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黎玉创立山东根据地,55年却未参加授衔,职务还不断下降,为何?

2024-04-22历史

1949年,党中央于河北西柏坡召开重大会议。面对国内巨变的形势,党中央毛主席做出重要决策:「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为建立新中国做相关准备。」这场事关未来中国发展道路建设的重大会议,邀请了我党各地众多干部参与,盛况空前,乃是党史上之未有局面。

但在此次会议之中,山东根据地的重要创始人黎玉却罕见缺席。作为山东党组织的重要创建者,战功赫赫的他不仅缺席此会,在此后55年的授衔之中也销声匿迹。自从新中国建立之后,他的职位更是一低再低,出现断崖式下滑。

黎玉在革命时期到底做出多大功绩?为何他又遭遇如此对待?

点个关注,一起走进山东根据地创始人黎玉的人生故事。

革命救国

黎玉1906年生人,出生于山西崞县。黎玉本名姓李,原名李兴唐。作为时代交际之时出生的孩童,黎玉在幼时接受的仍旧是传统私塾教育。他人生轨迹的重大改变,发生在其进入中学途中。

在私塾毕业,考入崞县中学之后,黎玉踏上了一条爱国救亡之路。虽说只是县城中学,但崞县中学的爱国救亡氛围却十分浓厚。在校园之中,随处可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宣言布告,教师们也时常同学生们谈论革命救国的思想。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样的环境浸染之下,黎玉心中对爱国救亡的渴望也被点燃。

他开始积极参与到学校中的先进社团,与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宣传新思想。文笔十分不错的黎玉甚至开始为进步报刊撰写文章,意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唤醒更多的中国人。在接触进步书刊、思想的过程之中,黎玉了解到了共产主义。

彼时的中国各种进步思想充斥社会,共产主义作为其中之一并不足够显眼。但其中所涉及到对阶级斗争和意图建立全国人民和平民主共处社会的理念,还是吸引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其中之一便是黎玉。

当然在崞县地区对共产主义理论抱有兴趣的进步青年,自然不止黎玉一人。1926年,崞县中学的共产主义党支部创立。黎玉在前辈的介绍保举之下,加入到了党组织之中,就此开始了自己的一生革命斗争。

彼时正值国共首次合作时期,为了北伐大业,两党之间做出妥协。共产党员可以通过个人身份,加入到国民党中,一同参与北伐革命。在崞县党组织的安排下,黎玉与自己的入党介绍人们加入国民党。有了国民党身份的黎玉,便能够公开以国民党身份宣扬爱国革命思想,这极大的提高了在崞县地区的动员效率。黎玉也因为工作颇有成就,就任崞县中学党支部书记、国民党县常委。

但好事多磨,眼见北伐即将胜利,蒋介石的狼子野心也不再掩藏。随着蒋介石公开反共,国民党各地展开「反共清党」运动。黎玉及数位我党成员遭逢此劫,遭到国民党逮捕。好在后来经过家人保释,黎玉终于逃脱牢笼。

革命事业受到重大打击,黎玉只好先将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之上,完成自己未竟之学业。1929年,向来成绩优异的黎玉被北平大学录取,成为其法政学院的学生。北平大学作为今天北京师范的前身,校史悠久,校内的革命思想也是十分浓厚。在进入北平大学之后,黎玉这位因入狱而与组织断联的我党成员,终于有了回归可能。

几经波折,黎玉终于联系上法政学院中的党组织,恢复了自己的党员身份。因为国民党全国反共的原因,黎玉等人只好暗中开展活动,为革命事业暗暗积蓄力量。

在大学毕业之后,这位山西出身的党员同志,留在了北平,为北平乃至河北地区的党组织发展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此过程之中黎玉历任北平、唐山、河北等重要党委干部职位,为我党河北地区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1934年的河北矿业工人大罢工中,黎玉组织数万工人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势力斗争,并取得重要成果。

如此年轻有为的同志,自然也引起了党中央的关注。在中共中央北方局的安排之下,黎玉调任山东省委书记,开始了自己长达13年的山东革命斗争史。

山东任职

黎玉深受进步思想感召,早早为共产主义事业所奋斗。接到组织命令前往山东的他,究竟会在此地做出怎样的伟大功绩?

在黎玉受任山东省委书记前,当地的革命形势十分不乐观。山东党组的成立极早,但在国民党的全力围剿之下,却屡遭打击。情况最为严重之时,山东党组甚至与中央失去联系,一度无法开展工作。党中央将重建山东党组的任务交给黎玉,自然也是看中他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

1936年,身处河北的黎玉收到党中央命令。他毫不犹豫,将行李简单收拾,与一同战斗的同志们挥手作别,单人独骑挺进山东。来到山东之后,黎玉首先开始召集潜藏于地下的党组成员,开始暗中发展力量,恢复山东党组的工作。眼看山东党组机构稍有起色,却又再度遭遇严重打击。

在敌人的「重拳出击」之下,山东党组出现叛徒,泄露了众多机密。相关的许多党组成员遭到逮捕,就连身为省委书记的黎玉也差点未能逃脱。

好不容易做出的努力付之东流,黎玉却没有就此灰心。他一边以黄包车夫作为身份掩护,一边再次暗中发展组织力量。

任国民党反动派如何聪明,也不会想到一位黄包车夫,竟然是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同样也不会有人想到,这样一位黄包车夫,能够在如此逆境发展壮大我党组织。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黎玉同重建的山东省委在当地发动抗日起义。他亲自率部参与其中,担任部队的政委职务。短短时间内,山东地区便在黎玉的努力下,拉出了一支上万人的抗日队伍,为迟滞山东日军的进攻,做出非凡贡献。

