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55年授衔,77岁中校不愿剃掉长胡须,毛主席为他开特例,他是谁

2024-03-02历史

1955年的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授衔仪式举行。这次授衔仪式具有里程碑意义,毛主席亲自为包括朱德在内的10位元帅授衔,此外还有10名大将、55名上将、175名中将和800名少将,这些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表现出色的将领们,都获得了应有的荣誉。

在这些将领中,有一位长须胡的老人,他的外表与其他干净整洁的军官们形成鲜明对比。

毛主席特许,授衔仪式上留着长胡须的中校,他叫蒋维平,他的故事要从1884年说起。

蒋顺发怀着满腔热血,加入了洋务军,希望能为国家出一份力。然而,洋务军内部的封建腐朽让他深感失望,他决定离开。

后来,蒋顺发被袁世凯部队抓了壮丁,对袁世凯的欺压和复辟称帝的野心感到反感。于是,在1916年,他找机会逃离了袁军。

此时的蒋顺发已经38岁,多年的参军救国之路充满了曲折和失落,他决定先放下军旅生涯,开始从医。他一边务农,一边自学中医,并向有经验的老中医们请教学习,收集民间的土药方进行研究。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已经算得上半个老中医了。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作为一位爱国心切的青年,蒋顺发立刻赶往北京,参加了学生组织的游行活动。在那里,他深受学生们的鼓舞,反帝反封建的思想与他爱国救亡的思想不谋而合。

激动的他终于找到了一条新的报国之路——回到房山县后,他开起了一个红十字会,免费为贫穷的农民看病,因此在民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借此机会,他宣扬反帝反封建思想,组织农民支持北平学生的爱国运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抗日救国热潮。

蒋顺发也积极参与到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中,收养了一个义子,取名蒋志刚,培养他的爱国精神。 1935年,蒋顺发结识了在北平宣传抗日活动的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李向。

两人都对日军的侵略行为感到愤怒,相见恨晚,成为至交好友。通过李向前的介绍,蒋顺发对共产党的认识更加深刻,他明白只有共产党是真心为人民谋福利的军队,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

在之后的工作中,蒋顺发开始向村民们宣传共产党的思想,而他自己对共产党也产生了向往之情。两年后,蒋顺发在老家帮助乡亲们研究农业技术,兴修水利工程,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房山县先是被日军攻陷,后又被土匪洗劫。蒋顺发悲愤之下,欲亲自上前线去抗战,但李向已离开,报国无门的他只能为房山百姓料理后事,义务治病。

1938年,宋时轮、邓华带领的八路军驻进房山,得知消息的蒋顺发激动不已,虽然已经60岁,但参军报国之心不减。

家人和义子蒋志刚都支持他,蒋顺发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蒋维平,寓意参军报国,维护和平。出发那天,乡亲们自发前来送行,蒋维平时对大家的好,大家都记在心里。

蒋维平昼夜不停地赶来八路军包森支队驻地,受到了包支队长和将士们的热烈欢迎。包支队长为难地劝蒋维平让儿子参军,自己回去继续行医救人,蒋维平表示自己已做好将晚年贡献给抗日事业的准备,无论如何也要参军。

包支队长深为感动,遂请示宋时轮司令员。最终,宋司令员同意了蒋维平的请求,蒋维平留下了激动的热泪,虽然已是花甲之年,但有着一腔抗战救国的热血。

60岁的蒋维平,以最老的年龄成为八路军,军龄却最小。他是继徐特立、董必武、孙毅等八路军老将之后,又一位被允许留胡须的老兵。

由于年纪大,组织委派他到政府办的抗日救国医院担任院长,并兼任九区救国会主任。他带了自己的药材和医疗工具,立即全身心投入到救治伤员的工作中。

在短短的一个月内,他救治了上百名士兵,并帮助了许多老百姓,因此受到了将士和百姓们的一致赞誉,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蒋老大夫」。

在此期间,他还积极申请入党,表现优秀。在他参军两个月后,组织接受了他,让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那一刻,蒋维平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发誓要把余生都献给党和人民。

蒋维平在后方的工作有条不紊,但每当听到前线的消息,他都会心潮澎湃。他知道,自己年纪渐长,但仍然渴望上前线拼一把。

他向上级提出了请求,虽然最初遭到了拒绝,但他没有放弃。最终,在1938年10月,他被调到了王震旅长的一二零师三五九旅。

王震旅长被他的坚定决心和上前线打鬼子的雄心壮志所感动,于是让他担任七一九团的军医。 蒋维平在前线的日子里,一边潜心研究医术,一边救治伤员。

他经常和卫生部的年轻人一起冒着生命危险奔赴前线,开展战地救援工作。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没有因为自己年纪大就搞特殊。

不管是随部队转移,还是冒着生命危险穿梭在炮火中搜救伤员,他都从没有叫苦叫累。他与所有的将士共进退,战争持续多久,他就工作多久。

他的及时救治,让不少将士从残酷的战场捡回了一条命。他的坚韧和勇气,是所有人的榜样。

1940年,三五九旅肩负起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重任,蒋维平深感光荣,迫不及待地加入了这个队伍,奔赴延安。

1941年,他们抵达陕西省的米脂县,这里缺少药品的问题让蒋维平深感忧虑。于是,他亲自带领队伍上山采草药,并经过20多天的辛勤努力,成功研制出了四十多种急救药。

这些药物对于当地的百姓来说,如同救命稻草。然而,长时间的工作使蒋维平的身体不堪重负,他不幸病倒了。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为前来求医的百姓治病。

