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431年,朱高燧闭门不出、仰天大笑后身亡,朱瞻基:他曾多次谋反

2024-06-01历史

在1423年的五月,朱高燧已经年满四十岁,他试图篡夺皇位。当他的父亲朱棣病重时,朱高燧召来了护卫指挥使孟贤。他紧紧握住孟贤的双手,充满激情地告诉他:「我志在皇位,决不放弃。」这段历史记载显示,朱高燧当时态度坚决,毫不动摇。他相信自己的计划会成功,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执行了自己的计划。这段事件也是他权力野心的一个显著标志。

目前的计划,可以制作一份声称要传位给赵王的遗诏,随后悄悄下毒暗害朱棣,同时废掉太子朱高炽。这样一来,无穷的权势和财富将属于你我。这样的行动必须小心谨慎,否则后果难料。

朱棣得知了尚未有行动的朱高燧的意图。当成功捉拿朱高燧后,他下令将所有他的心腹执行死刑,并禁锢了朱高燧在府中。对于想要登基的朱高燧来说,他不仅失去了最后的筹码,更是在朱棣眼中被视为不孝、不义之徒。这样的结果,使得他彻底失去了梦想,也成为了朱棣严厉的惩戒对象。

在1426年,朱高煦发起了叛乱,并试图拉拢朱高燧一同起兵。然而,朱高煦最终被杀。令人意外的是,朱瞻基并没有追究朱高燧的责任,尽管他曾意图通过矫诏来篡位,甚至有弑父杀兄的举动。那么,朱瞻基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关于朱高燧是否参与了朱高煦的叛乱,历史记载并不明确。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在朱高煦被杀后,朱瞻基并没有对朱高燧采取任何行动。至于朱高燧的死因与朱瞻基的关系,目前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两者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尽管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疑问和猜测,但真相已经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我们只能通过历史的碎片,尽力还原当时的情景,探寻事件的真相。

朱高燧,一个低调的人物。

朱棣的第三个孩子是朱高燧。与其他两位兄弟不同,朱高燧出生时,他的父亲朱棣已经在北平有很长时间了。所以,可以说朱高燧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平人。

朱棣和妻子徐氏虽然非常喜欢他们的孩子,但对朱高燧的宠爱尤其显著。在当时的规矩中,朱高炽和朱高煦兄弟需要去应天读书,接受祖制下的教育,因此他们经常与父母分隔两地。然而,朱高燧年纪尚幼,作为家中的小儿子,他得到的疼爱最多。这种过度的宠溺,反而养成了他纨绔的性格。虽然他备受宠爱,但他与其他兄弟的成长经历却有所不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性格形成。

在公元1398年,当朱元璋去世后,朱棣和他的侄子朱允炆开始了一场长达四年的军事冲突。此时,年仅16岁的朱高燧随同他的父亲朱棣一起在各地征战。虽然他在战场上英勇表现不及哥哥朱高煦那样英勇,也未能在北平担当防守任务像他大哥朱高炽一样得力。因此在选太子的过程中,虽然有众多的竞争者,但朱棣在朱高炽和朱高煦之间犹豫不决,而那个不起眼的朱高燧则被完全忽略了。简而言之,朱棣在决定继承人时面临了艰难的抉择,而朱高燧因年纪尚幼和在战场上的表现未能得到他的青睐。

在那个时期,朱高炽的兄弟们对徐皇后非常敬重。虽然他们私下里有些争斗,但表面上的关系还是维持得很好。然而,当徐皇后去世后,朱高燧和朱高煦开始对朱高炽的地位发起了挑战,他们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

朱高燧和朱高煦联合发难,导致朱高炽身边的得力助手们不断遭到打压。解缙遭到了惨痛的谋杀,杨士奇则被降职并投入牢狱。夏元吉更是不幸,他的整个家族都受到了牵连,被查抄没收。虽然朱高炽表面冷静,但他处理朝政时的压力与困境日渐加重,每一步都十分艰难。

