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周总理最传神的照片,外国记者违规拍摄,偷拍过程有惊无险

2024-07-19历史

1973年1月,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意大利政府代表团。

按照规定,外国记者不允许携带照相机,更不可拍摄照片。

可是,意大利摄影师乔治·洛蒂不但成功地偷拍了一张周总理的照片,而且瞒天过海混过检查,有惊无险地把底片带出了人民大会堂。

谁也没想到,洛蒂偷拍的这张照片竟然轰动了半个地球,就连邓大姐都非常满意地说:「这是恩来最好的一张照片」。

洛蒂是如何偷拍这张照片的,又是如何躲过警卫人员的严格检查的呢?

拍摄经过

1973年1月6日,洛蒂随意大利外交部长朱塞佩·梅迪奇来到人民大会堂,周总理将在这里接见来访的意大利客人。

作为随行的摄影记者,洛蒂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他对这个陌生的国度充满好奇,尤其想亲眼见一见蜚声世界的周总理。

洛蒂有一个心愿,就是给周总理拍一张令人满意的照片。

可是,从大使馆前往人民大会堂之前,意大利驻华大使却叮嘱洛蒂等人说:「按照中方的要求,会见现场不允许拍照,请各位不要携带照相机进入人民大会堂。」

不让带照相机,这就意味着洛蒂的拍摄计划泡汤了,这让洛蒂非常失望。

洛蒂口头上答应「不带照相机」,实际上却「阳奉阴违」,他交出了体积硕大的标准相机,同时悄悄带上了一只小巧的徕卡M4卡片式照相机。

在整个会谈期间,洛蒂一直没敢掏出照相机,等到会谈结束的时候,洛蒂觉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能再犹豫了。

当时,周总理开始送别意大利客人,客人们排着队,依次与周总理握手道别。

洛蒂小声问排在他前面的意大利驻华大使说:「我想跟周总理说几句话,不知道说哪种语言比较好?」

大使说:「周总理会说好几个国家的语言,不过,据我所知,周总理年轻时曾经在法国生活过,所以,他的法语讲得很流利。」

洛蒂高兴地说:「太幸运了,除了意大利语,法语也是我最擅长的语种。」

这时快要轮到周总理跟洛蒂握手了,洛蒂却悄悄地换了个位置,排到了队尾。

这是因为,洛蒂身后还有不少人在排队,如果他此时提出拍摄要求,哪怕只占用一分钟时间,也会对后面的人造成影响。

如果在这个时候提出拍照的要求,不但很不礼貌,更有可能不被允许。

就这样,聪明的洛蒂成了最后一个与周总理握手道别的人。

当周总理与洛蒂握手道别的时候,洛蒂坦诚地对周总理说:「总理先生,请原谅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撒了谎,我谎称没带照相机,但实际上我带了」。

不等周总理开口说话,洛蒂迫不及待地接着说道:「我希望能为您拍一张照片,我想,如果错过这一次机会,我可能再也不会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看到洛蒂诚恳的态度,周总理笑了,他看了看洛蒂头上的白发,诙谐地对他说:「原来满头白发的人也会说谎啊。」

这里要说明一下,洛蒂当年的年龄并不大,却长了一头白头发,按照中国人的说法,洛蒂是个「少白头」。

「是的,我确实说谎了,我向您致歉,但是,如果可能的话,我还是希望您能给我这个机会」,洛蒂眼巴巴地看着周总理说。

周总理爽朗地笑道:「我不应该拒绝一个满头白发的人,你的要求不过分,我可以答应你的请求。」

于是,在其他意大利客人羡慕的目光下,洛蒂从口袋里掏出了卡片照相机。

洛蒂请总理重新在沙发上落座,然后,凭着娴熟的摄影技术、丰富的抓拍经验,他没用闪光灯,更没用测光表,在不太明亮的自然光下,用徕卡M4相机给周总理拍下了一张照片。

洛蒂非常满意照片的构图,因为周总理的坐姿非常自然,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庄严、温馨的感觉。

不过,洛蒂也有不太满意的地方,因为周总理的视线有些偏下,这样,照片没能把周总理的神韵充分表达出来。

洛蒂满怀歉意地对周总理说:「总理先生,我不是一个合格的摄影师,您能再给我一个机会吗?」

周总理和蔼地点了点头,再次答应了洛蒂的请求。

于是,洛蒂重新举起照相机,把镜头对准了周总理。

正在洛蒂凝神屏气取景的时候,周总理的秘书从不远处走了过来,他冲着端坐在沙发上的周总理喊了一声:「总理」。

随着喊声,周总理的头微微抬起,目光看向前方,就在这个瞬间,洛蒂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时机,他及时按下快门,拍下了当天的第二张照片。

为了带出胶卷,洛蒂不惜「瞒天过海,偷梁换柱」。

洛蒂对自己拍摄的第二张照片非常满意,可是,洛蒂却在为接下来的事情而犯愁。

照片是拍完了,可是,怎么把底片保留下来并带出人民大会堂呢?