王震旅长知道后,打算把蒋维平调到后方,但被他坚决拒绝:「我还不是老朽,怎么能去后方呢?」在米脂县的一年里,蒋维平救治了无数的战士和百姓,充分发挥了他的价值,成为了一个真正为国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

这一年,他被团里评为模范共产党员和模范医务工作者,受到了全团的祝贺和百姓们的赞美和喜爱。

1942年,三五九旅接到一项新的任务,前往南泥湾开垦荒地。身为旅里的一份子,蒋维平自然不会缺席。在出发前,米脂县的百姓为了感谢蒋维平在过去两年对他们的照顾,连续7天向【解放日报】投递感谢信,称蒋维平是「米脂人民心中的好医生」。

蒋维平深感感动,与当地的百姓们深情告别。到了南泥湾九龙泉后,蒋维平发现这里寸草不生,于是他向王震旅长提出请求,希望能和大家一同开荒种地。

于是,他接任了七一九团农场场主兼制药厂厂长。接下来,蒋维平率领组织分配给他的100多名战士,来到黄土高原上开垦荒地,并种植了农作物。

不仅如此,蒋维平还开动脑筋,大力发展生产,安排一些人制作茶叶,一些人制药,一些人编织,还建立了运输合作社,将收获的粮食运往全国各地销售。

不到一年的时间,整个农场就实现了自给自足,甚至还为全旅提供了3000多套棉衣,以供将士们保暖。除了开垦种地,蒋维平也非常注重绿植的种植。

他带领战士们沿着山坡种植桃树、核桃树、梨树等水果,成功将荒凉的九龙泉改造成了一座花果山。

1942年,毛主席对三五九旅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要求全国向其学习,积极发展生产。这一举动极大地激发了三五九旅和蒋维平的积极性。

1943年,毛主席听闻了蒋维平的事迹后,发出了通令,表扬了蒋维平和王震,并当面对王震说:「活着就是要工作,蒋维平同志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典型,我们必须要照顾好他老人家的生活,保证他的健康!」

1944年9月,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谢觉哉亲自去九龙泉看望66岁的蒋维平,并为他题了一首词,赞美他是人老心不老的「老猴」,将九龙泉变成了花果山,贡献巨大。

蒋维平因为两次被评为三五九旅的劳动模范英雄,还参加了延安的群英大会,和其他模范英雄一起接受了毛主席等一众领导人们的祝贺和教导。

蒋维平始终牢记毛主席的教诲,不能骄傲,要虚心努力,尊重人民,工作兢兢业业,才能配得上模范英雄的称号。

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最后阶段,蒋维平自告奋勇再次赴前线。同年12月,他从延安回到晋察冀军区,被任命为政治部农场场长。

他带领40多名受军法处置的犯人进行劳动改造,同时也种下了希望的种子。蒋维平带领这些犯人在1946年春天播种粮食,到了年底,不仅解决了军区的粮草问题,还赚取了边币1100多万元(相当于小米十万余斤)。

这些犯人也得到了良好的改造,有的重获新生,有的上了前线。蒋维平因此得到了军区政委刘澜涛的高度赞扬。1947年内战期间,他被任命为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分院副院长。

在战争和医院之间,他不分昼夜地穿梭,救治伤病员,参加了数十次战斗,收治了上千名病人。他始终坚持着「不死就要干,越苦越向前」的信念,用行动报效祖国。

蒋维平:从「花果山一老猴」到全国英雄模范 在1950年国庆的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上,蒋维平以其卓越的贡献和崇高的人格魅力,被评选为代表参加会议,受到了党中央的深切关怀和厚望。

回到部队后,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初心和责任感,积极参与抗美援朝战争的救治工作,并在国内局势稳定后,积极建设国内的基础医疗,为我国的医疗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5年,新中国的第一次授衔仪式在中南海举行,蒋维平作为全国英雄模范,参与了这次授衔仪式。然而,仪式要求剃掉胡子,让他感到有些为难。

蒋维平已经77岁高龄,留着满脸的胡须,这把胡子跟随他已有几十个年头,他早已习惯了留胡须,实在舍不得刮掉。

于是,他向工作人员询问能否不剃胡子。工作人员将蒋维平的请求报告给了上级。最终,上级破例允许蒋维平留胡子,而这个为蒋维平破例的人,正是毛主席。

毛主席曾在何长工那里和蒋维平有过一次交谈,那时蒋维平正在为何长工治病,正巧碰见了前去探望何长工的毛主席,何长工向毛主席介绍完蒋维平后,毛主席打趣地说:「我知道你,你可是花果山上一老猴啊!」

毛主席感念蒋维平不顾身体为革命奔波,救治伤员,种粮植树,为革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因此这才允许蒋维平留下胡子。

这胡子,不仅象征着蒋维平的高龄,也象征着他对革命不朽的热爱。在那次授衔仪式上,蒋维平成为了唯一一个留着胡子的人,他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

虽然成为了特例,但蒋维平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大,反而更加勤奋努力地工作,致力于建设自己的家乡。在1956年参加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他还与毛主席有过亲切的交谈。

毛主席告诫他不能过度劳累伤身体,并叮嘱他:「你的任务就是健康地活着。」蒋维平牢记毛主席的这句话,注意保养身体,以身作则,影响着身边的人,甚至影响了下一代。

他用余生发光发热,为后人照亮前路。最终,蒋维平于1964年7月12日在二五一医院病逝,享年86岁。

蒋维平同志以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践行了"燃烧自己,奉献祖国"的精神。他以60岁的高龄参军,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他将晚年奉献给党和国家的坚定决心,他是我们应当铭记的英雄先辈,是我们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