在1409年,朱棣对朱高煦和朱高燧的所作所为感到极度不满。他决定将他们留在应天,目的就是为了限制太子朱高炽的权力。然而,仅仅五年时间,朱高炽的势力就被完全控制了。在朝廷内外,人们只认识汉王和赵王,却对太子知之甚少。这种局面已经形成了。

因为朱棣对朱高煦有些不满,有意警告他,却未直接对他下手。反而是转向了对他的亲信,也就是朱高燧采取行动。他挥刀而下,下令杀害了朱高燧的亲信顾晟,同时还撤了他的冠服。他还在朱高炽面前模拟了一个杀掉朱高燧的戏码。然而,朱高炽非常机警聪明,立刻站出来阻止了朱棣的冲动行为。他跪下为朱高燧求情,这才让朱棣暂时平息了怒火。让人意外的是,原本对煽动兄弟间的纷争颇有行动的朱棣,并没有真正对付其意图打压的兄弟朱高煦。反倒是不分青红皂白,首先砍掉了别人派来的助手,这样出人意料的手法令人深思。最终,朱高燧的命运如何,还需继续观察。

朱棣遭到谋杀的事件是一个不幸的罪行。

此后,朱高燧开始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小心行事,并且也断绝了与朱高煦的亲密关系,不再与之一同密谋争夺太子之位。朱棣对朱高燧的这种变化非常赞赏,常常在和另一个儿子朱高炽闲聊时,称赞朱高燧已经痛改前非,有了新的改变。

然而,朱高燧的举动实际上是在迷惑他的兄弟朱棣和朱高炽。在朱高燧的哥哥朱高煦显露威风并因故被流放到乐安州后,朱高燧对朱棣的真正面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他决定暂时隐藏自己的行动,私下里结交朝廷的重要官员,静待时机。

在1423年的五月,朱棣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生命垂危。这时,朱高燧认为是个好机会。他联系了之前就已拉拢的护卫指挥使孟贤和宦官杨庆,三人联手伪造了一份篡权夺位的命令。杨庆还负责在朱棣的饮食中下毒,企图杀害朱棣。他们计划着篡位,这一连串的行动悄然展开。简单来说,就是在423年5月,朱棣病得很重,可能快死了。朱高燧觉得这是个好时机,就联合了孟贤和杨庆两个人,伪造了一个篡位的诏书。杨庆还在朱棣的食物里放了毒药,想要害死他。他们的目的就是夺取权力。这个过程很隐秘,没有其他人知道。

高以正作为谋士向孟贤通报了一件事,但私下告知了他的亲友王瑜,极力劝说王瑜与他一起享受荣华富贵。不过,王瑜并不赞同朱高燧的做法。在与高以正谈过后,王瑜决定悄悄向上级朱棣汇报,揭露朱高燧企图造反的阴谋。

得知此事后,朱棣气得七窍生烟,立刻下令捉拿孟贤。经过搜查,在他家找到了仿制的「朱棣的诏书」。真相揭露后,朱棣把那伪造的诏书狠狠地摔在朱高燧面前,并怒骂不止。

"这是你做出来的结果吗?"

当时,朱高燧非常害怕,全身颤抖,跪在地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幸运的是,他的哥哥朱高炽替他解围了。他将谋反的罪责归咎于孟贤和高以正两人,使朱高燧得以摆脱了所有罪责。

朱高炽很清楚,即便朱高燧犯了严重的罪行,朱棣内心深处仍不会对其儿子下狠手。因此,与其趁机落井下石,招来朱棣的疑虑,不如及时伸出援手,帮助朱高燧脱离险境。这样不仅能救人一命,还能让他心存感激。

得到一个好的结局。

一年后,朱棣在榆木川病逝,随后朱高炽在北平继承了皇位。对此,朱高燧心存感激,因为他曾得到过朱高炽的救命之恩。因此,他主动上书请求削去自己的兵权,心甘情愿地做一个无拘无束的藩王。从那时起,朱高燧彻底放弃了争夺皇位的念头。

