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分成三国,那时候战火不断。咱每个人对那段老打仗的三国历史都挺熟悉的,四大名著里的【三国演义】领着咱感受三国特别的劲儿,毛主席有空的时候也常翻看这书。
我年少时刚开始读这本书,心里就犯嘀咕:刘备有了凤雏和卧龙,咋就一直没统一天下呢?毛主席的警卫员也有这疑问,他跟毛主席唠家常时提到了这事,那毛主席是咋给他答疑的呢?
毛主席跟警卫员谈三国
1950年,给毛主席当警卫员的奉孝同,受伟人影响喜欢上了读书,他读的头一本书,是毛主席极力推荐的【三国演义】。他出身农民家庭,没咋上过学,不过早听说过这本书,就这么着,他满怀兴趣地打开了这本书。
刚把书翻开,他就沉浸在故事里了,他为刘、关、张的兄弟情所触动,也对曹操的枭雄谋略感到吃惊。有一天,奉孝同在结束警卫工作后回到住的地方,赶紧翻开这本特别喜欢的名著,就在他看得入迷时,毛主席悄悄地走到了他身后。
毛主席特别高兴自己身边这个没啥文化的警卫员真心喜欢上了读书,毛主席面带微笑地站在奉孝同身后,没去打扰他,就那么等着他把书看完。过了半个小时,奉孝同才很不舍地把书合上,一转身,被身后的毛主席给吓了一跳。
他赶忙站起来敬礼,毛主席让他坐下,接着和气地问他:「读这书有啥收获没?」平常毛主席挺和蔼也好相处,可毛主席工作忙,从没跟大伙讨论过书的事儿,奉孝同面对毛主席的问题特别紧张,就怕自己的浅见让主席笑话。
毛主席瞧出他的不自在,跟他讲:「平常你挺壮实的,这会儿倒忸忸怩怩的了,书里有啥问题都能来问我。」奉孝同想到自己老弄不明白,刘备身边既有卧龙、凤雏这俩厉害的谋士帮忙,又有好多名将跟着,他本该在那乱世道里当老大,可为啥最后不光没统一天下,还成了三国里最先亡国的那个。
于是奉孝就向毛主席提出这个问题,让毛主席给他讲讲。毛主席对【三国演义】小说那是相当熟悉,对【三国志】和真实历史也了解得很透彻,对于警卫员提出的这个疑问,他有自己特别的看法。
毛主席想了想,没马上回答奉孝同的问题,而是慢慢地跟奉孝同讲:「三国那时候挺特别的,在三国鼎立形成以前,袁绍、董卓那些个势力争来争去没个完,所以在那乱哄哄的世道里站住脚可不容易,这不但得有当君主的那股子劲儿,还得有一定的背景撑着。」
那时候,孙权跟着父亲和兄长在江东把根基打下了,这给后来吴国的建立铺好了路。曹操呢,是从底层慢慢干起来的,最后能挟天子来号令诸侯,他靠积累的人脉和经验打下的基础,那是最扎实、最全面的。
同一时期的刘备就有些差劲了,早期镇压黄巾之乱时,他不但没啥大功劳,还老是打败仗。他既不像孙权有早期的背景依靠,又不像曹操有牢固的基础和那种枭雄的心思,所以刘备能把蜀国政权建立起来,那可真是太不容易了。
要说刘备这人的长处呢,那就是他为人宽厚,对人很仁义,所以很多人愿意跟着他干。而且他有远大的志向,一心想要恢复汉室,这让他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动力。他还挺会招揽人才的,像关羽、张飞、诸葛亮这些厉害的人都愿意为他效力。另外,刘备能屈能伸,在困难面前不轻易放弃,总是想办法去克服。
那刘备咋就能在乱世里冒出头来,最后还在汉中那地儿把蜀国给建起来了呢?毛主席直截了当地夸刘备,跟奉孝同讲:「刘备能成事儿,最大的缘由就是他心地善良,为人宽厚。」
早先那会,刘备在战场上的表现算不上多厉害,不过他对内部的人那可是出了名的乐善好施。当时他在翼州当县令,常常没什么官架子,跟老百姓一块聊天吃饭。他还费了好大劲去解决百姓种地和交税的事儿,因此大伙都觉得他是个好官。
不过呢,因为他的那些做法是老百姓想要的,可又损害了某些阶级的利益,结果就惹得翼州士族和其他官员不高兴了,这些人就偷偷派刺客去杀他。没想到的是,这刺客的家人受过刘备的照料,所以这刺客对这个任务就很敷衍。等他见到刘备的时候,刘备特别热情地请他进来,还问他家里的情况咋样。这刺客被刘备感动得不行,最后就把找他麻烦的人还有那些人的计划都告诉刘备了。
刘备的仁义可不单单是对百姓,关羽和张飞这俩有名的武将,跟当时还是普通百姓的刘备结拜,也是冲着他的仁义。在那战乱的年头,关羽和张飞心怀大志想为国家出力,可没啥门路,他俩就只能在集市上稀里糊涂地混日子。
有一回,张飞和关羽碰巧遇上了,这一遇,他俩产生了误会,而且他俩性子都急,谁也不愿听对方解释,就起了冲突。这冲突越来越严重,俩人甚至都抄起家伙了。就在他俩快要打起来的时候,旁边突然冒出个卖草鞋的、看着挺柔弱的男人。
那男的举动太让人想不到了,他两手一使劲儿,就把两个壮汉子给控制住了。张飞火冒三丈地喊:「这事儿跟你没关系,少管闲事!」这人是刘备,他不慌不忙地讲:「碰见了就是缘,你们俩咋闹得要人命了呢,看在我刘备的面子上,二位都走吧。」
