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粟裕担任总参谋长时,配备的11位副总长都有谁?为何7人未就任

2024-01-03历史

粟裕,战争年代的璀璨将星,战绩辉煌,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有过一段养病期,但其卓越的能力得到了中央的一致认可。

恢复健康后,他被委以重任,1954年10月,他接替聂荣臻担任总参谋长,负责全军的军事训练、组织编制、兵役动员等工作,责任重大。

有趣的是,中央在任命他为总参谋长的同时,还任命了十一位副总参谋长,但其中七位并未到任。

粟裕是淮海战役的王者,但他却遗憾地错过了两场重要的战事。上海解放后,中央开始考虑台湾问题,毛主席在1949年6月14日写信给粟裕,让他开始研究夺取台湾的方案。

不久之后,粟裕被任命为攻台委员会主任。然而,由于当时我军不擅长海战,攻台计划被一再推迟。然而,国际形势的变化使得朝鲜半岛的战争爆发。

为了保护领土安全,中央将战略重心转移到了东北,台湾问题被暂时搁置。在正式出兵抗美援朝之前,中央组建了东北边防军,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前身,而粟裕被任命为司令员兼政委。

虽然主席最初希望粟裕能够出征,但由于他的身体状况不佳,罗瑞卿去看望他时发现他甚至连下床都很困难,因此他再次错过了这次机会。

如果粟裕能够率领东北边防军解放台湾或参与抗美援朝,他有很大可能会被授予元帅的称号,但无奈的是,命运就是这样捉弄人。

粟裕在前往东北边防军就任之前,先在青岛疗养了一段时间,但由于当时国内医疗水平有限,他的身体并未好转。于是,在中央的批准下,他前往苏联就医,直到1951年9月才回国。

回到国内后,中央立刻安排粟裕到总参工作,他先后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二副总参谋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

在粟裕担任总参谋长之前,副总长一职总共只有四人,除了他之外,还有黄克诚、张宗逊、李克农。 然而,当粟裕担任总参谋长时,中央还任命了陈赓、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八人为副总长,这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然而,虽然有十一位副总长,但真正到总参上班的只有陈赓、李克农、张宗逊、张爱萍四人。这一点在张爱萍的儿子张胜所著的【父亲张爱萍】一书中有所记录。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许多工作需要统筹安排,导致七人未能就职。许世友担任华东军区的负责人,陈毅和粟裕在北京担任重要职务。

他们工作繁忙,无法抽出时间去总参就职。

杨成武在抗美援朝后,担任了北京军区司令员、京津卫戍区司令员、防空军司令员、防空部队党委书记等职务。他身处北京,肩负着保障首都及中央领导安全,领导防空军独立军种建设和北京军区军事训练的重任,工作日程繁忙,无法经常前往参谋部,因此兼任副总长更多是一种象征性的职务。

邓华作为抗美援朝的一员,担任过第二任志愿军司令员,他在朝鲜战场的表现和贡献令人钦佩。停战协议签订后,他才回国。

为了防范美国和南朝鲜可能再次挑起战争,中央任命回国不久的邓华为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和改编后的沈阳军区司令员。

然而,由于东北地区是全国的工业重心,邓华需要处理军事训练、部队调配等问题,因此无法抽身。

彭绍辉同志在西北地区工作多年,自1952年起担任西北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务。西北军区是六大军区之一,他因为工作原因无法离开。

1955年,西北军区改组为兰州军区后,彭绍辉同志又同时担任了副总参谋长和训练总监部副部长的职务。虽然他同时也负责训练总监部的工作,但是他的主要精力仍然放在了新成立的训练总监部,因此在总参谋部工作的时间相对较少。

王震,一位为解放新疆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军,为新疆的稳定长期驻守边陲。抗美援朝结束后,美国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游弋,导致台海局势紧张。

为了应对战备需要,中央决定修建一条北起江西鹰潭,南至福建厦门的铁路。由于工程难度大,沿途地势复杂,且受到美军舰船的威胁,时间紧任务重。

在考虑良久后,中央决定让王震将军担此重任。王震将军担任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立即率领铁道部队奔赴前线。他们用26个月完成了原计划用3年才能完成的鹰厦铁路,使我国在面对美国的挑衅时有了足够的底气。

当时,王震将军肩负责任重大,经常亲临第一线监督,全身心投入铁路建设中,因此未能如期去总参上任。

黄克诚与粟裕在战争年代曾同时担任师长,在粟裕升任副总长后,黄克诚也紧随其后成为副总长,并且身兼数职,包括总后勤部部长和中央军委秘书长等。

他的忙碌工作得到了彭德怀的赞赏,因此他更多时间是在国防部协助彭德怀处理日常工作,为彭老总减轻压力。在1958年,当粟裕不再担任总参谋长后,黄克诚接任了这个职务,继续为国防事业做出贡献。

韩先楚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战争年代未尝败绩,抗美援朝运动战时也常常亲赴前线指挥。然而,在文化方面,他的知识水平相对较低。

他只念过一年私塾,识字有限,甚至在把人名字读错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虽然成功赶回美军,但一些高科技设备还是让我们感到震撼。

韩先楚意识到,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他需要加强学习。因此,从朝鲜战场回来后,他进入武汉高干文化速成班学习,刻苦努力,最终取得了高中水平的语文和数学成绩,并获得了毕业证书。

然后,他又进入南京军事学院深造。虽然连年的征战使他的身体出现问题,但他仍然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宁愿忍受身体不适也不愿放弃学习。

甚至在胃病发作、疼得头上汗水直流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上课,毅力让人敬佩。

韩先楚将战场上无畏无惧的精神,带到了他的学习生活中。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他的老师杨得志深感敬佩。杨得志曾是韩先楚的战役系主任,两人在军事学院共事了3年。

尽管韩先楚身体状况不佳,但他仍然坚持带病听课,坚决不放弃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他的专注和投入,最终让他无法担任总参职务。

然而,韩先楚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无疑将成为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从这些将军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新中国的初期人才短缺十分严重。每个人都要承担多项职责,工作繁忙无比,而且由于高强度的工作,他们的健康状况常常受到影响。

一代人承受了几代人的辛劳,真是令人敬佩!向老一辈革命者致敬!