然而,朱高炽的统治时间却只持续了短短十个月就匆匆离世了。他的去世对朱高燧产生了不小的震动,让他原本平静的心情开始泛起波澜。虽然朱高燧曾经有着强烈的冲动,但他已经隐藏了十多年,变得更为沉稳。因此,尽管他有过谋反的想法,但最终并没有付诸行动。这使他更进一步思考如何掌握局势。在稳定了内心的动乱之后,他暂时按兵不动。同时,朱高燧也对形势的变迁和皇帝的更换产生了更加清醒的认识,这是他在冷静的时刻做出的深思熟虑。总的来说,他的心态和行动都更加成熟和理智了。

朱高煦与朱高燧有相似的想法,但朱高燧显得更为老练。在朱瞻基继位之后,朱高煦悄悄联系了朱高燧,私下里计划反抗朝廷。然而,在等待朱高燧的明确答复期间,朱高煦按捺不住,鲁莽地发动了叛乱。然而,就在他准备出兵的时候,朱高燧却保持观望态度,没有立刻向朱瞻基报告,也没有派出援兵支援朱高煦。最终,朱高煦的急躁行为导致了他自己的失败。

朱瞻基迅速平定了朱高煦的短暂叛乱,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在胜利归朝后,陈平负责监管朱高燧的行动,却向朱瞻基报告了朱高燧与朱高煦暗中联络的证据。他建议,应立刻发兵彰德,征讨朱高燧。陈平的这一劝谏,也得到了内阁重臣杨荣和夏元吉的赞同。于是,朱瞻基下定决心,准备除掉朱高燧,彻底平定这场藩王之间的混乱。

在朱高燧生命垂危之际,杨士奇却公开站出来反对。他强调道:此事不可行。

明太宗有三个儿子,而陛下只有两位叔叔。最近朱高煦发生了叛乱,他确实犯了罪。但关于赵王朱高燧的叛变情况还不明确,我们不能轻易地给他定罪,以免留下千古骂名。

在审阅完杨士奇的奏章后,朱瞻基决定返回京城,打消了诛杀朱高煦的念头。对于另一位造反的朱高煦,他原本有意留其性命。然而,朱高煦持续的挑衅和侮辱激怒了朱瞻基,最终导致他采取了极端的行动,将朱高煦活活烧死。简而言之,朱瞻基在看完奏章后回京,不再想杀朱高煦。对于另一位造反的朱高煦,他起初想留其性命,但后者不断挑衅、侮辱,最终惹得朱瞻基大怒,采取了严厉的惩罚。

朱高煦离世后,朱高燧感到极度不安。当他听说朱瞻基的特使袁容即将来到彰德,他内心充满了恐惧,甚至已经做好了必死的准备。然而,当袁容到来后,他带来的并非朱瞻基的严厉处罚,而是朝中大臣们对朱高燧的弹劾奏折以及朱瞻基的一封勉励信。这让朱高燧松了一口气,同时也让他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处境。

朱高燧接过信件后,心情瞬间由阴转晴,他仰头大笑起来,说:「我算是活得明白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么多年来对皇位的渴望,两次的阴谋叛乱,竟然得到了朱瞻基的宽恕。此后,朱高燧放下了对皇位的执着。他决定将常山的中护卫和仪卫司官校归还给朝廷,然后深居简出,专心做一个藩王。他不再对外界有任何觊觎之心,安安静静地过日子。他不再有任何政治野心,这种心境的转变使他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和满足。他笑了,笑得很开心,仿佛这世上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他就这样静静地享受着余生,安心地做一个平凡的藩王。

在公元1431年,70岁的朱高燧在寓所里因病去世。在临终前,他将家族的子孙召集至床前,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要保持低调,不可过于贪图权势,以免招致不测之祸。朱高燧历经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的起伏变幻,尽管他犯过错误,但最终还是得以安详地结束一生。他告诫子孙们要谨慎行事,以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