,统一指挥苏蒙联军对日作战。此时朱可夫麾下仅有约5.7万军人,但红军用火车从西边运来了498辆坦克,还装备了515架飞机。在数倍的技术装备优势下,朱可夫刚一上任,就命令部队停止防御作战,开始全面反攻。

  • 8月24日,在大量坦克的掩护下,全面反冲击的苏联红军将日军围困在诺门坎;
  • 历经数轮「绝望猪突」皆被坦克机枪扫射打退后,装甲力量匮乏的关东军司令部于31日宣布单方面停火;
  • 「一脸无辜」的日本政府在同样饱受「无妄之灾」的军部授意下被迫同意签订【苏日停战协定】。
  • 诺门罕战役草草结束。日本军部及由其掌控的内阁趁机以关东军发动「未熟虑的失败军事行动」导致帝国蒙羞为由,对关东军高层中的「皇道派」军官及其同情者进行严厉问责和换血;

    皇道派最后的「赌命之战」失败了,其影响力也在日本政坛彻底消失;关东军作为曾经的「皇军之花」也开始走向蛰伏消极,在日后开始的二战中任由军部抽调精锐奔赴南方送死,自此一蹶不振。

    被改写的历史

    诺门罕事件本质上是日本内部路线矛盾爆发暂时平息后的「余震」,是长期以来崇尚以「忠君爱国」为名行「下克上」之事的日本年轻军人的又一次「草率行事」;无论是战前准备还是作战计划皆仓促且儿戏,在优势火力的苏联红军打击下走向速败不是奇怪的事;但诺门罕惨败同样影响了即将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整个历史的总体走向:

  • 「皇道派」及其「北上决战」战略彻底被统制派的「大陆政策」压制,而海军的「南下太平洋」夺取战略资源思路也因为陆军的军事失败而再次抬头:侵华战争以及随后的太平洋战争已不可避免。
  • 从此日本人再也不敢逾越满蒙苏边境一步,让希特勒臆想中的德日轴心东西夹攻苏联战略提前破产;苏联得以在日后的卫国战争中,毫无顾忌地征调远东预备队加入东线战场,从而大大加速了轴心国的战败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