洛蒂知道,中方既然规定「不许拍照」,工作人员就不可能让他把底片带出人民大会堂。

洛蒂紧张地想着应对办法,并很快有了主意。

他把照相机放到一张桌子底下,迅速取出胶卷放进裤兜,同时把一卷新胶卷装进了照相机。

然后,洛蒂举起照相机,煞有其事地按了两下快门,随后收起了照相机。

正如洛蒂事前预估的那样,当洛蒂正要离开会见厅的时候,一位工作人员向他走了过来。

工作人员彬彬有礼地说:「洛蒂先生,您刚才违反了我们的规定,请您把底片交给我们。」

洛蒂装出一副委屈的样子,他向工作人员解释了自己的初衷,请求他们「高抬贵手」,允许自己把照片留下来。

可是,工作人员虽然彬彬有礼、面带微笑,却丝毫没有让步的意思。

到了这个时候,洛蒂才「很不情愿」地掏出照相机,并当着工作人员的面打开照相机,取出了胶卷。

将胶卷曝光之后,洛蒂才一身轻松地离开了人民大会堂。

从人民大会堂出来之后,洛蒂摸着裤兜里的胶卷,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紧张的心情才渐渐平复下来。

为了拍一张周总理的照片,洛蒂接连使出了「瞒天过海」和「偷梁换柱」之计,最好终于「有惊无险」,如愿以偿。

邓颖超说:「这是恩来最好的一张照片」

从回到意大利之后,洛蒂第一时间把胶卷洗了出来,在那天拍摄的两张照片中,洛蒂对第二张照片特别满意。

那张照片首先刊登在意大利【时代】周刊上,洛蒂拍摄的周总理的照片被编排在最醒目的版面。

照片上的周总理微侧身躯,他那么儒雅又那么刚毅,眉眼中透露出摄人魂魄的魄力。

照片完美展现了周总理无可比拟的风采。这张照片很快被其他报刊大量转载,短时间内就风靡了大半个地球,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交口称赞的绝世佳作。

当年下半年,意大利政府将这幅摄影作品的原版照片作为国礼,赠送给了这幅照片上的主人公-周总理。

1974年,这幅照片在美国获得了一项大奖-最佳新闻照片奖,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授予其「认识世界奖」。

在中国,这张照片被各种报刊反复刊载,并以油画、版画、木刻等多种形式广为流传。

据资料显示,至1986年为止,这张照片的累计发行量已经超过9000万张,几户每一个中国人都见到过这张照片。

周总理逝世之后,在悼念、缅怀周总理的时候,人们最多选用的正是这张照片。

作为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洛蒂对周总理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上世纪八十年代,洛蒂再次来到阔别多年的中国,这次来中国,洛蒂有一个心愿-拜见一下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

在外交部的安排下,洛蒂的愿望很快得以实现。在一个春风拂面的日子,邓颖超同志亲切接见了远道而来的洛蒂先生。

邓颖超紧紧地握住洛蒂的双手,诚挚地对他表示了感谢。

邓颖超同志说:「感谢你拍了一张很好的照片,我要对你表示衷心的感谢。」

洛蒂被邓颖超同志的话感动了,他激动地说:「我拍过无数张照片,能够为周总理拍照是我的荣幸,我为此感到骄傲。」

邓颖超同志说:「恩来生前拍过许多照片,但是,要说姿势和神态,这张照片是最好的一张。」

在其他场合,邓大姐也不止一次对人说,「我非常喜欢这张照片。」

从北京回到意大利之后,洛蒂激动的心情仍然不能平复,他对自己的朋友们说:「作为一个职业摄影师,自己的作品能够被认可就是最大的奖赏。」

洛蒂说:「在北京,我得到的奖赏是至高无上的,因为给我颁奖的是我尊敬的周总理夫人,这将是我最为珍贵的记忆。」

洛蒂后来说,「给周总理拍过这张照片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还有可能拍出更传神的人物照片吗?」

洛蒂坦然承认:「我不得不承认,那张照片是我的巅峰之作,从今往后,我不可能再有超越,因为世上再无周总理……」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洛蒂讲过一个有趣的轶事。

有一年,洛蒂应邀为巴勒斯坦政治家、军事家阿拉法特拍照,在突尼斯,阿拉法特向洛蒂提了一个要求。

阿拉法特说:「亲爱的朋友,我想请你帮我一个忙-给我拍一张富有感染力的照片,就像你给中国的周总理拍的照片一样。」

洛蒂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很抱歉,这个事情我恐怕难以做到。」

阿拉法特说:「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吗?」

洛蒂说:「因为世上只有一个周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