关羽特吃惊,他老早就听过刘备这人,刘备那可是汉朝皇帝的后人,还想着「匡扶汉室」呢。关羽就跟他讲:「我愿意跟着您干大事,实现我心里的想法。」张飞也这么想,结果这三人觉得彼此特别投缘,最后在桃园结拜了。
结义的三兄弟一块儿去镇压黄巾军,虽说三人武艺厉害,可也经不住没日没夜地打仗。有一回打仗,张飞让敌人给围住了,刘备啥也没想,就冲进危险里拼命,把张飞给救了。像刘、关、张三兄弟这样的事儿多了去了,他们的兄弟情也是【三国演义】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刘备他们仨的地位越来越高了,可刘备没啥变化,对啥事儿啥人都没一点儿架子。刘备身边没谋士就啥也干不了,后来经朋友推荐,就去了「卧龙」那儿。一开始,诸葛亮根本没把这人当回事,连面都不想见,把关羽和张飞气得直说要把那茅庐给拆了。
刘备叫这二人别冲动,要冷静,接着他特别平和地,满怀诚意地三次到茅庐那儿去。诸葛亮被他的真心打动,最后出来和他相见。他俩谈了一番后,诸葛亮决定出山,还写了「隆中对」来帮刘备。
就这么着,刘备不断积累力量,最后成功建立了蜀国。
要说刘备这人的不足呢,其实他有时候会意气用事,情绪上来了就容易冲动行事,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决策不够明智。而且他在用人方面,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有时候可能会看走眼,用错了人。再就是他的性格可能过于仁慈,在某些关键时刻,这种仁慈可能会让他错失一些机会。
那为啥刘备能建立国家,却不能守住国家并向外扩张呢?毛主席经过认真思考,很客观地回答奉孝同的这个问题,他讲:「刘备确实心地善良、宽厚待人,可就是因为他太过仁义,以至于有些优柔寡断、意气用事,结果让自己失去了不少优势。」
刘备听了诸葛亮的主意,和吴国的孙权结成了牢固的联盟。在赤壁之战里,两国把曹军打得大败。正是靠着这种联合吴国对抗曹操的策略,三国鼎立的局面才能一直保持平衡。
建安十五年,周瑜去世后,刘备从孙权那儿得到了荆州,这时候的刘备让孙权很不高兴,可因为魏国太强大了,孙权只能忍着。后来,刘备占了益州,拿下益州的他压根就没想着把荆州还给吴国,把孙权给气坏了。
建安二十年,孙权让吕蒙带大军去打西边的蜀国,刘备没招了,就派关羽当守将去挡。关羽倒是打了个水淹七军的大胜仗,可自己也被围了,没人帮他。最后吕蒙过了嘉陵江,直接拿下荆州,抓住关羽后把他杀了,想借此挑衅和吓唬刘备。
这会儿刘备彻底把连吴抗曹的策略给扔一边了,就为了自己那点儿感情上的事儿,一门心思要找吴国报仇,矛头直冲着吴国去了。往东边打吴国的这场仗打得可不咋地,刘备的大军在打夷陵的时候,让吴国的名将陆逊给打败了。这场仗不光损失了好多兵力和钱财,蜀国好几个将领死了,这让蜀国的情况变得更糟糕了。
曹操瞅着这情况挺高兴,打算趁机占便宜。刘备去打吴国的时候,曹操老是派人去骚扰蜀国。这下刘备没法同时顾着两边战场,本来能悄悄发展实力的蜀国,就因为刘备的个人情绪,陷入了不好办的局面。
最后刘备在白帝城病故,这一摊子事儿就留给了儿子刘禅。刘禅即位后,虽说有诸葛亮帮着在不少方面进行弥补,可好多事儿就算是诸葛亮也没辙。就因为刘备这次去打吴国,蜀国才走上了灭亡的道路。
毛主席曾讲:「刘备这人啊,心胸不咋宽广,志向也挺狭隘的。」
大伙都知道,跟「卧龙」齐名、堪称天下一绝的「凤雏」,挺早就进了刘备的队伍。他听说刘备对人很客气,尤其是「三顾茅庐」那事儿,传遍天下。他觉得自己也能被刘备看重,哪成想刘备因为他是从东吴来的,还曾跟着周瑜,就只给了他一个特别表面的官儿,这让他挺失望。
都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可刘备那狭隘的心眼儿表明,他没法把庞统彻底用起来,而且还伤了一些跟庞统一样从别国来的大臣的心。
毛主席认为刘备志向狭隘,原因是刘备就只喊着「匡扶汉室」这口号。在群雄并起时,这话对人才挺有吸引力,可时代变了,好多人的野心可不只是帮刘备匡扶汉室。而曹操一开始就定下争天下的目标,这就显得比刘备的目标大多了。
结束语
毛主席把刘备总结得特别全面,既大力夸赞刘备仁义这个长处,又清楚地说出刘备的两个短处。刘备的本事撑不起他的志向,而且他对有能耐的人不能完全信得过,他病死以后,好多心里有怨气的官员马上离开蜀地去投奔魏国了,这个毛病是他没法夺得天下的一个缘由。
刘备「兴复汉室」的志向加上他的仁义,吸引了不少能人前来归附,可这也成了他最大的问题。仁义让他左右为难,不给关羽报仇会遭人唾弃,出兵吴国又会弄丢江山,他这次意气用事,把之前积攒的优势都给毁了,这一缺点是蜀国最终灭亡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