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在昨天讲述了辽沈战役的结果和解放战争的继续进行,其中提到了毛主席在1948年11月18日下令林彪挥师入关,提前发起平津战役,使东北野战军不得不在休整了一个多星期后踏上新的征程。
随着辽沈战役即将结束,解放军总参谋长周恩来提醒毛主席,国民党在全国还残存四个战略集团,其中只有华北傅作义集团可用于机动,而且有撤走的迹象。
因此,毛主席决定稳住傅作义,命令华北第3兵团撤围归绥,华北第1兵团停止进攻太原,同时命令华野对杜聿明围而不打,以免惊吓到傅作义,使其过早下西撤或南撤的决心。
到了11月18日,毛主席指令林彪整军入关后,又连续起草两份电文,一份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要求全军或至少八个纵队取捷径以最快速度行进,突然包围唐山、塘沽、天津三处敌人;另一份给杨得志、罗瑞卿、耿飚,并告杨成武、李井泉、李天焕、程子华、黄志勇,要求杨罗耿所部即在阜平待命,并准备随时向张家口附近出动,协同杨李阻止敌人逃跑。
傅作义对于东北野战军南下心存疑虑,他想要保住自己的军队和地盘,同时他也希望通过拖延时间来获取更多的援助和资源。
然而,傅作义的决策却让局势更加复杂。他左思右想,最终决定采取固守平津的策略,并希望东北野战军不会在短期内南下。
傅作义决定在平津塘布置强大的防线,并试图利用美国的援助来增强自己的实力。然而,他的计划却被毛泽东看穿,毛泽东发现傅作义的真实意图是将他的嫡系部队放在平津塘以西,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快速逃跑。
毛泽东利用傅作义的这个漏洞,决定以张家口为突破口,吸引傅作义的嫡系主力前来,同时阻止傅作义的西撤计划。
毛泽东命令杨成武和杨得志的部队包围张家口,吸引傅作义的主力部队,并阻止傅作义的西撤。然而,程子华的行动却让局势变得复杂。
他接到错误的情报,误以为密云只有一个保安团驻守,于是他决定攻打密云。然而,这个行动却让傅作义得以提前察觉到东北野战军的行动,并决定撤回他的主力部队。
傅作义的决定让毛泽东十分失望。他批评程子华的行动,并命令他的部队全速前进,以防止傅作义的主力部队逃走。
杨成武和杨得志的部队在毛泽东的命令下,迅速行动起来,成功阻止了傅作义的主力部队,并在康庄、岔道和青龙桥设置了防线,阻止了傅作义的增援。
这场战役的结果让毛泽东对程子华的行动感到不满,但他也对杨成武和杨得志的行动感到满意。他们及时阻止了傅作义的主力部队,并为东北野战军的南下争取了时间。
这场战役也让毛泽东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坚定的决心和正确的战略才能赢得战争。
「这次,我对杨成武、杨得志、程子华三个兵团严厉批评,他们可能因此感到紧张不安,希望他们不要因此产生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