1938年,山东地区的抗日武装已经初见规模,在党中央的批示之下,八路军山东纵队成立。黎玉作为山东抗日武装的重要组织者,担任纵队政委职务。就任政委后的黎玉,并没有放松警惕,反而更为努力的投入到抗日武装的扩展之中。

在黎玉与纵队指挥张经武的努力之下,在仅仅一年之后,山东纵队便扩展至约5万,成为抗日战场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这支部队更是在日后成为山东根据地手下武装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在党中央的指示之下,黎玉所部与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的115师合作,在齐鲁大地之上,谱写了一曲抗日凯歌。作为山东纵队的政委,黎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部队的新进成员,并组织起有效训练。

作为抗日第一线,山东的抗日革命氛围高涨,部队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党中央甚至亲自下达命令,要求黎玉与罗荣桓元帅等人一起,为山东根据地的扩展精诚合作。

在黎玉与罗帅的合作之下,大量115师精锐,加入到山东纵队之中,为其担任部队扩充的骨干。通过这种抽调精锐,教导新兵的方式,山东抗日武装飞速增长。仅仅过去半年,115师便由不到一万人,猛增至接近7万。山东纵队自身也增加了近三万人。

部队人数增加了,黎玉的任务也更加重了。作为政委,他不仅需要负责战士们的训练,还要为战士的补给考虑。为了养活这十余万大军,黎玉积极建设基层党组织,将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深化到百姓心中。

在黎玉的努力之下,山东的民众从最初对我党的抵制,逐渐成为全国闻名的红色革命地区。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山东民众不仅为我党提供了大量粮食补给,更为我军补充了大量的新鲜血液。

靠着军民一心,山东地区的我党武装数次粉碎日军的进攻计划,消灭数万日军,就连日军中将都被我军战士击毙。

遭受攻击

黎玉为山东地区的我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是实至名归的根据地创始人物,为何最终却落得如此落魄下场?

山东地区在黎玉、罗帅等人手中发展的如此之好,党中央对其十分满意。面对不断壮大的山东部队,党中央认为有必要进行统一调配管理。在中央军委指示下,山东分局于1941年成立,原独立的山东纵队与115师政委系统也被合二为一。罗帅担任新成立的军委书记,黎玉则就任副手职位。

可以说以这时黎玉担任的职务来看,55授衔即便不授其元帅、大将,最差也应有上将之资。但一场风波的到来却让黎玉就此大受冲击,逐渐沦为党内的「边缘人物」。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党中央为应对国内变化局势,再次调整山东机构组成。在党中央的指示下,主管山东、江苏的华东局成立。新四军在此过程中北上山东,与原山东地区八路军部队汇合。作为新四军领袖的饶漱石等干部也随军北上,加入到山东根据地中。

在党的任命中,原担任新四军政委的饶漱石就任华东局书记,而黎玉则作为副手辅助。但正是这则任命,使得黎玉就此备受「山头主义」的攻击。

担任书记的饶漱石与康生对黎玉在山东地区进行的土地政策进行了大肆攻击。因为黎玉对传承千年的「孔子」家族做出的让步,其家族数千亩土地没有参与到土地改革之中。而这成为了饶康二人攻击他「富农土改路线」的依据。

在二人的刻意宣扬下,黎玉过去工作中存在的许多小问题也被大肆渲染。例如,黎玉曾领导参与的起义被山东部队作为建军节日,这本是一件不算严重的小事。饶康二人却刻意夸大黎玉的私心,为他打上「山头、宗派」等标签,证明黎玉是位极其封建的落后干部。

彼时正值我军为淮海等大决战做准备的重要时期,黎玉担心自己一旦与饶康二人对立,会引起部队的分裂,耽搁全国大局。他只好忍气吞声,将所有指责都默默承担下来,没有向党中央申辩。

在二人的攻击之下,黎玉除却分管的支前工作外,一切职务都被剥夺,地位大受打压。建国之后,黎玉调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后担任新中国机械部副部长职务。虽说这样的职位并不算特别低,但对于一位山东根据地的创建人,一位我党的重要干部来说,这样的待遇实在是有些太过不堪。

但黎玉却从未因为这些事情,做出过任何对党不利的言论和行为。作为一位老党员干部,他任劳任怨,从不对组织做出的决定做任何不必要质疑。党组织决定要他担任财经委职务,他便立即前往报到,积极参与到工作之中。党组织需要他为新中国机械发展做贡献,他便义无反顾的投身机械研究之中。

1955年,新中国举行授衔仪式。眼见着自己曾经的搭档们纷纷授衔元帅大将,曾经的部下们授衔上将、中将,黎玉心中难免落寞。但这位没能授衔的革命老将却依旧没有抱怨,没有不满。

1986年3月,在党中央「拨乱反正」的行动之下,这位遭受多年冤屈的干部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平反时刻。党中央对过去做出的错误指示进行了否定,为其恢复了政治声誉。在得知这一好消息后两月,80岁的革命老将黎玉病逝北京。但他的离去没有一丝悲伤,反而满是得证清白的释怀与洒脱。

「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黎玉作为革命志向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从不因为名利的得失而心中产生怨怼。作为纯粹的革命干部,黎玉便是定如山岳之君子,从不曾因风雨而失落。而后辈晚生得见如此遭遇,又怎能不为其叹惋,不为革命失去干将所感怀。#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